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有的人全盤否認傳統文化?


全盤否認傳統文化,是謂「全盤西化論」。這個論調,在過去中國的「思想市場」中,曾流行一時,至今還可能餘音裊裊。

論歷史,全盤西化論的思想淵源起於晚清及民國。從文獻上看,1918年7月陳獨秀《今日中國之政治問題》一文已露端倪;1929年胡適《中國今日之文化衝突》中率先使用了"wholesale westernization"(全盤西化)這一口號;在此期間,新文化運動鼎足而三的另一位主將魯迅,在其雜文中也反覆隱約提及,呼之欲出,且態度最決絕。

(圖:陳獨秀《孔教研究》,見《每周評論》雜誌1919年5月4日第20號,第4版

而最早明確提出「徹底全盤西化」這一文化主張並加以論證的,是當時嶺南大學校長、即後來禮迎陳寅恪南下的陳序經。在1935年前後興起的那場著名的「全盤西化」論爭中,陳氏寫了《東西文化觀》等著作,力主中國務必要完全地告別過去,迎接西方文明。因為他認為,文化的吸收,應該是整體性的,中國今後若要轉換為現代國家,獲取新生,就必須消解傳統的一切負面因素和干擾,徹底採納與全盤接受西方文化,而非只是隨意截取其部分內容,調和折衷,不中不西,非驢非馬,尾大不掉,功敗垂成。

隨著後來新政權的建立,很多論爭偃旗息鼓,「全盤西化」爭論也就被按下不表。但是它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和價值體系,就此生根,陰魂不散,在台灣的60年代和大陸的80年代,都曾死灰復燃,今猶未歇。


在我看來, 「全盤西化論」,表面上只是關涉文化方向的選擇,而實際上,它的潛在意涵,是我們這個國家終將走向何方的問題。

怎麼可以否定自己的文化傳統,難道這一切都是犯賤?現今很多朋友一聽此論,就急火攻心,上綱上線,以為提出者什麼「公知」,什麼「帶路黨」,別有用心,其心可誅,其實這種憤懣大可不必。因為民國以來的倡導者,察看他們一生行事,清一色都可稱愛國者、民族主義者,他們激烈、全面地否定故國傳統,何嘗不是沉痛於懷,何嘗不是期待中國的強盛,何嘗不是盼望明天會更好?

(圖:右起陳序經、陳寅恪、姜亮夫,1950年代在廣州中山紀念堂)

「全盤西化論」提出的時代背景,是中國的落後挨打時段。在救亡圖存的焦慮中,一些中國有識志士紛紛檢討自身,尋求藥方,主張各式各類。而其中一批人,尤其以新文化運動知識分子群為主力,所取的方針,是不約而同的以批判求建設,並在當時時代風潮影響下,將一切落後作了 「文化歸因」:認為中國「百事不如人」的根底在於文化不行。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沒落的、腐朽的文化,是與現代文明絕對對立、水火不相容的,因此只有無情地、全盤地否定和拋棄中國的傳統文化,走全盤西化的道路,徹底學習他們先進的制度與文化,才能復興中國,走進康庄大道。

這種激烈的、極端的反傳統「文化歸因」思潮,在整個民國時代都非常盛行——就猶如我們現在喜歡把所有問題最終導源到「制度因素」中去一樣。但是,以我看來,此論提出者,並非媚俗與媚眾,更非圖權與謀利——他們甚至早已清醒地意識到這樣說將成為「時代的犧牲者」,成為所有人的對立面。可以說,這些人,都是些獨立知識分子,獨立於政府,獨立於商業利益,獨立於西方霸權式的意識形態,也獨立於故國的文化傳統。他們唯一沒有獨立在外的,始終是自己的國家與民族。

(圖:陳獨秀、胡適這兩位安徽老鄉的蠟像)

而在實際生活中,這些「全盤西化論」的始作俑者們,陳獨秀也好,胡適也好,魯迅也好,陳序經也罷,都不是傳統文化的敵人,甚至是孺慕者。陳獨秀深究文字學,晚年以此自娛;胡適同時力倡「整理國故」,希冀能夠「文明轉化」,取精用弘;魯迅呢,更是古典學的一代大家;連陳序經這位留洋學生,表面上是頑固的全盤西化論者,而生活中行事完全是中國傳統禮教做派。包括後來的李敖、「河殤派」,都可作如是觀。

也就是說,全盤西化論者,倘若該受指責,只能說他們心情太過急切,開出的藥方簡直「飲鴆止渴」。「春秋責備賢者」,他們如此激烈地指責、攻擊甚至是詆毀文化傳統,無非是因為國家危亡,導致整整幾代中國人不僅文化不自信,制度不自信,甚至連人種都不自信。這是一個可悲的時代,是家國之殤,也是知識分子之痛。


但是,另一個問題也會跟著出來:「全盤西化論者」難道真的是如此愚不可及嗎,以他們的中西通貫,難道看不到這樣極端的理念有著瑕疵重重,甚至有可能領著人們走向更黑暗的死路嗎?

