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投降多次,但最後寧死不屈或者忠心耿耿到底的人物?
中國人特彆強調忠義,不管夫妻還是君臣,都以從一而終為美。相反,如果多次背叛,往往身敗名裂,被後世所恥笑。其中,更是有人反覆無常,毫無立場,多次背叛,最終落得「三姓家奴」的稱呼,比如三國的呂布、三國的孟達、東晉的劉牢之、南北朝時期的侯景、明清的吳三桂。當然,還是有不少人的「跳槽」是被逼無奈,自己也深感為恥,當命運又一次捉弄他們時,他們選擇不再逃避,最終寧死不屈,頗有骨氣。今天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秦朝的章邯。
許多人都知道章邯在秦朝風雨飄搖的時候,臨危受命,從一位管理財政的少府擔任起鎮壓起義、挽救秦朝的重任。面對四十萬起義軍,章邯站了出來,帶領驪山囚徒主動出擊,只一個半天就擊潰了周文所率的起義軍,並且一路追趕,三戰三勝,逼得周文自刎而死。接著章邯又消滅了陳勝、魏王魏咎、齊王田儋、楚國的項梁,可以說,這時的章邯,就是秦國的支柱。
正當章邯聯合王離,集中秦朝優勢兵力,圍困巨鹿城時,秦朝政壇動蕩,趙高忌憚章邯的功勞,章邯處於勝也無功敗而有罪的尷尬局面。天要亡秦,項羽神勇無比,在各路人馬膽怯不前時,竟率5萬兵馬迎戰擁有20萬秦軍主力的王離,9戰9勝,取得了歷史有名的「巨鹿之戰」。而章邯失去了王離的掩護,面對氣勢如虹的項羽,背後又是拔刀相向的趙高,終於選擇了率部投降,項羽看中章邯的能力及實力,放下叔父的仇恨,封章邯為雍王。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后,返回楚都彭城,劉邦因對分封不滿,起兵反楚,首先面對的就是秦地三王,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 。劉邦採用韓信的計策,一面派樊噲、灌嬰等率軍從祁山道佯攻隴西地區,另一方面,由韓信率主力從故道進攻陳倉,這也是歷史有名的「暗度陳倉」,章邯應對不及,原本也失去秦民支持,連續大敗,最終被圍困在廢丘長達十月之久。漢軍見章邯堅守廢丘難以攻破,最終採用水攻之計,水淹廢丘而攻破,章邯一敗而敗,一降不能再降,於是拔劍自刎!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司馬欣、董翳被打敗後,又一次投降了劉邦,由此可見,章邯畢竟是一號人物,還是有骨氣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