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詩和對聯,必須有平仄字句嗎?
這個問題其實不是幾人贊成幾人不贊成的問題。詩是一大非常大的概念,古往今來,凡是有韻的文學形式作品,基本上都可歸入詩的範疇。先秦的詩經,楚辭離騷,漢樂府,漢魏晉南北朝的古詩,唐詩宋詞,元曲,以及近代的白話詩,現代詩都是詩的範疇。你喜歡哪種詩,都是你個人的自由,你認為哪種詩好也是你的自由,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至於詩的平仄問題,不是詩的關鍵,看一個作品是不是詩,不在形式,而在內涵。當然,韻是必須的,沒有韻的話,內涵再好也只能歸於散文一類了。關於詩的平仄,是詩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慢慢形成的。具體一點就是在南朝齊時慢慢開始的,到了唐朝得到了完善,達到了頂峰,形成定義明確的格律詩。
唐朝的詩也不都是格律詩,幾乎所有的大詩人,都有其他形式的詩,李白最好的詩,也不是格律詩,而是漢樂府和古詩,杜甫的三吏三別也一樣。格律詩是在音韻學發展到一定程度上才產生的。《音韻學》在古代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在沒有漢語拼音的古代,最開始對漢字注音,就是直注法,就是用一個簡單常用字,給另一個同音字注音。後來人們發現了聲部和韻部的關係,就發明了反切法,即規定將一些漢字作為聲部代表,相當於現在的聲母;將一些漢字作為韻部的代表,相當於現在的韻母。然後再將聲母漢字和韻母漢字合在一起注音,然後快讀,就得出了新的讀音漢字,理論上跟漢語拼音是一樣的。比如說:『』音『』這個字,怎麼讀?我拿個『楊』字做聲母,『停』字做韻母,給『音』字注音就標註『』楊停切『』(純比方,實際注音不是這兩個),然後快速讀楊停二字,讀成一個音後,就成了『音』這個字的音了。後來就有了韻書,將所有的漢字分作若干部歸類成某某韻部,寫詩押韻就要按同韻部的字來押韻。後來又發現漢字的三聲(後來是五聲),即平聲、仄聲、入聲。平仄入相間使用,就會產生抑揚頓挫動聽效果;如果不分平仄,讀來就會拗口,這也是律詩講平仄的原因。現代漢語是四聲,已把入聲歸到了三四聲內,所以,現在平聲就是一二聲,仄聲就是三四聲。過去一般人作詩是要背韻書的,平仄也要查韻書的,象我們現在完全能掌握漢語拼音的人,放在古代那是很牛逼的喲。
所以我們不要計較什麼平仄問題,你能熟練地掌握你就用,不能熟練掌握就不用,不要把這問題神秘化。
對聯平仄問題。對子就是對聯的俗稱,是明清以來發展出來的一種藝術形式,有它特別嚴格的要求。講究平仄只是它規定的一種,你不講平仄,嚴格地說來,就不是對子,你做得再好,也是有瑕疵的。你的作品寫出來是要讓人看的,你不遵守遊戲規則,就難以獲得別人的認可,那就只好關起門來孤芳自賞。其實掌握它又不是什麼難事,一天學會,兩天出師,三天就可帶徒弟。你想玩對子,幹嘛不學一下呢。具體規定,筆者在前不久答過一篇『』如何對好對子『』,感興趣的可去查看一下。
據史載,對聯最早的出現是由「桃符演變」而來的。桃符的傳說是上古時期因神荼、鬱壘兄弟能在桃樹下降鬼。用「葦索」捆住鬼喂老虎。後來老百姓在每年除夕用桃木刻製成他們的畫像掛在門前並且懸葦索畫神虎驅鬼壓邪。這就是桃符的由來。到五代十國時桃符上的神荼、鬱壘開始演變為喜慶吉祥的語句,到宋代仍叫桃符。到明代桃符才稱為對聯。把喜慶吉祥的詞語寫在紅紙上貼在門兩邊就變成了現在的春聯。
對聯是中華文明漢文化之樹上一朵奇葩。根植於中華大地和世界漢文化圈這片沃土之上,歷經數千載,它激勵鼓舞教育人民嚮往美好生活、規範人們的行為、陶冶人們的情操,對中華文明的弘揚傳承起著巨大的作用。
貼對聯是形式對聯的內容才是根本,對聯貼於門兩邊雖然不見得天天讀但它蘊含的內容已經根植於人們的心中時刻都在激勵、警示、鼓舞、人們。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潤物細無聲的。
怎樣創作出高質量的對聯呢?這得從文章的形式和內容談起。對聯的形式就是對仗也叫對偶即:意境對、詞語對和平仄對。意境對就是對聯意境的對仗。我們寫文章要有中心創作對聯也得有中心。什麼叫對聯的中心即上下兩聯既對立又統一的意境就是對聯的中心,對聯沒有中心就無法遣詞成聯即使勉強成聯也是無病呻吟之作。詞語對就是在意境的統領下形成上下聯詞語的對偶。平仄對就是使對聯音韻美上下聯用平仄相對的方法。用漢語拼音來分:一二生為平、三四生為仄。在一般情況下上下聯平仄相對是這樣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般情況下,上聯尾字以仄聲收尾,下聯尾字以平聲收尾。這樣使人讀起來清脆悅耳優美動聽。
有「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美感。
到底怎樣用意境、詞語、平仄對創作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富有正能量的對聯呢?我想還是以意境為上,詞語、平仄對兼顧為好。因為意境是對聯的靈魂、筋骨,不可因追求詞語、平仄的對仗而廢對聯的靈魂意境,正所謂「不講平仄也成對,意境為上可成聯」之說。如果上聯是聯合式的
合成詞,下聯選偏正式的合成詞相對仗更符和對聯的意境那就選偏正式合成詞相對仗。
也就是說,創作對聯應在對聯的意境統帥下兼顧詞語和平仄的對仗,才能創作出意境深遠喜聞樂見佳句頻出的對聯來。否則,為追求詞語、平仄的對仗而廢對聯的意境,勉強對出也是無病呻吟的病態之作。
以上論證是否妥當請大家斧正為盼。
此文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關注」並「點贊」就是對我的支持,謝謝。
這個問題是相當值得科普的問題。
平仄的概念
平仄是對每個字的音節的籠統的判定,往下細說還分平上去入四聲,更細點還分陰陽清濁,開口閉口。
而如果按律句的平仄是非常朗朗上口的,而如果是拗怒的非律句的格式,也是有音韻上的作用。詳細了解可以看看龍榆生的《宋詞十講》。
而不管談詩詞,談對聯,請深入點學習,不要拿著一些胡編亂造的東西就標榜自己會寫詩,會出對聯。
看不懂古人詩詞的原因看不懂詩詞不是因為平仄,而是因為書讀的少。平仄只是發音的問題,並不是說平仄能幫你認字。你連字都不認識,你還能談平仄么?就好像學英語,你連單詞都不背,要怪人家語言有問題么?
