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過近五千年的歷史記錄,可為何有人刻意抹黑,把夏商周虛無化?


刻意抹黑的人確實多。但也不必矯枉過正,夏商周是中國最早的封建王朝,是我們文明的瑰寶。現在無論是刻意抹黑,還是正經的學術討論,更多的爭議實在,夏朝、和商朝早期。

尤其是夏朝,目前我們對夏朝所知甚少,無論是史料的記載,還是考古的發現,事實上,在學術界上,都不足形成鐵證如山的考證。舉個例子,如果要讓你證明唐朝的存在性,你可以拿出一首首唐詩,你可以拿出唐史的記載,你可以拿出文人墨客的札記,你可以拿出一座座唐三彩,你可以拿出恢弘的歷史建築,這些通過彼此論證,自然可以證明唐朝的存在。但是如果我讓你證明夏朝的存在,你能拿出什麼呢?

目前我國學術界,對於夏朝的確認,主要是根據2個事情。一個是《史記》的部分記載,另一個最為重要的證據是,二里頭文化遺址,通過對二里頭出土文物,進行抽樣的樣品檢測,包括x射線的無損檢測,附著物的碳14測定,范土的熱釋光測定,熒光光譜分析,石英水合層測定,等等,用這些來測定,這些文物距今多少年,然後倒退,判斷他比目前已知的商朝還要早,再根據史料記載,那個時間的文化,叫做夏朝。這樣,確定了年代,就確定了文化的存在。但是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一個遺址發現的東西,太過稀少,並且史料的記載是非常具有主觀因素的。而且這些科技手段經常可以作假。

所以一般還要進行第二步,考證文物發現流程。最初是誰發現的,怎麼發現的,如何上報的,來考古挖掘的是什麼人,進行檢測的機構是什麼人,甚至如果你參考《史記》,那麼是宋代版,還是清朝集英殿版本,這都很重要,這樣,相互支撐,就基本可以定下來,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真偽。

然後通過多個這樣遺址的考古,來最終證明夏朝存在的真實性。

那麼現在我們對於夏朝的存在,最受爭議的,便是一,像二里頭這樣的文化,發現過於稀少,單一的證據,難以令人信服,二,文字資料過於稀少,無論是《史記》,還是考古發現的竹簡,證明材料都過於稀少。

夏朝的存在,一直是學術界的議題之一,我們歡迎積極進行的學術探討,研究,畢竟真金不怕火煉,但是對於一些拿不出證據無腦黑的,直接呵呵一笑了之就好了


公知、美分、噴子哪裡都有,有些人就是不願意承認歷史也沒辦法,就和我之前看見有人認為西方來刷四大發明是他們獨立發明的而不是我們中國傳出去的。這種可笑之極的言論都有,還有哪種沒有呢?

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夏商周虛化問題,其實以前有的史學家只是認為夏商時期是不存在的,畢竟關於夏商的記載大部分只是在《尚書》、《史記》等等史書裡面。直到上個世紀初才發現了殷墟遺址,然后里面大量的甲骨文證實了殷商存在的事實。而現在沒有被考古證實的就是夏和夏之前的歷史了。夏朝到也還可以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裡面也看到一點,這就是目前為止記錄夏朝的存在了。但是要用考古發現來證明其存在性確實還得靠運氣。

不過客觀的來說,的確要用事實說話才有說服力,所以我們只能期待有一天的考古發現了夏朝都城的遺址。這才可以真正的完全堵上他們那些噴夏朝不存在的嘴。


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我試著回答一下。

首先,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本身就是晚清之後學者總結的,為了和西方的歷史比長短提出的,而就有明確的「史書記載」,也就是《史記》記載了世系的文字歷史的信息來說,是從「夏本紀」開始的,也就是說,夏朝。

而從夏朝到今天,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21世紀,也就是4200年左右,到不了5000年。

這個5000年是要從黃帝、炎帝的時代算起的,但是這二位先祖到夏朝的「世系」,就連司馬遷都沒敢當真了細寫。

其次,在史書上有記載的夏商周,古人對於周是了解比較多的,而商的了解就很少,直到甲骨文在殷墟出土,我們才有確切地出土文字記載印證商朝的存在和《史記》中對於商朝世系記錄的準確性。

