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教師是否可以罰學生站到教室外,這種行為違法嗎?


作為一名教師,我不會罰學生站到教室外。

作為一名家長,我能夠接受老師罰自己的孩子站在教室外。

二十多年前,我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對於班裡調皮搗蛋的學生,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罰站。

罰站分為站在學生自己的座位上,教室前(講台),教室後和教室外。

記得有一次,我罰一個學生站在教室外,外面下著小雨,主任檢查經過,發現這個學生,訓了一通,還在他屁股上踢了兩腳。這個學生是主任的侄子。

現在想想,這事真的不可思議。罰學生站在教室之外,有明文規定是體罰學生,違反教師的職業道德行為規範。雖然不違法,但是教師嚴格禁止的行為。

筆者教書二十多年,書越教膽子越小了。有報道說,現在教師不想管,不願管,不敢管學生。確實如此。

一位三十多年教齡的老教師說,檢查學生作業,一個學生第一次沒做,第二次檢查,又沒有做,第三次檢查,還沒有做,非常的生氣,我不檢查你了,你愛做不做!

其實,我認為,學生畢竟是未成年人,犯錯誤,不遵守紀律是正常的事,教師教書育人,適當的懲戒非常有必要。

有一天,兒子的同學向我報告,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被教師罰站到教室外了。我問明情況,原來是他課堂搗亂,老師管教。

我警告兒子,上課注意聽講,下次再被罰站我就要收拾你了。

老師不願,不敢管學生,也讓老師的責任心打了折扣。


首先從家長角度來說,我孩子人生第一次挨打是初一時班主任打的。哪個傷心讓人心痛?但初中畢業後孩子教師節從高中請假回初中最感謝的還是打她的班主任,我記得當時安慰孩子,給孩子講前講後但在初中時孩子最討厭的老師仍然是打她的班主任。

從老師角度講,我教齡也快20年了,以前教不聽時說實活,打手心有過,但我們學校一女老師因用高粱棍打手心被告後就堅決不體罰學生了?其實大多數家長都是通情達理的?但誰也不敢說不遇上奇葩家長,遇上了咋辦,所以現在的常態是該教的儘力,學與不學不敢管?雖然挺佩服最管的老師,但要讓我也去管,說真的,沒哪勇氣。


說起罰站,我想起了難忘記一件事,我女兒小學二年級時就讀於奉節遼寧小學。有一次女兒的外婆去世了,我們把她寄到姑姑家,由於姑姑她們不知道上課時間第二天早上遲到了,後來老師罰她站了一天,如果罰站一節課到半天,我都能接受,這一天多難受,中午飯就沒吃,因為不敢動,一般早飯也不吃,到晚上沒精打採的回家,出於尊重老師我們沒有言語,後來還脅迫學生去他家裡補課,作為一個學生家長我只是看貶了這位老師,不值得尊重。所以我認為短時間的罰站當然可以,是老師應有的權利和對違規學生懲罰方式。但也要適度,站也是不輕的懲罰,曾經就遇一學校罰站暈倒的現象。


我是老師,首先我承認教師罰學生站在教室外面是違法的,但是有句俗話叫民不告官不究。家長朋友也理解教師的一片苦心。孩子沒有傷到身體,沒有家長去告老師。當然如果出現了給孩子造成嚴重傷害後果了,那就另當別論了,你就是觸犯刑法了該咋處理就有檢察院和法院處理了。我們所討論的不是嚴重到這種情況的體罰,而是打了法律擦邊球的體罰。

我來說說老師經常使用的幾種體罰的方式:罰站,罰抄寫,用教鞭或者竹棍打手或者打屁股,明智的老師不會去打頭部臉部等等其他可能造成傷害的部位。最後還是屢教不改只能通知家長回家反省。

先說說罰站一般對於罰站的同學,大多是不遵守課堂紀律,老師警告後還是繼續置之不理,老師先會讓他在教室里罰站,一般學生如果在教室里被罰站了,就膽小了,也就老實了,起到了警告的作用,老師過一會就會讓他回座位繼續上課。可有的學生在教室罰站還會嬉皮笑臉的不當回事,老師會加大對他懲罰力度,讓他出教室外面站著,為了不影響別的學生上課。這種學生一般不愛學習,出去站著反而覺得比教室里舒服。

