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當代著名女作家楊沫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


那時候,我也不過十四,五歲,那時候,我家裡唯一的藏書就是這本《青春之歌》,那時候,只記得了林道靜,余永澤,盧嘉川,還有那個江華……

我永遠依戀那個「穿著白洋布短旗袍,白線襪,白運動鞋,手裡捏著一條素白的手絹——渾身上下全是白色」的女孩子,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心裡就有了一個雪妝素裹的女神……

那時候讀書就是一種記憶,沒有後來那些功利執念。煤油燈光在把寂寞的黑夜點燃了一團溫暖,《青春之歌》是我打發漫長寒夜的夥伴……

心底就開始了對於未來的想像,林道靜,一個從死神那裡逃出來的女子,可是她卻經歷了那麼多的故事!

一個共產黨員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但不是後來我看到的江姐!林道靜,就是林道靜!她的名字總是讓我想起了那些廟裡的尼姑——要問為什麼,我不知道!

余永澤,盧嘉川是兩個世界裡的人!

余永澤後來就有了些恐怖——我的感覺!

如今,這個社會上,在玄幻,誅仙,穿越,宮斗的圍剿下,《青春之歌》又有幾個人像我這樣不合時宜依然記起呢?可是,我卻不能洒脫自在,那一本遙遠的書籍卻一直沒有抹去!

《青春之歌》,那本書不知被誰借去了,可是林道靜卻留在了我的心裡……


《青春之歌》教給我們的愛情信條

  • 《青春之歌》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學生運動、塑造革命知識分子形象和成長命運的優秀長篇小說。全書是以「九·一八」到「一二·九」這一歷史時期為背景,以學生運動為主線,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靜這一在三十年代覺醒、成長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

《青春之歌》作為一部很棒的紅色經典小說,有著很宏大的歷史背景,還有著可以讓人一讀就無法輕易放下的獨特魅力。

一口氣讀完全書以後,我除了感受到當時那個年代的青年深深的愛國熱忱、對黨和國家的高度的信仰外,其次還學到了書中隱隱約約透露出的愛情信條。

愛情其實很平淡

林道靜初識余永澤的場景很羅曼蒂克。

海浪翻滾,天空黑壓壓。此時的林道靜感受不到一點生的曙光。一再受到生活的打擊,好像再也不能承受痛苦,於是她跑向海邊想要尋死。

但是就在她準備投海時,一雙手拉住了她。

這個人就是余永澤,他救下了林道靜。

浪漫的愛情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道靜認出了他,就是那個在她一個人看海時總是默默在她身後的人。

原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願意默默守護自己,林道靜心裡暖了。

林道靜的生活又有了活力和曙光。

就像所有偶像劇男主那樣,余永澤在林道靜心裡是「詩人兼騎士」。

他們常常在海邊漫步,他會給他講文學藝術,給她講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給她講海涅、拜倫的詩。而她就是靜靜注視著他講故事的側臉。

林道靜心中漸漸充滿了一種青春的喜悅,一種絕處逢生的欣幸。

短短的幾天里,她把他看成了理想中的英雄人物。

再不久,兩個相愛的人就住在了一起,帶著還沒褪去的荷爾蒙結為夫妻。

現實生活是柴米油鹽,是兩個人6的相互磨合。

這時的林道靜與余永澤的愛情只是一種美好的假象,除去那些美麗的藝術和動人的纏綿故事後,原來還有他的自私和冷漠。

而讓他最驕傲的就是控制了她。

我們常常追求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的愛情信條,可是忘了等到人群散去,激情褪去,一切都會回歸平淡。可能支撐愛情開始的並不是兩顆心靈的靠近,而是荷爾蒙作祟,就這樣肆意沉迷於這羅曼蒂克的假象。

真正的愛情可能開始就很平淡,結局也很平淡。

一生平淡。

真正的愛情是相互成就,一同前進

當林道靜被與余永澤的生活困住的時候,盧嘉川出現了。

他誠懇、機敏、活潑熱情,對國家大事的有自己獨特的卓見。

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句解釋都給林道靜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他能窺見林道靜內心深處燃燒的對自由的嚮往和對革命的熱情。

