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魯智深說圓寂就圓寂呢?


其實,此圓寂非彼圓寂。

那日,魯智深擒得方臘,宋江對魯智深道:「今吾師成此大功,回京奏聞朝廷,可以還俗為官,在京師圖個蔭子封妻,光耀祖宗,報答父母劬勞之恩。」

魯智深答道:「洒家心已成灰,不願為官,只圖尋個凈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

宋江道:「吾師既不肯還俗,便到京師去住持一個名山大剎,為一僧首,也光顯宗風,亦報答得父母。」

智深聽了,搖首叫道:「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

宋江聽罷,默上心來,各不喜歡。

兩人聊的極不投機,宋江句句不離功名利祿,字字都是權利富貴。魯大師聽的生氣,直接懟回去,什麼都不要,有個全屍就算萬幸了。征方臘損兵折將,很多兄弟身首異處、屍骨未寒,魯大師這話諷刺的宋江說不出話來,兩人都不高興。

接著張招討彙集劉光世、童貫,都來睦洲給宋江慶功。慶功之後方才安葬眾將,做道場超度亡魂。收拾完畢,便隨張招討回杭州候旨,等著班師回京。所以杭州是回京前的最後一站。

那一日,月色朗朗,魯大師睡不著出來透氣,卻見高處站著一人,臨江而立,持壺自飲。仔細觀看,原來是豹子頭林教頭。魯大師歡喜,叫道,師兄飲酒怎地不叫我,語罷,三兩竄便竄到林教頭身邊。

林沖嘆了口氣,道,我這心中氣悶,自東京被高俅害死娘子,我沒有一日不想報仇,原以為上了梁山,聚起事來,有朝一日殺到東京,宰了高俅那廝。卻不想宋江力主招安,如今為了朝廷賣命,雖滅了方臘,卻是兄弟凋零,怎不讓人感嘆凄涼。

魯大師痛飲一大口,師兄,眼見得這次打方臘就是奸臣的伎倆,是想讓我們和方臘兩敗俱傷。那日我親手擒住方臘,看那方臘的確是條好漢。他當初也是與我們一般,被朝廷所迫這才造反。臨走時他還與我說了一句話,他說他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細想了一想,恐怕確實是如此。朝廷用我們乃是為了以寇制寇,如今方臘已滅,我們又多與奸臣有怨,將來進京,如何放過我們。

我也是惆悵於此啊,林沖望向江水,如何才有兩全之策。

話音未落,聽的後面一陣腳步聲,二位哥哥好生偏心,在此飲酒也不喚我。

二人同時回頭,原來是行者武二郎,手中提著一大壇酒跑上來。武松哈哈大笑,喝酒用壇才痛快。

林沖望著武松斷臂,伸手拉住二人:有了,回京終歸難逃一死,不如我們就死在此處…

魯大師與武松相視一笑,妙啊!當初我師傅智真長老予我四句偈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原來師傅早已為我想好後路,聽說錢塘潮水從不失信,明日八月十五正好實施。

武松早已明白二人之意,道,我本已殘廢,正好留在寺中,不便回京。

林沖拿起酒罈又灌了一口,道,夜涼風驟,受了風癱,看來得麻煩二郎照顧了。

說罷三人哈哈大笑,對了,魯大師突然想起,楊志兄弟也在丹徒養病,不如……

甚妙甚妙,此時的三人心情無比輕鬆。

第二日,聞說魯智深坐化,武松跟宋江辭行,留在六合寺,臨啟程,林沖患風癱留下養病。沒多久丹徒傳信說楊志病故。半年後武松傳書宋江,說林沖病故。

數年之後,楚州廖兒窪,四座墳塋並立,墳前立著四人,一人光頭僧衣,一人只有一條手臂,一人豹頭環眼,一人臉上一搭青記……


魯智深天生神力,久經沙場,無傷無病,又正值壯年,說圓寂就圓寂了,這不科學啊。其實,不科學就對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學就是要反科學,比如賞月,我們想到的是「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而非月球上的隕石坑。

