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天傾東南、地陷西北」是什麼意思?
其實,天不足西北,地不足東南。不是帝顓頊時期共工所以為。而是另有其人。
千古罪人王子夜這是怎麼回事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話說,盤古開天地以後。天空還是灰濛濛的,大氣不足,也不能遮太陽之毒。盤古大神真正發愁之時,有一少年,帶領十三兄妹來見盤王。
他就是後來的三皇五帝之首,天皇。姓望,名獲。字子潤。道號天靈。鴻鈞天尊的關門弟子。
當時,天空還十日懸空,大旱人間。望獲和十三兄妹一起,用元始天尊所給的神箭,把九個魔日給射下來了,
之後,他又帶領眾天工和地工,開始造天降雨了。
造天降雨整個過程,要造六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還必須在大地的十二個方位挖十二口地支井。這其中包括:困頓井、攝提格井、單閼井、執徐井大、荒落井…等等。用來接天上之氣。
天工部由望獲帶來的十三兄妹,加上盤古手下的大將組成了五百多人的大軍。開始造天。
地工部由盤古大戰混沌魔王時期,混沌魔王和她手下的大臣,留下的遺孤共八百於人組成。這其中,包括了以後的天匪地魔,刑天、夏耕、王子夜,王嬈、女魃等等。
在整個造地支井的過程中,王子夜負責造西北方向的困頓井在西伯利亞地區。
由於,這口井離工地太遠,又特別寒冷 。王子夜用三足烏傳授的『移山搬地術』,趁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的把困頓井望南方搬了足足有一千公里,與天干壬沒有對應起來。
所以,現在刮西北風都是寒冷的。就有了天不足西北的說法。
那麼,咱們再來看一看,地不足東南吧?
自從藍天造成以後,在造天降雨的封賞大會上,由於,王子夜的小計量被看穿了,被宇宙大神封了個離中原很遠很遠的天南山當了山神。他很不服氣。就又使用『移山搬地術』的妖法,把天南山從大陸上搬到了東南海里。造成了天崩地裂,地震,海嘯等等自然災害,禍害了許許多多的老百姓。
這樣,就有了地不足東南說法了。再後來,王子夜被天帝大卸八快。
有書王證,據《山海經.海內北經》記載:王子夜之屍,兩手、兩股、胸、首、皆斷異處。
哈哈O(∩_∩)O哈哈~活該。
小編的題目出反了。
《山海經》:共工觸不周山,使柱折,地維缺,天傾西北,地陷東南。
共工將不周山撞倒,不周山支撐天的天柱被折斷了,因此地缺了,天傾了。天傾西北,地陷東南。
不周山長什麼樣呢?
古人認為,天是由一個柱子撐起來的,撐起天的,就是這個不周山上的不周柱。所謂「周」,就是「一圈」「可繞」「可抵達」,而「不周」,就是「不可抵達」,「不周山」,意思就是「遙遠的不可抵達的一座山」。
共工將不周山撞倒,因此才使得天傾斜了。
為何傾斜呢?
因為支撐天的柱子不光一根啊!
其中一根倒了,其餘還有支撐,因此天才會傾斜。倒下的是不周之山,位置在大荒西部,即西北之地,所以才會是「天傾西北」。
古人還認為,地和天是由繩索接連,西北的天柱折斷,而天何其沉重?導致東南部的鏈鎖被扯斷,因此東南部的地就陷下去了。
我畫一張示意圖:
這個神話故事,是古人理解下的,中國地理和天文為何是如此的解釋。
即:
中國東南部位置低,水全都往東南流。
是這樣嗎?