(圖:魯迅等人身處的中國社會)

答案又顯然不是。只要略略通讀陳序經、胡適、魯迅諸人文集,即可明白,對於這些人而言,他們表面上念茲在茲的所謂「全盤西化論」,終究只是一種策略。它是「救亡驅動」下不得已的主張,也是是含蓄的、試探性的權宜之計。

用安.蘭德的話來說,這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敵意」。就像魯迅所感慨的,中國傳統的力量太過強大,中國文化的慣性太難扭正,而中國人的心理沉痾也是積重難返,正常的探討、理性的建言、平和的商榷根本無濟於事。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他沉痛寫到:

「中國人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胡適則深受英美文化中實用主義思想影響很大,同樣也認為,如此緊張時刻無法再從容辯論,所以,他明確說過,他提出「全盤西化」的口號,純粹只是為了宣傳上的需要,至於這種宣傳是否具有充分的理由和根據,大可不必去管他;而陳序經更宣稱不願做「時代的投機者」,他說,他對「持復古與折中論調者異常痛恨」,認為如果連口號都要折中,那麼就「不只是本身上的錯誤,而且生出最大的危險來」,所以他願意以極端的論調故意聳人聽聞,備受攻訐,在所不惜。

可以說,全盤西化論,本身只是代表一種態度,一種要求,一種策略。它的用意,本是對盲目「奴隸的自信」的狙擊,為了不被「倒行逆施」,不得已誇張其辭,激烈其事,為了能夠成功,沒有成為理性的代言人,可謂用心良苦。

而實際上, 「全盤西化論」落到實踐,並且在施行上最徹底的,是來自德國古城特里爾市的主義:從頂層制度、到經濟基礎,到文化傳統,大破大立,是完全摧枯拉朽式的,你能說這個無數人浴血獻身從西方取來的「經」是別有用心,以夷亂夏嗎?


我們今天對「全盤西化論」這個提法頗有微詞,覺得被冒犯了,但平心而論,怎麼可以否認,這個觀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曾協助現代文明價值觀衝出傳統重重包圍圈、落地中國所起的貢獻?

在我看來,這批提出者,更像是一群哈耶克所說的「現實的理想主義者」,他們希冀著,這樣的立場能夠拯救這個國家,逃出鐵屋子,走進現代文明的輝光中。他們實是無奈、智慧而悲愴的愛國者。

現在,我不知道還有哪位知識分子繼續提「全盤西化論」,只就我有限的閱讀和接觸而言,沒有見過。即便現在,假設還有哪位學者老調重彈,我也不會覺得有什麼,更不會莫名其妙地將學術問題無限放大到民族國家的高度,以「文化革命」的語言上綱上線。

畢竟,那種意圖控制所有的思想,完全限制其他思想傳播的產品,才是科斯所說的「最壞的思想產品」;而那種視不同思想和觀念為異端,必欲除之以後快的想法,才是真正的「知識恐怖分子」吧,與之相比遺害,神神叨叨的「全盤西化論」算的了什麼呢?

2018,9,16,晚閑扯

感謝大佬們賜閱。會勉力每天都寫三兩篇隨感。歡迎關注、點贊、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只能理解為這些人「被文化殖民」,中了「西洋木馬病毒」,異質文化元素在體內發作,按原碼「指令」攻擊本土文化「鬧肚子」,而且易反覆發作。應作如是觀!

現在大家都可以看清、理解,近代「堅船利炮」的東西洋殖民列強,在正面戰場的入侵,卻忽略了更可怕的、更長久的、更隱蔽的、更有效的,西方殖民「文化超限戰」,對我們本土文化的摧殘破壞。有點接近類似現在的「轉基因之爭」!

