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上,古人為何多是「疽發背而死」?
疽發背而死,是古人最著名一種病死的方法。中醫稱為發背疽;從現代西醫的觀點看,是背部急性蜂窩織炎,引發壞死性筋膜炎,並發膿毒血症,並感染中樞神經。發背疽,不是一個小痘瘡疙瘩,而是非常兇險的,在古代簡陋醫療條件,很容易並發膿毒血症,致死率極高。
(前方預警:全文近4千字,閱讀需16分鐘。)
1,發背疽的病因1)精神過度憂慮、恐懼、憤怒,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金黃葡萄球或溶血性鏈球菌,通過背部皮膚的毛孔侵入到皮下組織。中醫稱為「情志內傷,氣鬱化火」。
毛孔是皮膚最薄弱的地方,毛根在真皮層深處,與皮下組織很近。
2)糖尿病的併發症。中醫稱為消渴症,飲食不當,導致脾胃失常,濕熱火毒內生外發。
3)性生活過度,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感染細菌。中醫稱為「房室不節,腎水虧損,火邪熾盛」。
2,發背疽死亡的古人史書記載第一個發背疽而死的人,是項羽的亞父范增: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乃與范增急圍滎陽。漢王患之,乃用陳平計間項王。項王使者來,為太牢具,舉欲進之。見使者,詳驚愕曰:「吾以為亞父使者,乃反項王使者。」更持去,以惡食食項王使者。使者歸報項王。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范增大怒,曰:「天下大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項王許之。行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
公元前204年,項羽的楚軍切斷漢軍糧道,在滎陽(今河南省滎陽市,鄭州西30華里)把劉邦圍困住。劉邦走投無路向項羽求和,項羽同意求和,范增反對說:今天放了劉邦,以後一定會後悔。於是項羽與范增急攻滎陽。
劉邦用陳平的反間計,項羽的使者到了劉邦這裡,劉邦故意讓人把招待餐從太牢換成惡劣的食物,說原以為是亞父范增的使者,卻是項羽的使者,只配吃這豬狗之食。使者大怒,回去告訴了項羽。項羽開始懷疑范增,消減了他的權力。
范增大怒,要告老還鄉,項羽這傻瓜蛋還同意了。范增從滎陽出發,還沒到彭城(今徐州),就疽發背而死。
滎陽到彭城,約800華里。假如范增走了一半路程開始長疽,快到彭城時病死,發病走的路程大約有300華里,日行30華里,時間是10天。10天時間,范增就從長疽到發背而死,病情發展夠迅猛的。
所以范增不可能是褥瘡,史記也沒記載范增有其他需要卧床休息的病。
范增當時的心情極度鬱悶,在加上路途顛簸勞累,年齡有70多歲了,導致身體免疫力低下,背部感染細菌,引發急性蜂窩織炎、壞死性筋膜炎。只要3天時間,一個豆粒大的癰,就發展成了拳頭大的疽。再3天時間,並發膿毒血症,並感染中樞神經。再3天時間,范增就死了。
圖片來源:潘務正,《疽發背而死與中國史學傳統》
中國史書裡面記載了一大批疽發背死亡的古人,一部分是憂患意識太重引發的,一部分是消渴症引發的。
東漢末年的劉表也是疽發背而死:
公元208年(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統領大軍討伐荊州,還沒到呢,劉表就疽發背而死。劉表生活優越,飲食無度,有消渴症,再加上軍事壓力,引發了背疽感染。
