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旦讀書是什麼感覺?


真正進了復旦後才知道,文人們在書中講的不假,大學如人,是有自己獨特氣質的。

來了復旦,就像赴一位舊友之約,盤腿入席,再無客套,直接把酒話桑麻。——它可能不是最好的,卻一定是大陸最適合我的學校。

一直以來,在復旦最愛的課是政治課。

毛概。

第一節課,老師說,「要體察這個時代,一定要設身處地,要入戲。」他帶我們站在時代漩渦中央,把自身代入各方立場思考問題,分析過去,預判未來。一學期過去,發現自己之前對國內政情黨情的戾氣被洗去好多,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後,再去看這個黨,看當下時代,會更理智。

近綱。

第一節課,老師說,「我代表全體復旦師生歡迎新生們的到來。」說完停頓三秒,問道,「我剛才這句話有什麼問題嗎?」見無人應答,我舉手打了個指響,坐在位子上質問他,「你憑什麼代表我們?」他問我名字,我突然膽怯,不敢應。頓了頓,他說,「沒錯,我沒有權利代表你們。第一課,我想讓你們自己體會,所謂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到底該體現在何處。」——後來,他問我們,想在近綱課上了解什麼。於是大家嘰嘰喳喳,教室里各種酷炫的敏感詞飛滿天花板。至少那個學期,從鴉片戰爭到國共內戰,他所告訴我們的,都是歷史真相。

最後一節課,他開著大喇叭放羅大佑《閃亮的日子》,站在講台上一字一句地把博馬舍的話送給我們——「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真他媽煽情。

思修。

老師是知性極了的美女。十幾個人,每門課分組討論,課前老師給定案例,每組選定分析原則,找助教擬定大致框架,做PPT,分組做PRE,打分。只記得第一課討論的內容是「理想」,你懂的,這本來真沒什麼好說的,但看著小夥伴們非常認真地找素材做設計,一板一眼地辯論,突然覺得,在這裡念書真棒啊。

——最近風聲緊,打個紅補丁吧,我們老師上課是講教材的,西方價值觀完全沒有進入課堂,社會主義好!

我念的專業是旅遊管理。

系裡教會計的老師讀的是哲學博士。第一節課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多小時他的進藏經歷。

系裡教經濟法的老師是炒股專家,常跟我們交流行情。但偏偏還是個文藝青年,每晚睡前讀小說散文,上次在微信上跟我聊沈從文。

系裡教微觀/宏觀經濟學的老師語氣像個北京大妞。我猜她的兼職是段子手,每節課一定要以「我有一個朋友」開頭講個段子,通常我們不笑,她自己笑。

——我又不是在新東方上課,已經過了每節課必須聽段子才能集中注意力的年紀。舉這些例子,想說的是,復旦讓我看到了每個老師們的多面性,他們出人意料的那種「偏偏」,正是有人格魅力的原因。

大一我在學生會和一家校內媒體做事。主持了幾場學術部沙龍,把之前的學術風搞成了脫口秀即視感,似乎並沒人阻攔我自由發揮。在校媒寫人物稿,寫來寫去還是一股江湖散文味兒,依然毫不慚愧地出現在報紙上。大一下學期,索性江湖味兒到底,在學校最大的微信平台開專欄寫小說,誤打誤撞簽了出版公司。——這是復旦給我的包容。

大一下學期,拿著在校媒寫過的幾篇小稿去《南都周刊》面試實習記者。不少老記者是復旦新聞系學長學姐,見了覺得親切,緊張一掃而空,後來就順利進去實習了。——這是復旦給我的底氣。

有時候晚上出門主持點商業活動賺點小錢,歸時夜已深,踩著高跟鞋走在學校,門口的保安大哥輕聲提醒我別著急走慢一點小心一點。五角場逛逛逛買買買,漂亮的大學路有24小時咖啡館,晚上浪夠了回來,小心翼翼刷卡進寢室,室友還為我保留一盞燈。——不斷網不斷電沒宵禁,這是復旦給我的溫暖。

課程方面,一學期高興學幾分就學幾分,延遲畢業也行。我貪心,選課不少,但也經常翹。極少有老師點名,於是我也乘便旁聽了不少好課。班級方面,我不太參加集體活動,不怎麼去班會,甚至一年半過去班上還有四分之一的同學認不全,也沒人說我性格孤僻。班級不會強制性地要求你融入,也沒什麼「集體榮譽感」這類的大詞捆綁你。——這是復旦的大氣。

