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在打架前經常會說「你再說一遍」?
還記得小時候在班上,同學之間鬧。
A同學開B同學玩笑。
B同學很不開心,但是B同學一項又比較弱,不喜歡動粗。
A同學老說老說。
於是B同學站起來,怒目圓瞪,指著他說:
「你再說一遍!」
A同學真的就再說了一遍。
然後大家就把B同學看著,看他要放什麼大招。
結果B同學愣了半天,然後轉怒為笑,來了一句:
「哎喲真乖真聽話,讓你再說一遍就再說一遍!」
......
當然也有些時候,A同學學聰明了,會說:「你喊我再說一遍我就再說一遍啊?」
兩個人就糾結著再說一遍這個問題互相扯皮,慢慢都忘記了吵架的本因。
可能是因為家鄉在成都的緣故,說成都人一般能文和的,都不武鬥。比如說街上兩群人擦出了矛盾的火花,要決鬥,那麼首先肯定是一方指著另一方說:
「明天下午五點,九眼橋橋洞洞下面,等到起!哪個不去哪個是龜兒子!」
然後對方也是發誓的樣子:
「五點就五點,哪個不去的才是龜兒子!」
要打你現在就打,約到明天下午五點,你咋個不約到下個月呢?所以大家都明白,不過是嘴上吹牛,實際上找個台階下。很多人一般等到明天下午五點,氣也就消了,真的遇到楞子,遇到非常大的利益相關了,明天下午五點帶了人去了,又是這樣一個場景——
街這邊,一伙人拿著折凳,街那邊,一伙人拿著板磚,兩邊先是對罵,能動嘴就不要動手,然後是出一個代表單挑嘴仗,兩個人越走越近,互相說的就是你再說一遍這一類的。然後這個時候,人群里就有人開始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當然也有人會說,哎呀算了嘛,多大的事嘛。而且一旦真正哪些吼得最厲害的人,跑得最快,報警最積極。
其實,「你再說一遍」的作用就是——
看起來很拽,像是挑釁,明面上給自己壯膽,抖威風,實際上不想見血,給兩個人一個台階下,對方懂事點,就來一句,你喊我說我就說啊,我沒得那麼傻,然後就化武鬥為文鬥了,事情就不了了之就行了。真的要打,直接也就動手了,誰還要費這個口舌,當然遇到楞子非要正面剛,那麼打起來,其實就是兩敗俱傷,看熱鬧的人歡喜,這麼傻的事,於人於己,都沒好處。
說這話其實是想給別人一次退的機會,給自己一個進或退的借口!
回答問題前,先說說我親眼所見的故事,她們就是因這句話而打進了派出所。
去年秋天,在某個花園裡傳來了激烈的爭吵聲,紫衣女人對著牛仔衣女人說:「你說你帶了二十萬來嫁我弟弟妹?誰叫你這麼犯賤?」
牛仔衣女人吼了一聲:「你再說一遍?」
「誰叫你那麼犯賤?」紫衣女人真聽話,再重複說了一遍。
「拍」的一聲脆響,紫衣女人的白晰的臉上很明顯多了一個紅印,原來是牛仔衣女人出手了。
紫衣女人當然也不甘示弱,伸手還擊。
緊著兩人在地上扭打起來,雙方的親人也加入到戰爭中,共5人在地上相互撕扯著,互不相讓。
現場有人報警、有人幫忙勸架,但她們的力量太大而無濟於事。等到保安趕到後才阻止了這場戰爭,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接著派出所的警官來問話後就把人帶回所里去接受調查。
「你再說一遍?」通常是雙方因某事激烈爭論,用語言進行人身攻擊讓另一方無法駁回、但又忍無可忍時從牙齒縫裡嘣出的狠話。
其實出手前,說這話的人也在糾結著是否真的要出手,然後吼出一句話來給自己打氣、緩解一下氣氛,給彼此一個台階。
