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比中國科技總體要先進嗎?大約多少年呢?
中國科技至少落後美國20-30年,按照6年一代科技的話,中國落後美國4-5代科技產品。相當於別人用到phone8的時候我們,我們才用到初代的iPhone。
下圖我們看到:在商業航空器、半導體、生物機器、特種化工和系統軟體等核心技術領域,中國遠遠落後。
我們再來看看諾貝爾獎的獲得情況,這代表了最頂尖的科技人才,美國共有 300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得獎人數遠超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美國的大學彙集了全球 70%以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移民對美國科技來說,影響重大。以2016年諾貝爾獎得主為例,科技領域的所有獲得者全部都不是出生在美國。以諾貝爾科學獎(化學獎,物理學家,生理醫學獎)為例,二戰之前,英國人和德國人是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主要國家,但是二戰之後,美國人幾乎壟斷了自然科學的獎項。
愛因斯坦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他是德國最享有世界聲譽的科學家,最後成了美國國籍。
但是,我們中國也不差,很多地方比美國科技厲害。
1、2000預警機,全世界最先進,領先美國接近一代;
2、最新的北斗差分儀試驗成功,超越美國GPS;
3、微晶鋼(超級鋼)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實現超級鋼的工業化生產的國家;
4、3D列印大型鈦合金構件,全世界僅中國一家。
你還知道哪些行業中國超過美國?這次中美貿易戰的本質之下的本質,就是高科技的較量,是美國擔懼中國科技的崛起,把美國甩在身後。
最近任澤平寫了一篇中美科技實力對比的文章,給出幾個對比中美科技實力的視角,可以部分回應中美科技差距的問題。
我們可以引用其中的一些數據做最直觀的了解。
很多人都在強調美國的優勢,但從最近這些年中國的研發投入,人才積累上看,中美的差距進一步縮小。這也是美國警惕的本質原因。
其中一個視角是研發經費。
2016年美國國內研發支出為5103億美元,這一數字中國是2378億美元,雖位於第二,但不及美國的一半。不過,由於中國研發支出的增速快,若按2010年以來中美R&D國內支出的複合增速測算,2024年前後中國將超越美國。
科技人才方面。2014年自然科學與工程學學士學位獲得人數排名,第一名中國,145萬人;美國38萬人。博士學位獲得人數,中國3.18萬人、美國2.98萬人。中國已有了自己的人才優勢。
發明專利是代表科技創新水平的一個維度,在全球被認作是衡量創新行為的有用指標。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截止2016年底全球共有972萬件有效發明專利,保有量排名前三位:日本(266萬)、美國(219萬)、中國(124萬)。
從增量看,2016年各國發明專利申請量排名分別為:中國(126萬)、美國(52萬)、日本(46萬),專利授權量排名分別為:中國(32萬)、日本(29萬)、美國(28萬)。
中國近年來在專利方面發力明顯,在申請數量上已經大幅超越美國、日本,授權數量略超美、日,當然我們會說在實際轉化方面中國還要有較長的路要走。
高科技領域的國際貿易活動也是一個維度。
電子集成電路領域,2016年中國是最大的凈進口國,進口2269.3億美元,已超過原油成為中國進口金額最大的商品。通信設備領域,2016年中國是最大的凈出口國,出口2013.6億美元,這一領域美國、日本、德國均存在逆差。
但中國實際上是全球電子設備產業鏈的「組裝工廠」,看似出口金額巨大,實際上由於核心的集成電路大量依賴進口,利潤十分單薄。中國在通訊設備領域的貿易順差,難掩不均衡的產業鏈利潤分配。
飛機、航天器及相關設備領域,2016年美國順差超過1000億美元,出口1347億美元。中國在此領域存在較大逆差,進口228億美元。不過,相比於2010年,2016年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逆差金額接近增長一倍。
航空航天及集成電路已經成為中國邁向科技強國急需提升的技術領域。
總之,雖然各項數據依舊顯示出中國與美國存在不小差距,有些領域甚至需要幾十年才能追趕,但兩國的差距不斷在縮小。相信,二三十年後,中國在多數領域都有可能趕上,甚至超越。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自二戰結束後,就一直引領著世界科技的發展方向。隨著各國的發展,現在美國的這種領先優勢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小,正在被其它國家縮小差距,這就是現實。而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提升的速度確是相當的快,全世界都為之矚目。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當然了,在某些人眼裡是看不見的。我們無需自卑,也無需驕傲——世事的發展不會以個人的意志而有任何變化。
