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女友、共享衣櫥、共享睡眠等「奇葩」產品層出不窮,可到底什麼是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的本質是將閑置資源通過交換利用發揮價值。過去,將看過的書籍捐出、慈善機構的社區食物回收等,均是共享經濟的一種體現。多年前已十分普及的「工作外包」同樣也是一種人力資源的共享。

目前全球共享經濟每年約創造150億美元價值,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預測,共享經濟的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3350億美元,較今年增長逾20倍。事實上,並不真正擁有酒店的空中食宿已成為全球最大旅遊居住集團,估值超過250億美元。

共享經濟能夠盛行,其核心在於信息的開放和共享。在科技進步和移動互聯網普及之下,任何資源都將越來越脫離對舊有中介的依賴,尋求最佳的配置,降低成本。共享經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衝擊固有的行業秩序,將是難以逆轉的大趨勢。在政府信息公開、行業間打破壁壘的契機下,「共享」有望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能夠「交換」和「外包」的資源信息更加豐富透明,彼此的聯絡方式更容易獲取,使得閑置的資源得以流動起來創造效益,共享經濟也得以發揚光大。首先受益的是優步、空中食宿這樣的衣食住行資源,目前全球如家庭用品、生產設備、機械甚至辦公室等各類閑置資源租借的網路平台已數不勝數,可以預見,「共享」未來幾乎可以拓展到每一個角落。


任何商業模式都是有規律的,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做共享。從共享單車、電動車、汽車,到現在雨傘、籃球,各種共享我們都看過了,但只投了摩拜單車,其他都沒投。從我們的經驗來說,第一,產品本身的資產屬性要比較重,讓消費者產生較高的持有成本或心理成本的事情才適合做共享;第二,資源流動性和使用頻次越高越適合;第三,即時性的需求和有效的供給之間的匹配效率越高越適合。


從共享經濟產生的背景談起。

在互聯網普及的時代背景下, 近五年來,「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進步推動了知識經濟不斷發展,進而引領社會重新審視市場、用戶、產品、價值鏈乃至整個商業生態,從而形成一種更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經濟關係形態。

人們通過互聯網連接到同一個信息平台之中,共同參與和創造,突破傳統商業中所有用戶圍繞一個中心參與經濟的模式,而是去除交易的中間環節,轉變為由個體直接參与,表現出「去中心化」的特點。傳統各行各業自身內部垂直領域內的資源最大限度地被重新整合,信息、資源、商品和服務得以更加自由的流動,經濟生態表現出了更為強大的發展活力。

「去中心化」帶來了共享行為的增加,「共享」、「分享」等詞語頻頻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去中心化」的具體表現。類似滴滴打車、共享單車、共享雨傘等共享商品層出不窮,每個人能利用閑暇時間或閑置資源為他人提供服務並獲得相應報酬,更高效地整合閑置資源。據統計,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企業的融資額達到近250億美元。直銷、去渠道化的方式使得每個用戶都成為一個中心點,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通過網路平台直接提供或享受商品和服務。政府部門預測,2020年「共享經濟」交易規模將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0%以上。


早期,共享經濟的概念並不明確,部分理念來源於Airbnb創始人提出的:「使用而不佔有」,而今共享經濟概念已經越發專業。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早期Airbnb、Uber均是這種模式,但是在經歷了共享經濟企業瘋狂的擴張之後,共享經濟模式已經從單純的用戶轉移自有物品的使用權而獲利,變為通過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而獲得利潤的模式。


在這個一切都可能被冠以「共享」,然後用所謂腦洞大開的創意找風投的時代,也就距離瘋狂不太遙遠了。

這不,可以共享的產品,已經從單車這個小門類跳脫出來,走向了籃球、雨傘、充電寶、汽車,估計很快就會有共享男女朋友之類的新創意出現。

因為,這些,以前都出現過,只是現在他們叫「共享某某」,以前他們叫「租賃某某」……

對了,最近共享宿舍、共享豪車、共享保險等垂直化模塊也在出現,似乎一種末世的瘋狂在上演。

不過,早前,我很尊敬的傳媒學前輩魏武揮老師的一番共享創意,委實讓我重新燃起了對共享經濟的信心,他這次的創業目標事——共享打火機。

你確定不是在創造閑置嗎?

