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為何不能給小孩子看?
有句俗話叫「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老輩人的經驗,說的很有道理,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水滸傳》里的許多精神和做法,都已經不符合現代國家對一個公民的要求,裡面的許多思想甚至是有害的,小孩子正處在三觀的行形成事情,尤其是不能讓他看《水滸傳》這樣的書。從以下幾點加以說明,不足之處還望補充指正。
第一,《水滸傳》最大的特色的是書中充滿了暴力能解決問題的思想,這種思想在現在看來很有問題,尤其是不能讓小孩子處理這種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手段這種思維方式。《水滸傳》中充滿了各種生活中的暴力場景,比如武松怒砸快活林,魯智深在肉灘上打死鎮關西,這種生活中使用暴力的場景非常多,很容易對小孩子形成不良影響,以為生活中可以使用暴力,這不像一些武俠或者戰爭小說,因為完全脫離生活,至少小孩子能分清現實和虛擬,但這種暴力在生活場景中隨處可見的場景,對小孩子的不良影響還死很大的。
第二,《水滸傳》一個很重要的描寫是所謂的兄弟義氣,為兄弟兩肋插刀的精神,這種狹隘的兄弟精神很容易讓小孩子形成幫派,對身心發展很不利。現代社會講的是法治國家人人平等,大家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不管什麼人傷害了我們,我們應該第一時間訴諸於法律,而不是找兄弟幫忙。只要是幾個人聚在一起,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子,荷爾蒙暴漲的情況下,很容易受水滸傳里兄弟情義的影響,對事情不分是非對錯青紅皂白,只知道一味的幫所謂的兄弟,這樣有時候往往是害了兄弟。這種情況在前些年流行古惑仔的時候,非常嚴重,《水滸傳》只不過是是古雅般的古惑仔,提倡的也是狹隘的兄弟情義,也不提倡小孩子過早接觸這種精神。
第三,《水滸傳》中對女性的描寫過於污名化,而且處處透漏著看不起女性的思想,這種思想是於現在社會尊重女性的思維方式完全背道而馳的,小孩子過早接觸《水滸傳》會有這方面不好的影響。《水滸傳》為了藝術的加工,自然會對有些女性的描寫有戲劇化的成分,會有一些很壞的女性形象,但骨子裡卻是男尊女卑在作怪,有些事放到現在社會,男女平等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水滸傳》卻對女性的某些做法大加批判。
第四,替天行道的口號很有蠱惑性,因為自己就是正義本身,完全不知道反思自己,這對小孩子的世界觀形成很不利,小孩子要做的是不斷學習知識,從不同側面了解接觸世界,而不是用這種天下為我獨大的這種思維,彷彿自己得了某種天命,便可以不顧一切的去實行。替天行道有種霸氣,但並不適合判斷力薄弱的小孩子。
以上這些是個人覺的《水滸傳》不適合小孩子讀的原因,時代在不斷發生變化,《水滸傳》中很多思想都是過時的,處在世界觀形成期的小孩子很容易受到影響,所以還是建議在成人之後再去讀一讀《水滸傳》,畢竟是一本中國人都知道的書,對國名性格的影響還是很深刻的,只是不建議小孩子去讀。
謝邀。個人比較喜歡水滸,所以談談自己的看法。我想之所以不給小孩子看原因應該體現在以下幾點:
1.水滸傳首先是講108位好漢,而他們之中刻畫鮮明的人物例如林沖、楊志等人都是忍氣吞聲,最終以殺人的方式解決問題,又或武松、魯智深、宋江等類屬於被動型的殺人,但是結果是一樣的都屬於魯莽行事,小孩的三觀發展還不健全,極易收到外界影響,這種處理事件的結果與方式很可能會對其進行不利方面的誘導。
2.水滸傳講梁山好漢的反抗篇幅是最精彩的,而恰恰這個和中國傳統教育方式是不同的,朝廷就像傳統的家長式教育,不論對錯,都要認真聽從,而梁山剛好體現了強烈的反抗精神,這對青春期的小孩逆反心理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3.水滸傳凸顯的是兄弟情義,而事實上,當今的社會中很多不良文化將兄弟情義渲染成了打架出頭,「哥們義氣」,這樣的渲染下原本的患難之情很容易被小孩子理解成打架出氣才是兄弟情。因此不論從上述哪個方面來看如果引導不正確的話,都極易對小孩產生一定的三觀影響。因此說小孩子不適宜看水滸傳。
《水滸傳》為什麼講不適合小孩子看?其實我也比較贊同這個觀點,下面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
