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提倡「騎射國語」的乾隆面臨著怎樣的時代背景?


有網友問:提倡「騎射國語」的乾隆面臨著怎樣的時代背景?在乾隆時期,特別是乾隆中期開始,清軍的白刃戰能力下滑非常嚴重。在大小金川戰役,60%以上的清軍都是火器手。

打仗就靠各種大炮鳥槍連環疊陣轟打,一旦進入近戰,就戰鬥力立刻進行尷尬狀態。甚至還發生了十幾個夷人持刀從山頭衝下來,3000名清軍爭先後撤的盛況。不僅僅是綠營如此,八旗軍也越來越依賴火器。

比如在順治時期,杭州駐防八旗擁有2.2萬匹戰馬,到了雍正9年就只有1900匹戰馬,到了道光初年,只剩下了320匹戰馬完全喪失了機動作戰能力,畢竟在18世紀,騎兵還是非常重要的戰鬥力量。

以騎射見長的綏遠駐防八旗,滿蒙八旗3200人,其中還是蒙古八旗居多。但是在武器上也有960多隻贊巴拉特鳥槍,206門子母炮,長矛就剩下了200桿,基本完全變成了火器軍。

就以上看到,杭州駐防八旗戰馬減少了起碼90%以上。最具戰鬥力的綏遠八旗軍,具備白刃戰能力的人,在紙面上只有十六分之一,全軍打仗就靠火器轟打,這在18世紀肯定是行不通的,在哪個時代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白刃戰,騎兵戰能力。

這也就是乾隆一直強調騎射的基礎,野外訓練騎射實際上就是訓練艱苦耐勞,近戰格鬥,騎兵技戰術。只是八旗綠營都希望可以過得更加舒服,到營區訓練場放幾槍多省事,誰願意天天在宿營野外,訓練弓馬騎射呢?


有這麼一條道理,就是高層提倡什麼,往往代表這個國家正缺少什麼——因為如果不缺少,就完全沒有提倡的必要。筆者還記得小時候,家鄉領導總在強調「菜籃子」工程,放在今天是絕對不會了。所以,反覆強調「騎射國語,乃滿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務」的乾隆,面對的一定是一個「騎射國語」衰落的局面。其實,國語(即滿語)也好,騎射也好,都是實用的技能。實用技能的衰退,並不在技能自身,而與當時的時代背景脫不開關係。這個背景,就在於旗人教育的缺失。

一是「考」「教」分離。儘管雍正、乾隆二朝反覆以騎射國語的掌握程度作為任用滿族官吏的限定條件,但這只是提倡「考試」,不是普及「教育」。這導致很多晉陞無望、無心官場的旗人更加理直氣壯地拋棄「騎射國語」。

道光年間的滿文日記《閑窗夢錄》,記載了作者替人在滿漢翻譯考試中當槍手的經歷,說明當時旗人掌握滿語的目的更多地是為了應付考試。

二是滿語教學的跑偏。雍正年間的滿語教材《清文啟蒙》,已經開始用漢字標註滿語發音。考慮到作者再三強調是「啟蒙教材」,說明當時學習滿語的旗人至少會說漢語,甚至大多以漢語為母語,才會這樣教學。

粗一看,不失為一個明智的做法。但事實上,利用漢語去學滿語,相當於在告訴旗人「你得先會漢語才能學會滿語」,把滿語推到了更加危險的境地。果不其然,到了嘉慶年間的《庸言知旨》中,老旗人甚至要先跟年輕人強調滿族跟其他民族一樣是有自己的語言的,防止年輕人把滿語的概念都忘掉。成書於雍正八年(1730年)的《清文啟蒙》,能夠看到滿文字頭的發音都用漢字作了擬音標註

三是火器的大規模普及,使得騎射教育變得「多餘」。與一般人「火器在清朝衰退」的觀念不同,火器在清朝實際上是普及開了的。乾隆征討準噶爾之時,僅鳥槍兵就占軍隊人數60%。在面對準噶爾、大小金川這樣的對手時,火器的效果十分顯著,進一步擠壓了騎射的生存空間。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民族歷史教育的缺失。在沒有國民教育的時代,民族歷史、民族記憶在普通人當中傳承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明清以後,平民教育更多地是為考試服務的。

要知道,即便是像漢族這樣人口眾多、具備獨特的史官文化傳統的民族中,沒有受過專門的歷史教育的普通民眾的民族記憶也基本來自於「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諸多說書段子。呂思勉先生在《三國史話》里曾寫到:「我在學校中教授歷史多年,當學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來會考時看過的歷史試卷不少。有些成績低劣的,真『不知漢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然而問及三國史事,卻很少荒謬絕倫的。」 滿漢合璧《三國演義》,正文前有貼心的人名索引

那到了旗人身上,局面就更加岌岌可危。如果只是斷層、空白,那還好說,畢竟正史擺在那裡,如果有心,是可以重新撿起來的;但聽著三國隋唐長大的年輕旗人,已經逐步漢化,對自己民族的歷史知識已經喪失了解的動力了。《庸言知旨》里有不知道長白山在哪的,《百二老人語錄》里有不知道黑龍江、吉林、盛京三地是幹嘛的,更有甚者,以為愛新覺羅本姓趙的——面對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年輕旗人,「趙弘曆」恐怕是壓力山大的。

