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把脈能相信嗎?
我不知道科家不科學,但是有的中醫真的厲害,我老婆O五年醫痔瘡發現是肛管癌,後來手術切除,做了個人工肛門,術後做放療請掃後,白細胞再也升不起來,一直就沒做化療,治療結續後身體恢復的還可以,開始三個月去複查一次,一年後半年複查一次,四年內都很正常,醫生說四年都沒複發,複發的機率很小了,一直聽人說有個中醫看這病比較牛,就去找這個中醫看看,老中醫把脈後就把我老婆支開對我說老婆病複發了,從盆腔往上走,肺上也有,問我有沒有化療過,我說沒有,中醫說,化療過我就沒辦法治了,給我三個月的時間,如沒效果也就不必來找我了,該怎麼治你就帶她怎麼治,拿了幾付中藥就回來了,心想一星期前在醫院才複查的,全身加強cT,抽血化驗,只是白細胞低,沒發現複發跡象,相信科學吃完那幾付中藥也沒理會,過了五個月又去醫院複查,盆腔真的複發並肺轉移,再去找那個老中醫,老中醫說來晚了,我也沒辦法了,回到醫院開始化療,放療身體隨著化療一天不如一天,到二O一一年四月十三日死了。
脈診屬於中醫望、聞、問、切四診中的切診,又稱診脈、切脈、把脈等,是指醫生用手指對病人身體某些特定部位的動脈進行切按,通過感知脈搏跳動在指下的不同特徵(脈象),以了解身體狀況,辨別疾病的一種診察方法。
切脈知健康
為何通過脈診就可以診察身體的情況和疾病呢?從現代醫學來講,脈搏是動脈隨心臟的收縮和舒張而產生的有節律搏動。脈搏與心臟的收縮力、心率、心律、血容量、血管彈性等密切相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心血管的機能。從中醫理論來說,脈象的形成與心臟的搏動、氣血的盈虧以及整體臟腑的功能活動密切相關。
心主血脈,心的陽氣是推動血液在脈管中循行不息、周流全身的動力。而脈搏的搏動,與脈管內運行的氣血也有密切的關係,因為氣血是脈搏搏動的物質基礎。同時,血液能在脈管中運行不息,流布全身,還必須有其他臟腑的協調與配合。如肺臟通過「肺朝百脈」參與宗氣的生成而調節全身氣血的運行;脾主統血,保障血液在脈管內循行而不溢於脈外;肝藏血,主疏泄,既能調節循環血量,又可促使氣血運行暢通無阻;腎藏精,為元陰、元陽的根本,同時腎精可以化生為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質基礎之一,所謂「精血同源」。因此,通過切脈可了解人體臟腑、氣血功能的盛衰,這也就為診察身體健康狀況和判斷疾病提供了可能。
診脈四步曲
1. 讓被診者呈正坐位或仰卧位,前臂自然向前平展,大約與心臟處於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自然放鬆,在腕關節下墊一鬆軟的脈枕。
2. 醫生先以中指定關部,然後將食指和無名指分別按在寸部和尺部。若是給小兒診脈,由於寸口部脈位比較短,常以拇指或食指「一指定三關」,不必細分寸、關、尺三部。若給自己診脈時,常常把診脈的那隻手從要被診手的下方繞上來,再用三指按照上述順序確定寸、關、尺三部的位置。
3. 切按時,三指略呈弓形,讓「指目」(指尖和指腹交接處)的部位緊貼於脈搏搏動處,因為這個部位的觸覺比較靈敏。注意要根據被診者的高矮、手臂的長短及診者手指的粗細適當調整三個手指間的距離。
4. 布指之後,運用輕、中、重三種不同的指力,結合上下左右的推尋,以辨識脈象。一般來說,多是用三個手指同時摸脈。用輕指力按在皮膚上稱「浮取」或「舉」;用重指力按至筋骨間,稱「沉取」或「按」;用手指不輕不重地移動或改變力道仔細求取脈象,稱「中取」或「尋」。
正常脈象應有胃氣、有神、有根
脈象指脈動應指的形象,也就是醫生指下感知到的患者脈搏跳動的形象,如脈跳得快與慢,強與弱,節律是否整齊,脈位的深淺,脈的長短、寬窄,是否流利,硬度如何等。這些特徵的組合,就形成了醫生看病時所記錄的各種脈象。
中醫強調「知常達變」,只有知道正常的脈象,我們方可判斷哪些脈象是異常的。那什麼是正常的脈象?