這種裹著糖衣的「文化木馬」,是以文化理念、人生觀、價值觀、審美標準,文明禮儀、生活習慣的「畸變」完成的。核心的理論有社會達爾文主義、白種主子民族論、科學萬能論等。

在這樣的理論混淆、顛覆下:

西方是自由平等博愛,東方是愚昧落後封建;

中醫就比西醫落後迷信了;

西服就比長衫時尚了;

洋人手中握著的是「文明棍」,土財主拿著就是「打狗棒」;

洋文書比線裝書「進步」,拼音字母比漢字「科學」;

以及現在,拳擊理應「挫敗」太極大師,洋樓勝過四合院,西方原創中國山寨;

諸如此類,可以列舉「一本暢銷書」!例如,博洋的《醜陋的中國人》。

這樣就不難理解,民國時期那些「專職」全盤否定、抹黑傳統文化者的思想根源了。

中華文化全面淪陷,失去了「話語權」,幹什麼都矮人一頭。

這些類似被洗腦的人,他們背後反映的是殘酷的「文化衝突」,理念翻譯、思想「二道販子」、軍火掮客、吃兩頭的「帝國主義」主子!

好在我們中華民族,現在已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可以理性客觀看待,近現代的這一段激蕩的流變史。

站在21世界的文明星空下,審視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應該知道如何評價、取捨了。

不論你承認不承認,事實就是如此:

源於華夏文明的禮樂教化,包括周公的禮教血脈,可能就嘩嘩的流淌在國人血液里,上古的文化符碼就先天性「鑲嵌」在基因里,這也是我們華夏文明的源頭活水。

現在應該改進的一些理念:

比如不要再說,近代落後是由於儒家導致的,再不拿中華先賢爆粗口。

發展科技與建設社會倫理不衝突,二者沒關係。就是不把科學與孔子荒唐的對立起來,這比把愛因斯坦與畢加索對立起來心理更為「扭曲」。

這樣奇葩不合邏輯的「見解」、意見、觀念,必須被沖人歷史的下水管道,被時代潮流淹沒,不被提起!

樂活點評,分享!


全盤否定我們的傳統文化的人都是別有用心的人,無非就是想要否定我們的文明和文化,間接的阻擋我們復興的腳步,如果讓我們的社會文化群眾陷入撕裂那就更好了。現在否定我們傳統文化的都是網路上一些公知,大V,什麼專家之類的人。這些人都是有背後利益集團支持的,專門在網路上散播謠言,攻擊我們的傳統文化,無中生有編造出我們傳統文化有什麼醜陋現象,進而上綱上線否定我們的傳統文化,這些人是很無恥的,我們要堅決打擊,隨著國家對文化的建設的重視,這些有恃無恐的公知專家不會有好日子過了,再說了民眾的內心是雪亮的,會明辨是非!

現在是信息爆炸的時代,網路媒體微博等等各種類型的傳播軟體紛紛崛起,基本上大家都是看手機新聞,刷微博什麼的,很少去看官方的媒體啦!這就給了某些人有機可乘,為了利益,某些公知專家大V什麼的收了境外國家勢力的金錢,專門在網路上攻擊我們的傳統文化,說我們的文化不好的謠言,以達到我們民眾自我文化否定,甚至懷疑自己國家的險惡用心啊!那些公知們可是知識分子呢,他們不會毫無道理的亂說,總是用美好的外衣來包裝自己的觀點,讓我們忽視了內在而相信了外表。不是有句話說,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那些公知可都是文化流氓分子啊,很無恥的。美國就專門成立一個文化宣傳組織,專門用金錢美色來誘惑那些華人留學生,或者愛國思想不強烈的華人,來充當美國的文化間諜,專門在網路上發布我們不好的謠言,攻擊我們的傳統文化,否定我們的歷史和英雄人物,攻擊我們民眾的素質,總之就是有多壞就寫多壞,無非就是美國「顏色革命」的變種罷了,我們要警惕和打擊境外勢力對我們國家文化的犯罪,見一個打掉一個,當然網路上查找的確有難度,不過再難也要去做。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發展復興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根基,連傳統文化都否定了,國家還有希望嗎?美國害怕我們強有力的政府,強大的軍隊,智慧的人民,其實更害怕的是我們的文化啊!我們是世界上僅存文化沒有斷絕的國家,我們的文化都是一脈傳承了下來,只要我們的傳統文化沒有丟掉,任何人和國家都不能打敗我們。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力量是外部那些強大事物不可比擬的,外國人喜歡中國,首先是對我們的文化感興趣啊,我們的傳統文化吸引了他們啊,沒有深厚的文化,誰會喜歡你呢!