說了,出手;沒說,自己就順著台階撤退。
如果對方聽懂這話中的話,能冷靜點下來克制住自己的情緒,保持沉默不再出聲,不去挑戰別人的底線,也許就不會引起戰爭大爆發。
如果對方是無法控制情緒,偏要戳別人的痛點,真的再說一遍了,觸到了燃點,等於為別人出手添油加酷, 口舌之戰升級為肉體搏擊了。
人與人之間相處,因某事某人某物而引發的口舌之戰在所難免,特別是有利益衝突的時候更加如此。只是,頭腦發熱的雙方越吵矛盾越大,越打問題越難解決。
衝動是魔鬼,動動嘴皮,情感傷得不會很深,也容易化解,但動起手來,就難免會毀了交情傷了身體。
古人訓:三思而後行。就是希望人們在思考的過程中衡量利弊,在思考中冷靜下來,慢慢平復衝動的情緒,想想解決問題的方案。
希望每個人都能慎言慎行,和睦相處。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有書君將會挑選一個精彩留言,送出神秘大獎!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
仔細想想,我們經常能在打架前聽到這句話:「你再說一遍!」
其實我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個就想到了我的小學同學,簡稱其C君吧。他小時候個子不大,但比較「賤」,就是喜歡去招惹別人,那時候他面臨最多的就是這句「你再說一遍!」不過他的應對之策也讓我們很是無奈。
當你被他惹毛後,揪著他的衣領,問他:「你再說一遍!」他會嬉皮笑臉地說:「好話不說第二遍,我就不說第二遍。」通常我們就饒過他了,但也有例外,碰到硬茬他難免會挨揍。
回到問題。個人認為這句「你再說一遍!」包含了以下幾方面的意思。
1,示威,表示自己的憤怒已經到達了零界點,口頭上的宣洩馬上要升級到肢體上的衝突。而通常強勢的一方說這句話,潛台詞就是「惹惱我了後果自負,說不過你還打不過你嗎?」這時,如果弱勢方依然不依不饒,回一句:「我再說一遍怎麼了?」後果可想而知。
2,試探,為了自己的面子,同時也給對方一個台階下。當然,這種情況除非發生在兩個本來就不想打架的人身上,占理的留了臉面,理虧的見好就收。不過一般情況下,只要這句話出口,都會演變成肢體衝突。
3,壯膽,即使打不過你,氣勢上也不能輸給你。有人性子很倔,無論對方強大與否,都不願意認輸。通常作為弱勢方還要先喊出:「你再說一遍!」碰到外強中乾的對象還是能奏效的,不過因此碰壁的機會更大。
說白了,這句話更像是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為了尊嚴和底線而喊出的宣言。
皇帝不稱朕,專註史評與時評
「你有本事再說一遍」,等於再給人一次機會,你別惹我,否則我會毛,真的會毛,後果很嚴重。
所以說這句話時,氣勢要猛,眼睛要瞪得老圓,身子時不時做湧起狀(暗示就要動手了!),同時手指大叉,直指對方。信息量好大!
手指對方,這個動作具有挑釁性——這幾天講相聲15年不火,忽然因為上節目懟老郭大火的「博士夫妻」,不就為「用手指了郭德綱老師」道歉了嗎?但五根手指頭,誰怕呀?除非你會點穴,會插人眼。人怕的不是嫩白的大蔥,而是五根手指頭攥起來,變成拳頭。
你用手指戳人家,對方會感到羞辱,往往大聲呵斥:「你指什麼指!」可能會拔開你的手,挺著胸脯說:「我就說了,你怎麼著吧!」他這麼說,證明自己是確有「本事」的!