《水滸傳》里王進算是第一個好漢,有骨氣,有血性,緊接著史進出場了,光彩更加照人。魯達一出,驚艷萬方,天下竟有此等人物!作者在魯達身上傾注了很多心血,可以說,他是把魯達當成偶像和「愛人」來寫,心中滿是敬與愛。魯達為救金老父女,三拳打死鎮關西,成了逃犯。好人有好報,作者趕緊安排金老父女報恩,魯達有了新的生命起點。

五台山上清苦異常,魯智深屢屢犯錯,幸有智真長老處處維護。第二次大鬧五台山後,智真沒法再保他,於是寫了推薦信,將魯智深託付給了自己的師弟。到了大相國寺,魯智深雖沒被重用,但好歹是個菜頭,又有張三一幫人追隨,倒也十分瀟洒。後來二龍山落草,終有了立足之地,同時也奠定了他日後在梁山的地位。再後來沙場征戰,立功無數。「逢夏而擒,遇臘而執」,魯智深居功至偉。

明代的大思想家李贄認為魯智深是狂禪的代表,並稱讚他為仁人、聖人、勇人、神人、羅漢、菩薩、佛。仁人、聖人、勇人是儒家的最高追求,神人是道家的理想境界,羅漢、菩薩、佛是佛家的終極目標,魯智深都做到了。我們看到,作者著力塑造的幾個主要人物結局都不圓滿:武松丟了胳膊,林沖病死,宋江和李逵被毒死,吳用自殺。唯有魯智深,作者不忍心讓他受半點傷,最後也給了他一個最圓滿的結局。

聽潮而圓,見信而寂,我們俗人覺得死亡是無比悲哀、無比可怕的,然而對大德高僧而言,圓寂則是最後的加冕。軀體不過是一具臭皮囊,如今羽化而去,人生圓滿了,生命超脫了。潮信可以看作佛祖派來的使者和禮賓隊,東南地區所有的高僧大德,梁山多年的生死兄弟,一起來送別,何等浪漫!何等壯觀!魯智深成佛了,他去來隨心,對他人有交代,給自己有交代。他也受了很多苦,所以作者安排他在六合寺圓寂,不讓他親見很多兄弟的悲慘結局。


魯智深不是說圓寂就圓寂的,其實是有原因的。那是他師傅給他四句偈語道出了實情,魯智深相信師傅的偈語。具體偈語和圓寂過程是這樣的。

《水滸傳》中有三個真正的男人:林沖、武松和魯智深。三人恰好都是好哥們。林沖是個完美君子的化身,是個好丈夫、一個優秀「公務員」,社會的黑暗,讓他有點窩囊。武松就是除暴安良、匡扶正義的化身,是個剪除邪惡的『』行者『』,是個真正的好男兒。然而,《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卻說,魯智深是我塑造最成功的一個人物。

「魯智深」單從名字來看,他是個充滿矛盾的結合體。魯也魯莽也。智深大智慧也。確實,他雖魯莽卻不泛憐香惜玉,由歌女翠蓮不幸的遭遇,才引出了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他雖強悍卻不欺凌弱小。天不怕地不怕。,即便惹出人命官司,避禍五台山也不消停,斗潑皮,倒拔垂楊柳。『』花和尚『』不花,不修身不誦經,卻古道俠腸,路見不平拳打搶婚的『』小霸王『』周桐,大鬧桃花村。看似粗枝大葉不修邊幅,卻對林沖無微不至,暗中保護,才有了林衝刺配滄州道,魯智深大鬧野林,斗殺賣友求榮的路虞侯故事。

魯智深的一生經歷,有四句偈言說的好。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遇林而起我覺得是指野豬林,有的人認為指的是林沖,你的看法呢?遇山而富指的是單打二龍山,最後得了點金子,然後下山了。遇水而興指的是魯智深投奔水泊梁山,之後比較順利了。遇江而止說的是魯智深在浙江六合寺園寂。這也是他師傅智真長老對他的點化,水泊梁山的將領最後結局都挺悲慘的,他師傅早就預料到了這點,。故在他功成園滿時讓其死去,給了這個『』神人『』般的人物一個善終。