請把探尋這些無意義東西的時間,去多讀一點書,多去了解一下。可能根本就不會提出這個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很多人不愛學習,卻還要侃侃而談造成的嚴重誤解
所以看不懂古人詩詞,不是因為古人講究平仄格律。而是因為自己懶不肯學。而詩詞對聯,是必須要按其規定的平仄格式來創作。千萬不要把懶惰說的冠冕堂皇,不懂就要學習。不管是對詩詞對聯,還是對自己,都請負責一些
這是要適合時代的變遷,喜歡平仄的用平仄,平仄不習慣的不要強求。象穿衣服一樣也有時代變遷的結果,舊時穿長褂,後來穿短褂,再後來穿西衭西服,又後來穿捷克,再後來穿無領衫…………因而文字詩詞也同樣道理,而古時流行,不等於現代也流行,社會變遷是很快的,不能以古而一成不變,以四聲分平仄是可以慢慢變遷而來的。古的東西是好,而現代人的東西未必不好。可以償試,可以政革,年紀大的人接受新生事物也是要有一個過程,慢慢地也會適應朝流的,你們說是不是呢?
在頭條對聯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太多了,有些人對的那叫慘不忍睹。即不按平仄,也不講詞性,更有甚者上下聯之意風馬牛不相及,完全是一種弔兒郎當的態度。就算你追求意境,不講平仄,起碼詞性要相對應,不然上下聯失對,你那不叫對聯,就是兩個短語而已,就好像那些牆頭標語之類。說多了你又不高興了,格律這一關確實是個難關,會阻礙我們的正常發揮,說實話,還得靠真才實學,肚裡有文,何謂難哉?過了這道關你離大師又近了一步。
關於格律詩的平仄問題,你好像沒有理解到位,吟詩作對,講究平仄,恰恰是為了有利於您所說的順口。失去平仄對應,就拗口了。至於因為平仄而妨礙用詞,這情況是有的,多數可以解決,畢竟中國的文字豐富的很嘛。
意境,似乎與平仄關係不大,倒是與用詞,用典有關。說到用詞,不好晦澀難懂,也不一定非要古香古色倒是真的,古人的很多好詩,也是口語化的。現代辭彙入詩,也算與時俱進。除了古人的詩詞,多讀讀毛主席的詩詞,也許能體會更多吧。
詩有多種形式,有的要求平仄,有的不要求平仄,覺得平仄有限制,你可以用不要求平仄的形式來寫,就看你選那種詩體了。如果說你選用了要求平仄的形式,卻沒有按平仄來寫,那就是失律了。
至於說到對對聯,你可以去百度看對對聯有啥要求,它是有一定規則的,不只是上下句字數一樣就是對聯,它必須是工整的對仗,其中一項就是要求平仄相合。
人分三六九等,詩詞、對聯也是如此。不然,怎麼會有詩聖、仙、鬼……之分呢?想追求高深的東西,那就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看你在哪個層次了。不過,話說回來,有些名人名詩,其作並不見得句句平仄分明,可也流傳千古。我想,這是考慮到詩作的通篇意境和朗朗上口了。總之,無規矩不成方圓,中華文化貫以博大精深不是憑空得來的。努力為之吧!
問的不準確。
平仄是每個漢字都有的讀音。每句話都有平仄。只不過我們熟知的唐詩,宋詞根據需要將它規範化了。
如果作的是「格律詩」,當然必須嚴守規矩。偶有例外,是不得已而為之。
「格律詩」難的不是平仄和押韻。而是句對。又稱對仗。
嚴格的說,對聯必須遵守平仄。因為對聯就是對仗。
作為娛樂來說,不必嚴格遵守。但不遵守就是不達標準。開心就好。
愚見。不定對。
個人覺得,對於喜歡對對子的普通愛好者來說,對聯上聯的最末一字以「仄」音為好;下聯最末一字以「平」音為好。中間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就好。不太贊成那種只求平仄而忽略意境的做法。當然,如果學識淵博,有能力做到平仄有律,那就更好了。
推薦閱讀:
※同姓、同宗、同族和同祖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說金世宗統治時期是金朝的鼎盛時期呢?
※蔡京的書法真的能和蔡襄相媲美嗎?
※在現代社會,王熙鳳這樣的人能鎮的住渣男嗎?
※上聯:不入凡塵仙女美,求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