說實話,我這麼多年觀罵戰,就從來沒見過吵架服氣的,人只服氣於拳頭,嘴巴嚼爛了都不會認輸。所以再說一句,不是什麼「本事」。
如果是辯論,雙方辯手不許離開自己的座位,只許站起來,然後坐下,那麼辯論就始終只是「文斗」,可這是吵架,雙方面紅脖子粗,面對面挺身而立,火氣在言語的挑釁下逐步升溫,只待一老拳擊出。
可是,唉,看熱鬧的總是等不來「士兵突擊」。
說實話,我乃大俗人,特喜歡看人吵架。然吵架這樣的熱鬧,可遇而不可求,今年已過去八個月了,我才偶遇一次。一中年人和一小夥子,吵的很兇,各種國罵伴著口水亂飛,頓時圍攏不少看客。看來同好不少。
喜歡看熱鬧的人應了解,吵架而不打架,這熱鬧收時,未必有些敗興。所以才有俗語「看熱鬧的不怕事大」。我在今年看到的這出架,二人均有幾次前擊的動作,然隨即騰挪閃避,就是沒打起來,忽然就散了。令人十分掃興!基本上,十個吵架的,九個半打不起來,如果要打,也不會吵那麼長時間,把氣全泄盡了。
說白了,「你再說一遍」,不是給人機會,而是給自己機會。
人是要面子的,因為什麼事情與人發生爭持,很少有人會主動退讓道歉,而是無理也要鬧出三分理來。對方也是這樣,受不起氣,自然要拉住:來,咱倆講講理。本來就是因為不講理而鬧出矛盾,說是講理,其實根本沒「理」什麼事兒。好比雙方吵架,本來因一人而起,結果其他人馬上站隊,各自幫自己一方的人。這哪裡是幫理?就是幫忙嘛!可兩邊人還是要大吵大鬧,假裝都站在理上。
其實吵架,就是宣洩。吵架時雖然不斷重複「你再說一遍」,他卻根本不想聽對方怎麼說,他就是要爭個氣勢勝利。所以讓人「再說一遍」說得越多,他們越不想開打。
大多數人吵架,嘴上水開了,肚裡的水,卻拔涼拔涼的,心想:今日真倒霉。很想速速逃去。可又不能露出以鎩羽而歸的敗像。只好勉力維持,讓人「再說一遍」「再說一遍」,沒完沒了,讓觀眾好覺無聊。
這時候,圍觀者喜歡加戲碼,打起來才好看;自己一邊的人又不肯主動勸他退讓,他本人又戧著麵皮,沒法跳出來,於是這嘴巴仗就打「滑絲」了,在「你再說一遍」「再說一遍」……中迴響。
此時,最好馬上報警,請警察來做給個評判,其實小事一樁,大家都散了吧。當然,這對夥計中的一個,還會狠狠瞪對方一眼,說:「你等著!」然後另外一位大聲回應:「我就等著!」唉,說起來,全是套路!省省吧!(皇帝不稱朕答題)
不管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發生衝突時,最後貌似都會這一句「你再說一遍」。而往往說完這句話後,兩個就開始廝打,分析了一下說這話的原因大致如下:第一,兩者打架前說這話出發點就是給對方做「嚴正警告」,話外之意就是說你別再說了,否者我就要打你了。而細想為什麼說這話得人不直接開打,還要多此一舉呢?其實,無外乎就是給自己找一個台階下,言下之意就是我本不想打你,是你逼我的!如果你不說,我就此別過..第二,你再說一遍,也有可能是兩者在爭吵時,說話者要給觀戰者留下的一些「我為什麼打他的」證據,這是在告誡對方,之所以會打他主要是他在逼我,是他有錯在先..視乎這樣就有可以以理服人!而實際當中,這句話用途並不大,很大程度就是廢話一句。只會火上澆油,想想原本兩個人在爭吵時,情緒就不穩定處於已被激發之狀態,來一句「你再說一遍」,警告一個失去理智的人,得到的往往是一頓失去理智的暴揍!所以要想不挨揍,如果覺得打不過的話還是老老實實的閉嘴吧!更多農村生活資訊,歡迎很多老鄉們關注「通城戶外」,一起支持家鄉上頭條!
這是為啥呢?
已經是要干架了,多這麼一句是幹啥,關鍵還不是一個人說,幾乎十中有八九都會說,這就有原因了。
依小飯從心理看來呢,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試探
這一句話不輕不重,卻帶著些許挑釁的意思。
而不同實力、不同性格的人,在聽到這句話後,反應也各不相同。
這樣就可以藉機了解對方,在這場對抗中獲取主動權,從而根據對方的不同反應,做出不同的反應。
二、火上澆油―最後的決定
1、不敢動手
簡單壯壯膽,只是想顯得不慫一些,說了可能能震懾到對方,但同樣也面臨著被打的可能。
2、敢動手
誰都不喜歡打架,然後不說打不打的起,即使不差錢,但是在亂拳之中,受傷是必然的。
對方受傷可以不用管,可自己疼,誰都不樂意啊!
