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哪些需要取締的育兒方法呢?


在跟一些家長聊孩子的教育的時候,我感覺有些家長會有一些傳統的教育觀念遺留下來的教育行為,這些行為在指導孩子時,實際上在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的發展。

第一種現象就是當孩子不愛叫人,遇到陌生人不打招呼時,家長就會說這孩子就是不愛說話,特別膽小。例如:家長帶孩子坐電梯,遇到鄰居,家長就會引領小朋友有禮貌見人打招呼,但孩子就是躲在身後不叫。家長就會說,這孩子一出來就膽小了,不愛說,在家可能說了。家長不知,您總這樣說,其實是給孩子心理暗示,孩子就會認為我只在家說,到外面不說。時間長了,就會影響他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第二種現象就是家長帶孩子參加幼兒園的公開活動,自己的孩子不舉手回答問題,家長就會很著急提示孩子舉手回答問題,然後還會承諾,你回答問題老師就會表揚你。這樣家長就會給孩子幼小的心理埋下一個不良的種子,我回答問題是尋求老師的表揚。現在,有很多孩子就有這樣的表現,當孩子完成了一個自己很難完成的任務時,應該很高興,但孩子會覺得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不高興,孩子所做的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老師、媽媽的表揚,那這就真的很功利了。

第三種現象就是嚇唬孩子,你要不叫人我就不喜歡你了,你要是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等,經常說嚇唬孩子的話。這是很多家長的語言習慣,長期在這種嚇唬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就會畏手畏腳,不開朗,對孩子性格的培養帶來不良的影響。

因此,有些傳統的育兒方式還是需要改進的。


翔太育兒解憂雜貨店:本人是頭條育兒問答達人;從事幼兒教育二十多年,對早期閱讀、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有所研究,並參與出本了《輕鬆育兒有新招》、《幼兒園親子園》等書籍,本人分享的文章都是這些年以來的真實所感,均是原創,歡迎大家評論、關注、轉發。(未經本人同意,謝絕轉載)


以前的教育方法,確實有一些需要我們注意,以下我來說幾個比較明顯的問題。

1.提前讓孩子學會分享。

大家都知道分享是一種美德,但是不要強迫過小的孩子去學會分享,因為在孩子幼小的時候,他們還沒有建立起共享、合作這種概念,如果在這個時候強迫孩子去分享自己的玩具、書籍,會造成孩子的思維混亂。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這本書中說:「強迫孩子出讓自己的利益,這種做法並不能培養孩子的大度精神,反而強化他的緊張感。」而我們可以認為這種緊張感,在孩子日後的成長、生活中,會讓他們更加在意自己的東西,反而變得自私。

2.過多的禁止孩子。

家長對孩子說得最多的話莫過於:「不要!不準!不許!」可是,往往過多的說這些話,孩子還是依舊當耳旁風,就當不知道,依舊我行我素。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孩子對這些話產生抗體了。如果家長減少這些話語,真正遇到危險,或者緊急的時候才對孩子說這些話,那麼孩子肯定會很聽話的。蒙台梭利認為,讓孩子服從成人的意志,這是成人犯了最大最可恥的錯誤。

3.屈服於孩子的哭鬧。

哭鬧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本領,做家長的千萬不能屈服。孩子越是哭鬧,父母越是不能理財,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很多家長很容易因為孩子哭鬧的時間長而屈服,往往情況往往更糟糕,孩子會認為只要哭鬧,自己的條件父母都會答應,因此,以後這種哭鬧會持續的時間更長,越難控制。


我認為老一輩的育兒方法有許多可取之處,但也有很多是需要改進甚至取締了。

1.把屎把尿。

在寶寶1歲半以前,擴約肌發育不成熟,經常把屎把尿,使肛門周圍肌肉頻繁用力,易造成肌肉鬆弛脫肛,長大後易得痣瘡。

2.用自己的筷子勺子給孩子夾飯夾菜,甚至把自己咀嚼過的食物喂孩子吃。

這樣極易將成人口腔細菌傳染給孩子,如果成人感染著幽門桿菌,非常容易傳染給孩子,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3.過度代勞。

孩子該自己學吃飯了,家長卻怕孩子把飯灑得到處都是,就一味地喂孩子吃飯;孩子該自己學穿衣穿鞋了,家長卻總是嫌孩子慢替孩子穿;孩子該自己獨立睡覺了,家長卻捨不得孩子難過,一直陪孩子睡到很大……

此外,還有贊成穿開襠褲拒絕紙尿褲;對孩子的一切行為總是擔心踫著摔著,一味阻止,孩子易畏首畏尾;孩子一哭鬧立馬滿足他的要求……都是應該擯棄的不太好的育兒習慣。

我是倆娃媽+原創育兒漫畫作者娜特慢,看更多有趣有料有共鳴的原創作品,就關注我吧!


警惕這5種「文盲式」帶娃方法,你家裡的老人是不是還在用?

01

捏鼻樑會讓鼻子更挺

點評:不要把孩子的鼻子當成橡皮泥,捏來捏去都白搭!

危害

1.誘發中耳炎

從生物學上我們了解到,人體頭部的五大器官是相通的,嬰幼兒耳咽管較粗短,位置平直,父母在給寶寶捏鼻樑時,很有可能將鼻腔的分泌物弄到耳朵中,有引發中耳炎的危險。

2.成習慣性對眼

寶寶小月齡階段,視力發展不完全,捏鼻樑時,父母的手與寶寶眼睛的距離很近,寶寶會下意識的看或抵觸父母的手,這樣一來,就可能養成對眼或習慣性抓眼等壞習慣。

3.損傷寶寶鼻腔

鼻樑骨本身是軟骨組織,對於嬰幼兒來說就更軟弱。鼻腔內血管豐富,頻繁給寶寶捏鼻樑,易造成鼻腔內血管充血,損傷鼻腔粘膜,從而降低鼻腔防禦能力,不僅會影響寶寶的呼吸,也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02

新生兒綁腿讓腿更直

點評:生下來就被五花大綁,給點自由行不行?