「作為一個經常往返於帝魔兩都的煙民,在帝都不過匆匆一二日,讓我花上幾倍於平時價格的代價獲取一個打火機且只用一兩天,實在不忿。於是,我就想到,有可能連內褲都可以共享的這個時代,為啥打火機不能共享呢?」6月3日,魏武揮在他的微信公眾號文章《我打算創業了》中如是說。

先說個基調,對於曾經在診斷騰訊上有過一面之緣的魏老師,我個人覺得,他這一「創業」,儘管按他文章中的說法,已經有超一流機構千萬風投的背書,但極有可能是個玩笑,哪怕今天不是愚人節。

當然,這個構想確實有實現的可能。儘管魏老師沒有多說太多,不過如果由我來設計,或許結構可以是「你在A機場丟棄一個打火機在指定地點,通過App引導,在B機場的指定地點可以得到一個同價值打火機」,然後,類似我這樣每次下飛機都要在機場門口向其他煙民借火的人來說,剛需就可以解決。

盈利模式嘛,依然是押金。而用戶群落顯然是一抓一大把,而且大多數長時間內不會取出押金。

這個模式當然可以拓展到更多的場景上,哪怕只是個一元打火機的共享。但個人覺得,如果按這個模式運作,很快就會玩不下去了。

因為這個模式所押寶的,不是用戶的煙癮有多大,而是機場是否便(煙)民。如果機場將安檢口的自棄箱里的打火機,每天一次的搬運到出站口,問題也就解決了。而且,我確實也曾經看到機場如此去做,只是裡面貌似只有一次性打火機,而沒有Zippo。

但我依然要為魏老師點贊,他這個目前我還不知道是否只是嘲諷的創意,實實在在比當下的所謂共享經濟要高明,高明之處則在於,它真正是在發揮閑置資源的新價值,而不是在製造新的閑置。

共享閑置的概念是:我暫時沒用了,借給你用。

創造閑置的概念是:我造出些東西,租給你用。

後者的場景體驗中,我們可以看到躺在路邊無人問津的小黃車、商場里等著人來躺的共享按摩椅、據說還有正在等著被共享的混凝土攪拌機,等等。

僅僅縮短用戶的獲得距離,遠遠不夠

共享閑置的核心,是去除浪費,讓每一個已經存在的資源都能發揮作用。如果一定要給予一個高大上的定義,也可以稱之為側供給改革的一種實現形式。

只是,現在,我們看到的許多共享形態,只是租賃模式的體現,或者叫做互聯網+租賃。許多人因此而斥責當下的所謂共享經濟,只是躺在共享風口的一頭名字叫租賃的豬。

在很多業界嘲諷中,真正的共享應該是C2C的,而不是B2C的。平台扮演的應該是個人閑置資源的交換地,而不是將自家產品租給個人的供應商。

但其實這不是問題的關鍵。「共享經濟」鼻祖羅賓蔡斯女士提出了一個公式:閑置資源+共享平台+人人參與。因此,真正是不是共享的關鍵,在於是否閑置。

做租賃生意的,如果它家的單車、充電寶乃至籃球,都是廠家產能過剩、缺乏銷量的產品,就是共享;反之,為了趕上風口而創造出一批新的閑置出來的,則是偽共享。

就在今年共享充電寶剛起風之時,曾經有人加了我的微信,然後宣稱他們公司創造了這一概念,並且打算請我幫忙推銷另一個概念給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允諾事成分紅10萬+。

我聽罷,回答了幾句話;若我能直接和李國慶對話,也就未必在乎10萬+了,僅因為寫過篇噹噹網的評論就找上門,我對於你們的視野深感困惑;同時,共享充電寶是好是壞,不予置評,但似乎許多年前,迪信通等手機賣場早就有免費充電寶可以借,十天內歸還即可。

