《易經》里的「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和「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的意思一樣嗎?
見龍在田之後的和飛龍在天之後的利見大人是的意思是相近的。
首先說「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這是乾卦裡面九二的爻辭。「九二」是乾卦中的第二爻(從下往上數),這個位置屬於地上(每個卦分六爻,然後又分為天地人三才,「初九」是處於地下,而「九二」在「初九」的上面自然就是地上了),而古代中國在地上田地,故曰見龍在田。
而這時因為「初九」的潛龍勿用,聖人或者有才之人在隱居。而從「初九」到「九二」,就是從隱居到出世了。就和《三國演義》諸葛亮在南陽隱居一樣,諸葛亮想出世了,就造勢。這時候劉備聽到有這麼牛的人就立馬去拜見了。這就被稱為「利見大人」,可以去向其討教。
再說「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這是乾卦「九五」的爻辭,而「九五」不僅是君位,還是天位。所以稱為「飛龍在天」,這時候在君位的人一切通達順暢,所以好多人去請教他,或者很多人都來和他混。所以也稱為「利見大人」。
其實兩個「利見大人」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教人去拜會請教亦或追隨在這個位置的人。只是兩個不同的位置而已,一個不是君位,一個是君位。
所以這應該就是樓主要的答案。
謝邀。帛書易的《衷》孔子專門談了《周易》的「乾卦」的各爻之義,都是古文,就不引用了。大體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三點:
一是爻所在位置的區別,代表了現實中的客觀地位的區別。比如二位處在地才的上位,所以在現實裡面對應的,就是「龍」已經達到地面以上的地位。而五位在天才的下位,已經「在天」,但是並沒有完全脫離「人」境界。應該說,《周易》乾卦爻辭裡面的「在田」和「在天」本質上就是這個爻所在的「才」的「上下位」的反映。當然,《周易》之後的解讀,是沒有三才之說的,強調文王重卦,所以出現了上下卦的「中位」之說,孔子說卦,雖然世傳都是說《周易》,但是由於「周易未失」,內容還是套用前朝,所以,爻辭的改動,雖然比彖辭要力度更大,但是本質不失,也就是換湯不換藥罷了,因此孔子講爻辭,並沒有規避《周易》,原因就在此。但是在儘可能的情況下,孔子還是會從「彖辭」入手,這是本能,無法改變。
二是爻象所表達的寓意。這方面簡單,但是同樣需要注意的,是「龍」這個概念完全成型,應當就是周朝的事情,是君權社會的理論根基,所以孔子談龍,才是真正的迎合政治,就是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三是以象來體現社會秩序,很明顯兩個「見大人」的場景是截然不同的,一個是仰視,一個是慣例,這在《衷》裡面,孔子說的非常生動,我就不東施效顰了。
我認為《易經》里的"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和"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是有不一樣的道理的。前者是在二爻。而一卦有六爻,因九五上九象徵天,九一九二象徵地,九三九四象徵人。但這是在二爻,雖然龍巳出現在田野上,見到大人物很有利。但這個大人物無君王之位,只是有君王的品德而巳。後者是在九五爻,由於不斷努力,龍已飛上雲天,得到應有的高度,登上了九五之正位,這個大人物是一位有與天地一樣的品德,同日月一樣的光明,政令同四季交替一樣有條不紊,一切也正道行事。所以這大人物已登上君王之位,成九五之尊了。
這是一個易經中最常見,又最玄妙的問題!答案肯定是不一樣!易經里將乾卦比如為龍是從一種精神品質上去稱讚它!乾卦何故是龍呢?因其是一位君子,並自強不息,故能前途無量,必可成為人上之人,故曰龍!這一卦中有兩次利見大人,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九二龍在田,田又為何處處?此處之田是比喻耕種時的勤勞和辛苦而用的!因此此時的大人便是指能為你提供幫和支援的人!最具體的便是良師益友,並不一定非是什麼大人物!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此師便於我而言就是大人。故龍在田時所見之大人是指一切我需要向其學習的人!而後面的龍飛天后,再見大人,便是已有所成就後需要藉助的力量!例如楚漢爭霸時,劉邦已飛龍在天了,此時利見的大人便是淮王韓信和項羽了!見韓信是為了爭取他的支持,見項羽是為了全面了解他的實力。待見了此二位大人之後便能有所作為,作最後的了結了。所以總的來說前面見大人多因的成份,後而見大人多為果的成份!