我教過一個這樣的學生,上課對於他就像聽天書,一點都不會不搗亂這一節課咋熬呀。天天上課不是說話就是拿著卷好的紙蛋蛋朝著女同學頭上扔,女同學天天給他告狀,為了能繼續上課,也只能罰他到外面站著。後來發展到一上課就自動出去了,不想在教室待著。我看啥手段對他都沒有效果吧。

罰抄寫。一般針對考試不該錯了的題錯了,還有留了家庭作業不寫的的學生。這些學生比罰站的學生好點,學習好賴不敢在教室里搗亂。如果是題不該錯錯了懲罰孩子就別太多,題少的三五遍就可以,題多也就比別人多寫個一兩遍就行,太多了沒效果。

我鄰居家倆孩子,都上三年級,跟著爺爺奶奶,學習習慣不好。他們的英語老師是個剛分來的年輕人,他們屢屢不寫英語單詞,老大孩子膽小點被罰到了50遍,老二孩子被罰到300遍。交不了就等著老師打。孩子嚇得家裡寫,寫不起不敢去學校,爺爺奶奶不會英語都,也在孫子寫的英語單詞上蒙上一張紙給印著幫孫子寫。

不去評論爺爺奶奶的行為,就說這會有效果嗎?

學生在校挨打的時候很少除非犯了嚴重錯誤,還嘴硬死不承認老師忍無可忍才會暴力出手。放心也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嚇唬孩子而已。

給大家說說孔聖人教育學生也使用暴力的事情,孔子有個徒弟加好友叫原壤,他品性不好,孔子說他:幼兒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啥意思,年幼時你不講孝悌,長大後又沒有啥成就,你活的長了,就成了禍害晚輩的賊子了。原壤這時該叉開腿,等著孔子來上課,孔子越看越生氣,就「以杖叩其脛」,拿手杖敲打他的小腿。

可見孔老先生也是忍無可忍就不忍了,敲打了他的學生加好友原壤。

不管哪種處罰,罰不是目的讓學生改過向上才是正理。

家長理解老師,老師體諒家長,共同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國家的未來!


教師罰站學生倒不至於上升到「違法」的高度。

罰站是老師懲罰學生的的一個較為普遍的手段。比如有的學生上課打瞌睡,老師就叫他站起來;有的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說話或者發出噪音,屢教不改,可以把他先站到門外隔離一會兒;還有的學生經常上課遲到,可以先讓他站一會兒,以示懲罰,然後再讓他進來等等。

我認為罰站本身沒有什麼不好。一是讓他單獨「面壁思過」,平復一下心情;二是學生也得到一定的懲戒;三是學生也不至於被罰站就耽誤了課程。

罰站學生最害怕的是學生跑了。

老師把學生站到門外,然後學生跑了,這就很尷尬了。如果他跑了,下一節課又來了倒沒有什麼。如果他跑了,然後找不見了,那就麻煩大了。學生出現任何意外有可能都是老師的責任。老師成為了第一責任人。後續的事情就很難說了。

所以,我認為老師還是最好不要把學生站到門外。

即使要罰站,老師要密切注意學生的情緒和動向。老師的語氣很重要。老師可以「命令」他站一會兒,但不要「呵斥」他。老師的語氣往往是激怒學生的「罪魁禍首」。學生處於青春期,叛逆思想很嚴重。很多學生吃軟不吃硬,好言相勸要比厲聲呵斥更加有效果。


這種情況不知道違不違法,可以確定的是違規。

如果您是學校領導,不要上綱上線地追究這種行為是否違法了,站在老師的角度想一想,老師如果不是生氣至極,能把孩子趕出教室嗎?找老師談談,幫助老師消消氣,老師氣順了,才能夠心平氣和地進行教學,並且要勸阻老師以後不要那麼衝動,守住底線,不要觸及體罰和變相體罰的高壓線。(我們領導就這麼做的)。

如果您是當事教師,我就要好好說說您了,因為變相體罰學生老師被罰被打的例子看的還少嗎?違反課堂紀律,影響其他同學學習,我們先找他談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如果還不改,請求家長的配合,上報領導,實在沒有招,就讓領導或家長陪讀吧,總不能讓一個孩子影響全部同學的學習。我們老師沒有懲戒權,只能這樣做。

如果您是學生家長,明智的做法是找老師談談,配合老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管老師的行為是否過激,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和家長一樣,老師也是恨鐵不成鋼,如果老師對孩子的行為不管不問,說明這個老師不負責任,才真的讓我們憂慮。

