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沒錢打仗,李自成卻抄出幾千萬兩,為什麼崇禎得不到這些錢?


李自成攻佔北京後,大順軍有組織地以舊明朝官員為對象進行「拷餉」,史學界對比沒有爭議,但到了具體的數目上,說法是不一的。

崇禎後期,國家財政已經崩潰,皇帝再也拿不出錢來維持軍事行動和政府運轉,無奈之下想到了向百官借錢的辦法,但募捐的結果只是讓崇禎對這幫官員由失望變成絕望,以至於對李自成留下了「百官任爾殺,勿傷百姓一人」的遺言,字裡行間透露著對官僚集團的無比痛恨。

封建制度沿襲至明朝,雖經歷朝歷代不斷完善,但它的局限性也暴露無疑,大亂大治、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300年成為每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難以逾越的紅線。崇禎年間,土地兼并、貧富兩極風化已難以逆轉,地主官僚皇親階級極力維護自身利益,即使是皇權也難以動搖他們。且官僚群體自北宋末期就開始出現黨派之爭,官員們以黨派的形式活躍在政治舞台上,明朝更是楚黨、浙黨、東林黨林立。這些人抱成一團,黨派大到皇帝也無可奈何的地步,自此也就不難理解崇禎為什麼得不到京城官員的錢了。

但李自成就不一樣了,大順軍政權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獨立的官僚體系,可以不依靠或者乾脆取代明朝的官僚體系。因此,大順軍對前明官員採取了最直接、最殘暴的籌款模式——拷餉,這個過程本身就是農民階層打土豪分田地,重新洗牌實現階層流動躋身地主官僚階層。


首先,我們說,這個題目中所說的不一定是事實。

鑒於明史是清朝康熙年間修訂的,滿人比漢人更注重一點,也就是正統性。按照當時的社會邏輯,如果得國不正,沒有正統性,就容易立國不久,被別人搶走。

滿清入關時,是以為崇禎報仇的名義進來的。然後就是賴在中原大地上不走了,還稱帝立國了。這才是清朝人不敢說崇禎壞話的根源,如果說崇禎是壞人,那滿清就是幫凶。同理滿清必須說南明小皇帝是壞人,否則滿清滅南明就失去了法理上的正統性。然後就難以有合法的理由來統治江南地區,乃至全天下。

進而,對於李自成進京逼出千萬兩,而崇禎卻無錢打仗的說法,本閣主表示存疑。當然這是清史中的記載,也不能說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

如果一定要說這是個事實,其實也是可以講得通的。

木匠皇帝朱由校臨死前對朱由檢也就是後來的崇禎說:吾弟可致堯舜。這句說的意思就是說,我老弟比我牛逼,能力更強,將來可以做堯舜一樣的人物,恢復太祖皇帝的偉業盛世。

從另一個側面,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這句話,斷送了明朝。

崇禎的一生就是在表面上學習堯舜,他也夢想能成為堯舜一樣的人物。堯舜這些人有什麼德行呢?無非是親民,明德,止於至善。也就是說,要對臣民好,不要隨意破壞和諧。

因為在皇權專制時代,臣民是基本不包括底層的老百姓的, 主要是指地方權貴和知識分子。在明末政府用度最緊張的時候,不停的加賦稅,也主要是轉嫁到了普通民眾身上,而地方權貴和知識分子的利益基本上是不受影響的。

而李自成是流民起義頭目,他心中是沒有統治和做堯舜的想法,自然不會給地方權貴和知識分子面子,從他們身上搜出幾千萬兩銀子也不奇怪。

真正讓人懷疑的地方,在於後來這幾千萬兩銀子到哪去了?

在梁羽生的小說七劍下天山中,李自成把這些寶藏放在一個山洞中,並且設制了機關。在滿清走狗和明朝後人的爭奪中,這些金銀成了反清復明義士的活動基金。

在另一個民間傳說中,李自成撤出北京後,因清兵追趕的太急,就在這批銀子分批埋到了山西境內。到了清朝中期,被幾個晉商給找到了,他們就在這些地方建造了大院,並利用這些銀子,成了一代鉅賈。