話說魯智深擒解珍、解寶之後,和武松及寺里的和尚夜宿六合寺,當晚,月明星稀,突然,有天蹦地裂的一種聲音傳來,智深大驚,以為是賊兵來了,抄起『』傢伙『』就往外跑,寺里和尚見狀忙問:『』你這是往哪裡去?賊兵至,往之。智深答道。眾人大笑。原來智深乃關西漢子,並不知道錢溏江潮夕現像。『』今八月十五,每逢這天,錢溏江必來大的潮水,因為守時,故當地人稱之為潮信『』。寺里和尚說完,推開窗子指給智深看,遠方的潮水馬上隨著潮信就到了,聽上去猶如千軍萬馬在奔騰,難怪智深把它當成了賊兵了。魯智深聽罷頓悟。拍掌笑道:「俺師父智真長老,曾囑付與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萬松林里廝殺,活捉了個夏侯成;『』遇臘而執『』,俺生擒方臘。今日正應了:『』聽潮而圓,見信而寂『』?智深問眾和尚,什麼是圓寂呢?眾人暗笑,出家這麼久了連這也不懂。『』圓寂就是死『』,和尚小心的說道。

智深聽罷對和尚說,給洒家弄點熱水,今俺要圓寂,和尚十分驚奇並不敢怠慢,趕緊去辦。魯智深命又讓武松取紙筆來,寫下了幾句偈語: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事畢,魯智深沐浴更衣,盤腿打座,悠忽,騰起並不落下,下面好像有東西托著一般。不久,魯智深座化而死。

這就是魯智深說圓化就圓化的過程,也是魯智深脫離這骯髒世界的過程。只可惜拋下了兩個好兄弟了。

(文/秉燭讀春秋,??點關注)


水滸108將中,魯智深最有慧根。並不是說圓寂就圓寂,而是魯智深「隨緣」。

魯智深是個保有更多天性的率真洒脫之人,簡單真實,一直童心未泯,洒脫不羈,特立獨行,愛自由,不做作,是一個有著大智慧的性情中人,也是水滸人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本文只對魯智深的人生智慧作一下淺談。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中,真正名副其實、能擔得起「好漢」之名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如林沖、武松、魯智深、燕青、楊志、阮氏三雄等。這些人最能代表梁山精神,具有好漢本色。

有觀點認為「最能體現梁山好漢風範的當屬魯智深」,稱他為「梁山最佳代表人物」。此論雖系一家之言,卻也絕非妄論,而是具有一定的道理。

金聖嘆說對魯智深「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心底厚實,體格闊大。」尚南生也認為魯智深:「以平天下不平為己任,專一捨己救人,則仁也非鹵莽也 。神禹於一人飢猶己飢之,一夫溺猶己溺之;空則席不暇暖,墨則突不及黔。敢殺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釋教言眾生未度逝不成佛,皆此意也。」極言魯智深的「利他」思想。說魯智深的行為符合大禹、儒家、墨家、基督教、佛教的價值觀。這個評價是相當高的,從中可以看出魯智深身上所具備的一些主要特點。

他雖然被稱為「和尚」,但他從來不遵守出家人規矩:喝酒吃肉毫無顧忌,遇見不平拔刀相助,是一個嫉惡如仇的錚錚鐵漢!

當魯智深在潘家酒樓遇到以賣唱為生的金老漢父女倆,得知一個自稱為鎮關西的無賴鄭屠,不僅霸佔了金老漢的女兒翠蓮,還向他們強行索要錢財。魯智深聽後火冒三丈,立刻就起身要跟鄭達討個明白,給金老漢父女倆伸張正義。第二天早上,他把金老漢送走了以後,便來到鄭屠的店裡,故意找碴,只打了三拳就讓鄭屠夫一命嗚呼了。

魯智深就是這樣一個敢作敢當的人。他力大無比,在相國寺倒拔垂楊柳,鎮住了一幫潑皮無賴。所以「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成了他一生的性格寫照。

佛家的修行有多種,條條大路通彼岸。廟中打坐是修行,無私做人也是修行,一味追求苦行並不一定能成佛,放開手腳濟世可能成佛。這個看似不講理、不受戒的花和尚,卻有一身為民不懼水火的正義感。桃花山小霸王周通強搶民女,被他一頓鐵拳;瓦官寺的和尚、道士無惡不作,成了他杖下之鬼;野豬林暗中護送好友林沖,有情有義,魯智深簡直就是一無私無欲的做好事的菩薩,救民於水火之中。