當然,結果是隨即被拉黑,不過在我的寫作生涯里,經常碰到有人懷揣著所謂」金點子「,想要通過我兜售給我評論過的企業,也就見怪不怪了。

但更重要的是,為何迪信通早就有的免費業務,今時今日卻成為了風口?很奇怪嗎?其實並不奇怪,其和眾多共享某某等風口一樣,靠解決一個問題成為了潮流:

大多數有需求的用戶,不知道哪裡有自行車(可替換各種共享名詞)可借,互聯網幫忙做了導航,縮短了用戶的獲得距離和成本。

但也僅此而已。許多互聯網+項目,往往都是如此,比如之前火爆的在線票務、外賣等等,都是讓用戶更容易獲得需要的資源,甚至是一鍵獲得,而不至於去影院門口徘徊、找座,或搜索外賣電話、反覆和客服交流菜品。

這其實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許多風口的一夜風行,然後因為距離縮短後,再無新的價值可以呈現,而一夜落寞。

無怪乎,有人稱「在中國共享經濟繁榮的背後是資金過剩和好創意的匱乏」,其實,許多互聯網+項目均是如此,均是創意匱乏下,簡單粗暴給個看似奇葩的理由,就上架的偽創新。

重啟閑置,我們需要到線下重找資源

在這裡,真的要為魏武揮老師和迪信通點個贊。

共享打火機不管成與不成,只要魏老師不是真的買上一堆一次性打火機在機場門口擺個自動售賣機的地攤,而是把丟棄的打火機再次利用起來,就是真正共享閑置。

迪信通也是如此,它家的充電寶也許沒有過剩、也許是專門為了共享而配置的,但就當是一個吸引客戶進店來的服務,也是很好。這時候,閑置的資源就不是充電寶,而是需要客流量的門店。

共享單車呢?也要點個贊,儘管我覺得它最後還是返璞歸真用押金去做了互聯網金融生意,比如ofo,就在5月17日宣稱「世界再無ofo共享單車」,而是更名為小黃車。

但它還是解決了一個閑置,不是用戶需要的閑置,也不是有意去解決的——釋放了上海鳳凰、天津飛鴿等老牌自行車廠的產能,為它們科技創新、找到新的市場,提供了一個窗口時間。

順便,通過共享單車得破壞性試驗和用戶體驗,還能解決許多「試錯」上的難題。儘管從這個角度上看問題,還是在唱衰共享單車。

共享經濟,其實更多的時候是用創意去重啟閑置,即讓現有的一些閑置資源,獲得客源,同時借客源帶來的金錢,實現升級、提質,最後賦予更多意義。

這就需要更多創業者們去線下尋找。比如康養行業,將線下的各種邊遠山區、綠色環保的民宿結合起來,卻跳出傳統民宿的旅遊模式,而是將周邊的康養資源結合,形成住的健康、吃的健康、玩的健康等一條龍自定義選擇……

又如一款名為分鐘律師的應用,由於律師的資源是現實存在、具有一定門檻的,它就將律師的資源整合起來做在線諮詢,然後跳出傳統法律應用的路數,將審查、代寫合同,海外旅遊法律保障等一系列過去很低頻的律師業務,變成平台黏性,或者說變成常備葯,儘管不常用。

其實,這樣的創意組合還可以更多,只是創意的關鍵,是在簡單縮短距離之後,還要有更多的價值才好。至於叫不叫共享,關係不大。

只是,真的別創造新的閑置,太浪費了……(刊載於《創意世界》2017年8月刊【樂道】專欄)


共享經濟:共享經濟領域有一句話:「一切可以共享的都將會實現共享!」

共享的本質是:自由、平等、價值、分享,也就是說「之前被壟斷的,無法全民化實現的都可以共享,共享經濟的一個存在的核心價值就是:避免社會資源浪費,利用社會閑置資源,更有利於人類的發展。