老師和家長都換位思考一下,多些寬容與理解,才更有利於孩子成長。我是一名小學數學老師,如果您的孩子數學上有什麼問題,點擊關注,私信聊。


樓主的問題反映了許多教師對紀律管理的焦慮,管的輕擔心沒效果,管的重又擔心會過度。其實解決焦慮的關鍵,在於理清紀律管理的思路。

有時沒課坐在辦公室,時不時能聽到附近班級傳來教師的怒吼;出去走上一圈,偶爾還能看到有學生被罰站,不用說,原因就一個,違反紀律。

紀律對教學來說就像是空氣,有的時候覺得正常,沒有的時候卻很致命。於是,每逢各種大大小小的集會,紀律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如果某個教師對紀律管的很好,我們通常會認為要麼是他很幸運,遇到了一群聽話的學生;要麼就是他夠凶,而且夠狠,這樣才能鎮住學生,讓學生聽話。如果有人發表意見:「他平時沒有凶,也沒有狠啊!」我們會下意識地嘲笑回去:「切,你只是沒遇到他凶的時候而已!」

凶和狠可以作為管好紀律的一種解釋,可問題是,有的教師因此把凶和狠當成管好紀律的唯一法寶。一旦感覺學生的行為有點異常,他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發一通火;如果學生還有抵抗,立馬上措施,嚴重點,就通知家長,給個處分,直到學生服為止。

有的教師管不住紀律,便歸咎於自己的兇狠不夠:「唉,誰叫我善良呢,學生就是欺軟怕硬!」有的教師不甘心,默默地向兇狠的同事偷師,嘗到一點甜頭以後,馬上就變成一個狠角色。

我也曾經試過用發火來管紀律,起初的確挺有效果的,可是時間一長發覺不對勁。一來效果持續時間不長,許多時候,自己發了一節課的火,下課鈴一響,學生就嘻嘻哈哈地聊天了,彷彿剛才只是颳了一陣風。二來學生的臉皮似乎越變越厚,為了達到效果,每次都要發更大的火才行,發完之後,會感覺全身的力氣被掏空一樣。為此,有的人教我一個秘訣:「你不要真的跟學生動氣呀,只要做到表面發火,內心不發火就行了!」得,還是因為不夠火候。

那麼,管理紀律有沒有別的辦法?有的。

第一步,先理解紀律的本質。

關於紀律,我們最熟悉的,某過於「無規矩不成方圓」。紀律的本質是規則,它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保證工作順利開展,另一個是維護集體利益。就好比打籃球賽,每個球員都需要按規則來帶球,並且努力把球投進對方的籃框,要是你抱起球就跑,這比賽就沒辦法打下去了,要是你把球投進自己隊的籃框,對方就會得分,自己隊的利益就會受損。

在教學中,提到紀律,我們通常下意識地想到課堂,許多網路文章也只是針對課堂紀律。不過,從紀律的本質看,教學中除了課堂以外,作業、培輔和測驗等常規工作也有相應的紀律,而且,這些工作出現的紀律問題也不見得讓我們省心,所以,把所有教學工作中的紀律看成一個整體,是更好的選擇。

紀律的本質是規則,那麼違反紀律的本質,就是不按規則做事。我們可以針對學生違反紀律背後的原因,來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

學生遵守紀律的背後,意味著三件事:一是學生有足夠的能力按照規則做事;二是學生認同規則背後的價值觀,即感覺對自己來說,工作的順利開展與集體利益的維護更重要;三是認同規則本身,認為這項規則是當下最好的選擇。那麼,學生違反紀律的原因,也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個原因,是學生遵守紀律的能力不足

有些紀律與學生原來的做事習慣有衝突,為了遵守紀律,學生需要調用自身的自控力,來實現和維持紀律的效果。問題是,學生的自控力並非取之不盡的資源,它和學生生長發育的規律息息相關。打個比方,如果要你不斷地做俯卧撐,那麼達到一定數量時,你就會做不下去,因為你的肌肉受不了。同樣,學生需要調用自控力來遵守紀律,就相當於做「俯卧撐」,當大腦的「肌肉」受不了的時候,學生就無力遵守了。

解決的策略,就是尊重學生自控力的發展規律,調整學生遵守紀律的必要時間;同時,幫助學生提高自控力,方法是不斷地突破自控力的極限,然後充分恢復。

比如上課,你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學生一時半會是可以做到的,可是講課的時間長了,學生難免會開小差。有的教師會因此把學生大罵一頓,其實有時並不一定是學生的錯,有可能只是學生的自控力剛好用盡了。別說學生,就算我們大人去開會,如果講話的人一直叨叨絮絮不停,也會有不少人打瞌睡,或者玩手機。

