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知止而後有定」有什麼意義嗎?


「知止而後有定」是儒家經典《大學》中的一句話,其原文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什麼意思呢?意思是,只有懂得了自己的夢想和歸宿,才能志有定向,志有定向才能內心堅定,內心堅定才能心不飄搖,心不飄搖才能進退自如,進退自如才能處事穩妥,處事穩妥才能夢想成真,達到理想的彼岸。

然而,人生最難,難在「知止」,正如那首《不知足詩》所言:「終日奔波只為飢,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到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扣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做了皇帝求仙術,更想登天跨鶴飛。若要世人心裡足,除是南柯一夢西。」

不懂知止,便不滿足,便不知內心所需,便朝秦暮楚,既無定向,又無堅守。比如,對於讀書,儘管當初勤奮得頭懸樑、錐刺股,卻只把讀書當作金榜題名時的「敲門磚」,一入龍門,書籍便拋棄如敝帚,不再問津。曾經的書生意氣逐漸被聰明、機巧、世故、圓滑所取代,套話說得津津有味,假話說得天花亂墜,逢場作戲的本領比演員還嫻熟。

比如,對於做官,儘管當初也想做個好官,做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的好官,但好不容易官高几品、主政一方,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聽慣了甜言蜜語、馬屁哄哄,便捨本逐末,反認他鄉是故鄉,把功名利祿當作人生根本。還有的甚至肉體交給奢糜的物質,靈魂交給虛無的迷信,走的是投機取巧的捷徑,乾的是欺世盜名的勾當。所以,人若不「知止」,則忙亂一世,荒唐一生,甚或反誤了卿卿性命。

不過,讓人不至於灰心的是,古往今來目標明確、信念堅定的「知止」者,依然大有人在。比如北宋包拯,歷任知縣、監察御使、樞密副使等官,仕途奔波二十餘年,可謂慣看秋月春風。但他為官多年,卻始終剛正不阿,做官行事,只論是非,不論利害,只論榮辱,不論得失。

《宋史?包拯傳》說:「包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他對親屬和身邊人要求極為嚴格,誰也別想通過他打通關節,謀取私利,以至「故人、親黨皆絕之」。他還給後代立下嚴厲家規:「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

包拯以做清官為榮,以做貪官為恥,這就是他的人生觀和榮辱觀,也是他的「知止」所在。所以,他無論在哪任職,所到之處,風清氣正,好評如潮。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句話確實很難理解。至少我們三個疑問。

1. 「知止」是動賓還是主謂?知和止,那個字更重?

一般理解是動賓,止字更重,知止就是知道應止於至善。

2. 為什麼是有定,不是能定?

知止,有定,能靜,能安,能慮,能得。

3. 定靜安三個字有什麼不同?

其實朱熹也沒解釋清楚,他的解釋感覺有點牽強。

《說文解字》的解釋更是讓人頭痕:

定,安也。

安,靜也。

靜,審也。

帶著這些疑問,小迷斗膽嘗試回答題主的問題。

首先,看看這句話前後是什麼?

前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後一句: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原本是散亂的,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是經過朱熹修訂並成為官方版本的。

朱熹解釋說後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

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知止為始,能得為終。本始所先,末終所後。此結上文兩節之意。

「有」字後面說的是名詞性的物,「能」字後面說的是動詞性的事。

這就回答了第二個疑問。

如果我們繼續往下看,第四句: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這裡出現了「知」字。可見「知」是八條目之一。

內聖四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外王四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內聖說的是心內的精神世界,外王說的是身外的物質世界。

身外的物質世界比較直觀,我們好理解,我們都知道身家國天下是什麼;可是內心的精神世界比較抽象,物知意心究竟是什麼呢?

