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覺得《論語》就是垃圾?


竟然敢說論語是垃圾,我就想知道你何來的勇氣和自信。

你這論語有多少了解,你對論語裡面的內容有多少見解。

幾千年了,每個朝代幾千萬,幾億人中都沒有一個人敢說論語是垃圾,可見題主的智商超越了春秋以後所有朝代的中國人,像什麼漢武大帝啊,諸葛亮啊,司馬懿啊,曹操啊,什麼李世民,武則天,之類的人在題主眼中也是垃圾,他們竟然沒有看出論語是垃圾,最後被題主看出來。可以題主的智商遠遠超越了他們。在題主眼裡,這些人也跟垃圾差不多,可見題主是我國上下五千才出一個的超級瑪麗,不但能頭頂蘑菇,還能跳坑,就差沒人埋了。


我明確反對論語是垃圾的說法。按照佛經的觀點,你心裡有什麼,你看到的就是什麼!

論語是儒家思想的精華,如果說西方人一生的價值觀都遵循聖經的話,論語就應該是中國人的聖經,是中國人行為處事的根本遵循,是融化在中國人血液中的精神圖騰,你憑什麼說論語是垃圾呢?

誠然,論語不是哲學,不是關注彼岸世界的思想,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論語,是關於人倫的、關於愛的、關於奉獻和奮鬥的、關於家國意識的學說,論語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蘊含著具有生命溫度的愛,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價值準則,你為什麼說論語是垃圾?

我們從反面來說吧。論語中論述了什麼是孝,把孝悌之道作為中國文化中的核心理念,說論語是垃圾,那就是說是一個不肖子孫!

論語中論述了什麼是仁,仁就是愛人,就是溫情脈脈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推己及人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說論語是垃圾,就是一個冷酷自私的人!

論語中論述的朋友之道、夫妻之道、君臣之道、家國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等等,數千年來被證明,推動了中國文化的發展,說論語是垃圾,就是一個漠視歷史隔斷歷史無知的人!


人心似佛觀人似佛,人心似糞觀人似糞;垃圾文化觀文化似垃圾。


《論語》是幾千年中國社會的聖經,它有三個基本特點:

1、論語的在原動力是「道」,此道即天道,是「道生一,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看不起論語的人,根本觸及不到這個層面。他們所理解的道,並非天道,而是哲學與心理學的混合體。與道無緣,誠可悲也。

2、論語的出發點是「仁」,仁的表現是禮。禮起於仁,仁來自於道,如《禮記》所言: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不領悟道,不理解仁,就無法讀懂禮。

3、論語的立足點「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平。不懂論語的人,就不知道保家衛國、治理天下需要這一過程。中國人不讀論語,猶如歐洲人不讀聖經,精神上永遠無法長大成人。


論語本身不是垃圾,他傳導了很多生活哲理,也告訴了我們做人做事,明辨是非的標準。但是,歷代以來根據統治者和文人的需要做了很多誤讀。誤讀的大都是垃圾。謝謝


首先要提出的是:這個論題是有問題的,出這樣論題的人,要麼是沒有真正的看過《論語》,或者是對《論語》的解讀只停留在道聽途說的淺層;再者就是基於無知和別有用心。

不錯,在整個二十世紀的中國,孔子及《論語》所遭遇到的升降沉浮確實使人慨嘆不已,其帶來的教訓也堪稱沉重深刻。但僅此就否定《論語》那就是天大的無知了!在這裡我們要先看《論語》生成的時代背景:

《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哉?

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孔子才以智者的思想來闡發仁、禮之道,以求恢復周制之禮。其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述而不作,性而好古。

《論語》只是孔子的一部語錄,但是從中我們可以洞見孔子全部的人文思想和人文關懷。《論語》中也引用許多《詩》《書》《易》以及其它古代文獻。通過對《論語》的解讀,我們可以了解到孔子對典籍是採取下學和上達的方式貫穿其中的。對這一點後者朱熹做了很好的詮釋。

孔子以古之聖王為最高理想而確立的思想立場,通過《論語》殷殷相承,通過知行合一、德行合一來踐行其一生的抱負,這此是垃圾嗎?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從我做起、以身作則的樸素的生活態度。所以其「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包涵很有深意的。

《論語》皆以問答方式體現了孔子「仁」的核心思想,並以此為基石著重天理人倫的教化。如:子張問「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孔子答:為父母守孝三年,這是為人之道。請問這也是垃圾嗎??

聽過一個叫「丁龍」的旅美華人的故事,大概內容是說:丁龍給一個美國將軍做傭人,這個將軍生性暴戾,對下人不是打就是罵,所有的擁人都走了,丁龍也不堪其辱後來也走了。或許是報應,不久將軍家發生火災,無人願意幫他。就在此時丁龍出現了,此情此景,高傲的將軍放聲大哭並與丁龍緊緊相擁。此後將軍問丁龍:我那樣對你,你為何還要回來幫我?丁龍說:我只知道「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將軍問這話誰說的?丁說我不知道,只知道是我的老祖宗說的,並一代代相傳做為家訓。當時將軍感概的說了一句:是什麼樣的民族造就了如此高貴的靈魂?並從此致力於對中國文化的研究。還在美國大學成立了第一個東方研究學系。

請問這一切是垃圾嗎??!!

