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朝聞道,夕可死矣」?
題主你好。這句話是孔夫子說的。因此首先要理解這裡的"道"和"死"指的是什麼。"死"比較好理解,但是也不能太隨意的去理解。不要把"死"理解為"死亡"。早上聞道,晚上死了,難道聞道就意味著死亡嗎?肯定不是,應該把"死"理解為"為之而死"。早上聞道,晚上為之而死也是可以的。也可以理解為「以此而死」。
下面就得分析這個"道"了。"道"可以理解為"道路",以及引申出來的"到達某種道德標準或思想標準的途徑"。這個理解在這裡不準確。難道孔子找到了某條路就心甘情願地為之而死?那孔子的性命也太不值錢了。孔子有句話叫"殺身成仁"。如果說,孔子為"仁"而死,那還有點道理。所以,要考慮"道"的其他含義。
在《十三經註疏》中「朝聞道,夕死可矣」一章注為:「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疏為:「 此章疾世無道也。設若早朝聞世有道,暮夕而死可無恨矣。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也。」這裡把"道"理解為"天下治、國泰民安的政治局面",而把"死"理解"以之而死",意思就是早上得知天下大治,那麼晚上以此而選擇死亡也是無憾的。但問題在於,如果這句話只有這一層含義,那麼將此話作為兩千年的格言,未免膚淺。
有人將"道"解釋為"真理"。對於今天的人來說,這個解釋沒錯,但是孔子是兩千多年前的人,解釋為"真理"未免牽強附會。但是稍加修改就合理了。那就是把"道"理解為"仁義之道"。孔子為仁義之道可以去死。這就高深了。歷來統治階級都是以「仁義之道」來治理天下的,正人君子也是把它當作修身立己的準則。
這句話表面看起來是對道的追求,其實強調卻是死。孔子不是空談理論光說不練的人。他曾經周遊列國去"傳教"。但是當時各國統治者感興趣的是權謀之術和兵家之道,對"仁政"沒多少興趣。要知道春秋不是治世,而是亂世。一個老人在戰火不斷的時代到處跑,沒有不畏懼死亡的精神是做不到的。孔子強調"死",而孔子的傳人——孟子也強調"死"。殺身成仁,捨生取義。說到這裡,是不是有點瘮得慌:儒家竟然把死作為教義。這就是解釋了為什麼中國古代許多儒士明知道是死路一條卻還坦然選擇赴死。
朝聞道,道並不是老子所說的道,可以理解為認識,或聽說,或頓悟,朝也可以理解為某日,或某時,在這裡的理解並不是晨早的意思。夕可以理解為以往,或所經歷的,或學過的,做過的,但並不是晚上的意思,死,可以理解為不再重複過去錯誤的認識,或過去所有錯誤的行為,這可能是孔子治學,立身的觀點,意思就是一旦認識錯誤更不再重複的意思。
古人境界高遠,現代人誰還去遵循什麼「道」。從上往下哪講道;求名追利無關德。
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通常的理解是早上明白一個道理,晚上就可以去死了。本人理解為:如果明白一個大的道理,我們以後就要為這個道去奮鬥,甚至為之付出自己的生命!其實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體,這個上面的話都有特定的時間和地點,我們不能僅僅依靠字面意思來孤立的理解。其實這句話中的朝、夕、死以及道都有不同的意義,所謂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其實無論任何人的一句話,單獨拿出來說,你一定不能按你想像當中的去做,可能一偏就差之萬里。就是你認為你比他還高明,都是不一定的事。除非你研究了他的著作。有些話是在特殊的語境下說的,只是方便說,非絕對真理!所謂,朝聞道,也就是理解了老子所講的道。也可以說是理悟了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也是理解了儒家的,明明德。因為是聞,也只能說是理悟,和證悟還有不小距離。但也非常重要!也是表達一種重要做用的一種心情!都到了夕可死的地步,其是一種誇張說法。哪能死呢?這也只能是我個人的理解。
這說明他與老子相見恨晚,也表現出孔子對道和老子觀點的承認、敬重和遵從之意。個人認為這是一種誇張的表達方式,如果按照當代的說法,就是對真理的追求勝於對自身生命的擁有,為了得到真理,可以捨棄自己的生命,或者說,為了追求真理,值得犧牲自己的生命。
玄奘取經的故事,就是一個典範詮釋。可矣,可矣,洋溢著死可瞑目的圓滿之意。
推薦閱讀:
※如果一個人只是為了生活,清華大學和800萬你會選擇哪個?
※沒有興趣愛好怎麼辦,你們如何面對焦慮等負面情緒?
※中國第一美女是哪位?
※怎樣保護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