他和林道靜的信仰一樣,並給她推薦關於馬克思主義的書,放大她的信仰。

他的出現,讓林道靜的眼裡又閃著快樂的光彩,明亮的像秋天的湖水。

盧嘉川對國家的一切都有著深深的熱忱,他勇敢的領導學生運動、宣傳黨的思想,不畏國民黨的迫害和強權,這是讓林道靜最尊重的。

她心中的火焰被點燃,她想要追隨他的腳步,她要成為像盧嘉川一樣的人。

余永澤保守,自私,國家在生死存亡之際,他仍囤於一方之地,感嘆報國要靠政府,靠軍隊,怯懦無知,自私自利。

而盧嘉川一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讓林道靜感受到了余永澤與盧嘉川的差距。

真正愛你的人會尊重你的信仰和自由,不會把自己的三觀強加於你,他的到來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積極,而不是被困在生活里,不能自已。

真正的愛情是兩個人能彼此成就,相互注視,一同前進。


如何評價當代著名女作家楊沫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該說該寫的友友們都全面提及,評價十分精闢,十分到位,我再重複,令友乏味。

小說的內容和作者的大名,我們這代人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滿腹得話語無從下筆,瞬間我耳畔響起廖昌永老師演唱的《跟你走》一曲,歌詞恬如其分地釋懷楊沫老師的《青春之歌》創作初衷,也是對書與人最好的嘉評。

那一天你拉著我的手/讓我跟你走/我懷著那赤誠的嚮往走在你身後/跟你涉過冰冷的河流患難同經受/跟你走過坎坷的小路/從春走到秋/跟你走嘗過風霜雨雪/跟你共同飲過勝利美酒/千里萬里我也沒回頭/千里萬里啊/我也沒回頭

如今你還拉著我的手繼續跟你走/我邁著那堅定的腳步走在你身後/為你捧出火紅的青春一路去追求/為你拋灑滾燙的熱血/奉獻我所有/也許還要走過無數歲月/幸福的熱望總在心頭/千年萬年我也不回頭/千年萬年我也不回頭/永不回頭


人的出生無法選擇,人生的道路卻是自己走出來的。走什麼樣的道路決定了人的一生是平庸還是輝煌,是自甘墮落還是奮鬥不息無愧人生?我也是十四歲時第一次讀到《青春之歌》的,立即對林道靜的那種青年知識分子的浪漫情懷所吸引,也對余永澤的那種才華所折服,但隨著故事的展開,以及事物由淺及深的變化也曾感到迷惑,漸漸的感到余永澤的自私和欲控制林道靜,他把林道靜當作私有財產,對她進行思想挾制,發展到對她人身自由限制,兩人的感情漸行漸遠,但時代潮流衝擊著那個行將滅亡的封建官僚專制社會,無疑社會動為林道靜打開了一扇明亮的天空,使她認識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種把自己關在蝸牛殼裡的生活就是關她的牢籠,社會潮流浩浩蕩蕩,是把自己的命運拴在自私自利的余永澤身上,還是投身社會潮流,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喚起自己的良知,為普天下窮人奮鬥,兩條道路擺在林道靜面前。林道靜在獄中遇到的那個女共產黨員(不記得她的名字了,只記得稱她為大姐)那種為天下人求解放,不計個人得失,將自己的生命獻身給共產主義事業的精神使林道靜認識到這才是精彩的人生,為革命事業獻身無怨無悔,因為只有把天下裝在自己心中才有這樣的情懷,不能再將自己捆幫在行將就木的余永澤身上,從此她把自己美麗的青春託付於為普天下窮人奮鬥的共產主義事業上,她義無反顧地站在了時代的洪流中,在這裡不再是她一個人在奮鬥,而是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走上街頭,求自由,求生存,反獨裁,反封建,反奴役,反壓迫。這是一個充滿浪漫色彩,充滿激情,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時代。以此林道靜走上了充滿荊棘,充滿血腥,又有無限曈景的新道路。確實在這條道路上我們看到了楊開慧,劉胡蘭,江姐,趙一曼等無數先烈,她們為什麼放棄優厚的生活條件而追尋一條不可知之路呢?其實道現很簡單,因為他們心中有理想,這種理想是崇高的,怎樣形容也不為過,正是這種理想成就了共和國這個千秋大業。做為當今我的理解是為公者千古,為私者一時。這些東西今天回頭看來令人感慨萬千!