唐朝詩人孟浩然也是糖尿病引發的背疽而死: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張九齡到荊州大都督府當長史,徵辟孟浩然去當官。開元二十七年,孟浩然背疽發作,就辭職回襄陽養病,忌口養生,活了大半年。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來襄陽,孟浩然安排宴席給王昌齡接風,大快朵頤,食鮮疾動,疽發而卒,終年五十二歲。
南宋宗澤因憂患疽發背而死:
建炎初,金人掠奪東京開封而去,宗澤為東京留守,負責東京的防禦。宗澤招募各路義軍達20萬人,積極準備北伐,上書宋高宗趙構《乞迴鑾殿疏》,勸趙構回東京,以求恢復故國。趙構擔心金兵再次入侵東京,行在越搬越遠,直搬到揚州去了。宗澤憂憤成疾,疽發於背,連呼「過河」而死。
明朝的徐達疽發背,朱元璋送他一隻發物大蒸鵝:
徐達北伐平定北方後,功高蓋主。因軍旅勞頓,徐達在北平得了背疽,經過治療稍微好了一點。朱元璋聽到大喜,忙派人送徐達一隻大蒸鵝。傳說徐達看到色香味俱佳的大蒸鵝,痛哭流涕,硬著頭皮,一口氣吃了下去。鵝肉是發物,加重細菌感染的炎症。徐達吃完大蒸鵝後不久,背疽越來越嚴重,就死了,年五十四。
3,現代西醫對疽的解釋後背容易發疽,是因為後背不易清潔,感染細菌生小疙瘩後,不容易注意。又因為後背的皮膚較厚,膿腫不容易破頭,並發感染敗血症,嚴重到膿毒血症,引發全身性感染。
現代也有人因為用手擠破口鼻危險三角區的小痘痘,導致細菌進入血流,引發敗血症死亡。
產生疽的病原主要是金黃葡萄球菌和鏈球菌。
如果細菌僅僅感染角質層或真皮層的毛囊,就會形成痤瘡等小膿腫,年青人會有青春痘,,也叫皮脂腺囊腫,毛囊炎、癤子發生的機理都是類似的。
但是痤瘡僅僅是入侵到真皮層。
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金黃葡萄球菌等會突破真皮層,侵入真皮層下面的皮下組織,主要是結締組織。金黃葡萄球菌在皮下結締組織形成感染灶,引發炎症,形成一個膿腔,產生潰瘍,流膿。
這時,中醫叫作癰。
西醫叫作急性蜂窩織炎。也就是皮下疏鬆結締組織的急性細菌感染。大的膿腫可以有拳頭般大,臨床還有更大的,此處圖片令人不適,不放圖。這時就會大量化膿。
現代醫療處理:切開引流膿血,抗生素治療。
如果急性蜂窩織炎發展到一定程度,細菌栓堵死血管,使周圍的血管壞死,又引發壞死性筋膜炎。
壞死性筋膜炎導致皮下結締組織和筋膜壞死,有時並發全身中毒性休克。
這時出現大面積的片狀紫紅色膿腫,病人感覺疼痛,一天之內可以感染一個手臂或一條腿,甚至大半個背部。
由於血管被細菌栓塞,皮膚開始發黑,出現大皰,皮下結締組織和筋膜發黑壞死。
這時,中醫叫作疽。
急性蜂窩織炎更可怕的是,引發併發症敗血症的最高階段:膿毒血症!
膿毒血症,指化膿性細菌侵入血流後大量繁殖,並通過血流擴散到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產生大量新的化膿性病灶。
這時候,金黃葡萄球菌進入血流,傳遍全身,先是高燒,燒退後進入低溫,細菌和毒素遍布全身血流,引發低血壓。
全身內臟器官都開始出現膿腫,內臟血管被菌栓堵塞,又因低血壓使內臟供血不足,引發內臟產生潰爛、壞疽,最後壞死。中醫稱為:五臟潰爛。
好恐怖的一幕!
《默克家庭醫學手冊》說,一旦患膿毒血症,即使在現代醫療條件下,仍然有15%的死亡可能性。
這還沒完!
急性蜂窩織炎和膿毒血症又會感染中樞神經系統,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紊亂,又加重全身性的炎症。最終使腦部感染和全身炎症惡性循環。
然後,就是迅速死亡!