乾卦 (乾為天)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前的是狀態,後的是建議。如「潛龍」是狀態,後面「勿用」是建議。這是大方向的指導,而後去解釋。「潛龍」狀態下,既然已經潛著了,不宜賣弄。這裡面的用是「賣弄」,或者說產生的效果是賣弄。不宜用,那該幹嘛?用者,出也;不宜出,宜入也。即「潛居抱道,待其時」。這是讀《易經》的方法,當然觀無定法,有益即可。那麼看見龍在田與飛龍在天的區別:前者「潛居」與「乾乾」之間的承轉,即剛出道時迷茫,宜尋大人,得其指導。後者「躍龍在淵」與「亢龍有悔」之間的指導,宜自醒行為,過於剛強則易斷折,反省肆意驕心。宜聽受大人勸說,剛強自得者必然入亢龍局境。那怕亢龍,宜有悔。「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是先天之體(九二爻辭,對應一變天風姤)——是天生我材,嶄露頭角,時勢造英雄;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是後天之用(九五爻辭,對應四變風地觀)——是揮斥八極,笑傲江湖,英雄造時勢。
不請自來。我是一個研易三十多年的人了。對《易經》多少了解一點。此答案僅供朋友們參考。首先請朋友們看一看乾卦卦象。
、—上九,亢龍,有悔。—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歷無咎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初九,潛龍,勿用。
這一乾卦中,九二和九五爻都有大人二字。從卦象來看九二爻駐下卦正中,九五爻駐上卦正中。乃爻得其位。
這二爻中的大人含義基本相同。都有君子和有官職人之稱。對應六十四卦中的小人,是平民百姓,沒有官職之人。
所以,筮得此爻,一見大人,立刻顯達。古日: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和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大人的含義基本上是這個意思了。
這兩個「利見大人」的意思大體上是一致的,但也有一定的區別。第一個「利見大人」是在主體剛要發展,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見可以幫助自己的人,以求得支持;第二個「利見大人」是在主體已經順利發展,並且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可以滿足自己意願的情況下,去見有實力的人,以求得共同發展,把事業做得更大。所以兩個「利見大人」本質上沒有區別,但在細節上有區別。
對於易經的理解,不同的人,針對不同的問題,在問題不同的層次上,會有各種各樣的理解,這是必然的,研究易經拷問事情之前,首先我們應該對問題本身輪廓有個清楚的界定,搞清問題所處的環境條件,搞清事物發展所處的階段和層次,不能忽大忽小,漫無邊際,否則會陷入思維混亂。其次,事雖不同但理相通,宏觀與微觀的研究結論是可以互為指導和借鑒的。之所以這麼多話,絕不是湊篇幅,因為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說清了這些,就便於大家理解。書歸正傳。乾卦九二,以陽處陰,不得正位而得中,脫離了潛龍階段,進入見龍在田的階段,猶如小苗已經長出地面,這時候生機勃勃,但是需要人給他鬆土施肥除蟲澆灌,才能正常生長,遇到頑童一把給拔掉,那就完蛋,人生也是如此。所以這時候,利見大人,得到幫助很重要,這個大人是能夠幫助你成長的人,比如農民就是小苗的大人,你找縣長沒用。九五陽爻據陽位而且得中,屬於至尊位,巔峰期,於人相當於帝王或者聖人之位,這個時候還有比自己更高貴的大人嗎?大概沒了,這個時候利見大人,就是選賢任能,讓德行高深的人輔佐自己大業的時候,絕不是老子天下第一,包打天下。這個九五用到植物身上大概是夏日那段時光,生命力最旺盛的階段,要想有所成果依然需要更多的輔助。九二、九五均因為居中而利,所以要把握好這段好時光。以上可見兩個利見大人有何不同了嗎?都是『』利見大人『』,前者需要的是提攜,後者需要的是輔助。
《易經》乾卦,上,下卦都是≡。六爻都是陽。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可看作是理想的境界。……九二爻中"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孔子是指"君德「的標準。……學以聚之,指學問,知識要日積月累。使知識淵博。問以辯之,要不恥下問。寬以居之,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胸襟寬廣。仁以行之,要仁慈。……學,問,寬,仁。是君子"四德"的標準。
……《易經》,乾卦,九五爻。提出的"大人"的標準。可不得了。是高於君子的標準。是指佛家的如來,儒家的聖人。道家的神仙。天地之德,日月之明,同四時春,夏,秋,冬的次序,規律一樣分明。同鬼神一樣變化莫測。請問。除了上帝,神仙,佛主以外。……誰能做到。
推薦閱讀:
※孔令偉解讀周易:如何讀懂《易經》
※《易經》自序
※《易經》第36卦
※《易經》的觀世智慧
※易經智慧:越自我減損,福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