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燒香拜佛到底有多大用處呢?


獻上膝蓋之前,請先問自己,你到底要求什麼?

一念虔敬

燒香拜佛其實是一種儀式,一種藉助佛的形象向自己的心念致敬的儀式,佛在金剛經中言,成佛要自度度人,但我等愚痴凡夫,智慧不夠,始終看不到這一點。佛祖一看,好吧,我就借個形象給你們拜吧,只要這樣能讓你們感覺舒服些,能認真努力去達成自己的願望,所以跪下去的那一刻,你是面向未來的自己許下心愿,藉助了佛的形象而已,至於怎麼樣才能起作用,那就要看你自己了。

拜的時候就認真拜,清空自己,一念虔敬,使出洪荒之力將個人心愿傳播於天地宇宙之間,和宇宙之氣形成共鳴,來獲取力量和回應,支撐自己去實現想要達成的心愿。

能量場和圈

物理學上有個能量場的概念,專業的解釋很複雜,簡單說一下,就是你自己可以在你自己周圍構成一個磁場,吸收相應的正能量或者負能量進來,有句話說,有的人自帶能量,就是這意思,這是有科學解釋的,不是我杜撰的。

想要獲得更大的能量,擁有強大的場,就要一心投入瞄準目標去做自己想做的正確的事情,不要考慮其他的因素,很多該有的東西自然而然就來了。

拜佛也是這樣,拜佛那一瞬間,是將你的願望傳播於天地之間,等於你要為自己構建一個有關這個願望的能量場,如果你信念清凈,虔誠敬奉,自然在那一刻,你的能量場就是最強的,就可以把很多宇宙間的能量都吸引過來,構築超強的能量場,願望實現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了。這也是為什麼說心誠則靈的原因。

求仁得仁

做到了一念虔敬,將願望播撒於天地之間,獲得了強大的能量場,願望實現就有了相當良好的基礎了,在跪完站起來以後,你莫要認為這樣就結束了,許下心愿,目標說出來了,自己就要去實現,要不然還願的時候,你跟佛祖和自己說什麼呢?

說我許完願就完了,我就不幹了?我許願求你,是讓你幫我的,你沒幫我,我當然實現不了了。這樣說的話,佛祖只能呵呵了。

哥們兒,求仁得仁,我都借了個莊嚴肅穆的樣子給你當道具了,你還要咋地?自己說話就跟放屁一樣,你指著誰來救你呢?

一念虔敬,播撒天地,求仁得仁,吾願必達。


燒香拜佛,其實真正的意義在於它的表法的作用。

香,在佛家代表「持戒」,點上一炷香,並不是說給神佛上供了,其核心的意義在於,要嚴守佛家的戒律。佛家的戒律在修持的意義上,既有出世間證真涅磐的作用,也有世間遵紀守法,維護道德,珍愛生命的作用。佛,其並不是什麼神明,他就是開悟的人,具有真智慧的人。拜佛,不在於佛會給您什麼,而在於你想要什麼。拜的意思主是恭敬,我們中國人也拜聖賢,也拜父母,這沒有說是迷信,而拜佛的意義跟拜聖賢、拜父母是一個意思。拜聖賢,說明你要向聖賢學習,學習他們高尚的品德,拜父母,說明你要感恩父母,感恩他們的養育。拜佛,就是說明你要向佛學習,學習他無始劫以來修行六度萬行,積功累德,廣濟眾苦,學習他無量無邊的智慧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慈悲胸懷。

所謂「一切惟心造」,燒香拜佛,說到底,就是凈化你的心、軟化你的心、慈化你的心,你有了純凈的心、柔軟的心、慈悲的心,就會開智慧,有了智慧,就有了解決一切問題的能力,這樣就沒有什麼煩惱了,所以感覺上是命運改變了。其實是不是佛給你改的呢?是,又不是。是,當然是受佛的教導和影響,可以說是。不是,雖然受了佛的教導,如果你不聽不做,就是一天拜佛十萬次也無濟於事。如果你想做壞事,卻又求佛保佑你,有那個可能嗎?


燒香拜佛有多大用處?關鍵要看燒香拜佛者的發心是什麼。

如果是交易式的迷信心態,所謂發心功利,信心不清凈,這樣去求保佑恐怕是自欺欺人。據說不少貪官也燒香拜佛,不是都照樣被抓,後半生只能在監獄中度過了嗎?