我的做法是,每次需要學生聽講時,告訴學生大約要聽幾分鐘,讓學生心裡有個底,就好像平時開會時,如果事先告知要開多久,我們認真聽的概率也會更大一些。另外,我會利用一些碎片時間,和學生講解自控力提高的原理和方法,幫助學生有意識地自我突破和恢復。

除了尊重學生自控力的規律,我們還需要尊重另一個事實,就是同一個班裡,不同的學生自控力也不盡相同。解決的策略有兩個,一個是多一份耐心和寬容,另一個是幫助學生自我調整。比如講課時,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能夠專註地聽,有的學生沒多久就犯困,或者四處張望,又或者東摸西摸。我過去的做法,是來個痛快的點明批評;現在的做法,是暫停幾秒,看著那個學生,有時會提醒:「有的同學大腦內存開始不夠用了哈!如果你發現注意力分散,請默數五秒鐘,讓自己脈動回來。」學生常常會心一笑,然後努力調整自己。

第二個原因,是學生不認同規則本身

為了教學管理的方便,有些教師傾向於把各項紀律統一化。問題是,同一條紀律,不同學生的遵守成本不一定相同。有的學生遵守起來輕而易舉,有的學生則痛苦不堪,但是他們發現換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也能達到紀律的目的,於是會選擇行動。但是有些教師往往選擇把這樣的做法當成對自己權威的挑戰,動用權力把學生壓下去。

其實更好的做法,是用原則來代替規則,為學生的行動提供更大的調整空間,同時用效率來衡量結果的質量,約束學生行動的自由。

比如你在課堂上講解習題,要求學生認真聽講。有的學生不會做,認真聽的話會很有收穫;而有的學生早就會做了,再認真聽收穫也不大,他們更傾向於找別的事情做。我過去會感覺挺為難,現在的做法是,對於成績水平優秀的學生,在我講課時,如果覺得自己會了,可以選擇不聽,原則是找一件有助於數學學習的事情來做,可以研究難題,也可以超前學習新的內容。另外,我會關注他們每周的周測成績,如果發揮穩定優秀,則寬容繼續;如果出現下滑,則寬容停止,要求他們先認真聽講。

我嘗試了這個做法後,發現優生們都特別興奮,感覺自己擁有了一項別人無法企及的特權。他們會很珍惜這樣的機會,如果某次周測成績不理想,他們首先會緊張起來,然後特別用心地學習,努力在下一次周測把這項特權拿回來。

第三個原因,是學生不認同規則背後的價值觀

不認同規則背後的價值觀有兩種表現,一種是不認為集體利益更重要,另一種是不認為數學的學習更重要。

一個學生,如果不認為集體利益更重要,有兩種可能,要麼他在班裡有自己的小團體,認為小團體的利益比集體利益更重要;要麼他感覺自己不能融入這個班集體,認為自己的利益比集體利益更重要。通常來說,這跟班級的凝聚力有關,只要班主任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還是很願意為集體利益做點貢獻的。很多時候,學生做出有損集體利益的行為,我們只需給予提醒,學生大概率會有所收斂,如果不是,可能要費點心思,先來樹立團隊意識了。

一個學生,如果不認為數學的學習更重要,那麼最大的可能,是他沒能從中獲得足夠的成就感。這裡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感覺學習數學沒什麼用,另一種是感覺自己學不好數學。對於前者,我們需要幫助學生理解學習數學的價值;對於後者,我們需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我的做法,就是定期與學生進行溝通。溝通的內容,包括學習數學的價值和學習數學的策略。

對學生來講,學習數學的價值有兩個,一個是讓自己變得更聰明,另一個是考好中考。前者能夠讓自己的未來變得更好,後者能夠讓自己的升學贏得更有利的籌碼。道理不難講,難的是把道理講出不同的樣子。學生討厭我們說教,但基本上不會拒絕我們講故事。

講故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一次我跟學生分享一個看過的故事,說廣州的計程車司機的收入也有四個層次,最低層次的司機月入3000元左右,但是最高層次的司機能月入上萬!為什麼呢?因為計程車司機每天的收入,等於接單的數量乘以每單的價格。最低層次的司機,選擇很勤快地四處兜轉,運氣好的能遇到幾單短途生意,運氣不好的就只能瞎轉一天,收入很難上得去。最高層次的司機,會組成一個團隊,大家互相推薦生意,確保自己隨時能接到單,而且多數的單都是賺錢的長途單,所以月入上萬不是夢。