這個叫文獻資料與出土考古資料的互證,是嚴謹的學術態度,如果說有本書上寫著就當真,那不是歷史研究,那是卜卦算命,國家也就不用花錢搞什麼「夏商周斷代工程」了。

至於說「罔顧事實的不承認中國歷史」,只能說這是一些人對於歷史、考古專業的不了解,或者說本身就沒有什麼求實的科學精神。

正是要有文獻資料和考古資料的互證,才導致了「夏朝」的存在的懸而未決,由於一直沒有出土商代之前的文字資料,就導致斷代很明顯在商朝之前的眾多遺址、發現,都不能確知是否為夏朝所有的。

這個道理其實理解起來並不難,比如我們根據《史記》知道,夏朝的時間段應該在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6世紀左右,在埃及、敘利亞,這個時間段的城市遺址都不少,我們可不可以直接指這些遺址是夏朝的呢?

不能,對不對?

理由就是,夏朝不可能到那麼遠的地方,那麼,在今天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地盤裡,發現一個在這個時期的遺址,我們又該如何斷定它就是夏朝的遺址,而不是一個與夏朝並立的政權的遺址呢?

比如二里頭文化遺址,規模不小,文明程度也不低,但是就是沒有文字資料,有不少人認定它就是夏朝的,根據就是在史書所說的夏朝疆域內,問題是,憑什麼確定史書上就沒有說錯,又憑什麼確定我們對史書上的記載的翻譯沒有錯?

沒有旁證資料,這些問題都回答不了,所以,不能確認,只能猜測,等待新的考古發現,能夠有一錘定音的材料來論定這個問題。

最後奉勸一下樓主,在無知者眼裡,往往什麼問題都是政治問題,因為他們除了這種最不需要知識和腦子的思維方式之外,學不會別的東西,所以,多讀書,真的治病。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看來是比較偏激的。先簡單說說幾個問題:

(1)夏商周是不是朝代?從現在的史料和文物看,商周算是朝代,但是夏就難說了。我們常說夏商周三代,其實還是繼承了古人的說法。古人說天圓地方,我們不是也信嗎?到了近現代才明白過來不是那樣的。所以現代人也要有點歷史自信。即便未來也研究不出什麼又如何?畢竟文明史我們還是很悠久。

(2)是不是抹黑,或故意抹黑?可能會有一些人想抹黑,不過總體上看學界還是比較嚴謹的。比如東邊的某國經常杜撰歷史,國內外都當做笑柄的。別人會說,你中國要說我有這個朝代,那你總要證明出來。所以我們國家會有個斷代工程,不過研究了這麼久也沒研究出來個結果。既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那就是和上帝存在一樣的問題了——信與不信——所以也怨不得有人不承認——卻離科學遠了。

(3)夏商周虛無化?這個說法實在是聳人聽聞。學界是質疑夏的存在,而不是商周,因為後者已經被證明了。在我看來,一些人會有歷史虛無化(非形而上的)的感覺其實並不是否認歷史,也許只是受傳統歷史教育太多的現代人對於歷史上諸多事實的敘述提出了質疑,甚至因為事實和敘述的截然不同而覺得被欺騙而做出的一種情緒性反抗。

最後說說歷史記錄的問題。我們國家的文字記錄很多,但是那些可以用來作為歷史事實來用,其實還是需要斟酌的。有的是神話傳說,你就不能把這個也當做歷史不是?有的經過古人修改,你也不能直接拿來用不是?——比如孔子就刪改過歷史。有的年代甚至距離古人的時代都很久遠,古人的記錄又有多大的可信度?又或者追溯文字,但早期的圖畫文字也不能說明你就是個朝代,萬一只是一個部落呢?所以還是需要謹慎對待。

最後說一句,與其糾結歷史,不如去創造歷史。


這個要從歷史觀的轉變開始說起,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科學技術,相信考古發現,而不相信我們的史書記載。在這種大環境下,很多人也覺得只有記載,難以為據,所以乾脆只說有據可考的時代,所以就把雖有記載,但是無證據證明的歷史略去不談,甚至有人認為無考古證據支持的就是虛無的,這讓中國的歷史在以考古為依據的歷史觀中很被動。