正常脈象,是指健康人的脈象,具體表現為:兩手寸、關、尺三部有脈,不浮不沉,不大不小,從容和緩,柔和有力,節律一致,尺脈沉取有一定力量,並隨生理活動和氣候環境等不同而有相應的正常變化。這樣的脈象可概括為有胃氣、有神、有根。
古時由於沒有手錶等計時工具,醫生診脈前需先使自己安靜下來,保持呼吸均勻,集中注意力摸脈,根據自己的呼吸計算病人的脈跳至數,這種情況稱為「調息切脈」。一般一呼一吸稱為「一息」,通常一息是4至~5至,即一呼一吸之中,脈搏應跳動4次~5次,大約是每分鐘60次~90次。如今,我們可看著表計算病人的脈搏跳動次數。此外,摸脈時一般每隻手不少於1分鐘,如果時間過短,容易錯過一些有間歇的脈象。
正常脈象隨人體內外因素的影響可發生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屬於生理範圍內的變化,大家在切脈時要注意。如季節氣候的變化,男女性別的不同,年齡與體格的差異,以及情緒、運動、飲食等,都可能使脈象發生變化。舉例來說,一般女性的脈象較男性脈象略弱;妊娠期常見滑而數的脈象;年齡越小脈搏越快,3歲以內的嬰幼兒,一息七八至為平脈,5歲~6歲的小兒,一息6至為平脈,青年體壯,脈象多大而有力,老年人脈象多偏弦、硬等;瘦人皮下脂肪層薄,脈常浮,胖人皮下脂肪層厚,脈常沉;運動員脈多緩而有力;腦力勞動者,脈多弱於體力勞動者等。
再者,如果在寸口部位摸不到脈或者脈很弱,這時您不要著急,也許它會長在從尺部斜向手背的位置,稱為「斜飛脈」,或者長在寸口的背側,稱為「反關脈」,這些都是橈動脈走向發生變異的緣故,仍屬於正常的脈象。
【中醫小課堂】
有胃氣:脾胃是人體氣血生化的源泉,有胃氣,表示脈象有力有神,無胃氣則代表脈象無力無神,具體在脈象上的表現:不浮不沉,不快不慢,從容和緩。
有神:心主血脈而藏神,血氣充盈,脈象有神。具體在脈象的表現:柔和有力,節律一致。
有根:腎為先天之本,腎氣充足,脈自然有根。在切脈時,尺部可以候「腎」,沉取也可以候「腎」。其實,只要尺脈沉取有力,便可認為是有根的脈象。
中醫是我國的文化魁寶。
中醫是為了區分西醫而得的名稱。西醫沒有引入中國之前,中國是沒有中醫這個概念的。沒有引入西醫的幾千年,中國人所說的看病,看的都是中醫;幾千年來,中國人的身體安康,仰仗的一直都是祖國的傳統醫學——中醫。中醫講究的是「望聞問切」,其中的「切脈」,又叫「把脈」或「脈診」,是中醫診療病情的主要方法之一。過去的老中醫給人瞧病,肯定會說:胳膊伸出來,給你把把脈。把脈幾乎就是中醫的象徵,不相信把脈,其實就是不相信中醫。現在很多中醫大夫給人瞧病,問了病情,一般會說:去做個化驗吧,去拍個片子吧。用把脈的方法給人看病的中醫確實是越來越少了,而會把脈,能夠把中脈的中醫就更少了。我不是醫生,並不懂醫學。但我知道中醫婉轉,西醫直接。西醫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中醫講究的是身體機能的互補,也就是陰陽平衡。按照中醫的理論,你頭痛,問題不一定出在頭上,腳痛也不一定要醫腳,要尋根溯源,就是要找到病根。所以民間有西醫治標,中醫治本的說法。生活中確實有很多這種例子,西醫治不了的疑難雜症,中醫最終給治好了!