全盤否定傳統文化,源自五四運動。盛於六十年前。

文化是民主之根,是民族之魂。當時一幫漢奸。企圖把傳統文化全部滅絕。從而滅亡華夏文明。

【犬奴漢奸錢玄同】

古今中外,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像我們一樣。瘋狂的歪曲詆毀優秀的傳統文化。 我就舉幾則例子:

一、把婦女纏腳歸罪於孔子。

孔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無論是昔日的纏足,還是今天的隆胸整形手術。都是違背聖人之言。違背儒家思想。 把裹腳歸罪於孔子和儒家,並且無禮謾罵者。捏造事實、顛倒黑白,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是毀謗罪,可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文化漢奸,慕洋犬劉緒貽】

二、批儒家的中庸思想害人。

中庸就是以中為用。處理事情恰到好處,不走極端。下面舉幾則中庸的實例:

1、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2、教育子女。既不嚴苛,又不能溺愛。成功的教育使人有性格:既不失本性。又有品格。

3、道德與法律。剛柔並濟。先教而後用刑。

4、慾望。墨子認為,慾望是萬惡之源。主張扼殺人的一切慾望及精神需求。孔子不但認識到慾望是萬惡之源。也認識到慾望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所以,墨子主張滅欲。孔子主張適欲、節慾。

三、稱孔子幫君主馴服奴才。

法家才是讓人民做犬民,做狗奴才。 韓非子謂之:從主之法,順主之為,專心於事主者,為忠臣。寡聞從令。

韓非子還提出了三綱理論: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

韓非子甚至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主而誅臣,焉有過! 而儒家認為,把人民當奴才的君主,必須誅殺。孔子謂之湯武革命,孟子謂之,湯武誅獨夫。 罵孔子者,是顛倒黑白。 這完全是捏造事實,詆毀自己的祖宗,不配為人。

四、說孔子和儒家愚民。

提倡愚民的是法家。 商鞅謂之:民愚,則易治。韓非謂之: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 其目的是使人民成為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任由君主驅使。

孔子提倡智民:君子不器。器物只有專業用途,而沒有思想和靈魂。孔子要求既有專業技能,又有思想,有靈魂。 孔子又曰:君子以振民育德。即啟民智、立民德。

那些罵孔子愚民者,恰恰自己是被法家思想洗腦的行屍走肉。恰恰自己是民智未開的愚民。

五、說孔孟之道缺乏民主、憲政思想。

孔子曰:君君、臣臣。首先,以君道的標準約束君主。然後,再以臣道的標準約束臣子。就是以禮法把權力關進牢籠。而人民卻擁有廣泛的自由——禮不下庶人。今日謂之——憲政。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讓齊宣王這個不合格的君主下崗。

五、批儒家缺乏法治思想。

孔子才是人類法治思想的鼻祖。

立法為民——奉法以利民。

司法獨立——孔子批判君主折獄無論,以意為限。反對君主鉗制司法。

疑罪從無——孔子曰:大辟,疑,赦。五刑,疑,赦。孔子提出的疑罪從無,利於被告的無罪推定論。比古羅馬領先了五百年。

不罪無辜——孔子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法家才是法治的死敵:法律體現君主的意志,君主牢牢鉗制刑法,寧枉勿縱,夷族連坐】

人類法治思想的鼻祖不是孟德斯鳩。而是聖人孔子。

儒家的最終政治理想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綜上所述,正因為儒家文化如此文明先進。摩尼教創始人摩尼才說:『除了兩隻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和一隻眼睛看世界的希臘人外,其他民族都是瞎子。』偉大的先知默罕默德也認為,真正的智慧在中國。 代表民主、法治、憲政的古希臘羅馬文化非常先進和優秀。但只能排第二位。我們優秀的華夏文明才排第一。很多人對傳統文化一無所知,卻張嘴就罵。這類詆毀自己祖先之人。好比明明他是父母的兒子,卻一口咬定自己不是父親的兒子。而是他母親被野驢和野豬輪姦後,才生下的他。這些顛倒黑白的雜種,不配為人。

最後再補充一點,有人污衊傳統文化無法誕生科學技術。

古今中外文化中,最重視科學的,正是華夏文明。 儒家精通數學和天文曆法。 算術原本是孔子修訂儒家六藝之一。秦始皇焚書坑儒。算術毀於秦火。

《九章算術》原本由孔子所做。毀於秦火後。漢文帝時,儒家大師丞相張倉重修《九章算術》。共收有246個數學問題,分為九章、它們的主要內容分別是:

第一章方田。田畝面積計算;提出了各種多邊形、圓、弓形等的面積公式;分數的通分、約分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完整法則。比歐洲早1400多年。