具體見:魏文峰,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與膿毒血症,交通醫學2014年。
4,中醫對疽的記載
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一篇《寒熱病》「致氣則生為癰疽」。
這裡說的氣,就是邪氣。古人不知道細菌,把細菌等病原體統稱為邪氣。
《黃帝內經》靈樞 ● 癰疽篇第八十一:
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
《說文解字》:痤,小腫也。從疒,坐聲。
痤瘡一般只傷到真皮層。
如果邪氣(細菌),如溶血性鏈球菌侵入皮膚及網狀淋巴管,感染淺層的皮下結締組織,這是會出現巴掌大的紅腫,中醫稱為丹毒。
《諸病源候論.丹毒病諸候》云:
「丹者,人身忽然掀赤,如丹塗之狀,故謂之丹。或發於足,或發腹上,如手掌大,皆風熱惡毒所為。重者,亦有疽之類,不急治,則痛不可堪,久乃壞爛。」
丹毒不化膿,但如果丹毒發展下去會形成癰疽。
癰,化膿,但不壞死。
疽,有壞死。
瘡瘍有八病:癤、疔、癰、發、丹毒、有頭疽、無頭疽、走黃與內陷。
南宋李迅的《集驗背疽方·察疽發有內外之別》描述疽的病症非常詳細:
「初發疽時,不拘小大,身體無熱,自覺倦怠,生疽處亦不熱。數日之間,漸漸開大,不腫不高,不疼不痛,低陷而壞爛。破後,肉紫黑色,此為內發。有此證者,未發見之先,臟府已先潰爛,百人百不救,雖有神仙藥,亦付之無可奈何。」
南宋醫學發現,疽只要數日就可以長很大,潰爛後內部紫黑色,是壞死的組織,有時並發五臟六腑潰爛,這是並發膿毒血症,引發內臟壞疽而死。
現在看看中醫裡面最恐怖的背疽。
背疽指背部脊柱附近的有頭疽,中醫稱發背;生於背其他部位及腰部兩旁者稱搭手。
根據《瘡瘍經驗全書》:
發背又分上發背,中發背,下發背。
上發背,疽發於背部第七頸椎部位,在後脖子的大椎附近。
中發背,疽發於背部中心,又名對心疽。
下發背,疽發於腰部命門穴,又名對臍發。
我們前面說過,細菌感染皮下結締組織,背部和後頸的皮膚較厚,不容易破膿,容易引發膿毒血症。
癰一般無頭,膿腫一般為10厘米之內,容易出膿潰爛,也好治。
疽大的甚至可以長到30厘米,幾天之內長成有頭疽,形成黑色的壞死物。
脊柱發生的背疽最為恐怖,不但會並發膿毒血症,還會直接感染脊髓,侵入中樞神經系統。
在古代,就是絕症了!
5,黃帝內經記載的疽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瀉,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榮,經脈敗漏,熏於五臟,臟傷故死矣。
寒邪其實是細菌,導致血流不通暢,產生癰腫。寒氣化為熱,就是細菌引發了炎症。然後熏於五臟,感染了內臟器官,導致死亡。
發於頸,名日天疽,其癰大以赤黑,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淵腋,前傷任脈,內熏肝肺,熏肝肺十餘日而死矣。
後頸的叫作天疽,前傷任脈,就是感染中樞神經,十天就會死亡。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本文為原創,如果覺得有點意思,敬請點一下關注並點贊。誠邀,如題。古人多是「疽發背而死」,那麼什麼是「疽發背」呢?
其實所謂「疽發背」就是現代的皮膚潰瘍,病因包括細菌、真菌、病毒、腫瘤等等導致的,然後「疽」流血而亡,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古代大將如曹休,徐達等等容易「疽發背而死」的原因了。
原來啊,這些大將生前縱橫疆場,但是人嘛,哪有什麼金剛不壞的神功,所以這些大將身經百戰,也就滿身創傷,在古代由於對細菌認識的不夠,往往對這些傷口處理的比較淺薄,導致後來的重複感染,複發,這就是為什麼古人多是「疽發背而死」的原因。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在古代典籍中,有許多著名歷史人物「疽發背而死」的記載。一個總的規律是,不是古人多死於此病,而是政治人物多死於此病。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史家對真實死因的曲筆書寫和模式移借。