據國榷和明季北略記載崇禎的內帑有幾千萬兩銀子,而據錦衣衛僉事王世德在崇禎遺錄里所言內帑早在天啟年間就消耗殆盡,我個人傾向崇禎個人確實沒錢,否則寧願守著金山不肯出錢養軍和賑濟饑民被李闖活活逼死,那除了性格變態沒法解釋了。

下面問題是崇禎為啥不抄沒那些吝嗇的勛貴大臣家產充實國庫?崇禎當然嘗試過,崇禎十三年因為財政困難朝堂上提出借錢解決財政困難。當時的內閣首輔是薛國觀對崇禎說外朝百官可由他解決,那些勛貴國戚難辦讓崇禎想法處理,同時提出國戚武清侯李國瑞家資豐厚。結果當崇禎開口向李國瑞借錢,李極力哭窮並讓家丁上街擺攤售賣傢具張貼出賣府邸公示表示身無餘財。消息傳出一大批勛貴國戚也如法炮製,崇禎震怒之下收捕李國瑞入獄,李國瑞為此驚嚇而死。沒多久京城內遍布了過世的李太后不滿崇禎刻薄無情的流言,聲稱李太后魂魄會現身作祟。巧合的是幾天後崇禎襁褓中的五皇子不知何故受驚嚇夭折,崇禎悔恨之餘發還抄沒的李國瑞家產並讓李家承襲武清侯封爵。崇禎轉而惱恨起出主意的薛國觀,不久就以薛國觀貪污腐敗為借口將薛逮捕入獄並賜死,可憐薛國觀為得罪國戚因此喪生,這事之後再也無人敢提出向勛貴國戚借用財產解決國家財政困難。


『這個原因很簡單:在自成兵臨北京城下之際,崇禎只是用陞官為手段利誘群臣捐餉,而李自成卻是派鐵匠出生的劉宗敏拷掠,結果當然不一樣。

一、大臣們極端的自私摳門,都是亡國之臣。亡國在即,崇禎封官或陞官升爵,沒有效果;又沒用強制手段,保障自己政策的施行,手下捐款甚至一旦闖王進城,會受到嚴懲。

在一六四四年三月十日,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離城陷、崇禎自殺僅剩八天,崇禎向群臣發出「捐銀助餉"號召,下面的都是「亡國之臣"!國難當頭,群臣們要多摳有多摳!且看下列數據:首輔魏藻德,狀元出身,三年就升首輔,崇禎厚他!但只捐五百兩;文武百官大多捐幾十兩,捐幾百兩的也不多,王太監首富還算忠臣,捐一萬兩,崇禎以三萬兩為上等,滿朝無一人達到此數。

國丈、周皇后的老爹周奎,爵嘉定伯,任職兵馬司,賜第蘇州,擁有大量田產房宅,有私家歌伎團,皇帝讓捐十萬兩,只肯捐一萬兩,後來周皇后拿出五千兩讓他再湊五千兩,一起上繳,結果他還扣下女兒的二千兩!

民間有人捐600兩,崇禎封他為錦衣千戶;勛戚太康伯張國紅捐銀二萬兩,晉封侯爵,崇禎一上吊,卵用!

二、李自成、劉宗敏進城後,採取的是屠夫手段,大臣勛戚們想保命,所以顧不上保錢啦!

三月十八日,闖王進北京城,李自成下達明確的輸餉數額:中堂七萬兩,部、院、京堂七萬或五、三萬;科、道、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兩萬、一萬。

同時派汝侯劉宗敏節制文官,拷掠索餉。劉宗敏相當給力:趕製了五千副夾棍,棍上有棱,有鐵釘相連,凡不從,夾碎手足。還在門口豎柱兩根,作為凌遲專用,被殺明臣1600人。

以上文的首輔魏藻德為例,貪官都怕死,他被逼交白銀數萬兩,宗敏又逼,獻親女,結果親女先被宗敏強姦,又被「義兵"輪姦。魏首輔還是不得操生,腦袋被刑板夾裂,腦漿流出而死,再逼魏公子,魏公子交不出錢,又被一刀斃命。

周奎周國丈被闖軍從家中抄出無數奇珍異寶,光現銀就達五十三萬兩!

綜合上述:同樣是索餉,崇禎文縐縐加書生氣,自然沒效果!(首都快要淪陷,加官晉爵,又不能給官員勛戚們帶來實惠!)李自成、劉宗敏的刑訊逼供、趕盡殺絕,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做法弄到大把銀子,但也民心盡失,成為自己的掘墓人!

