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看待馬王堆版《道德經》與通行版《道德經》不同的現象?


1973年12月,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了一批古代帛書,其中的《老子》有兩個寫本分別被稱為甲本和乙本。甲本字近篆體,文字未避漢高祖劉邦諱,因此推算其抄寫年代應在劉邦建國前,即早於公元前195年;乙本為隸體,文字避劉邦諱,但未避漢惠帝劉盈諱,因此推算抄寫年代在惠帝登基前,即早於公元前180年。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距今已兩千多年。

在將帛書《老子》與諸本研究比較後,感覺它對我們研究《道德經》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它與郭店楚簡以及其他各版本一道,使我們依稀看到《道德經》形成的足跡。比如,它與楚簡對我們正確理解通行本第十八章的「案」字,大有幫助。但同其他版本一樣,帛書本依然是輾轉的傳抄本,與「原著」仍有較大距離,如第一章的「同謂玄之又玄」,第七章的「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可以明顯看出抄寫者依據的原始資料與流傳下來的版本有差異;而第十九章的「絕聖棄智」同樣滲透著道家後學篡改的思想。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乙本,郭店竹簡《老子》是「地下資源」,是本不流傳東西,它未能流傳下來自然有未流傳的原因。以考據、訓詁為基礎的校堪工作雖然可以以帛書《老子》、郭店竹簡《老子》為重要參考,但不能把它們作為絕對的依據,因為它們本身也不是「正版」,它們還有自相矛盾的問題。


馬王堆版的《道德經》和通行版的道德經其實差別不大,頂多就是某些字句的描述方式不同,但是其中心思想已經是趨於一致。

和傳世版《道德經》差別大的,是郭店版的《道德經》,主要有幾點:

1、字數方面相差比較大,郭店版的《道德經》只有2000多字;

2、郭店版的《道德經》更早,據推測大概是公元前350年至公元前300年前之間,亦即戰國早期。而這一時間的推斷對新文化運動以來,以胡適等人為首的「疑古派」,曾斷言《道德經》為戰國晚期作品的言論,起到了撥亂反正的效果。

因為,那時候就能流行到楚國去,說明《道德經》出自春秋,是可信的。

3、思想體系上和後世版差別比較大,舉例,如:

通行版中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郭店版是這樣的: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詐,民複孝慈。」

意思可以說完全不同,通行版的話,看起來是鐵杆的反儒家主張,而且用詞充滿抽象色彩,比如「絕仁棄義」肯定不是叫人們不仁不義。

但是郭店版的則樸實很多,明顯沒有那麼抽象,「絕智棄辨」、「絕巧棄利」、「絕為棄詐」都是很好解釋、很直白的意思。

從郭店版的句式中,不難看出,舊版的《道德經》顯然屬於「筆」體,不是「文」體。即不太注重押韻、對仗。而通行版的《道德經》則顯然是為了對仗和押韻,詞句優美、工整了很多,但是,也因此變得更加「意識流」了。


老子,姓李,名聃(dan)周春秋時期人。著有《道德經》,影響後世幾千年。《道德經》被聯合國科教文組識翻譯出版,在世界發揚光大。關於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竹簡《道德經》,與通行版本《道德經》的原文有差異,以哪個為準。意見如下:

(一),應該說,一切事實以文物考古為依據,千年字會說話,就是這個道理。不用說《道德經》在沒有比馬王堆出土《道德經》更早文物說明情況下,就應以馬王堆出土的竹簡《道德經》為依據藍本。這是科學態度。

(二)老子是公前6世紀的人,周春秋時寫的《道德經》,馬王堆出土的《道德經》是用竹簡刻寫,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早期。通行版《道德經》是魏晉時期王弼所註譯,前後相差近千年,經戰亂和變迂,可能有變化,再者難說會有誤傳,所以還以出土文物為準。

(三),後人王弼註譯,也會有誤抄和參加了自己的見解,這都是可能的。

(四),以科學態度,還是以馬王堆出士的《道德經》為準。作科學研究就是要有科學依據。如果是一般學習,幾個版本都可以,只要意思不變就行。


古時書籍都由人抄寫,抄寫過程中錯漏在所難免,時間越早的抄本越接近原貌另一方面,由於秦始皇焚書和秦末戰亂,書籍損失很大,許多書籍都是由人背誦下來直到漢文帝以後才重新抄錄,由於時間較久,記憶出錯,錯誤脫漏難免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有甲、乙兩種版本。乙本避劉邦諱,可以斷定它是漢朝的抄寫本無疑。甲本由於不避漢高祖劉邦的名諱,因此可推斷它當抄寫於劉邦稱帝之前。甲本帛書很有可能是直接從戰國時期的竹簡上轉抄過來的,它是迄今為止所發現保存最為完整、最接近原貌的古本《老子》版本。兩種《老子》抄本大體相同,但和今本(底版是三國時魏人王弼注的《道德經》)對照,在文字上和篇章次序上都有較大出入。《老子》甲本卷後四篇古佚書,均無篇題,文獻記栽也無可查考。第一篇共181行,約有5,400佘字。是有關儒家思想中的「慎獨」、「性善」的內容。第二篇是有關伊尹論「九主」的內容,共52行,約1,500多字。文中講到九種君主,特別肯定了「法君」。第三篇共48行,約1,500多字。是有關兵家論述攻戰守御的內容。第四篇共13行,約400佘字。文字簡短,綜述了「五行 」和德、聖、智的關係。因後部殘缺甚多,文意不明。《老子》乙本卷前四篇古佚書皆有篇題,為《經法》、《十大經》、《稱》、《道原》。共抄有175行,約11,160多字。除少數幾篇文字略有殘缺外,其餘保存的都很完整。據整理者研究其成書年代當在戰國或秦時。有的人認為這四篇佚書或即為《漢書·藝文志》中列在道家的《黃帝四經》,因漢文帝時祟尚黃老,所以把有關黃帝內容的四篇與《老子》合抄為一卷。有人認為第二篇《十大經》中記載黃帝初立,以及他的大臣如力黑(即力牧)、閹冉、果童、太山之稽(即大山稽)、高陽等人的事迹和相互間答之詞,因此可能是《漢書·藝文志》中所列的《黃帝君臣》,或是列入兵陰陽類的《力牧》。