第二章「粟米」:穀物糧食的按比例折換;提出比例演算法,稱為今有術;衰分章提出比例分配法則,稱為衰分術。

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問題;介紹了開平方、開立方的方法,其程序與現今程序基本一致。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多位數和分數開方法則。它奠定了中國在高次方程數值解法方面長期領先世界的基礎。

第四章少廣。已知面積、體積,反求其一邊長和徑長等;

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體積計算;除給出了各種立體體積公式外,還有工程分配方法。

第六章均輸。合理攤派賦稅;用衰分術解決賦役的合理負擔問題。今有術、衰分術及其應用方法,構成了包括今天正、反比例、比例分配、複比例、連鎖比例在內的整套比例理論。西方直到15世紀末以後才形成類似的全套方法。《九章算術》比西方領先了1500年。

第七章盈不足。即雙設法問題;提出了盈不足、盈適足和不足適足、兩盈和兩不足三種類型的盈虧問題,以及若干可以通過兩次假設化為盈不足問題的一般問題的解法。這也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成果,傳到西方後,影響極大。

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組問題;採用分離係數的方法表示線性方程組,相當於現在的矩陣;解線性方程組時使用的直除法,與矩陣的初等變換一致。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在西方,直到17世紀才由萊布尼茲提出完整的線性方程的解法法則。這一章還引進和使用了負數,並提出了正負術——正負數的加減法則,與現今代數中法則完全相同;解線性方程組時實際還施行了正負數的乘除法。這是世界數學史上一項重大的成就,第一次突破了正數的範圍,擴展了數系。外國則到7世紀印度的婆羅摩及多才認識負數。

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種問題。其中的絕大多數內容是與當時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提出了勾股數問題的通解公式:若a、b、c分別是勾股形的勾、股、弦,則,m>n。在西方,畢達哥拉斯、歐幾里得等僅得到了這個公式的幾種特殊情況,直到3世紀的丟番圖才取得相近的結果,這已比《九章算術》晚約3個世紀了。勾股章還有些內容,在西方卻還是近代的事。例如勾股章最後一題給出的一組公式,在國外到19世紀末才由美國的數論學家迪克森得出。

墨子原是一位木匠。他成為孔子的再傳弟子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最終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墨子關於物理學的研究涉及力學、光學、聲學等多個領域。

中國發射的量子通信衛星,就是墨子命名。 墨子能夠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是儒家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成果。 古今中外各種文化中,最重視科技的,無疑是聖人孔子和華夏文明!

附錄:一百年前的日本。今天的美帝,都指使一幫文化漢奸。瘋狂的詆毀污衊優秀的傳統文化。這幫漢奸,今日將其命名:犬奴——慕洋犬!

為捍衛華夏文明,以正視聽。定要將這幫人渣、慕洋犬、犬奴漢奸,全部逮捕,以漢奸罪槍斃!


否定與篤定——一種中國式的雞賊

北方方言里有雞賊一說,是什麼意思呢?指小氣、吝嗇,上不得檯面,也指特別能算計,特別摳門,暗藏私心的意思。還有另一個意思,就是狡猾、耍小聰明,同時還帶著點猥瑣。我覺得還應該加上一個東西就是蹭熱度貶損別人來抬高自己。這也算是中國式的雞賊了。

其實關於文化或者傳統文化的否定這並不是今天才有的,中國的劣根性有兩點最為可惡,一是妒賢嫉能,二是爺爺我誰也瞧不起。這兩種醜陋,正好是中國部分人進步的絆腳石。

儒家也好,道教也好,佛家也好,沒有一個會炫耀自高自大的,雖然儒家人把孔子封神,道家說老子天下第一,佛家說唯我獨尊,但是這都是他們一部分把經念歪了的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強加給先賢的,人格的偉大,思想的經典,是能夠接受的起歲月的檢驗的,所以不用吹噓,但是可以替祖師爺傳道。

但是有的人呢。心胸狹隘,還不學無術,任何東西都是看不起,有的人就像拉厲害人下水,蹭熱度,只有語出驚人他才有可能被人知道,

反正如果他們否定都是有目的性的,但是他們否定文化就完蛋了嗎?

放心吧各位,他們完了我們的文化還繼續光大呢


我們都知道,易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根源之所在,雖然易經有著如此高的學術地位,千百年來,它的智慧哺育著我們一代代華夏子女...