奧巴馬時期出台了一個「重返亞太戰略」,特朗普上台後,把奧巴馬的所有政策全都推翻,重新弄了個「印太戰略」,實際上就是「重返亞太戰略」的翻版。這兩個戰略針對的是哪個國家,就不用多說了。如果真像有人說的那樣「再過一百年,我們也追不上美國」,那麼問題來了:美國為什麼會針對我國?請哪位大神來給解答一下。還有,特朗普把我國、俄羅斯稱為「競爭對手」,咱這文化水平也低,還請這些大神幫忙解釋下「競爭對手」是什麼意思?得達到什麼樣的條件才有資格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
軍事科技最能代表科技的先進程度,美國最厲害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F22,於2005年服役。我國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殲20,於2017年3月服役。差距是有的,100年?看看美國100年前是什麼樣子的再來說吧。這種人要麼是不長腦子,要麼就是別有用心,其心可誅。實際上這都是「以偏概全」的說法,科技的先進性,需要從整體上來看——有的領域差距很大,有些領域沒多大差距,有些甚至是相反。美國人顯然是沒那麼自信,敢說「領先我們100年」的鬼話。無論是奧巴馬,還是特朗普,都把我國作為「戰略對手、競爭對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害怕我國達到、超過美國,美國會失去它的霸主地位。
現在,比較理性的說法是:我國的科技比美國還要落後大約20年。儘管我們在某些領域已經達到,甚至是超過了美國的水平,包括大家熟知的量子技術等等。但那只是某些領域,不是全部,所以我們想要達到美國的科技水平,還需要時間。尤其是在醫藥、生物技術、半導體、系統軟體、航空動力、汽車等領域我們距離美國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想要追上人家,還需要時間努力發展。
《科學與工程指標》這份調查報告,代表的就是當今世界主要國家的科技水平狀態。涉及到全球一百多個主要國家,每兩年更新一次,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負責編寫。這份調查報告,不含有任何政治色彩,也不提供「指導意見」,純粹就是一份信息、數據的統計報告,旨在「追蹤全球的科學活動」。NSF的監督機構就是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SB),該委員會的主席Maria Zuber稱:美國仍然在許多方面領先,但是在某些重要的領域裡,我們的領先優勢正在減少。
2008年,美國的全球科技指數37%,到2016年下降到了27%。我國全球科技指數在2008年的時候只有4%,到2016年上升到了25%。在最新版的《2018科學與工程指標》(2018 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中顯示:2016年,中國發表了超過42.6萬份研究報告,占愛思唯爾Scopus資料庫(全球最大文獻摘要與科研信息引用資料庫)總量的18.6%,超過了美國的40.9萬份。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SB),有大約九成成員是諾貝爾獎得主。
這份調查報告,旨在幫助學者、決策者和商界領袖做決策的時候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依據——「它不提供政策選擇,也不提出政策建議」。顯然,美國的這些「智庫」學者對我國的崛起有著清醒的認識,對我們的科技水平看得也很清楚。所以說我們不用妄自菲薄,但也沒必要驕傲——差距仍然存在,距離正在縮小。
結束語,儒道之主認為:二、三十年後,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我們與美國的整體科技水平相當,部分領域我們領先,部分領域美國領先。至於說兩國在任一領域都持平,那是不可能的——國情不同,科技發展側重的方向也不會相同。單拿某一領域來說「美國科技領先我們多少年」,那都是偏見——我們有比美國落後幾十年的地方,但我們也有不輸於美國的地方。
對中國科技實力的評價,一向是個熱門話題。特別是在美國對中興禁運晶元之後,許多人認識到了科技核心技術的重要性。
但就目前來說,美國仍然是很多重大高科技領域輕鬆的領先者,而中國是艱難的追趕者。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面對中美這一巨大的現實差距,即使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追趕美國的路還很長很長。
美國科技總體來說是基本強於中國,中國也有強於美國的領域,比如抗瘧疾的特效藥青蒿素,屠呦呦為此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又如雜交水稻,袁隆平為此獲得了2004年的沃爾夫獎;又如超級計算機,現在排名第一的是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又如量子保密通信,中國2016年發射了世界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開通了世界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
中國在很多領域做得不錯,同時美國或其他國家也在很多領域強於中國,中國最近三十年的跨越式發展成果很多,進步非常巨大。但是從科技整體實力來看,依然與美國有著20到30年的差距,而美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科技強國。