那麼這句話,就相當於是「我要打了哈,你敢不敢給我點勇氣!」
三、給對方最後的機會
這是一句警告,而且還是最後通碟。
之前給了機會,但是想再給一次機會,讓對方在有充足時間思考的前提下,考慮清楚。
要是一定要為敵,那就開站,絲毫不懼,這種情況往往自身比較硬氣,也有自己的原則。
有句話叫:能動手就別BB!
所以打架前說「你再說一遍」,首先就有不太想打的意思,算是一種警告,這時對方一軟,多半是打不起來了,這樣雙方都開始BB,最多就是些推搡的動作。
第二種呢,就是壯膽,其實真不想也不敢打,就是想唬唬人,能唬住最好,唬不住了就當對方的話是酒,瞬時膽氣上升,直接開干!
第三種,早就想打了,就是等個理由,看是這小子瞎BB的,我是忍無可忍才動手的,做給旁人看的,時候還落個有理!
其實大部分人屬於前兩種,畢竟打架不是什麼好事,也不想惹事,所以很多時候說了這句話,大多都不是要動手的,打嘴仗的節奏!
99隨便語:中國人的街頭打架哲學,「你再說一遍」。
說起街頭打架,東西方的差異巨大,西方人之間有了矛盾,往往幾句話不合拉開架勢就開干,幹完了抹把臉,各走各的路。
反觀咱們中國人,常常是相互責罵,矛盾逐漸升級,最終其中一個人的怒火頂到了腦門上,惡狠狠問一句「有種你再說一遍」,當對方不妥協,隨後就幹上了。
很多人由此在心裡琢磨,咱們中國人是不是沒有老外「勇敢」?
其實不是那回事。
東方人表達情緒的方式含蓄,與西方完全不同。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絕大多數時間裡,國家是一個統一的大帝國,由此帶來的結果,律法嚴苛,無論哪個朝代,無故打架鬥毆,都會受到懲罰,代價巨大。
這樣環境里形成的中國文化,能講道理的時候講道理,拳頭成為最後手段。
第一,並非所有時候,都有「你再說一遍」。
假如兩個仇人見面,彼此眼珠子都是紅的,通常不會來一句「你再說一遍」的廢話,因為那樣的潛台詞根本不需要,是多餘的。
再比如,當一個流氓混混,決定毆打一個普通人,他也不會說出這句話。
因為這是流氓的常規手段,通過兇狠的毆打,可以給流氓帶來利益,所以他無所顧忌。
還有戰場上的士兵,面對自己敵人時,當然也不會有這句話。
從以上情況看出,不需要「你再說一遍」的場合,大致包括:仇恨很深,利益大於損失,生死搏殺,如此等等。
第二,「你再說一遍」等於最後通牒。
話說,「你再說一遍」是一句看似廢話的話,然而,基本上大江南北,全國各地都是相同的,十次街頭的打架鬥毆,八九次在這一句話之後爆發。
這是一句威力巨大的最後通牒!