這一記述最早出現在《史記》,自此之後,史書提到人物之死時頻繁出現這一病因,幾乎每個朝代都有。能出現在正史列傳中的都是一時俊傑,而歷史人物失意不得志、懷才不遇、不受重用、驟然敗頹是這一疾病的重要前提,成為一種後世史書記載的典範。
《三國演義》第097回《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卻說蜀漢建興六年秋九月,魏都督曹休被東吳陸遜大破於石亭,車仗馬匹,軍資器械,並皆罄盡。休惶恐之甚,氣憂成病,到洛陽,疽發背而死。魏主曹睿敕令厚葬。
在中醫早期典籍《靈樞·癰疽》中稱: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
傳統中醫認為疽癰為臟腑不調所致,五臟不調易生疽,六腑不調易生癰。臟腑不調,感染風寒,血氣凝聚成腫塊,腫塊深且皮厚者為疽,淺且皮薄有澤者為癰。醫書《劉涓子?鬼遺方》也云:凡發背,外皮薄為癰,皮堅為疽。
一些恪守風熱之說的中醫認為皮膚病是由風邪或邪熱傷於皮膚肌肉所致。而近代以來,中醫西化,認定潰瘍的病因包括細菌、真菌、病毒、腫瘤等。
如范增、曹休、徐達、孟浩然等人政治上受了打擊後,心情沮喪因而抵抗力下降。本來要不了命的瘡癤化膿,這時卻引起敗血症進而喪命。內生曰疽,外生曰瘡。如范增疽發背,大概就是心氣拂郁於內,積不得解,發而為疽去世。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又引崔浩云:疽,附骨癰也。古人說養癰遺患。癰因其比較膚淺,危害性不大。與之相比疽則危害性極大,發病後難以治癒,死亡率高。
隋代巢元方證候學專著《諸病源候總論》云:疽重於癰,發者多死。同時,經絡學家認為,膏肓二穴分位於肩胛內側,疽發背是謂病透膏肓,乃不治之症。宋人洪适就在《跋癰疽方》說:
疽發背,三尺童子亦知為膏盲之疾。
疽發背而死的誘因很多,古代醫學家對此作了探討,李迅《集驗背疽方》歸結為五個方面:天行一,瘦弱氣滯二,怒氣三,腎氣虛四,飲法酒、食炙煿物、服丹藥熱毒五。元人楊清叟在《仙傳外科集驗方》亦言其源有五:一是天行時氣;二是七情內郁;三是體虛外感;四是身熱搏於風冷;五是食炙煿、飲法酒、服丹石等熱毒。也就是說,天氣、情緒、體質及飲食等均可能誘發此病。
據《明史·徐達傳》載:十七年,太陰犯上將,帝心惡之。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齎敕往勞,尋召還。明年二月,病篤,遂卒,年五十四。從歷史上的知名人物之死來看,他們背疽而死,都存在憂憤之甚,氣鬱成病的情況,情緒上波動很大,造成情志內傷而離世。
現代中醫綜合古代說法,認為,癰疽只是中醫的一般外科病,其病因有三:情志內傷,氣鬱化火所致;房室不節,勞傷精氣,以致腎水虧損,火邪熾盛;平素恣食膏梁厚味,以致脾胃運化失常,濕熱火毒內生。生於背部者名曰「發背」。一大部分,是由糖尿病(消渴病)導致。
歷史人物由於某種重大的變故,產生了或憤怒、或悲傷、或憂懼、或驚恐等情緒,使五臟失調發生病變,以疽的形式呈現於背部,並因此喪生。疽發背而死」強調的不是死的結果,而是死前的精神狀態。它一方面是對「大怒」、「憤恚」、「憂憤」等抽象情感的具象化描寫。
在古代政治風雲的變幻與權勢轉移中,很多著名人物死於此病其實不足為奇。然史家不厭其煩地提及此種病因,往往並非僅為「實錄」,而是別有深意。實際上,類似於足疾,這一疾病折射的是:此人在政治上失勢或鬥爭失敗,已經超出了疾病的範疇。
參考文獻:
潘務正:《疽發背而死與中國史學傳統》,《文史哲》,2016年第6期,第136-145頁。
什麼叫疽發背?古代醫療技術沒有那麼發達,起初不知病理,類似於現代的癌症,得之即死。所以這個病的病名來源,也是遇鬼而起。晉末劉涓子在丹陽郊外巧遇「黃父鬼」,黃父鬼是一種專吃鬼的鬼,劉涓子是個人,沒有被吃掉,反而因此成就一本「鬼書」《劉涓子鬼遺方》:內中記載「凡發背,外皮薄為癰,皮堅為疽」,這就是疽發背的病名來源。中醫典籍《諸病源候論》分析病理說:「疽發背者,多發於諸臟俞也,五臟不調則發疽。」。在古代,五臟不調發疽者多,我們看歷史記載得背發疽病的人,大多生大氣,抑鬱症,憂憤生疾,氣則生疽,生疽不治則死。
