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紅與黑的作者是誰?


《紅與黑》的作者是十九世紀法國接觸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

司湯達(1783—1842),原名亨利?貝爾,出生於法國東南部的格勒諾布爾市。其父親謝呂班?貝兒為當地法院的一名律師;母親則是義大利米蘭人。在他六歲那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當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的消息傳來時,他竟然也歡呼著加入街上遊行的隊伍之中。1790年母親去世,此後他便和外祖父一起生活。由於外祖父崇尚啟蒙思想,所以他受外祖父的影響開始閱讀了大量啟蒙作家的作品。漸漸地,他開始表現出熱愛文藝,擁護共和革命的個性氣質。

1796年他進入當地革新派的中心學校讀書,接受了革命教育。三年後,他以優異成績畢業。後來他來到巴黎,在拿破崙的軍政部謀得一份職位。從此之後,他便隨著拿破崙的軍隊轉戰整個歐洲。但在這期間,他曾離開軍隊,定居於巴黎,意欲從事寫作。為此他大量閱讀文史哲方面的經典著述,特別是唯物主義哲學以及拉伯雷、蒙恬、莫里哀、盧梭、莎士比亞的作品。1806年他返回軍隊。

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司湯達因為曾追隨拿破崙而被迫流亡義大利。在義大利,他開始使用司湯達這個筆名。在此期間,他從創作了大量的作品,既有藝術評論,也有旅行遊記。同時,他仍對法國局勢密切關注。在拿破崙東山再起而最終失敗後,他悲痛不已。同時,他還結識了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後來由於同情支持義大利燒炭黨人的革命活動,他被當局迫使返回法國。

1830年七月革命後,他被新政府任命為法國駐義大利的領事,一直到1842年去世。

司湯達的一生與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歷程緊密相連,也正是因為有著如此豐富的人生體驗,他才創作了那麼多批判法國乃至歐洲社會諸多方面的作品。其主要作品,如回憶錄《回憶拿破崙》、中短篇小說集《義大利遺事》、長篇小說《紅與黑》《巴馬修道院》,以及大量的旅行隨筆與理論批評等等。由此正奠定了他為十九世紀法國傑出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的歷史地位。


《紅與黑》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的第一部傑出作品。主要講述了主人公於連索萊爾出身貧賤卻嚮往高位,身體纖弱卻意志頑強。他魯莽而狡猾地闖進了不屬於他的上流社會,企圖成為貴族階級的一員,但最終失敗並賠上了性命。小說以深刻細膩的筆調,廣泛運用獨白和自由聯想等多種藝術手法, 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靈空間,挖掘出了主人公深層意識的活動,從而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

它的作者是法國小說家弗雷德里克·司湯達,他也因此被後人稱為「現代小說之父」。他出身於資產階級家庭,在外祖父的啟蒙思想和中心學校革新派教師的熏陶教育下,奠定了進步世界觀的基礎。先後兩次追隨過拿破崙,因厭惡復辟勢力而僑居米蘭。除了《紅與黑》,他還有著名代表作長篇小說《帕爾瑪修道院》短篇小說《瓦尼娜瓦尼尼》,重要作品有文藝論著《拉辛與莎士比亞》、第一部小說《阿爾芒斯》,回憶錄《回憶拿破崙》、中短篇小說集《義大利遺事》,以及大量的旅行隨筆與理論批評等等。他是法國也是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先驅。

司湯達的《紅與黑》最偉大的地方,是塑造了於連這個人物。出身於底層木匠之家,從小以拿破崙為偶像的於連,雖然身體羸弱但是於連有出眾的容顏和驚人的智力,但這一切並不能使他在以出身論英雄的國家贏得什麼,除了那些非正常的途徑。所以他去當教堂見習、去當教師、去當修士、去當秘書、去當上尉,甚至當情夫、姦夫或者是誘拐犯,這一切都是為了贏得他在正常渠道無法得到的東西——財富和地位,當然他最終也付出了代價。《紅與黑》具有強烈政治傾向性,它描繪了王政復辟時期激烈的政治鬥爭,對法國貴族政權蠅營狗苟的賣國行徑給與尖銳批判,於連的形象也給後面的很多作家提供做很多的創作靈感。


司湯達(1783——1842)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紅與黑》描寫了一個平民知識青年於連.索黑爾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野心,對封建貴族和大資產階級進行了報復性的反抗,反映了王政復辟時期社會的生活和階級矛盾。他的主要作品還有《巴馬修道院》,《呂西安.婁凡》(一名《紅與白》)等。


推薦閱讀:

《射鵰英雄傳》里黃蓉的媽媽是誰?
高爾夫,真正的貴族精神!
2.7、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TAG:文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