是這樣的:
再說天。
天既然在西北方向傾倒,所以自然而然是從東往西有個滑落的。因此,日月星辰,都是從東南部升起,從西北邊落下。
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是古人對於中國地理和天文現象的一種強行的解釋。這種解釋聯繫到了中國古代的現實人物和傳說,並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或許人們又將昔日的地殼運動,歸結為「共工之怒」。需要注意的是,《山海經》上的人和事,有相當一部分可能真的存在並發生過,值得我們好好研究。
好了,總之: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建築的至中至正,但北京內城的西北角缺了一角,而且東南角也不平整,不禁讓人想到老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Ps 非天傾東南、地陷西北。
此話來自山海經,
共工觸不周山,使柱折,地維缺,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天不滿西北,故日月星辰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這便是共公怒觸不周山,引發史前大洪水。
不過,對於北京內城這樣的設計,有人認為,西北角的缺口是天缺口,寓意著會給皇帝帶來財富和運氣。
一說法是,西北的斜角是因為積水潭的緣故。
一說法是,西北原來是直角,但是這處於車公庄和德勝門的斷裂帶上,因此地基不牢,經常坍塌,所以造成斜角。
應該是「天傾西北,地陷東南」。這句話描述了我國的宏觀地勢。我國的宏觀地勢就是西北高而東南低,整個地勢就象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下去一樣。西北高,故接近於天,是以「天傾西北」。傾者,垂而趨近也。東南低,故澤潦歸焉,是以「地陷東南」。
「天傾西地,地陷東南」據神話傳說是共工氏怒觸不周山造成的。《淮南子 ·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神話中的天以柱(山)支撐,不周山當為西北之柱,柱折而天傾於西北,日月星辰也隨之移向西北,東南因而相對低陷下去。
實際上,我國的宏觀地勢在共工氏之前就早已形成了。母系氏族時期的伏羲氏仰觀俯察,遠近而取,於是始作八卦,稱為先天八卦。先天八卦就是空間八卦,描繪了我國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山川地理形勢。先天八卦中西北為艮,東南為兌,「艮為山」、「兌為澤」。山者,高地也,地高則近天,西北為山,故曰「天傾西北」。澤者,卑濕之地,地陷則卑濕,東南為澤,故曰:「地陷東南」。
天頃西北,地陷東南。
假如地球地軸傾斜,天上的星星相對於地面的位置就會變化。太陽和月亮對地球的夾角也就會有所不同。
地磁會定期發生變化。所以古人所記錄的就是這個意思,其實不是天傾,而是地軸在短時間出現嚴重的變化,甚至導致先天八卦所定的方位沒辦法在用了,因此周文王才重新編寫了周易來指導新的時令和方位。
大洪水應該也是這個問題導致的結果。如果地軸因為外力瞬間偏轉的話,會導致海侵事件,就像你在高速運行的汽車上,突然停車或轉彎,你杯子里的水會因為慣性潑灑出來一樣。
這應該可以解釋各民族歷史上的大洪水事件。當然還有一種解釋是月亮和地球原來是連在一起的。既月球是外星人的飛行器,後來發生了大戰。以共工為代表的種族,摧毀了聯接月球和地球直接的管道。導致了嚴重的災難
。
《淮南子 ·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天傾西北是指銀河系西北東南的走向,地不滿東南,是對中原河流均流向東南方的描述,記錄這段話的人群只能是黃淮中間的中原地區人群,也說明了中國原始指向的地方。
這確實是神話性質的描述,但我們要從這個神話中找到幾個歷史的關鍵真相。