參考文獻:1.(清)宜興,《庸言知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藏 2.(清)松筠,《百二老人語錄》,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藏 3.(清)穆齊賢著,趙令志、關康譯,《閑窗錄夢譯編》,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4.(清)長白,舞格,壽平,《清文啟蒙》,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


謝邀請。這個在史料上就有時代背景,記載於《嘯亭雜錄》的《不忘本》篇。

乾隆時代,已經是清軍已經入關百年,清貴族們已經「多以驕逸自安,罔有學習勩弓馬者」,就是指清朝貴族已經腐化而安於享受,而乾隆希望扭轉這個局面,希望能恢復「彎強善射,國語純熟」的局面。所謂「純皇習知其弊,力為矯革。凡有射不中法者,立加斥責,或命為羽林諸賤役以辱之」。乾隆還說過:「周家以稼穡開基,我國家以弧矢定天下,又何可一日廢武?」所以,乾隆是針對滿族腐化,失去了尚武精神才開始這樣的舉措。

這個舉措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故一時勛舊子弟莫不熟習弓馬」,一些勛舊子弟甚至在疆場上征戰,「金川、台匪之役,如明將軍亮、奎將軍林皆以椒房世臣用命疆場」,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滿族腐化安於享樂的趨勢。


國語騎射這個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國語就是滿語,騎射就是騎馬和射箭,這是對武藝的基本要求。

而實際上乾隆之所以要提這個,主要一點是八旗勛貴貪圖享樂,沾染漢人風氣,漸漸荒廢滿語和武藝,因此才會由此要求。滿語在清朝作為國語,有很高的地位,清代的公文都是滿漢雙語寫成。只不過清代八旗入關後迅速漢化,滿語由於大環境所制約,滿語使用率降低而導致旗人滿語不熟練,再加上八旗勛貴沾染內地風氣而不思進取,提倡滿語被看成是乾隆命令旗人反璞歸純。

至於騎射更好理解。入關後隨著清軍全火器化,使得騎射迅速被偏廢。而騎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武藝的重要一點,也是對武將的基本要求,清初是以弓馬立國,武將不分滿漢地位相比之前的王朝地位都有所提高。所以說,騎射就是乾隆要求八旗子弟不要因為火器的普及而偏廢武藝,畢竟大清的江山是八旗子弟一次又一次的肉搏血戰中打下來的。

順帶提一點,清朝入關後八旗子弟貪圖安逸到什麼程度呢。以吃包飯為例,包飯是遼東地區一個傳統食品,實際上就是白菜葉包米飯。而且關包飯還有一個傳說,就是早年努爾哈齊打仗,軍隊絕糧,努爾哈齊便命令部下用樹葉包裹野菜食用充饑。故而吃包飯又被賦予不忘本的思想。但是入關後內地旗人吃包飯吃出了各種花樣,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米飯,還有各種蔬菜、肉類、雞蛋以及其他食材,和米飯拌在一起包裹白菜葉食用。可見入關後八旗子弟衰落到什麼程度。

當然,乾隆這麼做也是有效果的。平定大小金川主要是八旗健銳營打的,平定準哈兒以及大小和卓主力依然是八旗。而且根據緬甸記載,清緬戰爭清軍漢兵往往怯戰,而滿兵悍不畏死,冒著矢石,踩著戰友的屍體衝鋒攻城。即便是到了近代列強也記載八旗子弟抵抗最為激烈,而漢軍往往放幾槍就跑。


國語騎射,即學習滿語,學習騎馬射箭。

這一政策是何時確立的?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是皇太極時代確立的;一種觀點認為,作為政治口號,「國語騎射」是在乾隆時確立的。

這兩種觀點都對吧。

早期,清帝居安思危,擔心被漢化,要求滿人「力戒漢俗」、「不忘滿洲騎射舊俗」,視其為祖宗家法。

順治、康熙時,「國語騎射」被正式推行,具體方式,就是興辦學校,以及搞「木蘭行圍」。

雍正、乾隆時,幾乎所有滿人都被同化,他們不諳滿語,騎射也很平常,自然引起上層警惕,於是「國語騎射」被強化,作為政治口號被提出來。具體的方式就是搞八旗教育改革,欽定新滿語,翻譯刻印滿文的《大藏經》等書。

清朝後期,「國語騎射」仍在延續,如新式旗人學堂搞滿文教育!

然而,不得不說,這一切並沒有卵用!反而延遲了民族大融合!


推薦閱讀:

乾隆為何只喜歡和珅一人?
乾隆帝為什麼要把《大義覺迷錄》毀版禁傳?
乾隆下江南都吃過什麼些什麼好東西?
這顆連乾隆都獨寵的紅心柚上市了!果大皮薄肉嫩香甜,回頭客都在瘋搶!

TAG:文化 | 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