放眼當下,中華民族之復興正是每個人骨子裡都融入了仁、德之心;每個人身上都具有的溫良敦厚之美,還有那份對自然的尊崇與敬畏。才使我們這個民族能走的更好,走的更遠。再此我堅信!孔子的思想將永遠護佑著每個國人,《論語》的思想精髓也將啟發全人類對現代社會的思考。

最後我想說的是;無論你身居何方,只要你是中國人,你的文化里基因里就一定融入了仁、德精神,那就是因為:是《論語》貫穿了每個中國人的前世今生。


《論語·子張》有這樣的記載:

「叔孫武叔毀孔子,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自量也!』」

子貢聽見大夫叔孫武叔毀謗自己的尊師孔子,於是對叔孫武叔說:「您不要這樣做!夫子是毀謗不了的。別人的賢能好比小山丘,還可以超過;夫子卻好比太陽和月亮一樣,是沒辦法超過的。有人縱然想自絕於太陽、月亮,可那對於太陽、月亮又有什麼損害呢?只是看出他太不自量罷了!」

孔子對人類文化的貢獻,得到世界的公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孔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之首!

憑什麼?

就憑《論語》中展現出來的孔子的思想和智慧!這個智慧不是某一家的智慧,也不是某個種族的智慧,而是全人類最高的智慧!

常有人說,我們學《論語》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那《論語》里有沒有糟粕呢?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所有人:《論語》甚至連一個字的糟粕都沒有!

有人說,孔子畢竟是兩千年前的人,孔子思想肯定跟不上這個時代。

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沒有這回事!《論語》里甚至很明確地記載了: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孔子的智慧從古至今,猶如太陽一般,照耀著我們。那你覺得太陽過時了么?


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所發揮的作用與影響之大。《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是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一部影響我們兩千多年社會價值觀,道德觀,治國理政的優秀典籍,居然被說成是垃圾,此言論太過草率,發表此言論的人也未免太缺乏文化常識和道德修養了,不能不說我們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失敗,我們應該亡羊補牢,讓每個公民都有責任和義務感,也許我們整個社會的誠信就會高很多。


這個問題,不知怎麼只覺得問得那麼彆扭,不相信這是出於中華學子之口,並且還有同是中華學子的多人隨聲符合,且引經據典,陣陣有詞。好象很有道理似的。其實都是無理的混蛋(我本不想出臟口的,可實在找不到另外合適的詞兒)邏輯。象當年老農牽著牛,找講馬尾巴功能的教授給牛治病一樣。是那麼無理和無知。又象一群強盜闖進大學,把一大幫教授圍困在一起,問誰的本事能強過他手中的刀,只要強不過他的刀都是沒本事,都是垃圾,都得被消滅一樣的強盜邏輯,同樣的混脹不說理。不過這不足為怪,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強盜,他們本來就不懂什麼是知識,不懂什麼是高層次的本事。但如果大學的學生或老師也這麼隨聲符合,那是一種什麼情形呢?是說他無知還是別有用心,或許是強盜的卧底吧?或者也可以叫內奸?儒家文化是我國沿用兩千多年的文化體系,它倡導是仁義禮智信。那本來就是一種對內的治國之策。本就不是以爭強鬥狠為目的的,也不是兵法全為打仗為用的。人不能天天爭鬥,打仗。還要生活,尤其是人們不能都去打仗,其碼還得有種糧食的人吧?你不能因為沒打過人家就怨種地的沒用吧?古人的文化本就是在不斷吸收的過程中成長的,哪種文化也包括不了全部的知識,但文化卻是研究知識的基礎,儒家文化也一樣,不可能包括所有的知識,尤其是現代的新科學知識,何況一個曲曲的《論語》了,但它在某些方面對人的教育和啟示是摸殺不了的。只要學過並懂得一些其中道理的人沒誰會認為那是垃圾,只有不學不懂的人,或走馬觀花,一知半解的人,或者是帶著有色眼鏡去看的人才會有這種觀點吧?外面的先進東西我們不反對吸收過來。但也不至於崇洋媚外到舍家拋業的地步吧?任何東西的取捨都要在你真正了解的基礎上再去做決定,說《論語》是垃圾的人真正讀懂《論語》了嗎?


說出這樣話的人,《論語》第十九章子貢已經回答過了,你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所以以後小心說話,一言以為不知,不可不慎也。查查資料子貢是何等人物,與諸侯分庭抗禮之人,好好聽話吧。

19.24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19.25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推薦閱讀:

《論語 ·學而第一》講要選錄-02
《論語》詳解:給所有曲解孔子的人(37)
一本《論語》抵得了十萬大軍!文明,才是一個民族真正的強大。
論語中的成語俗語

TAG:論語 | 國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