可是,到了21世紀的今天,易經對於現代人卻很陌生,甚至很多人都對易經有著錯誤的偏見,認為易經就是算卦的,是一本算卦書,他們認為易經頭到腳壓根就是迷信書,往往都是避而遠之。

每每我看見這樣的言論或行為,都令我無比的痛心疾首。可悲我優秀的傳統易經文化被誤會,又可嘆我們當代人精神文化需求。所以,我想再次發聲,為易經正名,給那些對易經存在認識片面性的群體科普一次。

關於《易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衍生著作也是百花齊放。

有人說《易經》是反映曆法的,譬如遠在古代,就有專門管理天文曆法的官職,叫做司天監,說的正是由易經知識結合天文確立的曆法。

有人認為《易經》是用來占卜預測的,如「八卦定吉凶」之說。而且,夏、商、周時期國家均專門設立占卜的官員,遇到重大決策時以此來判斷吉凶禍福。

有人認為《易經》是用來一本軍事政治書,比如古人根據易經研究推演出來的各種軍事陣法,知名的有八卦陣、鴛鴦陣等,除此之外,古人還用易經的占卜預測功能和哲學思想輸出作為政治統治的工具。

有人認為《易經》是一部醫學著作書,易經所講的陰陽和合之道以及其它方面的易學原理和中醫是相通的,古代更有「不知易不可為醫」的說法,都說明了易經與中醫的緊密聯繫。

還有人認為,《易經》是反映數學的,如德國的萊布尼茲在1716年就指出:「伏羲氏所推演的八卦中蘊含著二進位原理」。

我告訴大家,這都沒有說錯,這就是易經。跟我們熟知的《紅樓夢》一樣,「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與此同時,我還想用一組數據統計結果來說明,易自伏羲創立以後,是從古至今研究人數最多,研究延伸字數最多的一部經典著作,成為儒家、道家、方士爭相研究和闡述的對象;即使在秦始皇焚書坑儒時也要把《易經》保留下來。後世的曆法、占卜、星象、風水、八字命理、相法、軍事、醫藥乃至於人文哲學的研究,莫不以此為基奠。其充滿的智慧不僅深刻地浸染著中國的文明,而且對西方的科技和人文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乃至於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一本必學書,易經是我們人類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必讀書,這麼說一點都不過分。

它超乎一切宗派。儒家從自己的角度去闡釋它,它就是「儒家易」;

佛家從自己的角度去發揮它,它就是「佛家易」;

道家從修道的角度去研究它,它就是「道家易」;

......

追根溯源,我們從根源上再來探索一下《易經》是什麼?

據《易經繫辭下》中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有同樣類似記載的還有《三皇本紀》

在正史《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

通過上面的古文獻記載,我們看到易經最初是在人文始祖伏羲氏發明創造的。易經在產生之初就是為大眾服務的,原始部落時期可以用它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比如通過觀察天文星體的位置來確立時令,看看最近該種什麼;又比如今天準備出去打獵,要看看有沒有雨;又或者有新人要結婚了,看看哪天是良辰吉日等等。

總而言之,易經的本質可以理解為古人總結出的一套抽象而又具體的宇宙觀和方法論,說白了易經就是古代人們在生產生活中不斷的總結自然規律而成的一部經典,用於指導人們的生產活動和精神生活,讓後人可以少走彎路,趨吉避凶。開創了中華最早的文明。

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階級的產生,易經就成為了階級統治的一種工具,統治階級(即帝王)用易來預測未來,決策國家大事,反映當前現象,上測天,下測地,中測人事。目的是為了順應天下大勢,鞏固政權、強盛國家。

《易經》是用卦象來反映和認識整個宇宙和事物發展規律的書。是中華文明獨有的認識自然和社會運行規律的知識體系,再進一步精確的話就是用一張「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作為運算核心來揭示這種規律和方法論的。

所以說呢,我們當代人要好好學習易經,享受古人留下來的易學智慧帶給生活的便利,我們也有必要將這種優秀的傳統易經文化傳承發揚下去,讓更多的人也能體會到這種福慧。


有一類傳統文化批判者的重點在於說保護傳統文化沒意義,而且西方發展又好又早,我們應該全盤拋棄傳統文化,學習西方文化。連帶著佛教道教都是封建迷信,西方的宗教信仰才先進!於是還有一神比多神好之說。此類人中的佼佼者,更有讓中國應該被西方殖民數百年的奇談。

但我們可以回想歷史,來想想這對嗎?

就以西方為例,我們熟知的文藝復興、工業革命是西方文化崛起史詩,在這段歷史中西方不斷的拋棄基督教傳統,去追思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你要問這個有意義嗎?歷史是文藝復興就源於古希臘文化迴流到西方啊!所以如果你要是聽人說因為一神比多神好,所以西方發展的好,那麼應該問問被天主教毀滅的古希臘文化,為何在中東地區以文獻的方式保存上千年才回到西方。

就說我們身邊的事情吧!如果一切習以為常的事情都源於歷史,如果我告訴你中秋節不是團圓的日子,中秋節應該是分離的日子,這天傳統是家裡人決不可相見!如違背就不傳統了。你會怎麼想?肯定覺得這是神經病吧!