首先是共工,中國遠古的記憶中只要有水災的記載就有共工氏,但可笑的人好像認為都把共工當成一個人,其實共工這個部落在一個地方頑強地生息了至少4000年,最後的記載是禹伐共工,舜帝流放共工的王室到幽州,今在北京密雲有共工城遺址,從此後共工氏在中國的洪水相關文獻里不見了。那最早的記載呢?有的古籍把共工列為古三皇,也有列為五帝的。其實共工這個部族的名號因為其突出的特點一直未變,其生息的區域也一致未變,在黃河中下游的豫北冀南地區,而最顯著的就是在新鄉的共山共水之地。
其次黃河的走向問題。黃河過三門峽後向東,在洛陽之後的孟津附近出黃土高原,進入中國的一級地形的平原地區,河道失去山谷的約束,由於泥沙攜帶量大,河道淤積很容易形成懸河。在有記載的約3000年歷史裡面,發生了數十次改道,其中70%的時間從岱嶽和太行山之間向東北流入渤海,而30%的時間向東南走東平湖、徐州一帶,在泗陽一帶入黃河。而黃河也會奪淮入海,那就是大水災。
再次是水災。天文訓里記載的是這樣一個大水災,在歷史上發生了不止一次,對華夏民族產生深遠影響的起碼有三次,天文訓里將的顓頊與共工相爭的這次影響最小。伏羲女媧的傳說同顓頊與共工的這個記載在古籍里常搞混,其實是兩次或更多,而古人一定要合併為一個,就必然自相矛盾、難圓其說。
中國的氣候有一個千年的規律,這個規律並不是一個十分嚴謹的結論,但統計上確實存在。從搜集的資料看,乾旱的周期與氣溫變化相比有一個獨立的規律,大約千年中前三百年嚴重乾旱,中間四五百年暖濕,後二三百年變干。下表是筆者統計的一個不嚴謹的乾濕變化表
7.2-7kaBP暖濕,發生一次大水,而女媧補天,伏羲農業革命,女媧造人。伏羲之前開啟了農業革命,黃淮之間大水估計消滅了所有人口,都是女媧伏羲氏後來造人後裔重新覆蓋了這些地區,所以伏羲一人的直系後裔現在有1.4億人左右。
7-6.7kaBP乾燥,風大農作物不結實,漢書記載「朱襄氏做琴調和陰陽」。
6.7-6.2kaBP暖濕,仰韶半坡開始發展,神農氏在西北完成農業革命。
6.2-5.9kaBP 季風南移北方乾旱,河洛、泰山地區降雨減少,農業發展,文化發育。
5.9-5.7kaBP 北方大旱,「夸父追日」舉族向大澤(黃淮中下游)遷徙,炎帝侵陵諸侯,蚩尤霸九隅,都網黃河下游發展,所以發生了黃帝逐鹿戰蚩尤、黃帝阪泉戰炎帝,造成了廟底溝文化對半坡進行升級覆蓋。
5.6-5.2kaBP暖濕,少昊、顓頊政權穩定,在中原發育。
5.2kaBP大水,顓頊共工爭為帝,共工怒觸不周山,其實是大水發生了黃河在南岸決口而從東北方向入渤海改為東南流入黃海的改道。
5.2-5.0kaBP 乾旱,帝嚳部族南侵,伐吳戎、巢湖房王和江漢句芒,大羿射日,帝嚳與北方因乾旱南下的草原民族犬戎發生戰爭。
5.0-4.7kaBP 大旱 仰韶、紅山、大汶口皆消亡沒落
4.7-4.2kaBP暖濕,龍山文化興起,由山東龍山到河南龍山,再到山西陶寺龍山過渡,是降水從東南向西北延伸的氣候變化造成的文化現象。
4.2-4.1kaBP十年九澇,後期大水,堯舜禹治水。
4.1-3.7kaBP 乾旱,后羿射日篡夏,夏桀亡於乾旱,「伊洛竭有夏亡」,詩經中關於夏桀是毒太陽的風,也是體現的乾旱。
3.7-3.2kaBP 暖濕,商文明時代,這個周期降雨核心帶已經南移到長江流域,黃河未發生大水災,而長江此事情還沒有很好的開發。
3.2-3.0kaBP乾旱,商沒落。
3.0-2.8kaBP乾旱,西周羸弱。
2.7-2.2kaBP暖濕,春秋戰國,五霸七雄。
2.2-1.8kaBP北方乾旱,漠北草原民族南侵。
1-0.7kaBP北方乾旱,遠東漠北的女真蒙古草原民族南侵。
現在中國北方進入一個持續乾旱的氣候循環。
黃河流域的三次大水的大氣候背景是東亞季風的持續南移,在4000年前到9000年前淮河到桑乾河之間地區一直是季風氣團的交鋒地帶,所以降雨豐沛。