望斧正!


《明史》記載,崇禎八年(1635年)正月,陝西農民軍突然揮師南下,並出奇不意地攻克明中都鳳陽,掘了朱氏皇族的祖墳。崇禎帝朱由檢在北京驚聞此凶信,惶恐不安之餘,突然破天荒地下了第一道「罪己詔」,這封由皇帝親筆所纂的「檢討書」,等於向天下承認因自己所用非人方導致大明煙塵四起、局勢危殆。

俗話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亡,其言也善」。在塌天大禍即將到來的危急時刻,崇禎作出的檢討、反思理應刻骨銘心,自己也應當懸崖勒馬、痛改前非才是,然而他依然故我,繼續重用宦官、偏信小人、猜忌能臣。之後,內有此起彼伏的民眾起義,外有咄咄逼人的後金梟雄,大明內外交困的嚴峻局勢不僅沒有絲毫緩解,反而愈發危重。

6年後,迫於極度不利的形勢,崇禎又下了第二道「罪己詔」,輕描淡寫的稍稍自責幾句後,他話鋒一轉,口氣嚴厲的斥責貪官污吏、驕兵悍將、地方豪強仗勢敲骨吸髓、禍害民眾。其感慨與怨憤足以感天動地,卻拿不出一絲一毫的具體懲治措施,只能任由早已風雨飄搖的頹局繼續惡化下去。

隨後,以勤奮著稱的崇禎又陸續下了4道罪己詔,要麼態度誠懇的反省自己君德不修、政令有失 ,要麼怒斥文官貪財、武將畏死,致使到處乾柴烈火,難於撲救。他還有些虛偽地說:「寇亦我赤子」 。把挖了他家祖墳的農民軍比作國(朕)之赤子,讓人啼笑皆非。一個皇帝主動寫了那麼多檢討書,在歷史上還真不多見。發了這麼多道罪己書,沒有哪一道不是理直氣壯、聲情並茂、眼淚鼻涕一大把的,然而並無卵用,因為沒有哪一道不是徒具虛文、毫無意義的。

崇禎帝夙興夜寐處理政務,沒日沒夜的憂慮國事,卻沒有一次踩到點上,因而全無用處。自17歲登基伊始,他就誅殺魏忠賢,罷斥閹黨,發展生產,鼓勵農耕,整飭吏治,頗有一番「中興之主」的新氣象。無奈他求治心切卻志大才疏,加上性格急躁戾狠,剛愎自用且猜疑心重,逐漸又開始重用宦官、親近奸佞,他對內增加苛捐雜稅、大肆攤派徭役,逼迫民眾投身到農民起義的陣營中去;他還喜歡越級遙控指揮,掣肘前方將領,甚至陰狠冷血、刻薄寡恩,他擅殺袁崇煥、陳奇瑜、楊一鵬、熊文燦······ 逼死首輔楊嗣昌,嚴斥孫承宗,弄得滿朝文武心驚肉跳,無所適從,他自毀長城,致使農民軍兵臨城下,滿清步步緊逼。

史載,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大順軍突破明軍的數道防線,然後兵分兩路向北京進發。

李自成自己親率主力,強渡黃河,陷太原後,一路勢如破竹,明軍大多不戰而降,沿途農民更是歡呼雀躍、踴躍加入。崇禎心急如焚,如熱鍋上的螞蟻,整天唉聲嘆氣。為籌措軍餉,他已經差不多掘地三尺了,得來的仍是杯水車薪。大學士李建泰上奏:「臣是山西人,家中廣有資產,可以捐獻給國家充作軍餉,願率軍赴山西阻擊闖賊」。

崇禎大喜,以為救星來了,命他立即率軍出征,還親自給他餞行。誰知,李建泰帶著大軍,出京後不久就停滯不前。原來,探馬報告,他的老家已被農軍佔據,家財早就被搜掠一空,成了自成的戰利品。李建泰進退失據,麾下人馬很快就潰散了。

崇禎坐困愁城,眼見農軍進展神速,不日將至京城,他忙調集各地軍隊進京勤王,這麼多人馬吃、喝、拉、撒都要錢,沒錢誰幫你拚命?國庫里的銀子早就虧空殆盡、捉襟見肘了,怎麼辦?只能在那些平時只知聚斂、富可敵國的皇親貴戚、王公大臣們身上打主意了。