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呼市有一家很有名的中醫院,每天患者凌晨四五點就去排隊等著挂號。前幾年家裡人得病,也慕名去過。這裡設備十分先進,化驗科、放射科一應齊全,患者做相關檢查,和西醫院沒什麼區別,大夫等著看了結果才給開藥,根本不需要把脈這些環節。家裡人在這裡吃過幾幅中藥,並不見效,以後就再也沒去過。第二個例子是,春節前,我母親老胃病犯了,自己買葯吃不管用,去大醫院看了也不管用,拖延許久受了不少折磨。一天,小區新開了社區門診,裡面請了一個70多歲的老中醫坐診,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了。老中醫還是傳統的「望聞問切」那套,認真把脈後,給開了五天的葯,讓吃完後看情況再來。我母親把這五副葯吃過後,胃病癥狀就完全消失了。又去找那老中醫,想多開幾副葯鞏固一下,結果那老中醫還有點迷信,說大過年的吃什麼葯,年後再來吧!活生生的事實,誰敢說中醫治不了病呢?誰敢說把脈不管用呢?現在之所以對中醫有很多質疑,其實就是被那些不會把脈,靠著儀器檢查結果,背幾個中藥方子就敢給人瞧病的「假中醫」給害的!把脈是中醫上常見的診療方式,其又被稱為脈診或切診,具體來講,是指中醫通過手指按壓人體脈搏的方式,從而達到體察脈象的一種方法。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僅僅通過這樣,就能正確感知機體的身體狀況嗎?究竟中醫把脈的方式值得相信嗎?
從醫學上講,脈象是脈動應指的形象,脈象的形成與機體心臟的波動,心氣的盛衰等有著直接的聯繫。當機體的臟腑和氣血發生病變的情況後,此時必然會從其脈搏上進行表現,最終呈現出病理的脈象,因而中醫通過診查機體的脈象,最終是可以判斷出其疾病的病位,進而推斷出疾病的預後的。
一般來講,機體正常的脈象會隨著人體內外因素的影響,進而發生有相應的變化,這一變化其實是屬於生理範圍內的變化,由於能夠影響正常脈象的因素是比較多多,因而大家在進行切脈時一定要多加註意。需要明確的是,青年由於體壯,因而其脈象大多較為有力,相比較之下,老年人的脈象則多偏弦硬。瘦人由於皮下的脂肪層薄,因而其脈呈現出浮的特徵,與之相反,胖人的脈則大多低沉。
如果在進行把脈的時候,大家在寸口部位摸不到應有的脈或者脈很弱,此時應當要警惕是否有「斜飛脈」情況的存在,而對於長在寸口的背側的脈搏,則習慣被稱為「反關脈」,對於這些脈象的出現,大家大可不必過於擔心,因為這只是尺脈發生了變異的原因,其仍然是屬於正常的脈象。
指導專家:陳寶財,醫學碩士,主治醫師,滄州市人民醫院國醫館。擅長:在腫瘤中醫治療、臨床常見內科、婦科等疾病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診療特色。
覺得本文有用,歡迎點贊或推薦給朋友,並關注【醫聯媒體】。
脈診又稱切診,是醫生通過手指按壓人體不同部位的脈搏,從而達到體察脈象的一種方法。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是以寸口診法為主。其實脈診在古代分為遍診法、三部診法和寸口診法三種。目前能見到的主要是寸口診法,主要是從脈的位、數、形、勢分為二十八種脈象,從而察知體內的疾病變化。
診脈,依靠的是醫生手指靈敏的觸覺來體驗,因此,要準確地分別部位和脈象,除了熟悉脈診理論以外,還要多做實踐練習,否則就是「心中了了,指下難明」。
如果提問者非要給脈診戴上科學的帽子,要用科學數據來說明脈診的工作原理,我只能說四個字「讓你失望」了。
脈象的形成以心主血脈為主,心臟搏動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脈搏。心臟的搏動和血液在血管中的運行均由宗氣所推動,血液循行血管之中,輸布全身,循環不休,運行不息,除了心臟的主導作用外,還必需有各個臟器的協調配合;
肺朝百脈,即是循行於全身的血脈,彙集於肺,且肺主氣,通過肺氣的布散,血液才能循行全身;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主統血、血液的循行,有賴於脾氣的統攝;
肝藏血,主疏泄以調節循環血量;
腎藏精,精化氣,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各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的原動力,且精可以化生血液,是生成血液的物質基礎之一。故而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有密切的關係。
既然與臟腑氣血有密切關係,那麼,臟腑氣血發生病變,血脈運行自然會受到影響,脈象就會有變化,故通過診查脈象,可以判斷疾病的病位和推斷疾病的預後。
然而必須要指出,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不可分割的整體,一處病處處受影響。現在很多自詡名醫的中醫,不聞不問,僅憑脈象診病,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同時很多患者為了考大夫,見到大夫也不願意多說話,給大夫一隻胳膊,希望大夫通過脈象說出自己的病症;這種態度也是要不得的。
中醫講究的是四診合參,而脈象與疾病的關係十分複雜,在一般情況下,脈症是相應的,「有時病即有是脈」。但也有脈症不相對應的特殊情況,所以才有「舍脈從證」或者「舍證從脈」的說法。臨床必需四診合參,才可以得到正確的診斷。
眾所周知,中醫中藥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已經運用了幾千年的歷史,經過幾千年的臨床實踐,證實了中國的中醫中藥在治病、防病、養生等方面,都是確鑿有效可行的。目前,中醫中藥已發展分布亞洲、 歐洲、 美洲等地,得以世界醫學界的認可和應用。作為中醫四診之一的把脈,其可信度,理所當然的無可置疑。那麼,中醫把脈有什麼科學依據?