和犯淫戒的和尚裴如海相比,魯智深的第一條優點是不貪色,這也正是整部書中所追求的道德規範。

魯智深之所以獲此讚譽,固然有武力因素在內,其最主要的原因卻是在水滸一百單八將中,只有魯智深不是為了自己的私仇,或為了什麼財富、義氣而造反。他走上梁山,成為綠林好漢,完全是為了解救他人的危難,為了替社會上廣泛存在的受壓迫的人伸張正義。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這就是魯智深;重情重義,為朋友兩肋插刀,這就是魯智深。他的一生故事,可用這樣幾句話概括: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遷,遇江而止。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故事的最後,魯智深在憂憤中於杭州六合寺坐化成佛。可能很多讀者要問:魯智深滿手血腥,怎麼能站在佛的行列?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誰都知道,他有一顆最可貴的佛心。魯智深的師傅智真長老深深地知道自己徒弟的為人,在他陪同宋江,重上五台山之時,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魯智深實為佛界降魔尊者下凡是也。施耐庵先生通過這樣的安排,正是要告訴讀者,這樣的魯智深才是真正的好漢,是中國俠義精神的偉大象徵,是水滸108條好漢中當之無愧的第一英雄。

一百單八將之中,熙熙攘攘的浮世眾生之中,誰能像魯智深一樣走得如此洒脫,這般優美,宛如一首清新雋永的無韻詩,難怪大惠禪師讚頌他:

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咄!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

很難想像,花和尚魯智深在座次石碣上的星號竟然是「天孤星」,好像他是個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悲觀厭世的抑鬱症患者,然而細思之下也並非全無道理,如果將「孤」字解為「獨一無二」之意,其星號則頗有道理了。


這是因為魯智深是《水滸傳》裡面人生境界最高的一個角色。


一代才子金聖嘆在《第五才子書讀法》中,把梁山好漢分成上中下三等,並且認為

「魯達自然是上上人物」。

周作人先生也說:

他是一片赤子之心,好打不平的,而且毫不幹己。

這個評價其實是非常高的,從佛家的角度來說,能夠有一片赤子之心,能夠毫不幹己的利他的人,那就是菩薩境界啊!


在小說里,作者很多地方都暗示了魯智深的與眾不同。

先看小說裡面 的魯智深的詩讚:「自從落髮鬧禪林,萬里曾將壯士尋。臂負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殺人心。欺佛祖,喝觀音,戒刀禪杖冷森森。不看經卷花和尚,酒肉沙門魯智深。」看過禪宗語錄的人都知道,什麼人敢呵佛罵祖,只有開悟的大禪師才有資格這麼做。而魯智深在五台山,在佛殿隨地大小便,打和尚,打金剛,這不分明就是呵佛罵祖的大禪師境界嗎?難怪一代才子李卓吾,在這些地方統統寫下一個字的評語:佛!

小說裡面只有一位高僧認得魯智深的真面目,就是五台山的智真老和尚。

魯智深初上五台山時,其他和尚都說魯智深形容醜惡,貌相凶頑,不似出家模樣,不可剃度。智真長老卻力排眾議:「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時下凶頑,命中駁雜,久後卻得清凈,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此後,老和尚兩次準確預言了魯智深的命運。第一次是大鬧五台山後,魯智深投奔大相國寺,老和尚贈送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遇林沖,落草二龍山,歸順水泊梁山,止於宋江旗下,即為該讖的應驗。第二次是征討遼國得勝回家,路過五台山,宋江、魯智深等上山參拜智真長老時。長老告訴魯智深:「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魯智深的圓寂充滿禪宗機鋒。

在征討方臘得勝,駐紮杭州六和寺後。是夜月白風清,水天同碧。夜半,忽聽得寺外雷般響聲,魯智深只道是戰鼓擂動,摸了禪杖,大喝著便搶出來,待要出去廝殺,眾僧攔阻,方知乃是錢塘江潮信,當下大悟:俺師父智真長老,曾囑付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萬松林活捉夏侯成;「遇臘而執」,俺又生擒方臘;今日正應了「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合當圓寂。從這類也可以看出來,首先魯智深的悟性超級好,一點就通,第二點,魯智深早已看破生死。一個人能夠看破生死,來去自由,那絕對是得道的境界啊。再看他圓寂前寫的頌子:「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扯斷玉瑣。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有人讀了魯智深圓寂前寫的偈子,說,能領悟這幾句話,基本上可以領悟內典。換句話說,這幾句話禪機無限啊!後來徑山大惠禪師火化魯智深的時候,也說了幾句法語