究其原因,這樣的打架鬥毆的雙方,基本上沒有深仇大恨,只是由於某個突然事件,臨時的口角等等,讓衝突逐漸升級。
比如說兩個人偶遇,其中一人踩了另一人的腳,卻拒絕道歉。
很小的誘因,假如各不相讓,自認為強大或者吃虧的其中一方,在惱怒之下,就會問出這一句話,隨之讓衝突從動口變成動手。
(1)說出這一句話時,就是在權衡利弊。
是個人就明白,打架會有損失,不僅包括能否打得贏,還有打贏之後的經濟賠償,人不是傻子,真正動手之前,肯定會在腦子裡做個大致判斷。
(2)希望對方妥協,讓自己有個台階。
但凡能說出這句話的人,內心裡都不想動手,但或許因為面子,或許因為覺得自己吃了虧,不願意主動退讓的情況下,只能把這個難題,當作皮球踢給對方。
對方妥協,自己有了面子,恰好順著台階罷手;對方不肯妥協,那就只能動手。
(3)給自己壯膽,增加自己的勇氣。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動手打架的勇氣,越是沒有打架經歷的人,越是容易說出這句話,因為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4)試圖讓自己成為「代表正義」的一方。
咱們中國是個禮儀之邦,特別講究正義性,除了一些公認的惡徒,無論何時何地,誰也不想讓自己成為反面的邪惡典型,總想讓自己代表正義。
「你再說一遍」出口,相當於表明態度,自己是講理的人,給了對方機會,如果對方不肯讓步,就是不講理,於是自己揍了對方,也不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結束語:「你再說一遍」是專屬於中國人的街頭打架哲學,對於普通人而言,當他大聲叫出這句話的時候,就代表他準備扮演正義使者了!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作為一個曾經幼兒園的扛把子,我的打架經驗十分豐富,絕對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十分嚴謹的學術問題。
為什麼在打架前要喝問一句「你再說一遍」?這個一般有三種情況,我們來具體分析。
第一種情況是不太想打,當對手比較強壯,目測擼之不過時,但又不能丟了面子,那麼就祭起法寶,先來這句名言,試探一下對方反應,對方要是接過話碴,就馬上開啟罵街模式,轉移話題,使用太極話術,這架基本就打不成了,這樣一來既有面子,又避免了一場惡戰,可謂兩全其美,一箭雙鵰,不過開啟罵街模式時,一定要把握好分寸,避重就輕,不然就適得其反了。
第二種情況也是不太想打,兩人半斤半兩,勢均力敵,目測沒有碾壓性的勝算時,這句名言再次起作用了,這句話是一種警告,也是一種暗示,意思是我很生氣,我要開擼了,你最好放聰明點,給你台階下,別不知好歹。對方若是老玩家,一定心領神會,這架就打不起來了。
第三種情況是可以打或者很想打,當對方體形弱小,而我方拳頭有砂鍋般大時,這句名言要說得理直氣壯,慷慨激昂,以氣勢威懾對手,打算不戰而屈人之兵,對方若識趣,乖乖退去,若是不知好歹,揍之也顯得大義凜然,先禮後兵嘛,我可是給過你機會的,沒想到你這麼聽話,搞得我一點面子也沒有,砂鍋大的拳頭早就饑渴難耐了,怪不得我。
當然,咱們都是文明人,咱們不打架,咱們以德服人。
打架前經常說「你再說一遍」的習慣,不僅是濟南,在北方許多城市都存在著。通常情況下,兩個人爭執、較勁、互不退讓的時候,總有一方脫口而出這句話,如果另一方「非常聽話」地又說了一遍,結果一般都是——開打!
那麼,濟南人熱衷於在打架前說「你再說一遍」,其潛台詞或者背後的意思有幾個呢?
1、給自己找個台階下。一般說「你再說一遍」的時候,其實並不是開打的預警信號,反而更多的是希望體面結束一切的示好。
但是北方人多好面子,為了保持退讓時的那份尊嚴,還要假裝聲色俱厲地來這麼一句。其實,就是想給自己不想打架找個台階下。
2、給對方找個台階下。出於對弱小對手的俯視感,說出這句話時基本等同你「你輸了,快點投降吧」。但是大家到了要動手的地步,不過是為了爭一個臉面,因此這句話其實也希望對方借坡下驢,就此雙方罷兵。
聽到這話的對方一般有兩種反應。一是「我再說一遍怎麼著」,又把難題反拋回來,潛意識裡還是不希望撕破臉皮;二是果真響亮得又說了一遍,結果你懂得。
3、最後的一次警告。「你再說一遍」基本就是「最後通牒」了。顯示了自己的強大,表明了信心,同時也表達了一種蔑視之情,認為自己會出手必勝。打疼了對手,又因事先已提醒,還表現了自己的大度。
「你再說一遍」作為一種北方人的「打架文化」,其背後的潛台詞有多種,如何正確解讀並非容易的事情。不過,有話好好說,真到了動手的地步,用這樣一句話來為雙方解脫,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推薦閱讀:
※人為什麼要對陌生人有那麼大的惡意?是出於什麼心理?
※原來我們都是巴甫洛夫的狗
※寒門子弟改變命運,需性格上改變,改變人際關係,還要瘋狂的魔鬼式洗禮和磨練可行嗎?
※iWanna 2019私家Top書單
※抑鬱症要怎麼樣才能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