科技主要在於人才迄今為止,美國共有300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居世界各國之首,尤其是自上世紀 80年代以來,在自然科學領域(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美國得獎人數遠超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美國的大學彙集了全球 70%以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全球最頂尖的20所大學中,按科學貢獻度計算,美國更是佔了17所之多。
下圖為1975——2012年自然科學和經濟學諾貝爾獎年鑒,可以看到美國碾壓了其他所有國家:
移民政策更為美國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移民政策是發達國家爭奪發展中國家人才的最常用、最普遍、最有效的手段。為吸引世界各國的優秀人才,美國政府通過職業移民政策吸引美國需要的高科技人才、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向具有特殊專業才能的人才提供便利,大開綠燈,增加所需職業移民簽證的配額數量。
美國同時制定了優厚待遇留住人才。由於經濟發達,人民的生活水平很高,美國科學家的中等收入即可達到15000美元以上,美國很多高技術公司除了給予高薪外,還視高技術人才工作的重要程度額外配給股票期權。
美國的企業是國外專家最多的地方,電子行業聘用的外籍科技人才占企業科技人員的16%,在59%的高技術公司里,外籍專家佔了90%,計算機產業領域的博士中50%以上是外國人,在矽谷企業工作的外籍高級工程師佔1/3以上。
雖然中國科技還是落後於美國,但是我們並不怕落後,而是怕明明落後還非說不落後,中國從一個農業國發展到今天工業部門最齊全,科研隊伍人數最多的國家,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不容抹殺,所以更要對差距有理性認識,戒驕戒躁繼續前進,切不可躺在功勞鋪上夸夸其談。
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領先優勢,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因為現在的科學技術門類太多、領域太廣,根本不能放在一起大而化之的簡單量化。
重型獵鷹火箭的技術我們還需要時間去追趕。
比如,在民用航空領域,美國起碼領先我國20年,因為在這個方面我們剛剛起步,C919還沒有量產交付,更不用提發動機等技術了,我們和美國在航空市場的運營管理上也有差距,這些差距是全方位的,包括材料、空氣流體力學、機械加工製造、精細加工、航空設計等等方面,所以這個領域想要追趕,起碼要一代人去努力了。
英國造航母用的龍門吊就是從我國購買的振華龍門吊。
但是如果是在船舶製造領域,那麼美國比我們差的就很多了,起碼也是10多年,比如我國在造船中使用的振華龍門吊,這個全球都在買,同樣級別的龍門吊美國是沒有的,而且在造船的噸位和國際訂單上,我國長期世界第一,這個領域和航空是倒過來的,我們在市場的管理運營以及船舶的技術,比如焊接、材料、設計、加工製造以及船舶的門類和品種上都比美國強很多。
美國的波音747是我們目前只能仰視的技術。
再比如,如果是在航天領域,那麼我們距離美國的水平大約是10年左右,因為我們目前主要在火箭、深空探測等領域距離美國有差距,美國已經把無人探測器扔到了火星表面探索外星人,而我們的螢火蟲號火星探測器還發射失敗了,所以我們起碼還需要10年去追趕,更別提現在什麼火箭回收利用,把特斯拉扔到太空這樣的技術了。
但是大型船舶我們的技術也讓美國羨慕。
但是我們一定記住一點,很多差距並不上看上去那麼大,比如汽車。因為有些人們熟知的領域,差的只是價格和市場佔有率,而非是技術水平,便宜不等於就差,記住這個就好。
強國強在工業,工業製造最能體現國家之間的差距,專家的認識,工業製造,中國還剩下最後的15%,就是這15%成為工業之花,最難追趕,比如航空發動機,一般的認知,中美差距至少在20年之上,推比12以上軍用航發,中國研製不過剛剛開始,而美軍已用之多年,等我們研製出來,大約又得十年光陰,這樣加起來,差不多就是二十年。當然還有其它方面,如生物製藥、電子科技等,都差得很多呀,要追平了,至少尚須十年,這還得說什麼哪,我們保證能發展起來,科學實驗允許失敗,一些項目就是十年過後,也不一定就能追平。這是看得見的差距,看不見的更有不少,比如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美國的論文數,獲得國際各種獎項,也遠超我國,這些差距也很大,不說十年,至少也得五年多吧。這樣折算下來,中美總體科技水平,相差應在十年以內。
█有些已經站在同一起點上。還是拿發動機領域講,變循環發動機,中美都在研究之中,我們的起點並不低,或說已經站在一個起點上,究竟出成果時間為何,看努力程度,也看方向上有無偏差,只要不發生大的技術偏離,我們的發展也是向好的。如之同一起點的科學技術研究很多呀,全面工程化的底子都鋪得很大,也鋪得很開,要實現強國夢首在工業夢,一個不懂不會製造的國家難有光明的未來。
█有些已經追平了。追平美國我們靠什麼?靠我們龐大的市場。我們還是拿航空來舉例,美國靠著高科技把波音飛機賣遍全世界,以後有了B,現在又出現了C,我們的發展有市場支撐,而美國航空畢竟市場有限,所以市場產生高速度,我們追得也快,再靠高科技壟斷即可過逍遙日子的時代,正會越來越少。處於追趕階段的中國,有稱「發達國家粉碎機」,正靠著完美的產業鏈,一項項完成追趕,一度也使得美國甚是糾結,不給無法贏得利潤,給了又會一項項被吃掉,年復一年發達國家手裡的東西還會剩下多少?