危害

1.影響身體骨骼發育

綁腿會壓迫腿部神經,影響寶寶四肢血液循環,導致四肢淤青,阻礙腿部骨骼發育。如果對寶寶綁腿,易造成他們手腳活動不靈活,減緩肢體發育速度,影響發育指標。

2.對大腦發育不利

寶寶在新生兒階段,喜歡抬手蹬腳,當手腳動起來時,寶寶會很興奮,會好奇自己是如何掌控手腳動起來的,從而刺激大腦發育。如果四肢被捆不能活動自如,對他們大腦的發育極其不利。

3.不利於髖關節穩定

傳統捆綁方式即寶寶從出生就被家長用毛毯捆綁雙下肢,從而使髖關節長期處於伸展位,不利於寶寶髖關節的穩定,易發生髖關節發育不良,醫學專家不主張這樣包裹。

這也是嬰幼兒骨骼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許多病例在新生兒早期表現正常,隨著日齡、月齡或年齡的增長逐漸出現半脫位,若不及時治療,後果不堪設想。

03

把尿比穿紙尿褲更好

點評:不嫌麻煩嗎?有簡單的辦法不用。

危害

1.損傷括約肌

父母無法預知寶寶的排便時間,所以就頻繁的把尿,那麼寶寶也會頻繁用力。加上寶寶自身控制肛門括約肌的韌帶相對鬆弛,易造成直腸黏膜經肛門突出的現象,也就是脫肛。脫肛會造成排便時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費力度,易引發肛裂。

2.與痔瘡形成有一定關係

傳統把尿或把便的方式,易造成嬰兒脫肛現象,造成產生痔瘡的前提。中國人痔瘡發病率高與幼時接受把尿把便也有一定的關係。

3.容易導致尿頻

父母把便,使寶寶對指令產生條件反射從而排便,而正常情況的排便是膀胱充盈刺激括約肌反射,長期把便使得膀胱括約肌得不到鍛煉,導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反而易尿頻。從長遠來說並不利於寶寶身體健康。

4.為如廁訓練帶來困難

有過把尿經驗的媽媽不難發現,把尿時寶寶可能會把上半身挺起來,這正是他們表達抗拒的一種方式。這種情況下,父母會堅持,這給寶寶幼小的心靈帶來傷害,反而為以後的如廁訓練帶來困難。

04

晚上要叫醒寶寶餵奶

點評:誰睡覺的時候喜歡被吵醒?何況是小寶寶。

危害

1.加重腸胃負擔

媽媽們千萬不能因寶寶睡過了規定的時間,擔心會餓就叫醒喝奶。若強行叫醒吃奶,不但擾亂寶寶睡眠,還會加重他們的腸胃負擔,造成食慾下降。

2.影響身體發育

研究表明,人體70%的生長激素都是深層睡眠時分泌的,如果寶寶頻頻吃夜奶,勢必影響睡眠質量,時間長了,就影響生長發育。寶寶長乳牙時,還在吃夜奶,易引起齲齒。

3.加大斷夜奶難度

如果養成半夜定點喝奶的習慣,會影響寶寶睡眠生物鐘,養成了一到時間就醒,不給奶就不肯睡的壞習慣。壞習慣的養成容易,改掉卻很難。

寶寶也許並不餓,只是心裡上覺得少了點什麼,等到真要斷夜奶時,你會很難分辨寶寶是真餓還是假餓,增加斷夜奶的難度。

05

要阻止寶寶吃手

點評:吃手就是不衛生?簡直無語!

危害

1.影響寶寶性格的養成

0~1歲是寶寶口欲期,他們從吸吮、吞咽、咀嚼中得到快樂,找尋安全感。若得不到滿足,會產生逆反心理,形成以自我為中心、過度依賴、悲觀、退縮、猜疑等人格特徵,長大後易形成具有攻擊力的性格。

2.阻擋探索未知世界的步伐

小月齡寶寶認為手也是外界東西,將手塞進嘴裡吮吸和感知,探索外部世界,如果被制止了,就相當於阻擋了他們對未知世界探索的步伐,不利於寶寶成長。

3.阻礙手眼協調能力的培養

寶寶吮吸手指的同時促使手眼協調能力的提升,為抓握玩具打下堅實基礎,當他用手把東西往嘴裡放時,就代表進步,為日後進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果這時被父母阻止了,勢必會阻礙這些大動作的養成,不利於身體的發育。

END


我是朵朵媽媽,為寫文章放棄減肥的職場媽媽。做及格的職場媽媽,帶娃、職場、婚姻、生活,關注我們,讓你每天都進步一點。


就是暴力打罵孩子,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該經常和孩子做一些親子活動,比如智力比拼,看看電影什麼的,兒子要放寒假了,說讓我帶它去看那個麥兵兵之奪寶聯「萌」,是部動物喜劇搞笑電影,應該會比較好看


推薦閱讀:

0~6歲寶寶成長的N個敏感期,你懂幾個?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好孩子都是誇獎出來的
家長糾結,到底要不要給寶寶穿襪子呢?
章嵐解惑:寶寶抓耳朵、抓頭髮、搖晃腦袋,到底怎麼回事?
《中餐廳》來了位重磅小胖子!小肉肉們內心os:我胖,但我可愛!

TAG:教育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