燒香拜佛的儀式,最初原本並不是為了求保佑,但佛教也並不否認其確實有保佑功能。為什麼不否認呢?因為所謂保佑,歸根結底,其原理只是:自助則天助。什麼人是自助的人呢?信善行善與誠懇勤勞者。這樣的人,種了善因善果之後,就必能改變自身業力而逐步獲得吉祥,也即使得六道中一切生命與之結善緣,逐步化解仇怨而不障礙他/她。這就是真正的實質意義上的保佑。如果燒香拜佛的形式能夠堅定一個人信仰道德的力量,強化一個人對道德的敬畏之心,那麼佛教為什麼要否認燒香拜佛有保佑的作用呢?沒有必要。

但如果一個人,以為燒香拜佛是一種向其所迷信的神秘力量進行賄賂的方式,那麼這燒香拜佛絕對不可能有保佑的作用,而只可能增添這樣的人的罪業。事實上,這樣的思想與行為,其實等於就是在與魔鬼做交易。

佛教徒的正確修行講究聞思修,要去聽聞正法而不是邪見,要理性思考而不是利欲熏心,要安心定神而不是胡思亂想。

說白了,從根本來說,燒香拜佛本來只是一些佛教徒修行時所採用的一種日常功課,作為一種輔助的外在形式,來幫助自己培養正念,起到安心定神,保持清凈心、恭敬心與深心的作用。這樣能夠逐步鞏固自己的正念,起到凈化的作用,並不是為了去求保佑。

如果我們明白這原理,也完全可以用其他形式來代替燒香拜佛,比如許多書法家喜歡抄寫佛經,形式雖然不同,但效果其實是一樣的。

甚至,如果一個人總是心存善念,心中有佛,即便他/她從不去燒香也不去拜佛,難道就不能獲得無形的保佑與吉祥了嗎?顯然是絕對可以的。

所以,一切行為到底應如何評價,關鍵還是要看其動機如何。同樣的行為,動機純與不純,走向的道路與結果可就是南轅北轍了。


大概跟底下的幾位大V要唱個反調了。

只要是去燒香拜佛,無論是懷著怎樣的動機,都是有福德的。

而福德有多大,則完全端看自己的發心有多麼清凈、動機有多麼宏大。

拜佛燒香有福德

在佛教里,一直很強調福德。

福德,類似於銀行的存款。有了這個存款,你才能去做各種各樣的事業。

小到世間法,例如能不能找個好工作,能不能有一些處得來的同事。

大到出世間法,能不能遇到一位真正的善知識(導師),能不能遇到清凈的正法,能不能在修學過程中不走彎路,乃至於證悟的生起速度。

都仰賴福德。

那麼如何賺取福德呢?

——有很多種方式,例如誦經、繞塔、救濟他人……而燒香拜佛,絕對是其中一種。

而且,是其中最簡單、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一種。

因為佛陀,可以說是最為殊勝的對境。佛像象徵著佛陀,對佛像獻供,怎麼可能沒有福德呢?

福德仰賴於發心

燒香拜佛,一定有福德,但是,福德大小是有區別的。

造成區別的關鍵,就在於「發心」。

可以這樣說,你的心量越大、你的福德就越大。

因此,為自己燒香拜佛的福德,不如為自己和親友燒香拜佛的福德。為自己和親友燒香拜佛,不如為家鄉人們燒香拜佛。為家鄉人民燒香拜佛,不如為全國人民而燒香拜佛。為全國人民燒香拜佛,又不如為全世界的和平幸福燒香拜佛……

那麼,為所有世界的一切眾生呢?

如果真心實意為「一切眾生」的幸福安康祈福,所獲的福德,是最大的。

因為,你的心能容納得下這麼多無量無邊的眾生,你的福德也就該這樣無量無邊!

佛經中有「貧女一燈」的典故,乞討為生的貧女,供的一盞極小的燈,比國王大臣的金燈還明亮,所獲的福德還廣大,除了貧女是竭盡所有地供佛,還因為她在供燈時說了這樣一個偈頌:

我以虔誠所設之明燈,供養一切佛法僧三寶。

以此功德來世智如炬,滅除眾生垢暗盡無餘。

——願這份功德,讓我來世的智慧異常明亮,滅除所有眾生的愚痴昏暗。

這是何等的心量啊!

佛教徒當然求保佑!

有的人說:

說白了,從根本來說,燒香拜佛本來只是一些佛教徒修行時所採用的一種日常功課,作為一種輔助的外在形式,來幫助自己培養正念,起到安心定神,保持清凈心、恭敬心與深心的作用。這樣能夠逐步鞏固自己的正念,起到凈化的作用,並不是為了去求保佑。

我不知道這個人是否是佛教徒,但作為一名學佛十餘年的佛教徒,我可以肯定地說,我和我身邊的師兄弟,都是「求佛保佑」的!

但是,我們求的僅僅是這輩子衣食無憂嗎?

並不是!

我們求的,更多是諸佛菩薩加持我們的煩惱越來越少,清凈心越來越多。因為我們是凡夫,在這個世界上免不了受到各種各樣的誘惑,自己的力量是微弱的,而諸佛的力量是強大的。

當然要向諸佛菩薩求保佑,保佑自己的正念生起,正念不斷!