謝邀,《青春之歌》,我是在六十年代,也就是四,五十年前,讀過的。當時讀的還有《苦菜花》,《紅岩》,《林海雪原》《野火春風斗`古城》《紅旗譜》《紅日》,等。

情節已淡忘。人物還記得林道靜,盧嘉川(盧在監獄中滿身是血,扶牆死去的情節還略有所記),林紅,江華,余永澤……

這本書主要地是反映了三十年代知識青年的生活,理想,奮鬥的情形。其中寫到了國家危機,家庭,愛情,學生運動,共產黨員,等等。

林道靜和余永澤是當時知識青年的代表。一個走向了沒落,一個走向了革命。歷史的確就是這個樣子過來的。

大江東去,葉漂零,青山在。

與其他同時代的小說相比,《青春之歌》在藝術上的特點,是細膩。


謝謝邀請。好書都是有共鳴的,我想那個時代很多人也是因為共鳴才覺得好吧。誰人的青春不曾迷茫,誰人的愛情不曾惆悵呢。革命+愛情是那個時代青年最浪漫的遐思,但是這部小說卻戛然而止。還是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的。


《青春之歌》是我國著名作家楊沫的成功之作之一,他通過描寫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在那個時代,那個背景下的年輕人的革命精神。

當看完了這部作品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那個時代愛國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他們的信念是那麼的堅貞。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運動,這些歷史時期的愛國學生為背景,描寫了以此大學生為中心的一批愛國進步青年。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鬥爭,塑造了各種類型的知識分子形象,反映了在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激烈動蕩的年代,知識分子的崛起和分化。

表現中國的一代青年在共產黨的領導教育下,不斷更新自己,擺脫舊思想束縛的曲折成長過程,說明了廣大青年知識分子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積極投身於無產階級偉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確出路,才能擁抱起美好青春。

這部作品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典型。她的成長表明那個時代廣大知識分子走過的一條曲折艱難的道路,作為一個具有崇高的無產階級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熱情的青年革命者。

經過了一條艱苦的磨練和改造過程。她出身於一個地主家庭,佃農生母,慘遭迫害致死。她深受異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從小養成孤僻倔強的反搞性格。

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為反抗不幸的命運離家出走,這是「五四」以來,許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走向社會時共同邁出的第一步。

但她仍然不是一個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狂熱性以及個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來。最後在盧嘉川,林紅等的教育幫助下,經歷了二次鐵窗血與火的洗禮,參加農民搶麥鬥爭,並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在一系列革命實踐中變為堅強,政治上逐漸成熟起來。

欣賞完了這部作品後,我感觸頗多,在當時這種社會環境下,進步青年敢於投身革命鬥爭之中的熱情應該值得現代這社會中的青年人學習,學習他們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


當年看這本書的時候我10歲,那是文革前一年,跟鄰居家姐姐借的,她比我大7歲,但是只能看三個晚上,因為她也是從別人那借的,她們家管得嚴不讓看課外書,我家還好,但是晚上9點就關燈了,媽媽說浪費電。只好在路燈下看,三個晚上看了個大概。對書中的革命看不太懂,愛情的描述對比著父母、鄰家新婚夫婦,還是能理解的,覺得余永澤人不錯,林道靜就是自找苦吃,她和江華盧嘉川的關係太隨便了。


楊沫老師的《青春之歌》通過林道靜從逃婚無助的女孩到參加革命成為堅定的革命者的經歷,深刻生動地反映了那代青年在歷史風雲中的成長過程。塑造了林道靜盧嘉川林紅江華等一批地下黨人的經典形象,讓我們以及後來人了解到革命知識分子經歷的成長過程。小說是一部青年知識分子成長史,:結構完整,情節曲折緊湊,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流暢鮮活。整部小說富有濃烈的感染力和教育意義。這是現代文學史上傑出的文學作品。


推薦閱讀:

請問什麼東西比金錢值錢呢?
你會選擇你喜歡的人,還是選擇喜歡你的人?
新的一年希望一切都能如願,可以嗎?

TAG: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