共享經濟的實現基礎支撐是:互聯網高科技的發展,比如雲數據平台,集中化的數據平台和物聯網與區塊鏈的融合與提升,這些是構成共享經濟的物質基礎……

共享經濟讓「社會化的角色更加精準而清晰」:

比如以前企業都想自己弄個品牌,貼牌生產一系列的產品,而現在呢?則更多願意『利用共享經濟,對接大的供應鏈平台,直接降低了企業成本,和運營風險』,再比如個人創業者,你就更加清晰了你的角色,就是「利用共享平台」對接互聯網工具,進行分享,從而獲利利益的過程。

即,要麼,你做共享領域的「供應鏈提供者」;要麼,你就做共享領域的「分享者」,比如做好自媒體成為自明星……共享經濟讓社會化的角色更加清晰可見……

共享經濟:其實就是大工業化時代集中化壟斷化商業背景下,被分割裂變成『無數個自由的個體」,而後又被互聯網超級鏈接在一起的「社會化資源的分配與重組的過程」。

共享經濟的所追求的是:避免浪費,比如避免重複生產;避免閑置,比如共享衣櫥、共享汽車,但是目前可能存在「另一種全新的浪費,另一種全新的閑置」,所以,共享經濟還是個摸索的過程:未來是美好的,但是過程是糾結的……

共享經濟現在很多是「做商業模式的價值」走資本市場更方便些,還有的共享經濟,其實也是「另一種全新的浪費」,事實上也是『變相的銷售行為』,共享經濟的理念是特別美好的,但是,操作過程中還是需要企業家們的整體能量與格局……

如果說共享經濟是人類通向未來的最後一張通行證,那麼,現在的共享經濟則處於:一種理念的完善,或是一種全新商業模式的摸索當中,事實上,到目前為止:真正能搞明白共享經濟的,為數不多,一切都是新的,也許這也是共享經濟的吸引力吧……

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或是某一句話對你有價值,請關注我,感謝你的分享。

今日頭條孫洪鶴,創業教育、品牌營銷專家、創投專家《創業五部寶典》主編,互聯網暢銷著作〈風口〉聯合主編,自媒體原創作者,歡迎關注我每天的今日頭條原創文章,更多的實戰分享請關注我今日頭條動態,也歡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認同請幫忙分享轉發


謝邀,共享經濟最早應該起源於人力、時間、資源及財富的共享,如以前大學期間一個宿舍的同學經常輪換去食堂打飯,四個人每人輪一天,可以說這是一種人力共享,如果不這樣共享,那麼這四個同學每天都需要去打飯,而共享之後四天中只需要一天去打飯,其餘的時間可以去學習、休息或做其它的事情。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時間,又可以說這是一種時間共享。後期人們看到了這種「共享」的實用性,利用第三方平台將大量閑置的人力、資源統一共享給陌生人,再由有需求的陌生人支付一定的報酬,形成了共享經濟。共享經濟包括三大主體,一是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方,二是供給方,包括一些閑置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等,三是共享經濟平台,通常利用互聯網或手機APP軟體等功能實現。共享經濟平台作為連接供需雙方的紐帶,平台上有約定的制度及收費方式,來規範供給與需求方的行為,使得供給與需求方通過共享經濟平台進行交易。

共享經濟何以能夠迅速發展起來,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當經濟增速放緩、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的時候,一種新的經濟形式必然會出現,共享經濟的出現使整個經濟格局發生改變,同時顛覆了許多傳統行業的營銷模式。將剩餘的閑散物品或服務者,給一些有需求的人提供較低的價格的產品或服務。供給方通過在特定時間內出讓物品的使用權或提供服務,來獲得一定的經濟回報;需求方雖然不直接擁有物品的所有權,但是通過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可以說兩者各取所需,同時節約了許多成本。目前許多城市推出共享單車,大街小巷「小黃車」隨處可見,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條件,即節約了成本,又獲取了很大的收益。繼而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場地、共享雨傘等共享經濟新形態不斷湧現,僅以共享充電寶為例,各機構瞄準了手機在大眾生活的重要作用。紛紛將共享充電寶設置在火車站、機場、汽車站、商場等客流密集的位置,短短40天時間就獲得11筆融資,融資金額約12億元人民幣。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體現了商品共享的主要形式,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也是人力共享一個比較準確的概括,共享經濟可以讓好多買不起這個東西的人,卻能用得起。更能方便和服務大眾。現在共享經濟已經成為社會服務行業內很重要的一種經濟形式。近年在教育、交通、及生活服務領域,湧現出大量優秀的共享經濟公司,從車位共享、寵物寄養共享、社區服務共享到專家共享甚至移動互聯網需求的wifi共享。新的共享的模式層出不窮,不斷為用戶提供許多優質的體驗。