但是,近來,中國考古有重大發現,在山西陶寺發現了最早的功能較為完備宮城遺址,距今4300-3900年,是帝堯時代的都城遺址,這說明至少在堯以後的記載就是可證明的,而且孔子的刪定的《尚書》正是祖述堯舜,並且孔子是本著述而不作的態度祖述堯舜的。而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就是走遍各地,尋找材料,求真求實,開啟了史家之絕唱。由是而言,對於中國的史書記載,我們從堯典開始記載的,這說明中國古代的記載並非無中生有,後期還有周代的青銅器,這都是很好的證據,夏商周並非子虛烏有,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在另一個方面,這也說明,我們的歷史記載是具有極高的可信度的。

退一步說,假如沒有這些證據的支持,我們是否就要否定我們的歷史了?我認為不是這樣的,我們完全可以從記載中按照邏輯推演,雖然會有一些小小的差別,但在多部歷史記載大體相同的話,我們還是應該相信歷史記載。就像錢穆先生說的,中華民族本為一歷史的民族,中國古史早已經古人不斷努力,有一番卓越而嚴謹而合理的編訂。近人對於古史之極端懷疑,應有所修正。

最後,想以錢穆先生《國史大綱》中的兩句話送給大家:所謂對其本國以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以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所謂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


刻意抹黑的人那要麼是真收錢了黑,要麼是自卑崇洋媚外的黑,或者恨鐵不成鋼而黑

國際學界可沒有虛無化夏商周,至少商周是普遍承認的。對於夏朝也沒有認為其不存在,而是說夏朝是不是一個國家朝代你得再挖點證據出來

其實,光看歷史記錄、史書,中國是拼不過其它古文明的,人家那年代信口開河的程度我們遠比不上。例如,我們的5000年,黃帝打蚩尤,寫蚩尤長什麼樣——三頭六臂銅頭鐵額,黃帝打不過最後請了天神來打,神話了吧史詩了吧。同樣的事情,阿三寫的大差不差(還有寫核戰哦),但發生時間領先我們1000多年

想想其實也可以理解,照線粒體DNA考古的說法,人類是非洲走出來的。他先走到北非、再到中東(此時可能一部分渡地中海到克里特)、再到印度,最後才到中國。所以人家開展得比我們早也沒啥不對

回到正題,要是拿史書記載來定歷史,那幾家都能吹到跟猛獁象一時代了,我大天朝也就靠邊站吧。因為大家在這個時間歷史上信口開河到沒邊,於是以嚴謹著稱的考古學界制訂了一個原則「沒挖到就不信(這話我編的,意思是這個意思)」,並且專門強調了一個詞叫「信史」

這個「信史」怎麼用呢,就是你說天神妖怪的,你史書說的是1000多年前事但之前沒人說過的,類似這些的記載,你自己說有那我不阻止你,但你沒東西挖出來我作為學界就不採信了

你要我信,挖

其它幾個古文明都是這樣一步一步挖過來的,在克里特島的邁錫尼宮殿挖出來以前古希臘文明只能上到公元前800年,納爾邁石板出土前古埃及只定了不到3000年歷史,摩亨佐達羅挖出來以前印度河文明(這個文明跟阿三國其實沒什麼關係)都是紙上談兵

而我國也是一樣,殷墟挖出來以前商朝都被人質疑,挖出來以後學界立馬承認得實實在在、一點也沒虛

夏朝目前的問題是它在商朝的記載里一點蹤影也沒有,記載它最早最知名的史書是1500年後的史記。我今天要是寫本書,說1500年前南北朝時候有個國家叫洛丹倫,你信啊?而緊跟夏朝的商朝卻一點記載沒有,就像新中國書里沒寫民國一樣奇特。所以學界的忌諱夏朝全犯了

這也是為毛夏商周斷代工程繁本,國家自己也通不過,這裡卡了一截

但是隨著二里頭遺址考古的深入,學界其實已經普遍承認夏朝作為一個部落聯盟的存在了。再多挖挖,也許什麼考古證據就出來了呢

挖唄,急什麼,人家又沒禁止你說大天朝有5000年

以上


很多人腦袋僵化了。認為沒有物證的記載都是虛無的,都是傳說。

我就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是否定關羽用的大刀。這些人認為東漢沒有大刀,因為沒有物證出土。然後再根據關羽殺顏良時三國志記載:刺顏良於馬下。於是這些人就認為關羽的武器是長矛。