但是如果我們不保護傳統文化,忘記我們的歷史,淡忘我們的文字,到最後我們的過去就由他人訴說。別人可以寫中秋節就是你們祖宗習慣就是不相見,也可以寫你們祖先如何如何卑微、齷齪、奴性、愚昧,他們的祖先如何高大上、偉光正。

這並非聳人聽聞,這是他們正在乾的事情,這幾年網上不是有給秦檜、汪精衛翻案的嗎?還有說什麼臟唐臭漢,你以為只有網文這樣?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學術界還興起了新清史的研究,這個研究以分離各個民族為主要特點,以西方殖民的思想闡述清朝歷史,為民族分裂提供理論支持。

(我們最樸素的信仰)

還有各種大師高人,他們對傳統文化一竅不通,研究的都是怎麼賺錢盈利,為此寫一些看了之後你就如何如何,讀了之後境界裡面提高!高等的還會出書,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先賢,這些看似是在說傳統文化,但其效果完全是給批判傳統文化的人提供素材!

如果你是通過這些渠道去了解我們的歷史,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那麼你要麼覺得傳統文化淺薄勢力,要麼覺得我們祖先都是垃圾,傳統文化都是糟粕。

如果這類人越來越多,願意了解傳統文化的人越來越少,以後高人大師也會沒飯吃!因為批判傳統文化的人會越來越多,知道有高人大師特別喜歡看興揚的文章,這裡勸你們一句給你們的徒子徒孫留點活路吧!正兒八經了解一下傳統文化吧!

當批判傳統文化的人徹底掌握話語權,那麼他們可以肆意解釋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可以通過闡述,讓你懷疑人生,然後在西方文明前自慚形穢,繼而迷信西方文明。然後我們子子孫孫就會像我們遺忘祖先一樣,遺忘我們,覺得自己的祖先就是垃圾,他們的文化思想都是糟粕。

如果你要問保護傳統文化有什麼意義,這就是最現實的意義。


否認是因為不熟悉,不了解。

我們是中國人,這個是沒有任何質疑的,但是我們了解中國文化嗎?當然是否定。

這是一個很尷尬的問題,以前香港人說新加坡人是香蕉人那就是什麼叫香蕉人就是外黃內白。就是長著一張華人的臉,內心全都是西方的思想。

那我們是什麼???????????????

現在復興中華文化,這一點很好。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就需要有個基礎。這大家都紛紛的拿起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忽然發現一個令人吃驚的問題:三字經和百家姓,弟子規居然成了傳統文化的代表。??????????

我不知道該哭還是笑。到底幾百年那是三四歲的孩童念的。現在居然不論老少都在研究,都在念。

哎,不過至少有個好事情,那就是我們的課文裡面,大量的增加了古文,這個是復興傳統文化的根基。

希望中國強大了,中國文化也應該是強大的。

中國人應該覺得中國文化是強大的。


謝謝題主的提問。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粗略瀏覽了一下各位答友的分析,覺得很多回答都明顯跑題了。由此可見,審題真的很重要。題主問的是「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原因」,而不是討論傳統文化的優劣。私以為題主既然有此一問,還是屬於支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試著分析一下有人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原因。

一是以偏概全的思維定勢。傳統文化確有糟粕,但有人以偏概全,把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中國傳統文化歷經數千年傳承,確有很多不合時宜之處(不一一列舉)。但傳統文化能夠延續至今,不僅鑄就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而且具有十分強大的生命力,並深深植根於廣大人民心中。傳統文化自誕生至今,每一位華夏兒女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傳統文化的滋養。傳統文化不僅永遠不會被全盤否定,而且也絕不可能被全盤否定。中國畫、中國京劇、古典詩詞、傳統美德、傳統節日等等這都屬於傳統文化,難道會被否定?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借用一位文友的例子。這就像用洗澡盆給孩子洗澡,洗完澡倒洗澡水時把自己的孩子一起倒掉了。這種人就是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人。