崇禎命王公貴胄們捐獻家財充作軍餉,以組織、鼓勵軍民們上城拚死抵抗,無國哪有家?保國即保家,可惜應者寥寥。他的岳父周奎一貫生財有道,風傳其家有數十萬兩黃金的巨額財富,實乃名副其實的京城首富,可老兒卻哭窮說家中人多支出大,實在有心無力,拿不出幾文錢來。崇禎親自出面勸他帶頭捐納,他才勉強答應捐出兩萬銀子以助軍餉 。最後他卻食言,只掏了三千兩。

崇禎為鼓勵百官積極為國納捐,以納銀三萬兩為上等。按捐銀多少事後依次加官進爵。崇禎的嫂子張皇后的老爹張國紀捐了2萬,算最大方的一個了,遂被晉封侯爵。文武百官大都摳摳搜搜,多的拿幾百兩少的幾十兩甚至數百錢,連負責此事的太監都被這些平時驕奢淫逸臨危卻一毛不拔的「柱石臣」們給氣哭了 。

崇禎失去了耐性,索性實行攤派,規定各衙門都必須湊夠一定的數額,否則拿主官問罪。後來又按各官的籍貫以及品級強收,規定8000、6000、4000、2000不等逼捐。後來,連太監都必須捐,宮中最富的大太監王之心哭天抹淚的喊窮,最後無奈拿出了數百兩湊數。苦苦追索、折騰了一個月,辦法用盡,總共得銀才可憐巴巴的20多萬兩。這點錢,還不夠塞牙縫、買馬料的,那裡調得動駐紮各地的近百萬驕兵悍將們?直到明朝滅亡,除駐守山海關的吳三桂發兵來援外,其餘各藩鎮均按兵不動,坐視大明灰飛煙滅。

3月25日,大順軍圍攻居庸關,守將唐通和監軍太監杜之秩開關迎降。3月26日攻佔昌平,當天便有少量大順軍先鋒部隊抵達北京城下耀武揚威。

北京城頭早已亂成一鍋粥。駐守在城外的京軍早已被擊潰,登城守御的有官軍、有太監還有民間義勇,旗幟雜亂,號令不一,太監、兵部、五軍都督府誰也不服誰,沒有統一的指揮調度,狼上狗不上。軍費沒著落,兵士們饑寒交迫,面無人色,口出怨言,士氣低落。崇禎在朝堂上繞室徘徊,長吁短嘆,也拿不出任何實際應對辦法。

3月28日,李自成派歸降太監杜勛進城與崇禎談判,提出雙方中分天下,崇禎拿出800萬兩銀子犒賞義軍,雙方罷兵息戰,自己率部返回西安做西北王去 。崇禎聽明杜勛來意後不發一言,他不想和自成共享天下,也拿不出800萬兩銀子,更不願投降,但又不想一口回絕,放棄這個拖延時間的良機,於是令親信和杜勛談判,希望拖到各地勤王大軍前來解圍為止。李自成卻不想等了。3月28日夜, 他大手一揮,號炮齊鳴,大順軍架起雲梯,開始攻城,守城太監曹化淳打開城門,跪地乞降,農軍魚貫而入,迅速佔領了外城。

崇禎心知大勢已去,「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的祖訓提醒他不能束手就擒。他叫來16歲的太子和兩個分別為11歲和9歲的皇子,讓他們換上民間破舊衣物由太監護送至周、田二皇親家中 ,叮囑他們一有機會就乘亂逃出京去。接著,他逼迫周后懸樑自盡,手刃了袁妃和幾位嬪妃,又狠下心腸砍死了長平公主和昭仁公主。

之後,崇禎帝在太監王承恩的陪伴下爬上煤山,弔死在一棵歪脖子樹上。隨後,唯一忠於他的太監王承恩也弔死在他對面。至此,立國276年歷16帝的大明王朝宣告終結。這一刻,正是1644年4月25日黎明時分,天欲破曉。