至於「學佛不需要有外在形式」……這句話基本是唬外行人的話。我那些七八十歲的老師父,地位已經很高了,甚至貴為一個宗派的領袖了,都還在親自打掃佛堂、供水供香供花呢。


燒香拜佛最大的作用,是對自己的暗示作用:我燒香了,向佛表達了至高的尊敬了,向佛許下心愿了,佛祖應該可以保佑我。

這是大多數普通眾生的心理。而佛教徒或佛學者禮佛,是通過這樣的儀式,表明自己一心向佛、向佛陀學習的意向和決心,目的是求得圓滿,求得解脫。

至於那些已經或接近得到佛法者,對佛法已經融會貫通,瞭然於心,其實已經不需要這種燒香的儀式來禮佛了。禪宗就有個著名的公案,有個得道的高僧寒夜裡宿在寺廟,因為寒冷直接把木頭佛像劈了燒火取暖,因為他已經心無掛礙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正的佛法是空掉一切,非法,非非法。法尚應舍,尚是空,何況非法,何況一個塑像。佛在眼前、法在眼前是一個境界,佛在心中、法在心中是一個境界,眼前心中均無佛無法又是一個境界。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儘是法身。覺悟了,隨處都是凈土,並不需要對著一個佛像燒香禮拜。

因此,如果你虔心燒香拜佛,是以佛為榜樣,立下宏志大願,由此一步步走向心靈的覺悟,這樣的福報是不可思議的巨大。如果僅是求得一時的私利,那燒香就只能起個心理安慰作用了。


我是一個無神論者,對燒香拜佛有多大用處,發表一下個人的意見。

燒香拜佛有沒有作用呢?我認為基本沒有,就是有,也是一些自我安慰的激勵作用。

試想,如果一個人不努力學習,不深入鑽研,努力掌握知識,只是每天燒香拜佛,能拜進清華北大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再如一個農民,不耕耘,不施肥,不澆水,每天燒香拜佛,叨告有個好收成,拿個鏜鏜鑼站在地頭上喊著草死苗活地發塇,收的莊稼裝滿圈,就能夠五穀豐登嗎?這個也是明顯做不到的。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地上有一塊金子,你下腰拾了,就能歸你所有;而在那裡念一百遍、一千遍阿彌陀佛,那金子也不會飛到你的口袋裡。

要想有收穫,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才有可能滿載而歸;如果不努力,不奮鬥,想借用佛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那就有點痴心妄想了。


作用是:精神寄託,撫慰心靈!

至於有沒有神靈庇佑沒人說得清楚。

喜歡就去,礙不著誰的事。

不過寺廟的幽靜、靜謐,到是生活在喧囂現實世界裡的人,應該去的清靜之所!風景不錯啊!


最初走近佛像,是因為心無所依。

近年漸漸明白,禮佛,其實是生命的終極回歸。

還在貪嗔痴里輪迴的你,在禮拜已經成佛的「你」。

有所求,不是禮佛。金剛經說得很明確。

若有人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儒家也說,君子求諸已。佛也是人,一個高級的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君子。

禮佛,是敬意,敬天,敬地,敬一切聖賢,一切有情,敬已成佛了的自己,和已在成佛路上的自己。


如今走進寺廟燒香拜佛的人越來越多,到了春節或某佛某菩薩的聖誕日更盛。有求平安的、求發財的、求健康的、求生子的、求升學的、求升職的、求姻緣的、求找到好工作的?不一而足。這些人的心愿是好的,但是他們不懂得佛教的真諦。帶著功利性去燒香拜佛,便是真正的迷信,也不可能立竿見影得到什麼好處的。佛教的真諦,在於啟迪人生的覺悟,樹立正確的生死觀。佛告誡人們:人生無常、世事無常,萬事皆有因果關係,有因緣關係。萬事萬物看似實,實為空;看似有,實為無。實與空、有與無,兩而為一、本質乃空、無。所以,要學會捨得,學會放下,不要執著。做人要善良慈悲,誠實守信;要靜心凈心,修身養性;要我為人人,積徳行善;要不做壞事,不當小人;要虛懷若谷,寬以待人;要懂得感恩,學會知足;要不畏死亡,熱愛人生;要靈魂高尚,珍惜生命。等等。總之,心中有佛,方能學佛、修佛、行佛、成佛。一切追求功利、追求物質、追求私慾的行為,都是與佛法背道而馳的。


不請自來客。

那就要看你的心有多誠了。燒香拜佛說白了是精神寄託。

打個比方,一個學生要考試,他平日里刻苦學習,但是呢腦子不大靈光,成績有點波動,父母擔心考試發揮失常,帶著孩子去拜文昌帝君。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然後孩子自信滿滿的去考試。考了一個好成績,父母高興啊,說文昌帝君真靈驗。

另一個孩子。平時不學習,就看小說,逃學。父母擔心孩子成績太差,帶著他拜文昌帝君,拜孔聖人。結果孩子考的一塌糊塗。家長罵神仙不靈。

神仙委屈死了!

求神拜佛,看的還是人,神仙虛無縹緲。別說你們這種臨時抱佛腳的人,就是那種常伴佛旁的修行人也得不到很多神仙的垂青。

要垂青也得有個次序吧。他們還輪不到,你們想的美。

祝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推薦閱讀:

國畫中好壞的評定標準是什麼,如何去鑒賞?
一聲寒露送秋涼,幾樹落葉浮流年。求上聯?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