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麼練字學書法?


我覺得從問題描述來看,你的疑慮是字帖如何獲得。的確,誠如問題描述里說的那樣,我們印刷字帖需要靠影音技術,古代是沒有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今天拿來影印的東西是從哪裡來的呢?

所以這個問題暴露了對於字帖、拓印技術的不了解。

中國書法的字帖,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墨跡,一種是碑石。墨跡被稱為帖,碑石被稱為碑,所以也有人將這兩種合起來稱之為碑帖的習慣,碑帖也被用來代指書法。

雖然古代沒有影音技術,但是古人想刻帖也是有辦法的,只不過相對來說成本要高一點。

一般而言,墨跡往往採用雙勾的技巧,用細筆將一個字的外形勾勒出來,然後在仿照原作的樣子填墨。另外一種是將這個墨跡的輪廓勾勒以後,上石刻成碑,然後將這個碑在去拓印。

這兩種做法都有好處。雙勾填墨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書法的真實面貌,不失真,但是成本相當高,字帖價格也不菲。當年唐太宗弄來蘭亭序時候,就讓馮承素、歐陽詢等人雙勾填墨,我們後世看到的馮承素本就是雙鉤填墨的版本,這個本最接近原作。

後來有人將歐陽詢的版本摹勒上石,刻成碑文,這就是定武蘭亭序。而摹勒上石之後再去拓印成本就行當低廉了,也較為容易普及。唯一的缺憾是失真嚴重。

對於碑石,普遍的做法是將其拓印下來。但是拓印這裡面也有很深的問題。我們舉歐陽詢的《九成宮》為例。

歐陽詢的九成宮最早的拓本是宋拓本,但是九成宮早在唐朝初年就刻好了,為何沒有唐拓本呢?

原因是這個碑石是皇帝下令摹勒上石刻成碑文的,所在地方九成宮是皇家禁地 沒有人敢去拓印的。所以有些市面上講的唐拓本往往是後人偽造的。

拓印字帖一般都是個技術活,往往用到很多工具,我們今天看到的大部分影印的碑刻字帖都是拓印下來的白字黑底的,都是拓印的,並不是刻印的原石原貌。

總之,古代人有古代的技術去弄到字帖,只不過相比於今天。古人獲取這些資料要相對難得多,成本也要搞好幾倍。往往很多字帖一拓印出來就價值連城。我們今天往往看到古人講「窮詩富字」,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窮人就去搞文學創作,詩文寫作之類的,那些省錢,你要想搞書法、想學寫字,必須要花很多錢。所以中國古代的書法家,大都是有錢人,大概只有家裡很富裕才能買得起一個好字帖吧。王羲之就是個例子。


謝謝邀請!古人練書法開始階段通常是有人教的。或者長輩親人教或者上私塾,學識字與學書法結合進行。剛開始學書法不一定有字帖,私塾先生寫幾個字照著寫就是了。古代是用凹凸泥版印刷字帖的,印量較少,字帖都比較珍貴。如果家裡不是大戶人家或者讀書人家,只能學得好了得了先生賞識才能見到字帖,也才有臨帖的問題。貧寒人家出讀書人都難,,別提出書法家了,更難!。

除了字帖之外,還有一些是金石拓的書法作品。也就是刻在青銅器或石頭上的文字拓印下來。少部分是用大的印章刻字(有的印章多達100多字)。現在碑拓的東西十分珍貴。古代原拓的東西也並不容易取得。臨碑拓作品,或者作者原拓基礎上印刷的作品,也是重要的學習書法的方法。清朝以後碑學興起。人們臨摹碑拓的印品更多起來。

古人學書法很重視臨摹前人,最初作為書法作品創作的東西不多,很多都是流傳下來的手札。書法家大多是臨摹與創作相結合。


古代學習書法是上層社會的事。


古人寫字都是業餘愛好者,都有其它工作要做的……這和現在的專門寫字的,有很大差別。首先,古人不為名,不過意為了作品而創作,所謂名帖都是隨時話家常的短箋。其次,古人比今人勤奮,動不動就是八缸水寫盡,又或把整個湖泊染黑……今人則連走帶跑,或未走先跑,樂於參展而為賦新詞強說愁。第三,古人寫字,一般而言是家學淵源,像二王,二沈……今人則喜歡拜師,講小圈子,往來無白丁才NB的……第四,古人寫字,常常自稱寫字的,都是後人送個稱號。而今人則動不動就成家成派,開創一代新風,比如吼書,新楷之流……第五,古人寫字很自信,也很自謙,比如六分半,就自嘲自己剛及格。今人則從洋媚外,以日本人的評價為榮,說什麼後某超前某的……節操掉了一地……哎阿彌陀佛??????


終究結底,古來之所以重視口傳心授、


古人能練字者,家境太差的很少。或於家中學其父叔習字,或在私塾中從師學書,如此大抵可算入門,稱得上「能書」。如好之甚者,亦可拜善書者為師,再佳者需要深造的可搜羅碑帖,學習古人,方可能稱之「善書」。王羲之,顏真卿均曾拜名師學書,然後綜合各家,創製自己特色的書體。


推薦閱讀:

TAG:書法愛好者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