在8千年前中國人的祖先基本從採集狩獵的形態,轉到了定居的原始農業形態,人們開始關注水文和氣象知識,所以天文和地理水文知識意識開始萌芽。7千年前後的黃河大水,就是人們對大洪水的記憶,黃淮之間的人群被大水掃蕩一空,伏羲是女媧氏族的一支,伏羲女媧的地望在哪裡呢?一種說法在山東,但山東在大汶口之前的遺址目前只有後李和北辛,均在魯南的泗水流域,規模與河南裴李崗的遺址群在文化和規模上比差距還是很大的,一說在河南的裴李崗和賈湖地區。賈湖和裴李崗遺址的年代均在八千年前左右,而女媧應該是汝水和媧水的氏族,伏羲的地望可能在新密的宓山。從水文看,黃河大水一般都在政治之後,開封到蘭考之間決口,奪媧水、潁川、扶溝入淮的情況多發,而汝水和媧水之間的區域偏西而可能躲過水患,所以發祥於賈湖文化的女媧氏族,在已經完成農業革命並向父系氏族轉變的伏羲部落的帶領下,戰勝的洪水,並佔領了黃泛區的豫東魯西和兩淮的大量農地,人口迅速繁衍,這既是女媧造人神話的歷史真相。而這時人們開始認識到銀河系的走向,發現黃河水和黃河之間的支流都是向東南流的,所以產生了「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的神話解釋。在這個神話里還沒有顓頊和共工的事情。
約兩千年後的黃河中下游又發生了一次大洪水,那麼這次的過程是共工與顓頊爭為帝,這個故事如果屬實,那麼可以確定顓頊帝是在5200年前的存在,這個與大河村遺址的遺存時間匹配,顓頊的母族是大汶口的少昊族,顓頊的部落在豫北睢陽、鶴壁一帶,在少昊族的支持下,顓頊部落成為中原部落盟主。這時的大水引發部族衝突是很正常的。不周山在《山海經西次三經》里有記載,但也說不清楚在哪裡,從水文上看,這個不周山只能在孟津之後到開封之間,是不是共工族看到黃河水太大,所以在「不周山」這裡的黃河南岸掘開了大堤,形成了滔天的洪水,形成了《淮南子》的記載。這次的記載,已經有人物、有地點有時間了,說明在顓頊時代人們形成的生產力水平、水文知識、天文知識和社會組織意識已經非常強烈。顓頊的絕地天通政策,我認為是人類史上的第一個成功實施的宗教思想統一政令,為華夏族統一做了思想和文化的準備,被歷史嚴重忽視了。
第三次大的水災就是堯舜禹的治水,這個就不說了,直接促進了華夏族的形成、中華大一統政治倫理的形成、組成了第一個有國家政權形式的王朝夏朝,是中華文明的開端。
總結一下,如果這個神話是有依據的,那麼這次水災不是堯舜禹的那次大水是可以確認的,那麼可以肯定這次水災最晚不會晚於5000年前,就是在整個龍山文化以後和龍山之前的三四百年的大旱期間不可能有這樣大的水災。那麼可以說顓頊王朝應該存在於5200年前左右的暖濕氣候時代。再一個就是最早描述這個歷史的人是黃淮之間的人,不可能來自渭水、汾河和冀魯豫平原。
這個說法的直接來源是《淮南子 ·天文訓》:「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共工怒觸不周山,造成天傾西北,地陷東南。
當然,任何神話都是後人編出來的,不過任何神話的產生,都是基於古人最初對天地宇宙觀察得到的印象和猜想。這則神話應該是中國古人對於北極、地形、水流方向等等問題的解釋。
不過,即使是在古代,天文學家們對這則神話,和這句話的含義,做了許多討論,甚至指出它其實並不正確。
比如,「天傾西北」嗎?其實在我們中原地區,我們直觀上看到北極星、北斗星在天空中並不特別高的位置,同時天空里所有恆星都在以北極為中心轉動,北斗七星又那麼顯眼。所以在古人看來,它們是具有某種超然、神聖地位的,至少是天空的中心,「北極為天下之中」。北,並不是西北。這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按周髀算經的比喻,把天空比作一把大傘,那麼它是向北傾斜的。
那麼,古人為何又稱「西北」呢,這或許是因為日月星辰總是東升西落,按照我們日常的理解,水往低處流,日月星辰往西沉下去,相比那邊更低吧?。
地陷東南,或許容易解釋一點兒,因為古人看到我們中原的水流總是向東、向東南流淌的。那麼,這一點兒相對容易接受吧。當然也可能跟日出東方有關係吧。
「大河向東流( ⊙o⊙ )哇!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啊!」 古人的猜測,說明他們也想知道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星空的神秘,令古人無時不刻地會想到「天傾西北,地陷東南」這句話,包括這首歌詞。
正解: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指的是發生在四川盆地的一次超級堰塞湖潰堤事件。
青藏高原東部,100公里內,海拔從3500米直降至500米。從成都平原望去,川西高地拔地而起,直入雲霄,是為「天」!