當時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我就趁機總結:「你覺得最低層次的司機沒有能力月入上萬嗎?他們不是做不到,只是沒能想到。學習的價值就在這裡,它能幫助你見到更多的可能,讓你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之後的一兩天,學生上課明顯更賣力了。

比起學習數學的價值,學習數學的策略會更有吸引力。對學生來講,學習數學的基本策略,就是積累知識點、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策略不難講,難的是把策略化成學生可操作的行動流程,讓學生有躍躍欲試的衝動。

記得有好長一段時間,學生每次考完試,都跑過來跟我吐槽:「老師,這次涼了,我又不夠時間!」吐槽完的一兩天,聽課做題都無精打採的。後來我找了一個時間,專門跟學生分析數學考試的時間配置策略。

一場數學考試時間100分鐘,全卷滿分120分,其中選擇題10道,填空題6道,解答題包括6分題、7分題和9分題各3道,共25道題。 這100分鐘如何配置呢?

首先,划出15分鐘的檢查時間,還剩85分鐘。

接著,划出解答題的解題時間,多少分的題目給多少分鐘的預算,共計(6+7+9)×3=66分鐘,還剩85-66=19分鐘。

最後,選擇題和填空題的時間預算是19分鐘,平均每道題1.2分鐘,這還包括填塗的時間。

這樣一分析下來,時間不夠的原因就清楚了,無非是某些題目上多花了時間,超出了預算,使得其他題目變得倉促。解決辦法也很明顯,一個是有所取捨,對於1分鐘沒想出思路的題目,就毫不猶豫地推後,即使沒時間做也沒關係;另一個是平時有意識地訓練解題速度,用預算來自我反饋。這兩點都是學生能夠操作的流程。

分析完後,我幾乎每次上課都時不時地提醒學生:「速度,速度!」學生都心領神會地調整自己的注意力,專心做練習。有句話說得好:「要想田裡沒有雜草,最好的辦法不是勤快鋤草,而是在上面種滿莊稼。」當學生心裡有了期待,自然就無暇違反紀律。

按照上述思路執行,教學紀律的管理就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們在紀律上投入的精力會越來越少,最後只需留下少量來維護即可。

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不用生氣?不是,按照我過去的做法,幾乎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讓自己發火,但是現在,真正值得我們表示生氣的,是學生的行為違反了最基本的原則。不過,對於我們這時的生氣,學生會更願意接受,因為這是懸崖勒馬式的提醒。

- End -


這種行為顯然違法了,法律明文規定任何人沒有剝奪少年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你把學生趕出教室,就是剝奪了他聽課受教育的權利,顯然是違法的。其實這種情況大可不必把學生趕出教室,可以讓他先上課,課後了再做思想工作。你把他趕出教室,一方面違法,家長一告一個贏,另一方面,你把他趕出去了,課程落下了,你是不是還的補,你不給補,你整體教學成績是不是要下滑了,成績下滑了你績效考核,評優是不起受損失,第三,你如果遇到一個暴脾氣學生,你在上課,顧不上看他,他跑了或發生意外,責任你能承擔得了嗎?所以遇到這類情況一定要冷靜處理!切忌採取簡單粗暴手段,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我是一名市級重點中學的老師,也當過多年的班主任,從從教二十多年的經歷以及自己求學的感受來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首先,我覺得可以把學生站在教室外。因為:第一,我想提出是否可以罰學生站到教師外這個問題的人,大概率不是老師。當前由於對未成年的過分保護、家長的維權意識、孩子的脆弱、媒體對教師的圍追堵截,使絕大部分教師在管理學生方面畏首畏尾,有時候為了明哲保身,採取了放任自流的做法,只要不出事,就阿彌陀佛了。當前,我可以這麼說,這些年來,老師的責任心下降了,跟怕出事有很大關係。第二,很多人會說,罰學生站到教室外,是一種簡單粗暴的做法。這種批評是理論正確,實際效果並不如意。學生千差萬別,怎麼說都無效的學生大有人在,他們的思想出了問題,絕不是老師的幾句不痛不癢的談心可以解決的,是個社會問題,不僅僅是個教育問題。第三,如果把學生站在教室外,能夠提到效果的話為什麼不行。說實在的,教書很多年,把學生站在門口,能起到較好的作用,特別是對於一些自尊心比較強的同學,站過一次,以後就很少站了。當然,老師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考慮,有些孩子性格缺陷,不要說站在教室外,連批評都不行,多了去。有的孩子,站一個月也沒效。第四,站在教室外,是為了批評,不是為了處罰,站不是目的,改正才是目的,所以每次把學生站在教室外,我務必給他們解釋清楚,為什麼要站,下次還違犯了,怎麼辦。抵觸的學生一定做通思想工作。