歷史上生背發疽病症者很多,范增、周丘、蓋勛、庾悅、王勇、王士隆、韓簡、閻寶、唐介、張宗璉、庄元辰、朱善張、姚啟聖、宗澤、徐達、劉焉、努爾哈赤……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憂慮成疾。這些人都氣性大,覺得憋屈、冤枉、大志不得伸,所以最後因氣生病,最終病死。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范增,項羽稱之為亞父,鴻門宴上范增給項羽出主意殺了劉邦,結果項羽不但不聽,反而疏遠了范增,范增氣壞了,豎子不足與謀,一場大氣引來一場大病,背發疽而死。這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其他古人大多和范增一樣,或「不得意」,或「不得志」,或「慚憤成疾」,或「心積不平」,或「朝夕野哭」,總之情緒變化極大,故生此病。此病無良藥可治,心病還須心藥醫的那種。
春秋史社,悟空問答最專業的歷史領域專家,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請關注「春秋史社」,有問題歡迎留言。現代醫學認為"疽「是一種皮下的瘡腫,並不難治癒。
然而史書上古人所謂」疽「,大概是一種泛指吧,畢竟古代的醫學,特別是解剖學細菌學等等還不清楚,無法判斷所謂的」疽「是何引發的,於是皮膚上的久治不愈的瘡口就都稱之為」疽了,此乃一家之言。
傳說明朝的大將軍徐達即是死於「疽。話說徐達功高震主,朱元璋心裡擔心,聽說徐達患有背疽,即後背有瘡傷,忌諱吃鵝,於是偏偏賜了徐達一頓全鵝宴,君王賜宴不得不食,而且要吃完,於是徐達即已知君意,流著淚把鵝肉吃完,不久後背疽毒發而亡。
此乃野史,不一定可信,但對於」疽「,可見一斑。
【關注」有意思的歷史「。有用、有趣、有歷史】
史料中經常有「背疽發作而卒」的記載。本來,按現在人掌握的情況,背上長個濃瘡,其實也算不得什麼。就算古代的醫療條件不好,沒有化膿消炎的特效藥,但是,只要把背瘡弄破,把裡面的濃擠了,再敷一些草藥或者是藥膏,很快也都會好。為什麼這對於古人來說,卻就成了絕症,只要流膿就會死呢?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研究一下古代那些背疽發作而死的有名的人。
(范增劇照)第一個是范增。范增是項羽的謀士,也幾乎是項羽唯一的謀士。因為項羽打起來相當厲害,幾乎戰無不勝,因為對於他來說,根本不需要謀士,硬打就行了。范增之所以成為他的謀士,還是項羽的叔父項梁留給他的。而且項梁還讓項羽稱他為「亞父」。有這層關係,范增才可能留在項羽身邊。
但是項羽做大以後,卻一點也不採納范增的建議,范增讓項羽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除掉一個政敵,項羽卻並不予執行。後來,陳平施反間計,離間范增和項羽的關係,項羽卻信以為真,猜忌范增。
范增氣不過,提出要離開項羽。項羽卻一點留戀的意思都沒有,任他離去。
也就在離去的過程中,范增背疽發作而死。
(宗澤劇照)第二個是宗澤。宗澤是抗金名將,一直致力於抗擊金兵,收復失地。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飛就是他發掘出來的人才。
但是,宋高宗對收復失地並不熱心,和秦檜聯合起來,一直在探討和金國講和的辦法,多次限制宗澤的行動。致使宗澤氣恨難平,於是背疽發作。在連呼三聲「過河」以後,毒發身亡。
(徐達劇照)第三個是徐達。徐達是朱元璋的得力幹將,對朱元璋很忠心,為朱元璋打江山,立下汗馬功勞。
但是,當朱元璋奪得江山當皇帝以後,卻大肆屠殺功臣,對曾經和他一起在戰場上廝殺的兄弟們大開殺戒。這種情況,讓徐達深有憂慮,漸漸地,背上就長了一個瘡。
朱元璋知道後,送給徐達一盤蒸鵝。鵝肉本來就是熱性,身上有毒瘡的人是不能吃的,朱元璋卻送他這個。這讓徐達明白,這是朱元璋想讓他死。於是,徐達也是背疽發作,毒發身亡。
這些記載,有正史的,也有野史的。至於文學作品中所描寫的,那更是比比皆是。而且文學作品常常又反過來影響史書。因此,這就成了古代人一種突發身亡的非常有名的病。
(鬱郁不得志的將軍,圖取其意)那麼,古代為什麼會有這種記載呢?
