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是"圍城"嗎?
移民像一座「圍城」,國內的人想出去,國外的人想回來。
錢鍾書的《圍城》,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書裡面的一句話,「人生就是一個圍城,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來」。沒移的想衝出國,移了的想殺回去。國內的家長抱怨孩子的作業多功課重拚命想把孩子送出國留學,移民的家長抱怨孩子功課太少學業太輕鬆而四處報補習班。因此人們一邊生活, 一邊抱怨。
當我聽到很多憂心忡忡的移民媽媽們抱怨,孩子功課太少學的知識太少,我會淡定地告訴她:「告訴你一個好方法,把孩子送回中國去,回到你們曾經抱怨的地方去。」
你在北京,一想到這呼吸都痛的霧霾,不堪重負的房價,你是不是恨不得立刻就買張機票飛走。你去到國外,人生地不熟,突然沒人圍著你轉悠,什麼事你親力親為,你感覺好山好水好寂寞,這就是圍城效應。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移民歐美成了很多人證明自我能力的一種「標配」。不管是富豪還是專業技術精英,毅然放棄國內的大好「錢」途。
天堂人人都嚮往,有誰去過呢?或許真有,去過的人也不會回來告訴你他的感受了~
小編認為~移民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究竟是不是值得移民,每個人的看法也不一樣,所以究竟是不是圍城,也因人而異吧。
移民,與圍城無關
歷史上長期的形式上和思想上的閉關,造成了把"移民"與"圍城"兩個不相干的概念聯在一起。一開始,就把自己與外界割裂開。當看到外界有比自己所處環境強時,就傾其所有,斷其後路,毅然移居。但該類的移居方式,多數是毀滅性的,不可逆轉的。所以才出現羨慕"圍城"類的後悔情緒。
說說世界上通行的移居方式吧。首先,具有世界上通行的工作能力;之後,應聘到目標國。生活一段時間,覺得喜歡該地,即著手申請長期居留。很多國家,如果僱主給予一定年限的合同(如某國,三年僱主合同),國家即刻給予永久居民。
圍城式的移民,因為一開始是為移民而移民,順序不對,所以易造成不歡快的情緒。
祝你愉快!
其實這個問題就要看,你移民之前想清楚了沒有,你移民的目的是什麼。比如有的人移民出去就是想給孩子一個青山綠水的環境,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不需要每天上興趣班的童年,至於工作,不是追求國內的那種所謂的白領金領的工作,只要能養家糊口做點什麼事都可以,那這樣,一定不想出這個圍城了。如果移民出去就是想賺錢,想輕鬆的賺大錢,那就成了圍城了。
所以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移民之前也要想清楚
推薦閱讀:
※寓言一則:農場主和母雞
※CA106機組的第二個錯誤更「致命」
※崑山龍哥持刀傷害他人被當街反殺, 是造化還是命中注定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為什麼保姆行業會有許多聳人聽聞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