我們先說說把脈。把脈即脈診,又稱切診,是醫生通過手指按壓人體不同部位的脈搏,從而達到體察脈象的一種方法。脈象分為平、浮、沉、遲、數、實、滑、代等,這是經驗的總結,與其說科學,倒也勉強。不過,我們可以從醫學上講,脈象是脈動應指的形象,其形成與心臟的波動,心氣的盛衰,脈道的通利和氣血的盈虧直接相關。心、脈是形成脈象的主要臟器,而氣血是形成脈象的物質基礎。同時,血液循行脈道之中,流布全身,運行不息,除心臟的主導作用外,還必須有各臟器的協調配合:如肺朝百脈,肺氣敷布,血液放能布散;脾統血,為氣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氣的充養和統攝得以運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調節血量;腎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氣,腎氣為各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的原動力。故當臟腑、氣血發生病變後,必然從脈搏上表現出來,呈現病理脈象,故通過診查脈象,可以判斷疾病的病位和推斷疾病的預後。
需要指出的是,中醫認為,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一處病處處受影響。患者看中醫應避免病情「藏而不露」,只給大夫一隻胳膊,希望大夫通過脈象說出自己的病症,甚至存有「考驗」大夫的心理。只有把自己感受說得「透」,大夫才會「切」得准。因為,中醫講究的是四診合參,而脈象與疾病的關係十分複雜,在一般情況下,脈症是相應的,「有時病即有是脈」。但也有脈症不相對應的特殊情況,所以才有「舍脈從證」或者「舍證從脈」的說法。臨床必需四診合參,才可以得到正確的診斷。
簡而言之,我們相信,中醫中藥必將繼承發揚光大,中西醫結合會更好的為我們健康保駕護航。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查看官方網站 國內知名健康媒體,提供專業的健康科普內容天人相應,是中醫辨證的核心。人與其他生命一樣都受到自然環境、氣候變化的影響,只有合於四季的生活方式中醫才稱之為順,反之為逆。順則苛疾不起,逆則災害叢生。
人的脈搏變化也是合於四時的。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人的脈搏變化也是不一樣的,脈搏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的。脈搏的變化亦稱脈象,四季有四象:謂之「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
春應中規:古人用圓形來形容春天的脈象,喻意春天的脈象相較於其他季節更圓滑流暢一些。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春天的脈不但滑利且外浮,就像魚遊行於水波之中,雖浮但未出水面。
夏應中矩:夏季茂盛,氣候炎熱,人體陽氣盛強,脈象應洪大,像方形的矩一樣。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夏天的脈象就像炎炎的夏日一樣盛強而有餘,脈象應於皮膚,泛泛然充滿於指下,輕觸即得。
秋應中衡:衡,即秤桿。秋季陽氣收斂,脈象輕浮,如秤桿之平衡。秋天的脈象浮毛,輕澀而散,如衡之象,其取在平。秋日下膚,蟄蟲將去。秋天陽氣下降,脈象應於下膚。
冬應中權:冬季嚴寒,陽氣當固密,脈象相應沉伏,象秤錘一樣下垂。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冬日嚴寒,陽氣伏藏,脈象深沉,君子居於室。
以上涉及的只是一個健康人的脈搏在四季中的變化。中醫在診脈時還會涉及到其他的脈學知識,如脈象的陰陽、脈象的來去以及脈與氣色,神情的合參,與病症的合參等等......