在互聯網大環境下,共享這個行業發展得非常迅速,從原來的「線下租車」、「賓館」到現在的滴滴出行、各大共享單車企業、民宿以及餐廳充電寶等等產品。當然到今天為止,有很多所謂的共享產品公司都夭折了,其中包括偽需求製造者,當然也包括資本市場的遊戲出局者。今天我們的話題會比較發散,先看看共享行業現狀,然後敞開聊一聊這個行業到底還有哪些真正的痛點。首先是共享單車行業,其內部市場競爭已經早早進入下半場,甚至已經到了「第四節「,目前處在市場洗牌階段的尾聲。就跟滴滴出行與 Uber、餓了么與百度外賣等競爭結果相似,除了市場佔有率最高的 ofo 小黃車與摩拜單車外,中小規模玩家都面臨被併購或出局。比如早前能夠與 ofo 和摩拜競爭的小藍單車,近日也開始出現了押金退款問題,不少用戶表示申請退款之後一個月都沒有收到押金。小藍單車方面僅表示這個問題會通過增加工作效率來解決,而不少用戶卻發現撥打天津市政府的消費者投訴熱線能夠在一天的時間裡就拿回押金。從北京目前的情況來看,小藍單車的數量明顯不如之前,並且損壞率非常高,我個人有經歷過報修之後四天車子還在原地的情況,於是我也在幾個月前退回了小藍單車的押金。雖然此前小藍單車一度被不少用戶認為是相對更輕更好騎的共享單車,但是畢竟共享單車的設計初衷還是針對「最後一公里」的用戶痛點,所以「好找」和「能騎」或許才是各家共享單車競爭的關鍵點。然而,這兩件事完全不同於單一輛單車的用戶體驗對比,它們跟資金支持有非常直接的聯繫。根據目前的消息,小藍單車在第一輪 4 億元融資之後,遲遲沒能實現 B 輪融資,另外也有小藍單車向巨頭企業表達被收購的意向,但均被拒絕。如果小藍單車只是暫時遇到困境,那麼包括悟空單車、3Vbike、町町單車、酷奇單車在內的企業,已經都經歷了官宣退出市場或者資金鏈斷裂,甚至還有 CEO 帶核心團隊跑路和被辭退這樣的消息出現。包括移動支付、網約車、外賣平台等等行業,初期的燒錢補貼爭搶用戶都是必經之路,而到了下半場,競爭力不足的情況下被合併收購和倒閉等情況就開始出現。這裡我們也分享一下關於共享單車行業的併購問題,領頭羊公司基本不會太有意向去做大規模併購,原因主要是大部分用戶都註冊了兩家或者兩家以上的共享單車企業,併購相對來說不能給企業帶來大量新用戶,同時基本上目前的共享單車企業都有不少車輛產品,形象差別也比較難運營。面對大量共享單車公司的退押金難問題,近來網路上甚至出現了幫退押金的「跑腿員」,收取將近一半的押金費用,可以幫用戶到線下辦公室去進行押金的退款,可見大量同類公司都出現了資金問題。再比如不太有名氣的 EZZY 共享汽車公司,他們專註入門款 BBA 車輛的共享,比如寶馬 i3 或者奧迪 A3 等。這家公司在 10 月份突然宣布解散,連公司管理層都表示毫不知情這樣的決定。簡單分析來說,共享汽車比共享單車要更加燒錢,包括車輛養護和故障處理等等問題,換言之沒有資本支持根本走不下去。這裡也跟大家分享一個企業破產的破產程序,全部資產清算時,基本上都是員工工資社保、稅費等費用靠前,用戶押金會比較靠後。再來就是共享充電寶行業,從 2016 年底開始,包括螞蟻金服在內的各路資本入場,據不完全統計,這個行業的二十幾家公司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融資將近 12 億。而半年後的今天,共享充電寶企業中已經有包括河馬充電、小寶充電、創電、泡泡充電等企業走到了項目清算的階段,其中不少企業都在初期拿到了數千萬元的投資。曾給河馬充電投天使輪的梅花天使創始人吳世春表示,這本來就是一個不大的市場,初期入局者很多,商家也開始收取高昂的入場費,一個本身低毛利的生意就這樣變得無利可圖,這個項目已經失去了當初的投資價值。這個行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可能會成為一個小規模市場,未來也有可能出現整個行業消失或者以存在感非常弱的姿態活下來。雖然目前共享行業有不少企業遇到困境,但是整體來說這個模式還是值得肯定的,比如我最近看到的「共享停車」就很值得期待。近來,北上廣等城市在各自的地方停車管理條例或規定中提出,鼓勵發展「共享停車」模式,允許一些單位或個人將專有停車位對外開放,並通過移動互聯網平台進行分時出租。這個共享的概念在一線城市聽起來還是比較可靠的,這些城市除了路面交通壓力大之外,停車問題也比較突出。如果小區、普通住宅、公司停車場等地能夠把空閑的停車位共享出來,相信對社會停車壓力的緩解會有幫助,目前已經有不少相關的應用上線,拿到的融資數額也都不小。當然話也說回來,實現高利用率的共享停車並不容易,比如小區里無車位或者不打算共享車位的住戶就很可能反對這件事,同時政府部門也會有不少基於安全問題的難處。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各位有什麼關於共享行業的看法或者期待呢?