天柱(山)倒了,堰塞湖潰壩,於是東南部的盆地,漸漸沉入水中,給人一種陷地的錯覺。
古人真實地記錄了洪水的景象。
註:不周山,指山很大,無法繞它一周。
謝邀。「地陷西北,天傾東南」是出自《山海經》的一句話。《山海經》是古代楚人創作的一部巫書,保存了先秦時期神話資料最為豐富的古文獻。此書共有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十三卷兩大類。楚人重祭祀,好巫風,每逢祭事由巫師領唱歌舞。巫師說唱中彙編出大量的神話傳說。「地陷西北,天傾東南」就是神話《共工觸不周山》中一句唱詞,形容得罪大神共工,造成天地崩潰。《山海經》全文三萬多字,除了神話傳說之外,還涉及地理,歷史,宗教,民俗,動植物,礦產,醫藥,民族學,地質學等,可說是上古先民的《百科全書》。正因為它具有極高的文史價值,兩千多年來對該書作者,創作年代等問題都爭論不休。最早,西漢劉向認為是夏禹及伯益所作,將功勞甩給北方祖宗。一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魯迅才指明《山海經》文字性質:「所載祠神之物多用糈,與巫術合,蓋古之巫書也。」八十年代以來,許多學者在博徵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出土的楚文物和書中記載實地考察,終於證實該書即是楚地巫書。創作時間從戰國末期到西漢初年共20多年。由漢初大文豪劉向整理成書。
輕清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至共工氏戰敗,頭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缺: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天既輕清而上浮,何以傾其西北乎?又未知輕清之外,還是何物?」 共工氏撞斷昆崙山,西北的天柱塌了,自然天就向那個方向傾斜了。 天向西北方傾斜下去,東南方翹起來,就將東南方的地維崩斷了,因此大地就向東南方傾斜。 這些都是古代神話對日月星辰運行和江河湖海流向的解釋。
「天傾西北」:「天」本身當然是不可能傾斜的,能夠傾斜的只有地球的自轉軸。由於地軸的傾斜,地面的人們看到原來天上的星星位置發生了變化,於是認為「天傾」了,如下面兩圖:
假設史前某天晚上子夜12點,古人看到頭頂正中有一個顆星星;不久後由於地軸傾斜,這顆星星在古人看來變成偏北方向了。 這裡必須注意,由於地球的公轉和自轉,不同的季節和月份,與及每晚不同時刻看到的星圖是不同的,所以必須在相同或相近的日子和時刻比較才有意義。
同理,按觀察者所在經線,左西右東,假設史前某天晚上子夜12點夜12點,北半球某人看到星星在頭頂正中A點;彗星撞擊後,這個A點在同一時刻就會偏西了。不過要注意: 1.不是地球上每個位置都能看到的每顆星星都會西移,例如觀察者在赤道上,原子夜12點頭頂正中的星星,撞擊後目視位置也不會變; 2.這個圖反應的是地球背向太陽的一面,是背視圖;前面的圖是側視圖,所以兩者反映的地軸轉動角度在三維坐標上是不同的。 那麼地軸在短時間內的傾斜怎樣才能造出呢?
約在11000~15000年前,一顆慧星撞擊地球,發出轟天的聲響,產生猛烈的地震,激起全球範圍滔天的巨浪,不絕的豪雨,並導致地軸傾斜角度加大及長時間的低溫和冰河期。這場災難也毀滅了全球當時超過90%的人口,使人類整體文明水平倒退數千年以上。 以上是對史前大洪水最符合科學(當然不一定符合神學或科幻想像)的解釋。對於這個解釋,首先可能受到的質疑就是:彗星撞地球?那人類還能倖存?生命還能倖存?? 答案是,不僅慧星本身有大有小,最重要的是它的質量是分散而不是集中的。彗星主要組成部分是冰,但並非一個完整的大冰球,而是由許多個互相獨立且分離的冰塊(或冰山)聚集在附近形成。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彗星的質量比行星甚至衛星都小得多,無法依靠自身引力結合成完整的球形,只能形成相對疏散分離的「冰山群」。