我覺得,這種記載,可能是一種真實情況,也有可能是一種有深意的描寫。
說它是真實記載,我的意思是說,這種病,可能並不是背上長了一個瘡,而是此人體內本身就有很嚴重的病,甚至可能是一種癌症。這種病從體內開始,一直潰爛到皮膚上,其實已經是癌症的晚期了。而古人不明白,以為只不過是背上長一個疔瘡而已。這樣的話,背疽發作而死,也是可以理解的。
說它是有深意的描寫,意思是這是一種形象的表達。
從上面的講述我們可以看出,得這種病的人,大都是政治人物,而且都是政治不得志,非常生氣而不能發泄,非常冤枉而不能申述。就相當於背上長了一個瘡,明明知道它是一個瘡,但因為長在背上,卻對他無可奈何,只能任由他傷害自己的軀體。背疽發作而死,意思就是這個政治人物已經無可奈何,只能承受失敗的命運。
也就是說,古人這樣寫,不過是一種「曲筆」罷了。
(參考資料:《史記》《宋史》《明史》)
何謂疽發背而死,簡單來說就是後背生瘡而死,疽是一種瘡;
那歷史上為什麼古人多是疽發背而死,我們要搞清楚疽的病因,經過論證主要是因為不得志、惆悵、哀傷而致,心情沉悶,鬱鬱寡歡而致,所以這就不難解釋我們了解的到的古書上記錄的古人多是疽發背而死,有一點要說明,我們可以了解到的古人,大多都是在一些史書上記錄的,能出現在史書上的人物一般都不是一般人,或懷大志、或具大才,所以疽發背而死的情況也就出現這些人物身上,一半的平民百姓不會有政治上的不得意。
歷史上最為出名的疽發背而死的人,應該是輔佐西楚霸王項羽,項羽的亞夫范增,因鴻門宴後被項羽冷落,壯志難酬,回鄉途中背發疽,最後去世。
這種病,實際上就是現代醫學上的 肺結核;古話叫肺癆。
這是因為這種病現代醫生的看法是不能生氣、不能從事體力勞動、而且由於這類病對呼吸系統和肝部傷害大,容易讓人產生胸悶氣短的狀態;後期後就出現古人這樣的情況,歷史上這些人又大多是有志之士,本身病沒治好,被人激將生氣後引病發作。
下面是關於這個病簡單說明:
這種病去結核病醫院一轉一大把;病理上屬於交叉感染導致,病症上身體會有鼓起的大包,裡邊會有肉在裡邊流膿生瘡;對人的影響就是胸悶氣短,不易乾重活,不能生氣。
這種病需要常年靜養;現代醫學的治理是手術配合強力藥物,手術後需要讓傷口自然的從裡到外,一點點長全了,所以間歇需要換藥,每次換藥需要將傷口處的腐爛肉及流膿生挖出來,然後敷藥;由於長期吃一些抗生素,導致傷口癒合慢(有時候會長達接近一年)
而且由於長期服藥,這類病人會的肝臟功能會比較差(而人的抵抗力及抗病毒都靠肝臟解毒),就算之後病好了,也要花很長時間(兩三年)來養肝。
以上供參考!
疽不是瘡,此兩病在1975年時,仍有人害過。
瘡是吃人菌及病毒集於一點,由外向人皮內鑽,且潰爛的。
疽是肉內破壞,當須毒菌繁殖時,鑽潰肉及皮冒出,散播其孢子與仔實體的。
所以瘡可直視見的,疽不發時看不見的,且害疽人覺不覺有疽沒,無記錄而不清楚。但由害病者平時表現看,未發疽前是無覺感的。
此兩病有抗生素後,在1975年以後絕跡。伴隨的是虱子.臭蟲.跳蚤等。
本人知的害發疽的人,是同事的一個朋友父,湖南人,疽發已63歲,反正抗生素末控住時,就去世了。不明是控不住,還是沒來得急控,人就故去了。
醫學有記錄否,本人不知。
贊議一下,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古代可沒有體檢設備
古代的醫療條件十分有限,導致很多疑難雜症的病因無法準確判斷出來。
「總不能把活的病人解剖來找病因,畢竟華佗再世只是少數。」
大家都知道,患上疑難雜症人,都會因生病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身體不適醫生都會要求卧床休息,卧床的確是一個治病的好辦法,但一個病人如果長期久卧於床,背部肌肉得不到有效鍛煉,血液循環不暢,這個部位就很容易長瘡。
這點即使在醫療條件十分發達的當下也時有發生,一般採取消炎和局部按摩的方法就可以治癒。但古代和現代不同,古代社會對待瘡口沒有有效消炎手段,只能靠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來抵抗,死亡率自然就居高不下!
古代死者為大,人死之後,大多數都不會去解刨屍體查看死因,往往會只寫「疽發背而死「。
【至於大家所說的為了映射什麼的,船夫感覺可能是個巧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