第二個例子。否定漢朝及三國時期的馬戰。這些人認為那時候沒有馬蹬,因為最早出土的馬蹬是在晉朝。然後這些人以此為據,認為沒有馬蹬就騎不穩馬,那馬戰就是不可能的。

第三個是馬未都質疑司馬光砸缸。他的理由是目前存世的宋代缸,沒有這麼大的,能裝人的。

其實我要說這些人邏輯存在問題。

1.目前出土的,存世的。如果和記載吻合,那是叫人證物證俱全,是確信無疑,這個是完美的。

2.有記載,而沒有找到物證。這個是有人證,而物證缺失。這對於認定事實,可以當做證據鏈。也就是說傾向於採信記載。

3.即使無記載,無物證。也不能否認某一個情況存在過。尤其是年代久遠的。舉一個例子,就是在甲骨文被發現前,人們並不知道這種文字存在過。明朝人和清朝人都不知道甲骨文,對於他們來說,甲骨文是既沒有記載也沒有物證,然而甲骨文確確實實是存在的。

最後再說一下馬蹬的事情。晉代出土的馬蹬,制式已經很完備。也就是說它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被被改進了。前段時間又在陰山發現了漢代岩畫,裡面的馬是帶馬蹬的。所以即使出土最早的馬蹬是晉朝,但我們並不能以此證明漢代沒有馬蹬。

同理,記載的夏朝。目前找不到物證,但不能由此否定。尤其還是年代久遠的。既然有記載,那必然是傾向於採信。


有這種想法的人應該是受清末民國學者名人尤其是瑞典人安特生的書籍的影響,中毒太深。清末中國被洋人打得找不到北,那時候的學者文人也被打斷了脊梁骨,認為中華文明遠遠落後無西方文明,這時候西方的歷史學家趁機提出華夏文明西來說,捏造中華文明是西方文明通過中亞傳播進入中原的。

&廟底溝文化彩陶

清末的學者文人們頓時像找到了靠山,彷彿覺得跟西方同根同源是給自己的臉上貼金,十分有面子,於是紛紛贊同這一說法。再加上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瑞典人安特生偶然發現仰韶文化彩陶,於是就理所當然的結合河西走廊發現的齊家文化彩陶當成是西方文明的向仰韶文化傳播的線路,並在此發現的基礎上出版了《中華遠古之文化》一書確立了自己在西來說上的學術地位。

&仰韶文化發現者安特生(左)

這種貌似科學的考古發現基礎上的,安特生便把這個考古發現更加明確的用來證實以前沸沸揚揚的西來說,給中華文明西來說蓋棺定論。安特生的報告一經出版,這個假說很快風靡全球。中西方學術界普遍相信,在新石器晚期,有一支以彩陶為代表的先進農耕文明由西方向東從中亞進入中國的黃河流域,從而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

&夏朝管轄範圍圖

民國學者們更是紛紛附和,認為中華文明出自西方文明,一些北大教授更是紛紛著書立說,彈冠相慶。某幾位大師拋棄文言文,甚至提出廢除漢字而全盤使用英文,由此可見當時文人大師們的氣節是如此的可嘆。

建國以後,經過幾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斷努力,用新的考古發現證實了中原文化的傳播正好是跟安特生提出來的路線相反。再加上2002年國家啟動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通過進一步的發掘,證實了公元前2500年前後,仰韶文化的強烈擴張和各個文明向仰韶文化的靠攏。

&仰韶文化向西傳播路線

仰韶文化發展的2000年中,中原文化的地位不斷的得到確立。在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三期遺址中,我們發現了公元前1900年夏代的青銅爵、青銅斚以及一些農具;也在河南安陽發現了商代武丁時期的婦好墓;又在陝西寶雞出土了大量帶有銘文的周代青銅器。這一切鐵證如山,明確的向世人證實夏商周的存在,如果誰還不顧事實的質疑夏商周的存在,我覺得這樣的人實在病得不輕。