:「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

兩隻放火眼,一片殺人心。

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

咄!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

大菩薩魯智深至此大徹大悟,修得正果。

總結:魯智深是水滸傳裡面,境界最高的人物,也是結局最圓滿的角色。生前快意恩仇,死後修成正果,生死自在,來去自如,非常瀟洒。


其實,此圓寂非彼圓寂。

那日,魯智深擒得方臘,宋江對魯智深道:「今吾師成此大功,回京奏聞朝廷,可以還俗為官,在京師圖個蔭子封妻,光耀祖宗,報答父母劬勞之恩。」

魯智深答道:「洒家心已成灰,不願為官,只圖尋個凈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

宋江道:「吾師既不肯還俗,便到京師去住持一個名山大剎,為一僧首,也光顯宗風,亦報答得父母。」

智深聽了,搖首叫道:「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

宋江聽罷,默上心來,各不喜歡。

兩人聊的極不投機,宋江句句不離功名利祿,字字都是權利富貴。魯大師聽的生氣,直接懟回去,什麼都不要,有個全屍就算萬幸了。征方臘損兵折將,很多兄弟身首異處、屍骨未寒,魯大師這話諷刺的宋江說不出話來,兩人都不高興。

接著張招討彙集劉光世、童貫,都來睦洲給宋江慶功。慶功之後方才安葬眾將,做道場超度亡魂。收拾完畢,便隨張招討回杭州候旨,等著班師回京。所以杭州是回京前的最後一站。

那一日,月色朗朗,魯大師睡不著出來透氣,卻見高處站著一人,臨江而立,持壺自飲。仔細觀看,原來是豹子頭林教頭。魯大師歡喜,叫道,師兄飲酒怎地不叫我,語罷,三兩竄便竄到林教頭身邊。

林沖嘆了口氣,道,我這心中氣悶,自東京被高俅害死娘子,我沒有一日不想報仇,原以為上了梁山,聚起事來,有朝一日殺到東京,宰了高俅那廝。卻不想宋江力主招安,如今為了朝廷賣命,雖滅了方臘,卻是兄弟凋零,怎不讓人感嘆凄涼。

魯大師痛飲一大口,師兄,眼見得這次打方臘就是奸臣的伎倆,是想讓我們和方臘兩敗俱傷。那日我親手擒住方臘,看那方臘的確是條好漢。他當初也是與我們一般,被朝廷所迫這才造反。臨走時他還與我說了一句話,他說他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細想了一想,恐怕確實是如此。朝廷用我們乃是為了以寇制寇,如今方臘已滅,我們又多與奸臣有怨,將來進京,如何放過我們。

我也是惆悵於此啊,林沖望向江水,如何才有兩全之策。

話音未落,聽的後面一陣腳步聲,二位哥哥好生偏心,在此飲酒也不喚我。

二人同時回頭,原來是行者武二郎,手中提著一大壇酒跑上來。武松哈哈大笑,喝酒用壇才痛快。

林沖望著武松斷臂,伸手拉住二人:有了,回京終歸難逃一死,不如我們就死在此處…

魯大師與武松相視一笑,妙啊!當初我師傅智真長老予我四句偈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原來師傅早已為我想好後路,聽說錢塘潮水從不失信,明日八月十五正好實施。

武松早已明白二人之意,道,我本已殘廢,正好留在寺中,不便回京。

林沖拿起酒罈又灌了一口,道,夜涼風驟,受了風癱,看來得麻煩二郎照顧了。

說罷三人哈哈大笑,對了,魯大師突然想起,楊志兄弟也在丹徒養病,不如……

甚妙甚妙,此時的三人心情無比輕鬆。

第二日,魯智深坐化五台山,武松跟宋江辭行,留在六合寺,臨啟程,林沖患風癱留下養病。沒多久丹徒傳信說楊志病故。半年後武松傳書宋江,說林沖病故。

數年之後,楚州廖兒窪,四座墳塋並立,墳前立著四人,一人光頭僧衣,一人只有一條手臂,一人豹頭環眼,一人臉上一搭青記……


魯智深為人仗義,敢作敢當,路見不平一聲吼,為朋友兩肋插刀那都不是事。不用說別的,就魯智深大鬧野豬林,挺身而出救林沖這事就足以證明魯大師的豪爽性格。魯智深堪稱梁山上名氣最高的英雄好漢,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真漢子。

那麼這樣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為什麼魯智深說圓寂就圓寂了呢?