假如當年,老子給專利局,版權局註冊個賬號,現在收版權費也能成功進入胡潤百富榜。

老子當年是周朝的國家圖書館,當館長的。周朝後期,丟失了大部分原版書籍,當年圖書都是竹簡版本的,沒有現代的電子版,結果老子要背鍋,收到消息後,老子連夜乘坐青牛快車,西出潼關。跟著讓太守給攔下求當學生。為了教會這個學生,老子根據博覽群書的記憶,寫下一部(修仙入門必備)也就是今天的道德經,為什麼道德經那麼至高無上呢?因為周朝丟失全部國家記錄,中國文化記錄整整是一個大斷崖。自從老子之後,修仙和煉丹,還有很多古代武術巫術,國家記載的秘密,都全部丟失,簡直是斷送了中國上古文化。

據說,後來一個盜墓賊誤入一個大墓,發現很多竹簡,可惜他是個文盲,只認識金銀,還拿竹簡當火炬照明。後來官方查到這個墓,出土整理大量古代文字,就是著名的<竹書紀年>,裡面簡直是黑暗版的史記,好像史記記載某國國君是禪讓的,竹書紀年記載,得到禪讓那個人,是宮廷政變軟禁了國君,硬搶回來的皇帝寶座,按照心理學人性分析,史記就是撒謊大全書,竹簡紀年才是真實歷史。

每個朝代都有盜墓,就是為了尋找某樣東西,也許真的是埋葬在某個古墓里。傳國玉璽,大禹九鼎,蘭亭序真跡,秦始皇陵不老仙丹,12銅人,光聽名字已經值得瘋狂打開皇帝陵墓了。

海昏侯陵墓,據消息公布,失傳幾千年的連山易經出土了,那個假如真的,絕對是能夠震動某些界別。經過千年誤傳,戰火硝煙,很多古老傳承丟失了,易經原版是3種類,現代流傳只剩下周易,連山易歸藏易沒有了。

古版一定比現代的誤抄本好。


致誠之道可先知,故至誠如神。經過時間的發展演變,道德經肯定有了變化,但是,核心沒變。就是出世,就是處理人與自然地關係,就是清凈無為,撥亂世反之正的價值觀。他是有哲學體系。

我沒有看到過馬王堆版滴,肯定有出入,但是,我們現在人,要根據現在已有滴認識去解讀,去偽存真,把握經義,該捨去滴就捨去,該添加滴就加上,完善好,就可以了。

道德經,是可以和易經相提並論,甚至有超越。是先人滴智慧,我們現在誰敢說已經可以完全解讀了,沒有,。我覺得,她們就像人類的出現一樣,是個迷,浩瀚的世界,大小三千,只有不畏艱難的前行,才是人類活著的真正意義。


馬王堆漢暮發掘是震驚世界的考古,考古史料價值極高,不但證實了後世爭論不休的孫武(孫子兵法)和孫臏(孫臏兵法)不是同一人,而是由孫武和孫臏分別所作,更難得的是發現了目前最早版本的道德經,因漢本道德經在吋間上最接近老子那個年代,所以最接近道德經原著,不過漢本道德經和今譯本(王弼所作)有些不同,除了一些段句有些不同外,更大差別是漢暮本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而今譯本是道經在前德經在後,漢本和今譯本雖有些不同甚至德經和道經篇目顛倒,但漢本道德經和今本道德經總體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謝邀。老子現在的精力集中在管孫子和對聯上,兩個不同版本的《道德經》等有空再研究。


原文不一定有多博大,也許只是來源於生活的感悟。如果覺得不是,呵,那就進了神話論的圈。因為天權神授,天縱其才啊,這些上古奇文簡直神助。越神化,越變幻莫測。

後釋文也不一定有多精深,也只是引起思想上的共鳴。一切有為法,而無法。根本就沒有一成不變的真理。

比如孔子言論,有些大家聽了覺得有道理,願意尊守那些行為規範,一直引為經典很推薦,讓後代一直著磨其中的道理。

有些又不是很理解,說不理解是好聽點,難聽點就是都說了些什麼亂七八糟的。已經跟不上時代,現在很急需一個能統一的哲學理論來指導人。


這麼說吧,如果一個人真正理解了道的所指(經的語言表述就是指頭,一指)或者說核心意思沒有走樣,也就應該不會太在乎字和句以及句讀究竟有多大出入。又因為幾千年的事情,如果要想流傳的各種版本都一樣,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還有一個比喻,就是如果你吃過正宗的國光蘋果,而且清楚它的味道,你也就不太在乎別人再去如何描述它了。我所說的也不一定準確。


推薦閱讀:

電影《無問西東》中家訓背後的東西
國學精粹道德經(三十)
「國學一本通」國學箴言之: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森舸瀾《無為NOT TRYING》談中國思想

TAG:國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