寫到最後想到一個片段——

一年前,我和一小夥伴經過光華樓前,看著好多小孩子們在草坪上玩耍嬉戲曬太陽。我說,「他們多幸福啊,笑得像夏天剛洗過的脆黃瓜。」他說,「其實,我倒覺得他們很可憐,大好時光不去努力,跑到這消磨時間。」說完,我們看了看彼此,然後笑了。

這就是復旦吧。不是每個人都向同一個終點狂奔。跑的,跳的,溪邊濯足的,叼牙籤曬太陽的,五花八門,各得其樂。


我來回答咯~現在在復旦管院讀書。復旦是一個人文氣息比較重的地方,雖然都是重點大學,但是呈現出來的氛圍和清北是完全不一樣的。清北學術氣息濃厚,學生學習壓力很大,反觀復旦,更加自由輕鬆,老師們對於學習看得不是那麼重,沒有人會因為你成績不好而歧視你,身邊的同學都是那種愛玩的,喜歡體驗各種生活,參加各種活動,即使是那種看似無用的活動。這或許就是復旦的精神,自由而無用。無用二字,看似與社會現行價值觀背離,實則包含大智慧。

另外,由於經管專業是復旦的熱門,且管院非常有錢,所以在管院讀書是非常幸福的事情。硬體設施自然不用說,視野上也更開闊一些。


網友一:

真正進了復旦後才知道,文人們在書中講的不假,大學如人,是有自己獨特氣質的。來了復旦,就像赴一位舊友之約,盤腿入席,再無客套,直接把酒話桑麻。——它可能不是最好的,卻一定是大陸最適合我的學校。我念的專業是旅遊管理。系裡教會計的老師讀的是哲學博士。第一節課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多小時他的進藏經歷。

系裡教經濟法的老師是炒股專家,常跟我們交流行情。但偏偏還是個文藝青年,每晚睡前讀小說散文,上次跟我聊沈從文。系裡教微觀/宏觀經濟學的老師語氣像個北京大妞。我猜她的兼職是段子手,每節課一定要以「我有一個朋友」開頭講個段子,通常我們不笑,她自己笑。——我又不是在新東方上課,已經過了每節課必須聽段子才能集中注意力的年紀。舉這些例子,想說的是,復旦讓我看到了每個老師們的多面性,他們出人意料的那種「偏偏」,正是有人格魅力的原因。

網友二:

從兩方面說吧,一個是師資,一個是氛圍。我非常喜歡我系的老師。無論是汪涌豪、陳尚君、陳思和等前輩,還是金理、侯體健等青年教師,都具有相當深厚且紮實的學術功底,陳尚君老師課堂上脫稿上課,各種典故信手拈來;

汪老上課汪洋恣肆,笑語滿堂,盡得風流,看似喜授金玉良言的老頑童,然而一看他的著作《範疇論》以及遊俠史論頓時覺得與課堂上的他判若兩人,一詼諧一莊重,自成一種境界。除了在個人的學術成就之外,更讓我感動的是他們的學術態度乃至一種精神風骨。他們身上有一種深深的謙卑但同時又有一種傲骨。

網友三:

我父親是1979年考進的復旦,我則於2007年入校,相差28年,以至於和父親交流就學體驗時,時常無法置信我們就讀的是同一所學校。大一時,我也曾找過幾個有相似經歷的「復二代」聊天,發現大家的感受都是如此。由此可見,大學不是靜止的、孤立的象牙塔,它是一個有機的、變化的存在。

一所大學的內在氣質是怎樣形成的?當我還在復旦讀書的時候,就常常思考這樣一個有趣的命題。如今,至少有一點能夠確定,復旦之所以成為現在的復旦,校方的努力和推動是重要的一環——在這裡,「校方」並非是高高在上的、與復旦師生對立的概念,事實上,為復旦設定製度章程的那些人,原本就是這裡的學生。我誠惶誠恐地敲下這篇答案,既是為了感激母校的培養,也希望它能為正在、或即將進入復旦學習的學弟學妹們,提供一個可資參考的視角。草長鶯飛幾度,但有些東西仍會留存。

網友四:

現在在復旦管院讀書。復旦是一個人文氣息比較重的地方,雖然都是重點大學,但是呈現出來的氛圍和清北是完全不一樣的。清北學術氣息濃厚,學生學習壓力很大,反觀復旦,更加自由輕鬆,老師們對於學習看得不是那麼重,沒有人會因為你成績不好而歧視你,身邊的同學都是那種愛玩的,喜歡體驗各種生活,參加各種活動,即使是那種看似無用的活動。

這或許就是復旦的精神,自由而無用。無用二字,看似與社會現行價值觀背離,實則包含大智慧。另外,由於經管專業是復旦的熱門,且管院非常有錢,所以在管院讀書是非常幸福的事情。硬體設施自然不用說,視野上也更開闊一些。

網友五:

復旦大學是小編的母校,百年名校肯定有它獨特的地方,比如學風、教風、環境,能學到對自己一生都影響的做人做事和知識,就像站在高處看風景,看到的比別人多,比別人清,處理問題、規劃生活都是與眾不同的。


進入復旦讀書那年是獅城舌戰榮耀歸來之時。特殊時期,復旦學子是要軍訓一年的,也就是到畢業要學滿5年。

我分到大連陸軍學院軍訓,後來政策調整,我第49天結束了軍訓,回到母校學習,不細說軍訓的事,只說軍訓影響我一生,值!

初識復旦園

我進入學校已經是10月,一切都覺得很美好,復旦大學有它獨特的魅力,樸素的相輝堂,民國時期歐式風格的數學樓,雄偉大氣的南圖,滿園的法國梧桐,處處的風景小苑,都讓我感覺喜歡。

教學樓沒有一棟是一個樣子的,更有時代感,每次換教學樓都有新鮮感覺。

那時辯論賽風靡校園,師弟師妹們都以辯論隊的師哥師姐們為榮,大家紛紛加入社團,展望明天有機會是自己去實現自己夢想!

學習復旦園

復旦學子多是各地的尖子,到了學校,又開始新的學習旅程,在這裡不是簡單的比成績,也不需要學校大聲宣稱你改如何如何做,因為你會不斷的收到某某獲得什麼獎項,得到什麼深造的機會,好多好多例子和榜樣激勵自己努力,讓你知道自己想要怎麼樣的將來。

人文復旦

復旦的老師每一人都是大咖,都有著自己的特色,當然有些課,你會昏昏欲睡,也有科讓你拍案叫絕,這些老師也有特別實在,哈哈。你覺得這就是復旦,底蘊里有著從民國時代傳出的那種自由,求學和素雅的感受。

收穫之旅

短短四年,告別了20年了,最近回去過一趟,大家調侃起抄作業的時光,更多的是收穫,一個一個驚喜人生,我們沒有辜負時光,收穫滿滿。


向你推薦一個公眾號吧 叫 旦事記 雖然現在已經停更了

但是它裡面的歷史消息有許多是講在復旦的經歷和故事還有一些對現實社會的評析

寫文的就是復旦的一個學生

也許看看它的歷史消息能讓你感覺到 在復旦讀書是一種怎麼樣的感覺


謝邀。雖然沒在復旦大學,但是能夠感受一下,想像一下,我認為名牌大學肯定學習氣氛濃厚,學術研究高深,對自己的要求會更好,但是壓力也是很大的,天下沒有好吃的果子。


這樣的百年名校肯定有它獨特的地方,比如學風、教風、環境,能學到對自己一生都影響的做人做事和知識,就像站在高處看風景,看到的比別人多,比別人清,處理問題、規劃生活都是與眾不同的。


我記得最牛的話是陳引馳老師上莊子概論課上跟我們講的:素質教育就是個p,你們怎麼進復旦的自己最清楚。

我覺得這最能代表復旦的氣質,不要被所謂權威忽悠了,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要隨波逐流,要敢於逆風而行。不要趨附權貴,做自己的主宰。


估計是很文藝的感覺??


推薦閱讀:

上了985、211才知道,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
人求上進先讀書,鳥欲高飛先振翅
家有讀書郎 累壞爹和娘——關注家長陪讀現象(上)
記事貼——你的成功之路 - 銷售聖經 - 在線閱讀 - 讀書網
28天讀書打卡大獎公布,iPhonex花落誰家?

TAG:教育 | 升學考試 | 讀書 | 大學 | 復旦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