人分為身心,如同西方哲學說的body-mind問題。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內聖外王都是君臣之道。有組織就有君臣,不同的只是範疇。

天下有王,國有君,家有父,這些都是大人,大人就是一個組織的領導。

身外的世界如此,心內的世界其實也是這樣。

我們認識未知的事物,往往通過已知的事物來進行比喻和類比。

心內有意己。意是君,己是臣。

意如同CPU, 己如同硬碟,意對己說就是記,己對意說就是憶。

我們的意識思維就像意己這對君臣在朝堂內說悄悄話。

君正則國正,心正則身修,意是心主,意誠則心正。

意內有知覺。知是君,覺是臣。

知是理性認知,覺是感性認知。

知內有物器。物是君,器是臣。

物是抽象的概念,器是具象的個體。

格物就是將物質世界中眾多的個體按共性歸為一類並取個名字表示。

知止,就是知不運作,「知」不運作的時候「覺」運作。或者換個說法,「知心」不動「覺心」動。「知心」即所謂理性認知能力,「覺心」即所謂感性認知能力。當我們閉著眼睛思考15乘以15等於多少的時候,我們的「知心」在動;但我們閉著眼睛摸一下手上的東西是什麼時我們的「覺心」在動。

那麼「定」是什麼?

定在這裡就是確定的定,就是將感性認知的結果與記憶中建立的理性概念進行對比,比如閉著眼睛摸一個水果,根據手的感覺判斷水果的形狀,推測是蘋果還是梨。而這個過程分為兩步,一步是定,一步是靜。

根據手感判斷水果的形狀是定,有定,就是摸出了個形樣;

然後推測是蘋果還是梨的步驟就是靜,《說文解字》靜就是審。我們現在說安靜的靜字本是竫,現在混用為靜。

後面的安慮得其實意思很明了。

安字就是論語中「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的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安的什麼心」的安。安就是安放的安,如同安置放置,心在哪裡我們就想著什麼。

慮是心動,與靜相對,靜的時候,我們不會有什麼行為,但一旦有慮,我們就會有行為,有所行動有所作為我們才能有所得。

知止,有定,能靜,能安,能慮,能得。

六者說的都是心。

慮是為了得到好的,慮而不得則憂,憂對應懼,憂是好的不來,而懼是壞的不去。

定則不亂,

安則不危。

儒家的慮對應道家清靜經的清。

一灘混水經過過濾就變清了。

我們很難做到心如止水,但顯然古人把混亂的心緒比喻成一灘渾濁的水,只有靜止下來,心內渾濁的雜質才能沉澱下來,我們才能看清自己。

人心中有公心私心,私心渾濁,公心清澈,所謂公心私心就是朱熹說的天理人慾,就是儒門十六字真言中的道心人心。

大學之道是成為大人的學問,就是通往內聖外王之道。

回到題主的問題,「知止而後有定」的意義就是儒門正心修身的法門。

心是個容器,我們時常往裡面裝,往外面放,所以渾濁,所以看不清自己的內心,所以感到疑惑。知止而後有定,就是告訴我們,要靜下心裡,讓渣滓沉澱。知止,就是把裝水和放水的水龍頭都關了,水池子里的水很快就會平靜下來,渣滓沉澱了就是水清了,就是心定了。


知,淺層認知;止,自覺停止;定,內在意識。凡事,能認識是非,對錯,善惡後而自覺支配自己的行為,從而上升深層經驗,處事方式。人,貴在自知,明知可為而為,不可為而不為。

但事實卻「明知不可為,但忍而不舍也。」工作,戀愛如此,才有愛恨情仇,矛盾糾葛。

所以,「知而行,行而錯,錯而乃止,止而改焉」已是最好。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是原話,是大智慧。而對這幾句話的理解,或者說後人對這幾句話的解讀,那就花樣繁多了,有些還算貼切,有些帶有「思想投機」的解讀,在此不做褒貶,只能說各有千秋。

定生慧,「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段話其實是對定生慧的一個過程闡述,「能得」,得的是什麼?就是智慧。有人講這是佛家的東西...,不錯,佛家是這麼說了,但智慧不是佛家的專利。老子、孔子、釋迦牟尼是同時代的三位覺著,老子還是孔子的老師,他們三人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給大家闡述了什麼是智慧,條條大路通真理、通智慧都是對的,還有更早的我們中華文明的先祖伏羲,流傳《易經》至今,智慧的光芒依舊光彩奪目。

回頭題目所問,「知止而後定」,「止」,止的什麼?止的妄念執著,止的貪嗔痴,止的所有不自然、違反自然、人倫、常理的心念、言語、行為,止的所有不承天順人的東西。「止」到什麼程度?止到一念不是萬念不生。

「知止而後定」,「定」,定的什麼?定的是自己,定的是自己本心、定的有一顆平常心、清靜心、自在心、歡喜心。「定」了心就回復到最自然的狀態,與天地日月、與萬物同呼吸共心跳,這樣能不靜嗎?