共享經濟就是將閑置的資源共享給別人使用,提高資源利用率,並從中獲得回報。共享式經濟的核心在於「共享」,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按需分配,通過合理調配資源,實現資源與需求者的匹配。

最原始的共享經濟是以物易物、各取所需;但為了進一步將資源的使用權從所有權中解放出來,「租賃」成為共享經濟的模式之一;為了再進一步提高使用率、降低閑置成本,小型租賃中介出現了,幫助人們將閑置資源聚集、歸類、再分配;互聯網時代,為了更廣泛地接觸需求方,網路共享經濟平台成為大型中介;而移動互聯網客戶端的出現,則又將共享經濟體現模式助推到了更為便捷的階段、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分配和觸達。

顯然,共享經濟從來就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只不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強大為原始的共享經濟插上了羽翼,使之以一個全新的面貌重新回歸了我們的生活中。

共享經濟不但解決了行業中普遍存在的產能過剩或個人手中資源過剩的問題,而且用超乎想像的速度影響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商業模式:我們習慣了網上約車、拼車,我們習慣了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押金,然後取共享單車代步,我們習慣了許多只有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才能享受到的生活方式。

過去兩三年,中國出現了一大波對共享經濟的探索,但這一批創業者大多數都因為想得太過簡單而失敗了,比如共享外賣平台、共享充電寶等。

但毋庸置疑,共享經濟依然存在機會,對於共享經濟的未來趨勢,我有如下判斷:

1. 共享出行

雖然已經經歷了滴滴、快的、Uber、易到和神州的一系列大戰與合併,看似塵埃落定,但行業格局並沒有穩定,依然存在機會。有人預測,在未來,共享出行將面臨業務形態的變革,高端商務出行和公共交通出行將主導行業,因此這個領域仍然存在創業和投資機會。

2. 網紅經濟的資源共享

如果將網紅的顏值、才藝和知識等資源也視作個人的閑置資源的話,那麼網紅經濟也是共享經濟的一種特殊模式,並且比通常意義上的分時租賃更具有優越性:直播可以達成「無限量同時租賃」,並實現單點帶領突破供應鏈的可能性。