首先是朝廷,忠誠、正直的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反而那些奸臣、惡人存活的更好,更加享受。
其實這也不是重點,重點還是在梁山上,無論是做了多少好事,都擺脫不了匪性,當然不乏有一些相對比較好的。我們再來說說這種匪性,他們可隨意殺人,無論是平民還是惡人。他們可以隨意搶劫他人財產,無論是朝廷還是個人。雖然他們一直打著對抗朝廷的旗號,但是殺人越貨的事情沒少做,而且多數都只是普通人,即便是商人也不見得做了多壞事。
我們看這些人為何會選擇投奔梁山?前提是什麼?大多都是殺人,無論什麼原因,對於小孩的觀念都是一種影響,為了朋友可殺人,為了兄長可殺人,為了救人可殺人,其實我覺得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很多看似特別正義的殺人都經不起推敲,最後很多事情都可以殺人來解決問題。然後被朝廷通緝了,沒辦法了投奔梁山去吧。而且很多時候殺死都是無辜的人,而且還理所應當,完全就是一群正規化的土匪,表面看似是為民請命,對抗朝廷,實則不然,大多都是道貌岸然之徒。我們發現他們為了得到某些人才或者物品時候,還會栽贓陷害他人,逼他們投奔梁山。
像武松、魯智深之類,也屬於不辨是非的「豪傑」,很多事情也不管誰對誰錯,自己認為對的就行,過著快意恩仇的日子。尤其孫二娘的黑店,竟然殺人越貨,然後把人剁了做包子,賣給別人吃。李逵的定位就是一個殺人狂魔、戰爭機器,根本就不管是誰,往往就控制不住自己大開殺戒。這種類似的事情,這一百單八將其實都很多人做過。
另一個,就是講哥們義氣,為了義氣,自己的生命及他人的生命都不重要,甚至朝廷也可以反叛。
這本書的整體思想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影響並不是積極向上的。
謝邀啊。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題主說的小孩子是指多大的小孩子?
記得小學的時候,我們老師還推薦我們要閱讀《水滸傳》啊!十歲應該也還可以算小孩子吧?
如果十歲不算小孩子的話,那麼,《水滸傳》不能推薦的小孩子看的理由,應該是幼兒園的小孩子不認識字,看不懂啊!
再簡單回答第二個問題,《水滸傳》傳達的精神。
每個人的看法必然不一樣,我個人覺得水滸傳傳達了一種「抗爭」精神。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或許這種抗爭是局限的,也是失敗的。但是,站在歷史的角度去看的時候,當一心求安的公務員(林沖等),想出人頭地走仕途(比如楊志),以及原本在社會有點身份地位的人,聚集在梁山,舉起反旗的那一刻開始,這種抗爭已經「贏了」。至少,同樣對於現狀不滿的百姓,可以看見除了跪著逆來順受,還可以有另外的一條路。
這或許,也是值得現在去思考的問題吧。
即然是名著,都是應該讀的,什麼時侯讀最合適,確實存在閱歷、心智的問題。
紅樓夢是一部封建社會史壓縮版的優秀小說。但,經學家看到的是『易』,道學家看到的是淫,才子看到的是纏綿。這時若讓涉世不深,處於青春期發育的少年,過早地接觸男女卿卿我我、雲雨之事,也是不妥的。
民間所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雖俗,但有一定道理。
孔子在君子三戒中說:
年少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年青時,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年老時,血氣即衰,戒之在得。
水滸傳是一部描寫官逼民反,充滿俠義精神的優秀小說。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一言不合,日娘賊!拳腳相加。爭強鬥狠,屢見不鮮……
青少年,涉世不深,血氣方剛,充滿活力正能量,正氣豪氣夾雜著浮燥,本來路怒症,xx症己經夠多啦……
等經過沉澱,個人的修養達到一定程度時,再細細品讀水滸,將會是另一種境界。
我覺得可以看,四大名著,怎麼不能看。
我比較喜歡《水滸傳》,但是每次都看不完全集,包括全書,宋江上梁山之前可以說看的津津有味,尤其是魯智深,林沖,武松,晁蓋等幾章,可以說是如痴如醉,但是後面不忍看下去。大概認為有這幾點。
1.價值背景。北宋末年,社會價值體系幾近崩潰,群盜四起,腐敗盛行,官僚勾結潑皮破落戶控制低層社會是常態。這樣的社會背景,所塑造的整體社會價值導向是扭曲的。