二是社會轉型期的特定背景。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但民眾的整體心態卻普遍極其浮躁。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一個極其豐富而龐大的體系。例如,傳統文化主張仁義禮智信、慎獨、自省等,這對於很多人來說「太苦太累太枯燥」。而西方文化推崇自由、民主甚至性開放,這不正是很多國人所「嚮往」的嗎?舉個例子,傳統文化會抵制謠言,此時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人就會跳出來鼓吹「傳統文化限制言論自由」。數千年的歷史經驗和慘痛教訓反覆證明,只有優秀傳統文化才真正符合中國的國情。

三是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衝突。剛才提到了,傳統文化對人的要求很高甚至趨於理想化,而西方文化一般沒有如此多的條條框框。然而,人不是一般的動物,不像豬一樣吃飽睡暖就滿足了,而是有精神層面的需要與追求。很多人覺得傳統文化「沒意思」,此時西方的「奶嘴文化」就乘虛而入,滿足了一些人「娛樂至死」的精神需求,讓一些人繼續舒舒服服的做「豬」。還有一句話叫做「無知者無畏」。那些整天罵傳統文化的噴子,有幾個能靜下心來好好研讀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估計他們會說,有這工夫還不如刷刷抖音、玩兒會遊戲呢!

如今,儘管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了,但很多人變得越來越冷漠、麻木和自私,這恰恰是優秀傳統文化缺失的外在表象,而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正是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所在。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這個問題有點龐大,我反對只是企圖利用傳統文化否定和修改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除此之外,對於傳統文化應該毫無疑義地加以保護,繼承和發展。中國人民要謹記過去的慘痛教訓,應該接受適應社會主義發展的核心價值觀和共同的先進位度,這關係到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福祉。

一個民族失去傳統文化,就失去了本民族的特徵。將變得一無是處,中國人當中如果存在否定自己傳統文化的人,那就是民族的敗類,國家的罪人。現在事傳統文化很熱的一個時代,國學熱,大力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我認為這很好,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要把他放到歷史的經驗里去評判它。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好的地方,比如說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最豐富的史料典籍,沒有任何國家有像中國這樣多的文學財富,另一方面,中國也創造了很多珍寶,包括各種各樣的藝術品、思想遺產。有些東西到現在還在發揮他的作用,比如說中醫,書法,圍棋。和任何事物一樣,中國傳統文化當然也存在的一些不足。這就會被思想不堅定的人拿去另做文章,世界各國都要從傳統社會轉型為現代社會,但是社會大發展的一個趨勢。有些國家很順利,有些國家則蜿蜒迂迴曲折艱難的完成了封建社會向現代型社會的轉變,後面發展起來的國家裡邊,中國是喪失掉了很多機會的一個國家。600年前鄭和七次下西洋,首航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還要早87年,為什麼它沒有成為中國的高倫布?原因很簡單,他的活動不具有科學性,不求利益,這是為了宣揚國威而漂洋過海的,全部的經費都要靠財政撥款,數額太大支撐不下去了被迫停止。他第一次下西洋的人數高達兩萬8000人,哥倫布的船隊最多也就1100多人。當時正值所謂的地理大發現時期,航海和遠洋貿易,推動世界的前進這一次機會,中國喪失掉了。

第二次機會是16世紀明末清初東西文化出現交流的高潮。以利馬竇為代表,他1582年到達澳門,後來又來到北京,在北京生活了十年,帶來了非常多的西方的科學技術。舉一個例子中國自己的曆法在元明時代一再出現測算失誤,吸收伊斯蘭曆法也解決不了。利瑪竇和他的同伴,湯若望等傳教士帶來的西洋天文曆法解決了這些問題。沿用至今的陰曆就是這些傳教士及其學生的工作成果,利瑪竇還帶來了一幅世界地圖,讓中國人知道,中國在世界的東方,而不是在世界的中央。

中國傳統文化的骨幹是儒家學派。而儒學是講倫理和政治講的最多,從西漢開始就強調以孝治天下,把家族倫理擴展到整個國家的治理方面。後來發展為一個完整的制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套體現中國社會的一個基本特點宗法專制。倫理與政治的結合這與當時的社會狀況是完全符合的,因為那個時候的社會是自然經濟,經濟狀態比較穩定。可是人要現代化,社會要現代化,然後必須將個人權力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個人要變成現在的公民,為了維護公民的尊嚴,現在公民的權利是根本。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以來,因為要維護宗法專制,維護三綱五常,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漢族傳統文化也是多種多樣的。把漢族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國家建立基本制度的根本,這種提議本來就是荒唐的。所有有的人就會拿來說事!


推薦閱讀:

上聯:雪落梅梢,願與紅顏同白首,如何對下聯?
文化的終極是什麼?
泰國佛牌陰牌介紹
上聯:清風吹月影,求對下聯?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