梁山毀滅後,魯智深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真正出家當了和尚。這次和上次可不一樣,那次是魯智深走投無路沒辦法,才被人家託人送進來寺廟做了一名小和尚,魯智深屬於心不甘情不願,所以魯智深大鬧,最後被主持趕出了寺廟,還被冠以「花和尚」的綽號。所以魯智深那會真的是不想當和尚。

梁山被宋江帶上絕路之後,魯智深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切世間的打打殺殺都是過眼雲煙。大魚大肉吃慣了,回過頭來還是一個樣。看著梁山兄弟們一個一個離開,魯智深心裡不是滋味。縱然有一身武功,也無能為力。莫不如讓一切塵緣隨它去吧!

說白了,魯智深也是醒悟了,也覺得人生在怎麼折騰也不過如此,宋江執意要求招安結果把大家搞死了,當初魯智深就反對招安,一肚子怨氣,結果應驗了。魯智深逃過一劫,險中求生,命大活著回來啦!

出家後的魯智深念起死去的那些好兄弟,悲痛欲絕,於是魯智深獨自大喝一頓酒後,在深夜選擇了聽潮而寂,用圓寂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魯智深的死給大家留下了無數的感慨,這樣一個剛烈的漢子,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傢伙,居然會選擇出家圓寂。不能不讓人深思啊!


不排除魯智深服毒自盡的可能。

魯智深做過軍官,了解官場黑暗的內幕。

魯智深本來在梁山就有很高的威望,又有大量心腹支持者,僅次於宋江,比盧俊義強大十倍。

更重要是魯智深還有極大戰功,擒獲了方臘。

這樣一個人顯然是朝廷的眼中釘。

雖然魯智深放棄兵權出家,畢竟威望還在,朝廷很有可能暗算或者栽贓罪名他趕盡殺絕。

與其這樣,不如自己自盡,用魯智深的話來說就是落個整屍首。

所以魯智深突然自己圓寂,很有可能是服毒自盡了。

事實上魯智深做的也沒錯,宋江盧俊義先後被害死,吳用花榮也被迫自殺。

魯智深死了一了百了,還被朝廷追封,落了個好名聲。

可惜了!魯智深是水滸唯一的好漢,見義勇為,除暴安良,殺人雖多、殺的都是惡棍。


從《水滸傳》第三回拳打鎮關西,到第八回大鬧野豬林,《水滸傳》的前八章,倒有一多半是描寫魯智深的。

比起戲份同樣重要的另外兩位打虎英雄武松和李逵,魯智深沒機會跟老虎幹上一架,但性格卻比武松和李逵要貼近讀者。別的不說,武松和李逵殺戮心太重,動輒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殺掉十來個人,其中不乏出場打醬油的無辜之人,小衙內之死更是讓人髮指,不管怎麼替李逵解釋,人家終究是個小朋友。

魯智深這個角色設定要人性化的多,除了陣前殺敵,他所參與殺死的只是寥寥數人,都不是良家百姓,死的各有道理。

魯智深剛一出場,結識了史進,來叫李忠一起吃喝,李忠想多賣幾貼膏藥,魯智深就焦躁起來,又不便向李忠發作,徑自把身邊看熱鬧的吃瓜群眾推了一個跟頭:「這廝們挾著屁眼撒開,不去的洒家便打。」魯而且達的形象便躍然紙上。

初入五台山,文殊道場的智真長老對魯智深評價頗高,長老入定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對眾僧說道:「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時下凶頑,命中駁雜,久後卻得清凈,正果非凡。」

魯智深臨上東京大相國寺之前,智真長老贈他四句偈言,叫做「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這也是魯智深前半段人生的總結,因林沖而起,到二龍山發家,水泊梁山發威,到了宋江跟前,一站算到底了。最後一句,也隱含有見好就收之意。

