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孔德之容,唯道是存。是指玄關一竅嗎?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這是《道德經》第二十一章的內容。
這裡的「孔」代表空,空代表無,無代表道,我們要以空為修道的法門,在從德開始入手,然後才能順隨從道。有道行的人都是懂得遵循自然來行事的人。一些做大事的人都是很會運用自然規律的人。
前面幾章都沒有談到德的問題,這一章首次談到德的問題。可見德對於普通人及學佛修道者的重要性,尤其是修道者。孔德之容,孔就是大的意思。唯道是從。只服從於道。也就是有大德的人,我們修德修道,只能以道為原則。為基準。
所以,玄關一竅不是孔德之容,唯道是從所表達的內涵。
什麼是玄關一竅?
簡言之,玄關一竅,自虛無中生。何謂玄關一竅?一言以蔽之,玄關竅者,玄妙之機關,秘密之門戶也。
《道德經》謂眾妙之門,玄牝之門是也。是我與天地萬物同根共蒂之處,天人合發之處。何謂玄關一竅,詳而說之,即我摒棄妄念萬緣,七情六慾,使我虛極靜篤而神氣相抱,渾然一體,神即氣,氣即神,神亦恬淡虛無而無思慮,氣亦平和安然而歸根。然後,待此神氣相抱渾然合一成一氣後,我此氣機將與天地先天之機的頻律一致,至而內感外應,遂感而通,天合人發。此合發之處即玄關一竅是也。準確言之,玄關一竅者,即修鍊者達到與天地宇宙,萬物萬象合發共振時的一種高深狀態後,而顯示出的與天地萬物同根共蒂的虛無之谷。修鍊者尋著的與萬物同根共蒂虛無混沌之處,即玄關一竅。「玄關一竅」實乃一虛無混沌之所,並無定處可尋,其中包含著無限之氣數和造化,亦包含著無限之空間與時間。在人體自身而言,得玄關遍開後,人即與宇宙所有之時間和空間混為一體了。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新風堂堂主 2017-03-23 08:45:56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孔 德 之 容 , 惟 道 是 從 。道 之 為 物 , 惟 恍 惟 惚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窈 兮 冥 兮 , 其 中 有 精 ﹔ 其 精 甚 真 , 其 中 有 信 。自 今 及 古 , 其 名 不 去 , 以 閱 眾 甫 。吾 何 以 知 眾 甫 之 狀 哉 ? 以 此 。
孔,是大的意思,「孔」,有空的意思,是否在這個字的運用上就有道家有無相對,陰陽相生,所以以「孔」為「大」呢?不去深究,理解就行。跟孔夫子沒啥關係。
大德能容納、包容萬物,但是依舊惟道是從。不會因為感覺自己是大德之人,所以惟我獨尊,老子天下第一。他的內心所容納的,就是道,或者說所有想法、行為都是「道」。
物,有點像現在我們通俗說的「這個東西」的意思。第一章已經描述了,「道」的有與無,名與實的關係。所以現在要重新描述道的時候,就必須找個東西出來代指。「道之為物」,有點「道這個東西啊」的意思,口語化的感覺比較容易理解。
第十四章「其上不皦……是謂惚恍」,已經解釋過「惚、恍」兩字的意思。這章,把「惚恍「變成「恍惚」應該不只是為了行文看起來更加優美,而是將「惚」和「恍」的道的狀態換個順序,「自在光明」改為「光明自在」,是從另外一種狀態下做個描述,以求從不同角度描述道。惚恍有象,恍惚有物。還是有區別的。
「光明自在,自由自在,悠然自得,忽忽悠悠,隨性而為……」現在的很多細化了的詞,反倒難以描述出這種狀態。但是必須說明的是:恍惚,並不是現在所理解的精神不正常、暈暈乎乎、恍恍惚惚那種意思。完全不對的。
「兮」是個嘆詞。屈原的《離騷》中這個嘆詞的運用是很多人印象最深的。象,「無物之象」,有境界的意思,跟後面的「物」相對。
窈,深邃無底;冥,高大無邊。(窈冥,同杳冥,深遠幽靜)。行文之優美,望塵莫及啊!
道這個東西啊,恍恍惚惚的,忽忽悠悠,看起來好像「沌沌」描述不清楚,但是其中確實包含這種「無物之象」;光明自在,悠然自得,但是其中確實包含著「真實存在」;深遠、幽靜啊,倒是其中有他獨有的精神。
精,不是精蟲、精血的那個精,是精神的精。後世所說的「精氣神」,也有些地方做成了精蟲的那個精來理解。可以說相差很遠很遠了。現代人動不動說腎虧,要補精。可以說很多時候是做廣告的人把老百姓帶到了溝里,中醫養生所謂的「精」和「腎」,根本就不是我們日常所理解的那樣,誰說中醫的「腎」就是腰子啊?!
這種精神狀態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依道而行,不生不滅,無始無終;真實存在,相信了,而且去往道的方向修行,就可以得到印證,最後你就會信服。
道的存在,從古至今,無始無終,真實存在。我們姑且命名它為「道」來描述,只是個「名」,管你怎麼樣,就是在那裡,就在所有人的身邊存在,就是你的身上、身邊真實的存在,並且影響著你。
整個前面一段,如果給我翻譯一下,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大德之人能容納萬物,但是他只跟隨道而行事。道這個東西啊,看起來光明自在,卻也混混沌沌。說它混混沌沌吧,又光明自在,大象無形,它就是這麼個境界;說它光明自在吧,又混混沌沌,卻是真實有實質的物來依附;深遠不見底,高大不著邊,但是確實包含著這種精神;而且這個精神還很真實的存在;只有你真心的向著道的方向去努力修行,你就會相信它的真實存在。自古以來,道就在你我身邊,無始無終,不生不滅的影響著眾人。
總結一下,我們可以這樣去感悟道:恍惚之狀——象——物——精——真——信。通過這樣一個過程,你就能更加清晰的理解和接受。
後面老子說了,我怎麼知道大家的感受呢?我怎麼知道這樣可以更透徹的理解道呢?因為我自己就是這麼去理解,去修行的。
驚嘆文字優美之餘,這種逐層遞進的解說方式,更是比現在很多自詡專家的人云里霧裡的解說更清晰。只不過前提是得搞清楚幾個字的意思,因為時代不同了。
很自卑,自己的文字功底太差,難以很明白的解釋清楚。雖然明白就是那麼個意思,但是就是描述不清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此是老子道德經里其中的一句話。應該是孔德之容,唯道是從。決不是指人身體的具體一竅。古字的德和得應該是不分的。容字可理解成態度,因此可以解釋為,得道的人的態度,一定與道相合,唯道是從。所謂得道,也可以理解成禪宗的明心見性。不論是道家的守竅,還是佛家的觀想,或者念佛,都是達到明心見性的一種手段。
推薦閱讀:
※上聯:古人一家十囗,如何對下聯?
※上聯:雪下白茫茫。下聯是什麼?
※【語文】紅燒閏土的猹,餅蘸濃黑的墨……確認過是菜單沒錯了!
※如果穿越到宋朝你願意做武大郎嗎?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