據說崇禎帝朱由檢曾哀嘆道:「朕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將山河破碎的責任一股腦全推給了眾大臣們,孰不知在君主集權制的情形下, 家長的作風就是家風,皇帝的作風就是整個國家的集體面貌。不知被他誅殺的袁崇煥、熊文燦、楊嗣昌等人聽到此話會做何感想?史載,大順軍進城後不久,就展開了全城大搜索,光在國丈周奎的府里就抄出現銀50多萬兩,珍玩無數。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後來李自成又從皇親貴胄、文武百官、太監首領、豪門巨室那兒共抄掠到兩千多萬兩黃白之物和難以計數的奇珍異寶。

原創問答作品 歡迎探討 轉載請註明出處 剽竊必究

插圖源自網路


謝邀,李自成搞到的那幾千萬兩白銀是怎麼來的?是他以追髒的名義迫使明朝的官員拿的。但是到了明朝末年,明朝的官員們腐敗透頂,或者說沒有興趣維護朱明王朝了。所以當崇禎要官員們捐款的時候,都支支吾吾不拿,就想要國丈周奎周大人帶個頭,沒想到周奎一分也不想拿,在女兒周皇后要求和給他點的錢的情況下希望以國丈的名義帶個捐款的好頭,但是搞來搞去拿出來的不到兩萬,還帶著周皇后給他的。但是到了李自成追髒的時候居然從周奎家搞到不下百萬。連國丈都這麼干,還有崇禎想把太子送到周奎家避難,但是周奎對自己的外甥見死不救,怕連累自己。通過這件事就可以看出,明王朝把官員們養肥了,貪夠了,現在要他們捐款籌集軍費,都不願意拿了。李自成強硬手段居然搞到這麼多錢,寧肯亡國,都不願拿錢;還能說啥。

再來說一下李自成追臟這回事;李自成基本不打擾平常百姓,被追髒的都是有錢人,有錢人也想認同李自成建立的王朝,相對於後金,李自成畢竟是同族;但是他們沒想到李自成以追髒的名義迫使他們交出自己的財富。這麼一干,就傷了有錢人的心,也增加了有錢人對李自成王朝的反感,所以在李自成跟後金交戰失敗後敗退北京,北京的有錢人根本無動於衷,去維護這個新生的王朝。傷了他們的心。李自成得不到上層階級的支持,是很難統治中國的。換句話說,不要把有錢人得罪完。


因為作為合法政府你不能和流寇土匪和侵略者一樣視國民如草芥一般,強取豪奪。所以崇禎要要這筆錢只能通過稅收和反貪污的形式取得。就好比去年年末沙特做的高層反貪行動。但是到了崇禎時期,王朝末年,官官相護,既得利益者死咬不發,內外交困情況下又沒法改革。可以說好吃的肉和難啃的骨頭都沒得吃。崇禎除去魏忠賢后,具體抄家抄了多少錢沒有過記錄。不用想辦案官員自己分了,最後數目小的都不好意思定罪了。一個從上到下的腐敗腐朽,別說2000萬,崇禎最後臉都不要去借錢了,才不到20萬。


中國有句老話,窮怕了。之前魏忠賢是怎麼對待這些士大夫的,變著法用高壓政策從鄉紳手裡每年搞千萬兩。東林黨那些人死的多慘啊。所以對他們來說,國家對他們來說是沒安全感的(說不定哪天又出來一個魏忠賢),只有財富是最有安全感的,有錢起碼到時候可保平安,沒錢只有死的份兒。至於為什麼寧可亡國也不捐錢等等,原因也很簡單,可能士大夫們對時局的樂觀估計。或者是士大夫們也不想再對朱家王朝效忠了,換代就是換個新主子而已。無論是什麼結果,對這些人而言,把錢給了大明王朝都是最糟糕的選擇。一句話,這時候的士大夫很被動的,既有可能被外人搞,又有可能被自己人搞,除了錢,什麼都不是自己的


主要是當時崇禎皇帝已經沒有可用的人了,整天猜疑別人,每一個大臣他都不相信,真真切切成了一個孤家寡人了!所以他為了攏絡身邊的人,只有低聲下氣地去求別人,那還敢用反腐的形式去殺人以收納錢財呢?相反,有時候甚至還自掏腰包來賞賜給得力大臣呢!


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滿清搞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流發不留頭,就不怕失民心嗎。


推薦閱讀:

出書大師:民間人情鬼話,揮灑盡致——評《中國精怪文化圖集》
上聯,西湖魚子倒成影。求下聯?

TAG:崇禎 | 李自成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