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古代的皇帝都叫這個「宗」、那個「宗」的?


《左傳·襄公十二年》:「凡諸侯之喪,異姓臨於外,同姓於宗廟,同宗於祖廟,同族於禰廟。」

「圭海四記」:為什麼皇帝喜愛以「宗」為廟號?

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發表題為《文學改良芻議》的文章,從而開啟了中國白話文普遍化應用的序幕,從那日起,中國人文化普及率呈井噴式發展,而與之形成相反效果的卻是國人的文化水平逐步降低。

以至於,今日的我們在談及「姓氏」、「祖宗」等詞語時,於字面上根本無法還原其真實意義,這也便是白話文與文言文在實際應用中最切實的效果。

「凡諸侯之喪,異姓臨於外,同姓於宗廟,同宗於祖廟,同族於禰廟」,此句之意大致如下:諸侯國君主過世,異性之人在屋外弔唁,同姓在宗廟,同宗在祖廟,同族在父廟。

如此觀之,同族<同宗<同姓,而理所當然父廟<祖廟<宗廟,如此或許已經明了,族最小,祖和宗有些混淆。

祖與宗的關係

按甲骨文中拆字組合,祖=示+且,「且」在甲骨文字形為祖廟狀,由「土」形轉化而來,象徵著祖先崇拜,「祖」字面意思為又又,及示的二重進階關係;宗=大+示,代表大示。

以甲骨文中代表五代關係則是以示為基準:太祖 (示之曾祖);祖 (示之祖父,祖=示且,又名太宗);宗 (示之父親,宗=大示);示 (示,表示當世);小示 (示之子,下一代)。

甲骨文果然是象形文字,文義直觀明了。

由上可知,祖>宗>族。

祖、宗的確切意義

顯然,單純知道祖、宗和族的排序並不能滿足我們對它們的求知慾,也無法單純解釋皇帝廟號的用法。何況甲骨文時代的意義在數千年的演變過程,這些字面意思早已失去了實際應用的意義

《禮記·祭法》雲,「有虞氏禘黃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孔穎達疏,「祖,始也,言為道德之初始,故云祖也。宗,尊也,以有德可尊,故云宗」。

按此意思,「祖」代表法理上的第一世,誠如「祖先」之一,祖為最先出現的第一人;而「宗」為「祖」以後,有功勛、名望或成就之人,故而後世有「大宗」、「小宗」和「宗族」之說。

之於衍生的「大宗」與「小宗」,《儀禮·喪服》雲,「為人後者孰後?後大宗也。曷為後大宗?大宗者,尊之統也。」

故可以這麼認為,祖>宗>族;往大的說,就是姓>祖>宗>族>家。

祖為一世祖或排序靠前的先人,宗為有德行、成就的先人,對於皇帝來說,是不是開國皇帝似乎沒有辦法改變,但是否為有德行的君主,則可以通過「宗」的命名予以認可,或者至少告訴後人這個皇帝是有作為的,儘管可能沒有。

以北宋為例,趙匡胤為立國者,稱宋太祖,趙光義統一全國,後裔均為北宋皇帝,故其稱宋太宗,同理唐高祖和唐太宗。

至於後世,則用亂了。


所謂祖宗祖宗,肇紀立極,翻開新篇章的皇帝,死了之後想揚名立萬,百世流芳,得取個響噹噹的名號,也就是廟號,當然得叫「祖」,譬如漢高祖、明太祖。(只是謚法本沒有高這個字,但是呢,為了顯示牛逼,於是就極盡誇張之能事,安個「高」在某皇帝頭上,蓋棺定論。)當然,也不一定非得是開國皇帝才能叫祖,有些文治武功鼎盛 ,開疆拓土,外仗內行的皇帝,也可以叫某某祖,譬如明成祖、清聖祖等等。但是,所有皇帝都叫祖,也不是那麼回事兒。禮法規定,開創曰祖,守成曰宗。於是,大多數的皇帝,死後(別個叫駕崩、泰山崩、山陵崩、千秋萬代之後……),既然能耐沒有祖上那麼大,不能拓地萬里,四夷賓服,那就叫某某宗吧,畢竟鐵桶江山,錦繡天下,不是他打下的。總之,廟號又像給皇帝寫畢業評語,「宗」這個字,好比評語開頭的張三同學李四同學王麻子同學中的這個同學二字,屬於限定詞。真正重要的,是對張三李四王麻子的定論。比如謚法分美謚、惡謚。那麼,唐太宗、明太宗(就是成祖)、清太宗之流,當然是屬於帝二代,好歹是老子英雄兒好漢,還頗有乃父遺風,官書野史盡可以把他寫的大偉光正,樹立模範典型。接下來,像什麼漢高宗、唐高宗、清高宗等等,進取不足,守成有餘 ,也罷,給個四星好評吧。至於什麼世宗、文宗、武宗、穆宗,基本上都是鬧著玩兒。更次的就是神宗、德宗之輩。英宗也並不英明。最慘的就是哀宗、思宗,簡直沒法兒說,幾個皇帝地府里遇見,我太祖,他高祖,那個又是仁宗,這個又是睿宗,輪到這倆,一個哀一個思,開追悼會似得,簡直丟人。所以,廟號如外號,響亮的才能傳之子孫,永世其昌。


推薦閱讀:

積穀防饑有備無患!不要忘記我國歷史上72次飢餓記載
唐三彩枕的工藝特點和拍賣市場
京郊10大最美古堡,《大話西遊》取景地,去看看吧
運氣差和不聽話
司馬懿與諸葛亮相比,究竟誰更厲害?三分鐘了解他們的愛恨情仇!

TAG: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