沒成想征遼之後,魯智深非但沒有見好就收,反倒拖上宋江來到五台山參拜恩師,智真長老把魯智深叫到跟前:「乖徒兒,你這一走,咱爺倆算是前程永別,你的正果也該到來了。」又送四句偈言,叫做「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水滸傳中不乏得道高人,這位智真長老與羅真人同樣算是一流預言家了,長老給宋江同樣送了四句偈言,叫做「當風雁影翩,東闕不團圓。隻眼功勞足,雙林福壽全」。隱晦的指點黑頭領,差不多得了,有些時候該學會急流勇退。宋江同樣沒聽,也可能與魯智深一樣沒聽懂。

「逢夏而擒, 遇臘而執」,魯智深很快踐行了,生擒夏侯成,活捉了方臘後,潮與信很快也就降臨了。

魯智深夜宿六和寺,夜半聽到錢塘潮水,以為擂響戰鼓,抄起禪杖出屋,和尚們笑他少見多怪,哪裡來的什麼戰鼓,分明是錢塘江的潮信。魯智深總覺得這倆字耳熟,忽而反應過來,這就是智真長老所說的潮信二字,聽潮而圓,見信而寂,那圓和寂又是什麼鬼?

當和尚們告訴魯智深,圓寂就是佛門中死亡的意思,魯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喚做圓寂,洒家今已必當圓寂。煩與俺燒桶湯來,洒家沐浴。」不僅如此,耿直BOY魯智深還不忘命令手下軍校:「去報宋公明先鋒哥哥,來看洒家!」

死就死嘛!魯智深是笑著面對死亡的。沒有遺憾,沒有牽掛,媽呀死神,你可終於來了。

洗了澡,燒了香,盤腿坐下,自然天性騰空。

張天師、羅真人、智真長老都是世外高人,選擇避世而居,老百姓親近不到;魯智深大踏步走進群眾身邊,排憂解難,堅決不學雷鋒,做好事要留名。吃酒吃肉、廟裡便溺、打和尚、砸金剛,卻正是有血有肉的當世活佛。

有的人看上去很無害,其實人面獸心;有的人看上去很厲害,其實人面佛心。

魯智深,魯智深,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


按明代小說點評家李贄說法,魯智深是「勇人,仁人,聖人,活佛」,他的一生是殺人放火的一生,但他殺的是惡人,做善事,他的殺人放火也都是阿彌陀佛。

魯智深當年連夜逃往五台山,出家當了和尚,寺里的主持智真長老按《水滸傳》里的描寫是一個能知得過去未來之事的活佛,他對魯智深一生的因果,成敗,榮辱早已掐算明白了。在魯智深大鬧五台山,醉打山門時,智真長老就預言「雖是如今眼下有些羅唣,後來卻成得正果」。不久,魯智深離開五台山,去東京相國寺,臨別時智真長老送他四句偈語「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已經算定了魯智深後半輩子的行蹤,對師父的預言魯智深是深信不疑的,事實上也一一靈驗,當然這也是小說情節安排。

按《水滸傳》的說法,宋江在平遼之後,班師回朝,路過五台參拜師父智真長老,這次智真再送他四句偈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這回其實把他的死都掐算出來了,只是當時魯智深還領會不了,不知道什麼是「圓」什麼是「寂」。

小說中直到宋江平了方臘,剩下殘兵余將回朝廷受賞,路過杭州,魯智深住在六和寺里,深夜,錢塘江潮信聲如天雷,如隆隆戰鼓,寺中和尚告訴他這是「潮信」,他又即想起師父的偈語,和尚又告訴他所謂「圓寂」就是僧人去世。魯智深立刻明白了這是自已天命所歸之時之地,很爽快得沐浴更衣,往禪床上一坐,就這麼「圓寂」了,真是爽快人做爽快事。

中國很多古典小說中的人物作者都喜歡把他們和某種神話聯繫起來,解釋他們的來源,註定他們的後事,多少有些宿命論的影子,《水滸傳》也不例外。


推薦閱讀:

錢鍾書的《圍城》里有哪些很經典的字句?
愛國不是打砸搶

TAG:魯智深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