&記錄著西周大量真實歷史的青銅重器——毛公鼎


我們都說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將炎黃與夏朝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但是,只有歷史記載或口口相傳,或神話一下,沒有實證。實際上,炎黃確實存在,它不能說是一個朝代,而是游牧部落。最關鍵的是,一個朝代(國家形式)必須要有文字或文化標誌遺留下來。我國最早的文字是殷商的甲骨文,它記載著「戰爭、祭祀、占卜、天象等,沒有記載國家形式。匈奴也是游牧民族,司馬遷「史記」記載:匈奴其祖先夏後氏之苗裔也,與華夏是同源。匈奴在我國春秋時就有記載,「漢書」還記載它的許多部落首領,前後有一千多年,一直到隋唐時突厥崛起,匈奴消失在中國歷史上出現在歐洲歷史上。但是,它沒有朝代,因為它沒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化留下來。中國的國家形式應該從周朝開始。黃帝子孫姓姬周部落,周部落是華夏(漢)有個首領叫古公亶父。由於受到戎、狄等游牧氏族的侵害,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率領周人遷移到今天陝西岐山,周過去也是游牧民族,到了岐山,那裡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古公亶父造田營舍,成了農耕民族。以後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周公旦建立了一套(漢)的法律政治制度,規範了普通老百姓的行為準則。比如:父與女,母與子是不能有性行為,摒棄了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同時,周天子下面140多個諸侯國也採用了周朝的法律制度。中國國家建立,農耕民族華夏(漢)的朝代,應該從周朝開始。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確立了漢字。到了漢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儒學延續了中國二千年(漢)華夏文化。


中國五千年文明史,是晚清時期學者們「自認的、自黑的」――因為當時從史料、考古、科技手段等方面都與西方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認知的標準與全球也不一致。當然,全球「四大文明古國」儘管認同的時間有極大的差距,無法排定先後順序和當今流傳與使用的文化已非原古文化。但一致公認的是:古中國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

目前只有中國現代文化、文明與古中國文明是在繼承中得到發揚光大,中華文明經歷過多次大的民族融合(56個民族先後經歷過:黃帝戰勝蚩尤,西周入主中原,秦始皇統一中國,南北朝及五代十國,蒙古大元,滿大清等),但是每一次融合都是將中華文明作一次大的推進,並且沒有中斷過,篡改過,或全部泊來過。

古代文明,應該是口口相傳、實物承載、文字記錄等形式的一代一代人的不斷豐富與發展。單就人文始祖伏羲創造的「卜術」來一孔窺視,中華古文明史可以說在一萬五千年以外。因為西方人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認定相對事物的「標準」自然也不一樣。普通認同:文字記載,人口群居,實物保存「三個基本標準」。

西方認為以古巴比倫為代表的「兩河流域古文明」,有公認的古希臘寺廟祭祀、宗教等支撐;以古埃及為代表的「尼羅河文明」,有古埃及「金字塔」和「木乃伊」作支撐;以古印度為代表占「恆河流域古文明」,有公認的古印度文以「廣為流傳的宗教」作支撐。而「黃河流域文明」的起啟期,缺發文字記載,大都是「口口相傳,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如中國的「掛」(習慣稱「八掛」),是一種口口相傳的文化,儘管從古代到現在仍然在沿用並逐步發展,並且已進入中國和西方的大學課程之中成為《易學》。西方對中國認同的古文明如:伏羲、女媧造人,山海經,甚至是對殷商(認為僅有「甲骨文」作支撐)等,認為是「傳說」、「推揣」、「臆想」等,都持否定觀點。但是,一致公認和史載的是《周易》(冒過殷商時期了,是周朝產物),那才是有文字記載,有人文傳輸,有群眾公用或認同。所以,中華古文明也被認為時間較晚一些!

創建於2017.12.19

編輯


推薦閱讀:

文化傳承是中華民族的靈魂
上聯:勸人不可指其過,求下聯?
現在正流行的萌系玉雕是個什麼樣子?
出書大師:賀《中國精怪文化圖集》台港澳新馬泰地區中文繁體字版進入出版流程,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TAG:中國古代史 | 讀書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