█有些則反超了過去。比如航母技術,中國速度最快,電彈射,全電推,核動力,現在這三項技術,已實現了趕超,過去中國不做,百年航母夢一朝夢圓,正是由於在技術上實現反超,話說那幾十年的差距呢,幾乎追平在一夜之間,其實我們整整努力了二十年,為了一夜之間,白加黑,這是一件細思極恐的事。還有高鐵,前幾年仍有20%關鍵部件要進口,那麼現在復興號已經開始建設了。像這樣的例子多了,再比如激光技術,這在以前是處在前緣領域的高大尚,那麼現在呢中國成為了第一。所以總說幾十年差距沒意思,太過誇張,要在擼起袖子加油干,就會有成的。
在轉基因技術方面,中美的差距已經越大越大了,差距已經從十幾年前的「比肩美國」到了「差距甚遠」。那些中國的反轉基因的水軍,硬生生把中國科研推向深淵。
要知道,中國的轉基因研發人員,都是外國轉基因種業公司的競爭者。有了他們的堅持,中國才能保證糧食安全,才能不被外國人控制我們的糧食產業。由於轉基因技術和食品的巨大優勢,進口的轉基因食品往往非常具有商業潛力,能夠迅速淘汰落後的品種。世面上的蕃木瓜就是轉基因產品,你幾乎找不到任何非轉基因的蕃木瓜。因為非轉基因的蕃木瓜口味差,容易腐爛,早就被淘汰了。所以,一旦全面放開轉基因食品,傳統有機農業產品是根本競爭不過轉基因產品的。而全面放開,是必然的結果,即使十年,二十年不放開,以後也是要放開的。
現在沒有放開,不是科學上有爭議,轉基因食品無害,已經在科學上沒有爭議(造謠界有爭議),而是政治上有妥協。中國最大的那個人,他一次性批准進口轉基因食品1200萬噸,這還僅僅是一個開始,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轉基因食品進口,擺上萬萬千千個家庭的餐桌,造福人類。既然轉基因食品根本是擋不住的,我們就應該研發自己的轉基因,加快的把自己研發的轉基因食品推廣出去,這樣才能與外國人競爭。
遺憾的是,由於反科學浪潮的壓力,很多中國自己的轉基因研發人員選擇了轉行,或者去了外國的公司。這個不是他們的責任,有的科研工作者已經研究了一個轉基因產品十六十七年,已經非常成熟了,突然上面說不批准了,你可以承受這樣的打擊嗎?
中國人今後只能被迫吃外國公司提供的產品,這就是反轉基因的水軍們的最大功績!
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許久,從10年到50年不等,長度的單位可以用米,厘米等計量。重量可以用公斤,斤計量。很多人以此類推,科技的進步能用年來計量嗎!
美國的科技與中國的科技相比較,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就更能通俗易懂了。在搏擊比賽中,同樣都是高手,80公斤級別同90公斤級別對打,低級別的選手就比較吃虧。因為體量不一樣。
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科技領域才得到全面的發展,在那個時候我們剛有衛星,美國都登月了。你說差距有多大?經過多年的積累,當然也有我們體制的優勢,能集中力量和財力辦大事情,在一些關鍵領域確有突破,整體工業體系比較完整,具備了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的基礎。
實際中美貿易戰其實就是美國害怕中國科技與其拉進的圍堵戰,13億人口82萬億經濟總量,2025國家規劃,人民幣石油,一帶一路,無不挑戰美國科技的底線。
可惜的是美國的覺醒稍微晚了一些,可以樂觀估計未來十年是中國崛起十年,美國衰落十年,作為中華兒女讓我們齊心合力建設我們的美好中國夢!!!