2.兄弟義氣。《水滸傳》大體來說就是一群「好漢」被「逼上梁山」,但是真正走投無路被逼上梁山的並不多,可謂屈指可數。如打抱不平意外打死鄭屠的花和尚,被官二代逼的家破人亡的林沖,同樣被官僚惡霸勾結逼的家破人亡的武松等等,至於晁蓋七人本身就是強盜搶劫為了避難上的梁山,宋江包庇這七人而殺人被判刑後題反詩上的梁山,戴宗的人品有問題,吃拿卡要樣樣都有,孫二娘夫婦開黑店,乾的是殺人營生,鼓上騷時遷是個大盜,李逵是個混混,跟著戴宗幫忙管理/打犯人的,還有不少朝廷降將和本來大大小小的土匪山賊,而且還有一些不是被官府或惡霸逼上梁山的,是宋江為壯大梁山聲威和實力,把人家硬逼上來的。可以說108人中真正被「反面勢力」迫害而上梁山的並不多,這種兄弟之間的義氣並不是「浩然正氣,天地長存」的,更不是所謂的「義軍」,只是跟「政府討價還價的手段」。
3.價值導向。這一點就不細說了,梁山不是瓦崗寨,更不是李自成的大順軍,不是為了建立新朝,而是為了「重新投靠」,正常途徑升不上去,就先揪一幫人,加重與當局的談判籌碼。是謂目標錯誤,表面上站著,心裡一直跪著,梁山12個堅定的抵抗派干不過宋江帶領下的原降將派和宋江的鐵杆粉絲們。
這因為那句名言了「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
其實仔細思量,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的。
就像當年80,90後都是學生時代。港片深入人心,尤其那些黑幫電影。《古惑仔系列》帶動了多少內地學生,學著電影里的情節,組建學生幫派,收保護費,打架鬥毆,愈演愈烈,國家最後無奈,禁止播放古惑仔系列。但早以入了人心,又如何再能根除!
《水滸傳》里的情節跟《古惑仔系列》大同小異,都是講黑幫俠義。裡面聚眾造反的情節可比香港古惑仔還要牛了。不過水滸傳說的是大人的事情,還帶動不了小孩。國家也沒嚴行禁止,但是看了確實容易讓人發怒。
關鍵在於年輕人,心性未定,又血氣方剛,與人相處,一言不合,就容易忍不住大打出手。
《水滸傳》雖然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上面寫了很多兄弟重情,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氣行為,打打殺殺的行為,這種思想容易忽視法律,觸犯法律,小孩的人生觀尚未形成,以為任何時間哪怕犯法,也要維護兄弟義氣,如果個個都這樣,社會就會出現很多有法不依現象,以個人為中心的行為,打架,兇殺增多,造成社會治安問題。如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為人抱不平,這點可以贊同,但將人打死,犯了國法,就不可取了。又如武松為報答施恩,醉打蔣門神,也純粹打手行為。小孩思想單純,想法簡單,看了很容易誤以為魯智深,武松這種行為解氣,在現實生活中情不自禁地模仿,失去理智,一旦犯法,就會成為一生的遺憾,這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現在我們都是提倡法治,國家之所以訂立那麼多法律條款,就是讓受侵害人走法律程序維權,單純的打打殺殺最後傷害的還是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又如宋江當押司時與搶劫犯晁蓋厚交,通風報信,這是吃裡扒外行為,而晁蓋等一夥又是搶劫行為,小孩看後無教育意義,成年人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對官逼民反,奸臣當道,兄弟義氣,國家法律,有了清醒認識,自己做事時會衡量利弊,三思而行,當然也有成年人模仿水滸中義氣行為的,一般都是好吃懶做,胸無大志而且想得天真簡單的人,但畢竟是很少很少的人了。小孩的成長與環境有關,與所看的書籍也有關,中國有個成語叫「近赤者朱,近墨者黑」,看小說有時就會看得入迷,自己好像是小說中某個角色一樣,看水滸自然把自己當成小說中人物了,相當於小孩在學習這些人物,從小熏陶著,觀念自然接近重義氣,抱不平,忽視法律的思想,所以我建議小孩暫不看《水滸傳》。
感謝邀請。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學含量以及歷史參考價值更是不可估量。 對於青少年作為讀物來說沒有多大問題。
之所以會有人說《水滸傳》不適合青少年閱讀,是因為該書所講述的內容有反抗,有義氣有熱血。這些本身都是青年所具備的怕書本內容更進一步對青少年有影響。
其實不然,好的文學作品對於閱讀學習來說不會有太大壞的影響,問題是家長以及老師正確的引導。
推薦閱讀:
※歷史書單
※讀研日記(14)
※四十七——最後的較量
※法德千年矛盾及法國德國近代崛起史
※中國古代索兵鑒賞:套馬的漢子不光威武雄壯還能上陣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