網紅經濟、共享經濟和社群經濟被譽為互聯網經濟發展新階段的三駕馬車,在三個賽道上奮力奔跑,拉動著「互聯網+經濟」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但實際上這三種經濟模式都有共通之處,並在未來都大有前景。

3. 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的硬傷是門檻過低,所以競爭者眾多,導致同類供給過剩、利潤無限逼近於零。

因此,共享單車將面臨「大一統」的局面,最後的王者將是品牌策略、產品策略勝出者,資金更為雄厚者,品牌生態和產品生態更優者,向生活方式或衍生產品的延伸更具有想像力空間者。對此,很多人看好摩拜。

4. 分時租賃,是共享經濟的中式改版

分時租賃形式的共享具有市場需求,更多項目還會湧現,其中不乏偽命題、泡沫,但一定還會有具有商業價值的新的平台出現。

在分時租賃方向創業和投資,需要考慮兩個問題:不上規模希望不大;你是否有大數據驅動的多邊平台。除了真正的技術和創新,其他可能都是偽命題。

總之,「共享經濟」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趨勢,是互聯網+的又一出路,一大批創業者在這條路上探索跋涉,有的已經獲得成功,比如Airbnb、Uber、滴滴、摩拜,而有的還在體驗著創新的快樂,比如很多創業者正在努力尋找「共享經濟」的藍海市場,寄望在其他項目上做文章。


共享經濟的概念一直在變化,或者說發展。

共享經濟模式其實已存在多年

早在幾十年前,歐洲就有共享經濟這個概念了。你有閑置的物品,使用頻率不高,我把它分享出來,我的朋友社區鄰居都可以使用,只需要繳納很低的費用。這樣所有權人得到了收益,使用者用合理的價格購買到了需求,閑置物品也得到綜合利用,避免了社會資源的浪費。

但是這個對三方都好的模式一直沒有得到發展,直到互聯網技術的出現,改變了這個局面。因為互聯網的高效率,可以瞬間把閑散在各地的線下的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而線上則可以面對世界各地所有有需求的潛在客戶進行推廣。這在互聯網未出現前是無法實現的。

國外最早發展起來的就是10多年前以Urber , Airbnb 為代表的共享專車和共享租房,很好地解決了用戶的需求。

國內的代表就是滴滴出行了,應該說共享經濟發展到這裡還是很健康的。

走偏的共享模式

但後來的「共享經濟」概念出了變化,比如說:我國首創的共享單車,已經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共享模式。

共享單車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出行問題,但是也社會帶來了很多的問題。首先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生產單車,再次單車的投放使用停放也嚴重影響了市容市貌,很多單車企業倒閉跑路導致押金無法退還也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從這一方面看,如此的共享經濟模式是「偽共享」,這和單車租賃公司有什麼本質區別?就目前來看,就算位於頭部流量的摩拜和ofo離真正實現盈利還很遙遠,這樣的共享經濟模式真的有意義嗎?

假如我是一個對單車沒有需求的人,但是共享單車擠佔了公共資源(比如霸佔停車位置,影響我出行)而造成了我不便,這算是共享經濟模式的初衷嗎?

觀點&結論

真正的共享經濟模式,是不以影響他人為前提,同時能夠利用資源提高社會效率,進而滿足真正有需求的用戶。這樣的共享經濟才是健康的,值得推廣的。

至於共享充電寶、共享衣櫥等產品,也需要符合大眾需求的邏輯,否則如何配得上「共享」二字?

【點擊關注】歡迎私信交流,共同成長!


推薦閱讀:

《開竅的方法》
忘不了,你的愛,結局意料之外
如何評價與看待岳飛真正的對金戰績?
廚房裝修需要注意哪些事?這些小細節,讓入住後更省心!
最新的刷單方法有哪些?

TAG:互聯網 | 科技 | 2017中國經濟年報 | 社會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