「知定而後靜」,「靜」,靜是什麼?靜的是自己的心,無「眼耳鼻舌身意」都定了,這就是靜了,內心的平靜、平和。

「靜而後能安」,「安」,安的是什麼?安的是「止」下來「定」住的一顆「靜」心。安是對「止、定、靜」狀態的保持和延續,常態化,常有,常在。

「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看這兩句了,這兩句體現差別了。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安」後「慮」出正果大智慧,完全的通透。

那麼「慮」是什麼?「慮」不是考慮,不是思考,而是徹底「安」後的自然所得,自然而然就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了。這通老子的「無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止」下來妄想執著,並「定」下來「靜靜」,「安」住這顆心保持住,自然的去「慮」就得到了「智慧」。


《大學章句.上傳之三章》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我猜,「 知止而後有定。。。」句,是夫子以「黃鳥止於丘」為機,當機說法。

鳥之「止」,一動不動,如人之出神如呆的狀態,那麼鳥因何常能"止",而人卻不能?!

知此"止"因,或人能"止",就能"定"!


《大學》是儒家經典,是對孔子思想的傳承,那這句話的意思用佛家的理論體系就很容易理解了,是「戒定慧」的修行次第,知止是持戒,定就是禪定,最後能得,就是得「慧」,在《論語》中對應的是十二章第一段顏淵問仁,把書中各個經典比對的精彩解讀分享給大家。

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已復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師:本章孔子就講仁與自己的關係,從顏淵問仁開始。自古以來,「克己復禮」的解讀各式各樣,但大都以為「復禮」是復周禮或者天理。「克己」以為是滅掉所謂的人慾,那究竟是怎樣呢?

「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這句話如果按照字面來翻譯,是不通的。按照字面是這樣翻譯:「(只要)一天克己復禮,(那麼)天下就歸於仁。」那第二天難道就不需要克己復禮了?可惜以往的學者們不考慮這些,含含糊糊就過去了。那這句話到底啥意思呢?我還得藉助佛教的語言來說明。我先把定義下了,下面再詳細講。「克己復禮」就是明心見性,「天下歸仁」是一切光明。那這句話用佛教的語言來描述就是:(如果能夠做到)二六時中,不離自性,則(極樂現前),十方圓明。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是你自己決定是否行仁,而不是由別人決定你的行為。這是不是就回答了德止關於「有道則仕無道則隱」的疑惑了?那為什麼是自己決定的呢?所以顏淵接著問,顏淵曰:「請問其目。」目是什麼意思?

無餘:條目、條件。

師:目是科目,「請問其目」意思就是請問具體的做法。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說不合禮的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動。

好,我下面針對這段文字把各個經典裡面相對應的答案列出來。

(師板書):

《論語》:「克已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師:先看《論語》裡面闡述的概念,如果我們把「克己」標號為1;「復禮」標號為2;「仁」標號為3;「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編號為4。那在《大學》里怎麼對照?第一個「明」就是1,是動詞,使之明,意思是把你身心的障礙去除,謂之「克己」。障礙清除以後是不是就明白了?明白之後呢?「明德」就是2,相當於復禮。親民就是3,也就是仁,仁者愛人。接下來是止於至善,什麼叫至善?至善不是善,但也不是不善,是不住善,善惡不住真君子,這句不是出自經典,是我說的。《心經》裡面有一句「無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至善,既然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自然無視、無聽、無言、無動,就是4。

《大學》裡面,是不是有個得?「慮而後能得。」什麼叫做「知止而後有定」?定是身定。「定而後能靜」的「靜」是說什麼?