總體來說,美國科技比中國科技先進大約二三十年。
美國作為全世界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各方面都幾乎遠超其他國家。在許多領域都是很久難逢對手。
目前美國擁有科技優勢,我國能超越的很少,儘管幾十年來,中國在科研領域的發展速度,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不過我們和老牌發達國家美國的科技水平還有著不小的距離。
美國的F16戰鬥機1976年就開始批量生產,中國的同等性能的J10戰鬥機2004年才開始服役。
美國波音737飛機從1967年首飛到現在,波音公司已經生產了一萬架,並且仍有超過5000架的訂單等待交付。
中國的C919大型客機,於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飛,目前尚未交付航空公司正式運營。
美國人1969年已經載人登月,中國1970年才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迄今為止沒有實現載人登月,對於載人登月工程國家還沒有公布一個明確的時間表,但已經在做積極的論證和準備。
我國的晶元技術還比較落後,中國政府近十年來,一直致力於對自主晶元研發的戰略支持,但是我們缺乏歐美那樣耐心嚴謹的開發流程,技術積累的時間較短。
且趨向於短時間多回報的民間資本較少流入,加上發達國家嚴密的技術封鎖,導致我們的晶元技術段時間內很難彎道超車。
我國科技的優點,是有完整的體系,各門各類都站住了腳,不管強不強,反正我都有。
缺點,就是我們起步太晚,底子太薄,論頂尖科技水平,越是新興行業,和世界先進差距越小,但是很多傳統行業,持續不斷受到各種短視政策的惡劣影響。
發達國家對我們高精技術方面嚴密封鎖,所以我們缺工藝上的積累,缺基礎科學上的積累。
儘管如此,中國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技術層面一直在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也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尤其是軟體和大數據演算法層面,還有中國高鐵技術新時代,標誌著中國在高鐵世界領域已不遜色於任何一位競爭對手。
華為、中興、海爾等民族品牌已佔據了海外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漸漸顯出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趨勢。
最近,美國下手制裁中興、遏制中國製造2025,側正說明了我國在電子信息技術行業進步迅速,產業升級的實施較為成功,以致於讓作為世界老大的美國都產生了忌憚之心。
中國的量子衛星、世界最快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暗物質衛星、長征七號、FAST天文望遠鏡、長征五號、天宮二號等等,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
中國的支付寶、微信、天貓、淘寶等已經悄悄地改變了世界,馬雲更成為聯合國出任三個職位的首個民營企業家。
現在的中國正在科技大爆發,並且規模越來越大,科技成果輸出在以遠遠快於經濟成長速度成長。
中國現在每年產出科技成果,居世界第二,且正在高速接近人類科技頂峰的美國。
2017年6月13日,日本經濟新聞發布了一篇新聞報道,叫做全球科技進入中美兩強時代。
說明日本媒體也在開始逐漸正視現實,那就是中國和美國不僅在經濟總量上領跑全球,在最新科技發展上也是全球兩大核心力量。
只要我國的GDP繼續保持6.5%以上的增長,我國的研發投入保持10%的增長,大約在2023-2025年左右,GDP和研究與開發經費就能雙雙超過美國。
科技增量隨之在其後3年左右就能實現超越,這將是歷史性的事件。
綜上所述,我國科技目前從各方面來說都是世界前列,但平均質量略有不足,而且整體處在一個上升期。
不但資金與科研人員數量佔世界的比重越來越高,科研人員的平均質量提升速度應該也會高於發達國家不少。
中國科技與美國科技雖然總體上來說,還差二三十年,但是我國科技經濟的發展之快是突飛猛進的。中國崛起之路仍充滿艱難險阻,需要幾代人的披荊斬棘、嘔心瀝血,才能重回世界之巔,但我們非常有信心。
比方說老美20年前就有了a。10年前想搞大殺器b,投了幾百億下去於近日宣告b項目失敗,但是搞b的經驗,實驗數據,發現的新技術都儲備在那呢。只是暫時燒錢燒不動了,反正a也夠用了。
然後中國近日才搞出了a,然後說老美也就a啊,我們在造a這個領域和老美一個水平的。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不愛國,又有人要扣帽子啦,說美國好,就是不愛國。承認差距並不代表不知進步!在我看來,不造謠,不傳謠,好好工作結婚生孩子買房子為國家創造GDP,就是在為國家做貢獻,在這一點上,我和你又有什麼樣的區別呢?不是怕落後,而是怕明明落後還非說不落後,認清了事實才有超越的機會,總有一天中國會超過美國,不過這幾年估計不會超過沒有,因為美國的確是科技大國,看幾個圖片
推薦閱讀:
※為什麼愛奇藝和PPTV里的《生命之樹》內容有一定差別,而且視頻總長度也不一樣?
※華為m5和ipad2018那個好?
※小視頻3大渠道特點分析及運營建議
※什麼時候我們的北斗導航能用上?
※移動彈窗基礎知識淺析——IOS彈窗體系
TAG: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