因此當它撞擊地球時,衝擊力是分散釋放的,衝擊的總能量雖然不小(所以才能導致地軸轉動),但每次衝擊的能量相對於地球來說還不太大。這是人類和生命能夠倖存的關鍵。 其實彗星撞地球(或掃過,擦過地球)的事情在地球形成後幾十億年來經常發生。不過絕大部分彗星都很小,對地球和生命沒有什麼威脅,反而帶來大量的水,形成了今天廣闊的海洋。據科學考證,生命剛誕生那時,即距今30多億年前,地球表面只有10%是水,而今天是70%,再考慮水面也是上寬下窄的梯形,可以認為以體積論地球上超過95%的水都是後期出現的,而它們最可能的來源就是大大小小的彗星。 我們還可以估算一下這顆引發史前大洪水的慧星的大小: 如果這顆彗星上的冰最後全部落入地球並融化成水,必然會引起全球海平面上漲。早有許多科學家估計,一萬多年前地球的海平面比現在低100~200米,美洲和歐亞大陸是連在一起的,所以才能形成「陸橋」供史前人類遷移。另外也有在琉球群島附近和加勒比海等的海底發現古代文明的建築物的報道。由於當時海洋面積已經足夠大,邊緣效應可以忽略,海洋面積仍按地球表面積70%估算,如果海面平均上升150米,即0.15公里,地球半徑是6371公里,因此這顆彗星帶來的水是4πr*r*70%*h=4*3.142*6371*6371*0.7*0.15=5356萬立方公里。這個數字可能不夠直觀,那麼如果是一個完整的冰球,其半徑為R,則(4/3)πR^3=5356*10^4,R≈234公里。當然彗星不是一個完整的大冰球,如果它的主要部分由一萬個小冰山組成,每個平均半徑就是10.9公里。事實上組成彗星的主要冰塊遠超過10000個,而形狀也是不規則的。這樣當這顆彗星還在太空遊盪,沒有墜入地球之前,它外觀上的半徑應在1500公里以上。李衛東的科幻小說(當然李本人不這麼認為)中提及古代瑤族人所見「七棱八角」的「月亮」,應該就是這顆彗星接近地球(但還遠遠沒進入大氣層)時的景象。 再分析一下彗星撞擊可能的方向,地點和時間: 瑤族人說他們的祖先看到了「七棱八角」的「月亮」,說明該彗星接近地球是在晚上,而且也是由東向西的方向,時間在滿月之夜前後。由於開始時,在出現時間、形狀和方向和月亮相似,古瑤人才會誤認為這個就是「月亮」。後來該慧星越來越近,越來越大,不僅遮蓋了真正的月亮(所以瑤人一直不知道他們看錯了),而且讓古瑤人看到了更細緻的部分--七棱八角的冰山。這個時候,估計該「月亮」顯示的半徑至少要比我們現在看到的真實的月亮大10倍以上(面積100倍以上)。 由於月球半徑是1738公里,離地球38.4萬公里,剛才我們估算該彗星的半徑也是1500公里以上,和月球同一數量級,所以如果古瑤人看到半徑10倍以上(面積100倍以上)的「月亮」,則此時該彗星與地球的距離當在3萬公里左右。由於該彗星的有效半徑約1500公里,此時當然還遠遠沒有進入大氣層,對地球發生影響。事實上,如果它的飛行速度是12公里/秒(第二宇宙速度上下),則還有2500秒,即40多分鐘才會撞上地球。注意:古瑤人能看到有細節(七棱八角)的「大月亮」,說明這個「月亮」離地球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太遠不可能「大」,也看不到細節;太近了地球就會全部遮住太陽光,這個「月亮」就是黑壓壓的一大片了,所以距離三萬公里左右是最合適的。 看看西太平洋海底滿布皺褶的地貌,全球僅有,和其他地方區別很大,這些皺褶是板塊理論不能解釋的。這裡很可能就是彗星的撞擊區域。方向如圖紅色箭頭所示,不過不是垂直於地面(或海面),而是有一定角度傾斜的撞擊,這樣才能造成密布的海底皺褶和地軸的偏轉。整個西太平洋海底有皺褶的地方很可能都是冰山的墜落區域,如圖粉紅色的大圈內;皺褶最密集的區域,如圖橙色的小圓圈內,可能對應慧星頭部的中心,這裡冰山較邊緣密集。
彗星撞擊說可以很好地解釋很多科學發現和古代傳說,例如長毛猛獁象的突然滅絕。