依正:心靜。

師:心是什麼?在這裡心指的意識,不是指的心臟,心臟是屬於身。「靜而後能安」的安是什麼呢?身體定下來以後周圍的一切,包括身根就會靜止。靜止下來之後心(意識)就安了,意識就會安定下來,「安而後能慮」,有個第七識叫末那識,它是負責過濾和傳遞的,最後得智慧。

那再看《道德經》裡面的闡述,什麼叫「致虛極守靜篤」?

不帶:是不是和我練太極的站樁功相似?

師:這是恢復到無極的狀態,比太極靠前,因為無極生太極。什麼叫虛?虛就是無,致虛極,就是致無極。什麼叫致虛極守靜篤?就是4,「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大學》裡面叫「止於至善」,這就叫「虛極靜篤」。「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物」指的是「身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復歸其根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的「都攝六根」。「歸根曰靜」是1,「靜曰復命」是2,「復命曰常」是3。所以在《道德經》的第一段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自己在後面已經解釋了什麼叫做「常」——「復命曰常」。

依正:原來「非常道」的「常」是這個意思。

師:那「復命」的「命」是什麼意思?本來、最初。「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用語言文字表達的道,都不是最初的、原本的道。這叫非常道!「知常曰明」,回到了本來、最初的面目叫做明,就是《大學》里的「明德」、《論語》裡面的「復禮」。

那「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之後可以達到什麼境界呢?我們看《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忽然超越,獲二殊勝。」什麼二殊勝?是不是對應的就是《大學》裡面「慮而後能得」的「得」;《道德經》裡面「知常曰明」的「明」;《論語》裡面「克已復禮為仁」的「仁」。所以曾子、老子、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孔子講的話都是一一對應的,講的都是一回事。那「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佛法裡面有叫做什麼?

無餘:都攝六根?

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怎麼說的呢?「都攝六根」,相當於4,這稱之為戒律。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持戒明白了吧?「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止於至善」、「致虛極守靜篤」、「都攝六根」,這都是戒律。所以佛教把戒、定、慧稱為三無漏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最後得智慧。《大學》一開篇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那為什麼持戒就可以得到智慧?《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八說:「先於屍羅善清凈故,便無憂悔。無憂悔故,歡喜安樂。由有樂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如實知見,故能起厭,厭故離染。由離染故,便得解脫。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槃。如是最初修習凈戒,漸次進趣,後證無作究竟涅槃,是故三學如是次第。」


定 ,不是安定的意思知止而後有定。出自《大學》。 《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朱子有一段註:「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靜,謂心不妄動。安,謂所處而安。」那麼:知止,就是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有定,就是樹立堅定的志向。 知至善的目標,立堅定的志向,就可以心不妄動; 心不妄動,則所處而安,不為外界影響所動了。

知止,止於欲也。少欲無貪,則去外執。無執非不取也,取之不著,失之不念。乃心定也。


說一下我自己的理解,知止是止住煩惱,這是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到,我們普通人,只知道隨波逐流而不自知,一切都在隨外境而轉,所有的喜怒哀樂都隨外境的變化而變化不能自已,煩惱不斷。所有我們首先要止住煩惱,怎樣止住煩惱,你要明白因緣和合的心是假的,你還有顆如如不動的真心。煩惱止住,心自然再定中,不受一切外緣的干擾,安定平靜如如不動。說一下自己的想法,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何為知 ? 即心已明白

何為止? 自性心本不動搖 無生滅 無老死 不來去 沒牽掛 沒有顛倒夢想 不取於相 如如不動。知止 即明心也。

何為 後有定? 悟後起修 依止而觀 可恢復自性佛之般若智 及利益眾生之功德


止於至善。

止為知之而戒。

止後能定。

定而生慧。

止後能得。

書法:黃昌友教授(中華清風書畫協會執行主席)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卡夫卡的作品《變形記》?
上聯:誰憐詩客句難裁,下聯是什麼?
路遙和賈平凹那個的作品更出色些?

TAG:文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