其次,我想,問題所說的違法,不知道違反什麼法,大概是想說,教師不許體罰學生。說實在的,何謂「體罰」?作為法律應當清楚明白,但「體罰」,是個模糊概念。教師哪些處罰可以,到什麼程度,造成什麼影響,我覺得應該交代清楚。我讓學生把不會背誦的課文抄五遍算不算體罰,抄十遍呢?我總覺得體罰在每個人的心中,程度內容大有差異,曾經讓學生把不會背誦的課文抄三遍,就有人認為是體罰,於是我就放棄。

最後,我想說,多關心如何讓老師找到一種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多關心對老師教育水平的提高,多關心對教師心理的關懷,而不是總是上綱上線地說「違法」了,如果這樣,老師很會明哲保身,不敢管,怕管,那才是真正害了孩子。

我想說,「沒有處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是個真理,「孩子是表揚出來的」是個偽命題,多從孩子的未來出發,而不要老講溺愛和心疼。老師們,擔當些,能站的,該站的,還是站吧。

以上,是我的一點想法,未必正確,如果覺得有幾分道理,請關注我,有商榷的地方,請留言。


罰站屬於變相體罰,相信老師也都知道這樣做不好,但是很多時候老師也並不想體罰學生。很多時候如果批評教育能夠管用,老師也不願體罰學生,很多時候學生不贊成作業,或者上課不認真聽講,搗亂課堂紀律,老師首先提出警告,如果再三警告不管用的話,老師就會讓學生罰站,說實話我也讓學生罰站過,但我都是讓學生站在教室里,如果站到教室外面學生還能聽到老師講的什麼,站出去就什麼都學不到了,但老師的初衷都是希望學生能夠好好學習。

但不得不說的是現在老師真的不敢管學生了,管不好,家長說來鬧事就來鬧事,說老師傷孩子自尊了,之前我們辦公室就有一個家長來找音樂老師理論,她家還孩子上課經常擾亂課堂紀律,五年級的孩子有了逆反心理,你說讓他坐好,不要亂轉臉說話,孩子還跟老師翻白眼,說老師跟他過不去,故意刁難他,家長來了說不讓老師再管他的孩子了,他以後上課願意唱就唱不願意唱你也別管俺了,行不老師,孩子大了,你這樣容易傷我孩子的自尊。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學生做的不對,教師自然要批評,假若是非不分,如何稱之為「教育」呢?問題似乎就出在這裡,今天的孩子,都是每家每戶的小皇帝小公主,自出生以來就三代六口圍著轉不但習慣對長輩呼來喝去,長輩還一副很受用的樣子,試想這樣的孩子進了學校,面對老師的批評,怎麼坦然的接受,一遇到批評,孩子就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要麼揭竿而起,要麼就向家長告狀,通情達理的家長還問問緣由,有些家長有時候不分青紅皂白就來學校找老師鬧,你這樣讓老師以後還怎麼敢管你家的孩子。

老師不敢批評學生,受害的首先是學生本身,學生如同樹苗,如不及時修枝剪杈,極易長成歪脖子樹,孩子不能只在讚美聲中長大,適當的批評百利而無一害,很多人長大後對老師充滿感激,就是因為老師及時給予批評,讓他們能夠懸崖勒馬,避免了更嚴重的後果,很多老師感慨,畢業後真正感恩老師者,往往是那些受批評多的學生。

如果一個孩子在上學時對校紀校規都無所畏懼,對老師的批評都難以接受,等將來長大成人走向社會,能不被社會狠狠教訓嗎?能成長為有用之才嗎?


推薦閱讀:

美高選校讓人眼花繚亂,九大因素值得考量!
美文怎麼寫爆文?
中傳師姐揭秘---玩遊戲滴專業
雅思口語考試的時候總是沒說幾句就卡住了,怎麼辦?

TAG:學校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