為什麼現代人有很多否定中醫的呢?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1 中醫成才率低,西醫成才率高。一百個學中醫的也就能有四五個成材的,因為學好中醫實在是太難了,我們這有一家中醫院,親身體驗整個醫院醫術高明的也不過兩三人,而大部分大夫看病效果都不太好。很多看過中醫的人否定中醫,只不過是因為沒遇到真正的好大夫罷了。西醫就不同了,因為大部分西醫依靠醫療器械,很容易查出病因,而且西醫用藥都有固定模式,什麼病用什麼葯都是有數的,甚至一大類病都可以套用一種葯,所以不論看哪個大夫,基本都能快捷高效的治好。
2: 中醫用藥比較溫和,副作用小,但是起效慢,有的甚至要吃半月葯才看出效果。西醫講究以暴制暴,多用猛葯(如抗生素),起效快,雖然副作用大,但多數病人並不能直觀的感受到其副作用。(舉個例子,病症就像一根彎鋼筋,中醫方法是將其慢慢糾正,而西醫則是用切割機直接將彎處割斷。熟快熟慢?)很多病人不懂或者急性子,吃幾天不見效就煩了,轉而看西醫,一看效果比中醫好,就直接定性說中醫不好,中醫騙人,這都是不理智的。
歸根結底,看中醫難就難在你要找到一個好大夫,才能找到對症的葯。若想好的快還得是這個大夫敢給你用猛葯。而看西醫只要找一個設備先進的醫院就可以了。
現在有人發出廢除中醫,保留中藥的聲音,既然不承認中醫為什麼要保留中藥呢?所以這純屬居心叵測,其心不良!!!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豈是說毀就能毀的?希望有人再看見有人這樣說,不要輕信居心叵測者的謠言。
題主把相不相信和科學依據聯繫在一起本身就是錯誤的概念,因為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科學的不完整性和局限性。回過頭來,中醫傳承了數千年你說能不能信?
很多人沒理清概念,什麼是西醫?什麼是中醫?他們核心上就有本質區別,就是對待人體的態度!!
西方人腦筋死板,沒有科學依據的事不幹,但人體太深奧研究不過來怎麼辦,先繞過人體本身,哪裡出問題研究哪裡,分開來解決,所以你去看西醫就是感冒吃感冒藥,發燒退燒藥,咳嗽咳嗽藥,發炎消炎藥,哪裡長東西直接把哪裡切了,就是這麼簡單粗暴,有問題嗎?沒問題,但受當前科學依據的限制,很多問題沒法解決。
回過頭說中醫,中國人一向腦子活絡,古代又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亂動身體,那怎麼看病?直流從人體本身入手,靠人體自身強大的免疫力調節治病!!中醫講究的是整體調節,和西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同,你哪裡出問題我不管,我把你整個免疫力提高上來你自己就會好起來,所有中醫學都是圍繞著這一點來的!你理解了就什麼都懂了
把脈把的是什麼,把出你體虛,然後幫你把虛的補回來,當你有了強健的體魄,還會生病嗎?
最後說點題外話,很多西醫蛋疼的皮膚病什麼的,一去就是冷凍啊激光啊還會複發啊,請隨便找個正規的中醫院人醫生肯定會甩你個不屑的眼神然後扔你罐烏漆麻黑非常便宜的特效藥,藥到病除…
怎麼說呢,沒有百分百的成功,中醫也不能包治百病。公司老總請過一個老中醫免費給我們看病,把脈後,說的癥狀都對,不是一個人,基本每個人都對。失眠,上火,發炎等等吧。比如失眠,西醫儀器是看不出來的,中醫可以,但是西藥很精確,中藥是靠經驗。中藥很少有副作用,西藥有過敏的可能。
發熱,感冒,拉肚子,我不可能吃中藥,癌症,白血病,中醫也沒辦法。我治療肺熱,胃炎是看過中醫的,確實有用。
推薦閱讀:
※不是濕熱難除,而是沒有找對濕熱的根源
※聊聊手足口和皰咽
※中醫、西醫哪個更好?基層小中醫這麼看...
※拔火罐,顏色越深說明體內濕氣越重?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人體內髒的重要性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