在西伯利亞挖出來的長毛猛獁象遺體,胃裡面還有鮮草。說明這些大象是忽然間被凍死的,之前西伯利亞至少是芳草遍地,可供長毛象食用和適合它們生活的溫帶地區。彗星撞擊不僅使地軸傾斜,使西伯利亞變成高緯度寒帶,而且其無數零下100多度以下的冰山和冰塊會使全球許多地區驟然冰封變冷。西伯利亞很可能是大量小體積冰塊的落下之處。 至於地球生命之所以能少量倖存,前面也說過,因為撞擊是分散的,而且彗星撞擊比小行星撞擊的後果好得多。因為小行星是固體岩石,高速撞擊時會爆炸和燃燒,飛起的熾熱的碎片和揚起的塵埃會遍布全球和大氣層。而彗星主要部分是冰,撞擊時至少不會爆炸燃燒,碎片和大氣摩擦生熱也只是融化成水落下來。前文假設該彗星主要部分半徑約1500公里,那麼直徑就是3000公里,再按12公里/秒的速度,慧頭全部撞上地球約需要3000/12=250秒,超過4分鐘。注意:這個撞擊的能量是分成4分多鐘平均釋放的(還有太平洋作一定的緩衝);而如果是一個實心的小行星一次撞擊,衝擊時間是毫秒級別的,一次集中釋放的能量要大好幾個數量級,這才是災難性的,也是恐龍滅絕的原因。 再譬如,聖經和全球許多民族傳說當中連續幾十天的全球範圍大雨也很好解釋。現代科學知道沒有任何一種地球自身的氣候現象可以造成這樣長時間大範圍的強降雨,而且這在科學上是不合理的:因為持續全球範圍的強降水,意味著沒有蒸發(嚴格地說,是降水量遠大於蒸發量);沒有蒸發,則降雨不會形成,更不可能大範圍持續。但彗星撞擊完全可以。因為彗星都有彗尾,所謂慧尾就是相對稀疏和細小的冰塊。這些冰塊受地球強大的引力吸引不斷進入大氣層,摩擦融化,由於地球的自轉,就形成全球範圍的持續強降雨。普通彗星的彗尾也有幾千萬公里長,有的甚至達數億公里,慧尾全部落入地球需要幾十天是毫不奇怪的。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估算該彗尾的質量:按聖經記載下了49天的全球性大雨,那麼按照現代的「大雨」標準,平均每天100毫米,總共就是4.9米。這些降水最終會全部流進海洋,引起海平面升高4.9/0.7=7米。而由前文我們知道,這次彗星撞擊地球帶來的水總共使海面升高了約150米。7/150=4.7%,恰好就是慧尾質量占彗星總質量的比例範圍內(1~5%),符合得非常好。 還有,南島民系(馬來人)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島嶼的廣泛分布和印第安人的來源之謎等等也很好解釋:因為這些島嶼在大洪水前就是和大陸連在一起的,美洲和亞洲也是連在一起的,不需要這些原始民族有多麼強的航海能力。而且當亞洲和美洲連在一起時,古「白令海峽」陸橋應該不是太冷,先民們可以方便地自由穿越。 再譬如十五世紀土耳其發現的一幅南極洲古地圖,現代科學知道是描繪南極冰層以下的大陸海岸線。這在古代的科學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除非在大洪水以前的遠古時代,南極並非極地,至少不是全年冰封,古人才可能環繞其航海並畫出準確的海岸線圖。所以這也是大洪水由彗星撞擊而來的一個佐證。 所謂「地陷東南」,就是彗星撞擊引起的巨大海嘯(浪頭可能高達數百米)是從東亞大陸的東南方向鋪天蓋地而來的,在先民看來,就是東南方向的大地塌陷了,使海水狂湧上來,也只有撞擊是在西太平洋發生時才會如此。古人不知道那麼多科學原理,所以將看到的情景,聽到的聲響,感到的震動想像為「共工怒觸不周山」,引起天崩地裂,星辰移位的神話故事。 有網友曾提出:你能解釋得了大洪水傳說,那麼為什麼沒有大冰凍傳說呢?冰融化吸熱的啊,猛獁象都凍死了誒。 ----------------------------- 我的回答是:當時落下冰塊的地區主要可能有三個: 1.西太平洋,那裡沒有人類,自然也不會有傳說; 2.西伯利亞,有人類的話也被凍死了,不會留下傳說; 3.南極洲,理由同2。 而且很可能,撞擊的時候剛好是北半球的盛夏季節。所以北半球的其他地方,只是平均氣溫由正常的30℃下降十幾二十度,雖然很涼,但還談不上嚴寒,相對於大洪水來說印象不太深刻。而南半球本來就沒有多少原始人類,留下傳說的機會更小。 後來西太平洋的冰山雖然逐漸融化吸熱,但到亞洲大陸的距離還是比現在南極到澳大利亞遠,氣候雖然變冷了,但仍沒達到嚴寒酷寒的程度,所以對先民來說印象也不太深刻,所以也沒有留下冰凍傳說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