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微博市值突破300億美元?微博的天花板在哪裡?
說實話問題不錯,但不好回答第二個問題。
說起微博,你們可能知道曹國偉,但未必知道陳彤,他14年已經從新浪離職,但毫不誇張地說,新浪能夠率先跳出「三大門戶時代」的泥潭完成價值提升,此人是第一功臣。甚至於新浪能夠壯大,他也是功不可沒的人之一。
97年老沉(陳彤的微博昵稱)進入了新浪,那會兒新浪還不叫新浪,叫「利方在線」,老沉是鐵杆球迷,做的是體育,也就是從體育開始,老沉慢慢成長成為一名網站編輯,後來成了新浪網總編輯。這裡邊具體的事大家上網可以去搜,一搜一大把。
我們直接說後來,門戶網站的衰落,可以說跟搜索有直接的關係,流量入口自搜索引擎出現開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移,人們不再被動接收資訊,而是可以主動搜索。
而在那之前,老沉弄出了新浪博客,用名人模式,很是火爆了一把。來到搜索時代後,新浪博客也被分走巨量的流量,這時候美國出現了兩大社交產品——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曹國偉問老沉「致敬」哪一個,老沉想了想,前者有QQ空間,後者好像沒啥仿製品,於是定了後者。然後老沉還為此定下了微博發展的基調——找明星、名人,做社會化平台。
那是零九年的秋天,至今八年半。
新浪這麼多年來可以說依然按照著老沉的路子在向前走,唯一出過的岔子就是上邊原先定的名人、政務、媒體三大路線,現在其實只能算名人路線,政務因為一些歷史原因不再敢吭聲,媒體的參與更多算是象徵性。
但迄今為止,開放式的社交平台里,微博依然是排名第一的互聯網產品。
至於300億美元的市值,其實可以拿微信來說說,大家覺得微信值多少錢?
微信是封閉自循環的生態,微博是開放流通的平台,這兩個產品雖說產品理念截然不同,但其實都在自己的路上做到了極致,只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更懂得中國人的心理,而微博更像是一種補充,是玩過微信的朋友在看過朋友圈之後,了解外界尤其是娛樂圈的補充。
但它依然值300億美元,而且只高不低。
至於後一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微博這麼多年來有什麼首發的創新功能嗎?有給人留下讓人耳目一新感覺的新舉動嗎?
並沒有。
所以它其實一直是按照著慣性在前行,這個能夠容納慣性的空間究竟多大,是由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多喜歡「圍觀」來決定的。
其實它早已看到了天花板。
但它找不到別的方向,亂掉頭是很危險滴,在社交領域,微信、QQ、陌陌已經包圍了它,在內容領域,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等也包圍了它,它的破局必然仰仗於新的技術突破帶來的觀念突破。
只不過那時候,或許又是一個超級應用橫空出世了。
以上。
中國的Facebook是騰訊,twitter是微博。twitter的英文原意就是鳥的嘰嘰喳喳。基於人性的特點,一個人一生中說的話百分之九十都是廢話,和小鳥一樣嘰嘰喳喳,所以就開發了一個twitter供人們嘰嘰喳喳。微博剛開始也是一樣的,140字的限制,不限次數的發送,讓人們有事沒事就上去嘰嘰喳喳。新浪微博前期藉助明星、名人、媒體獲取了大量用戶,雖然後來有騰訊微博、搜狐微博的加入,都沒能超過新浪微博而選擇退出。
微博相比以前的論壇、貼吧和其他的社交網站來說是一個新鮮的東西,論壇、貼吧和社交網站你評價一個帖子只會在帖子下面的留言里出現你的評價,但是微博有本質的不同,對一條微博每一次評價和轉發都獨立的成為一條新的微博,也就是獨立的發了另外一個帖子,一條微博可以通過評價轉發引起大量的人來注意,而且都是用戶自發的來做這些事情。這種特性很快衍生出了一門行業——微博營銷。
企業、網紅、淘寶賣家都上來玩微博、吸引粉絲、賣產品。2013年阿里巴巴5.86億的加入,新浪微博和淘寶後台打通,微博開始出現大量的廣告內容。
如何評價新浪微博市值突破300億,個人認為這是遲早的事。新浪微博目前依舊是最活躍的APP。
未來微博的天花板在哪裡?
新浪微博近幾年加入的短視頻、直播、秒拍、自媒體作者都是流行風口的一些探索。未來微博的天花板要看在接下來的內容大戰中,微博能不能安然渡過。不過新浪微博2018年重新制定了自媒體簽約作者的要求。天花板可能短期內還看不到。
用了8年微博,見證了微博崛起——昌盛——衰落——轉型——商業價值爆發的過程,這裡我不講什麼數據,單單談一下作為微博老用戶這些年使用微博的感受。
微博剛出現的時候,帶給國內用戶一個全新的體驗,在微博之前,國內還沒有一個像fb或推特之類的開放性社交平台,那時候微博由老沉掌舵,一開始以媒體、政務、名人三大路線作為基本架構。
名人自身的巨大流量給微博帶來了初期基本用戶的積累,像姚晨、韓寒、楊冪、陳坤的入駐,給了粉絲們一個近距離接觸偶像、與偶像互動的機會。後來,各行各業的大佬級人物也開通了微博,像任志強、劉春、潘石屹、馮唐、薛蠻子等,他們在微博上發表各行各業的權威性觀點,使微博又吸引了另外一批高質量用戶,從而使微博的內容在廣度和深度上實現全覆蓋。那時候,微博上百花齊放,我經常刷微博就能刷一整天,裡面的內容十分精彩。
媒體入駐是微博正式成為國內第一社交平台的標誌。媒體意味著權威性,其本身具有的天然號召性也使微博的用戶量級上升了幾個層次。人民日報、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新華社、CCTV等媒體也通過微博進行新媒體轉型,不僅在上面進行了短消息的發布,還能第一時間發布視頻新聞,同時,媒體還能實時在微博上與用戶互動,接收爆料,微博使很多傳統媒體看到了轉型的希望,也使大批的媒體第一次與老百姓融合在一起。
政務使得微博官方影響力大大增長。在微博用戶數佔據國內用戶的大半後,已經成為中國影響力最大的社交平台,許多政府官方機構都在微博上開通了賬號,發布組織的消息,並和群眾對話,打破了以前官民溝通的障礙。與此同時,微博還給這些機構設立了「微訪談」欄目,由組織的發言人在網上以直播的形式解答網友的問題。一時間,由微博帶起的「微XX」活動成為當時的熱點。
那時候的微博,基本上是國內一手消息的來源,微博使用門檻低、信息傳播及時、用戶量大的特點,改變了信息流通問題,全社會進入信息基本透明化的時代,這對於我們社會來說,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在信息不透明、流通不充分的年代,很多社會問題、機構信息、各層次、各年齡段的群眾都處於一個信息的窪地,只能接觸自己所在圈層的信息,對於其他信息,只能通過媒體單方面地輸入,無法參與到整個社會信息發展的進程中。
有了微博後,很多社會話題、公共事件都能第一時間在微博上發酵,解決了群眾問題反映無門、發聲渠道缺失的社會弊端,在微博興起的幾年中,就有很多社會性公共事件通過微博形成了足夠的影響力,推動了社會問題的解決,甚至改變了法律的制定,我們國家終於進入了全民信息化的時代。
微博使得整個社會扁平化了,通過實時的輿情觀察和大V觀點的學習,很多人豐富了自己的價值體系,形成了自己價值判斷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來說,微博起到了「開啟民智」的作用。
後來,隨著微信的興起,微信所帶來的「封閉式」社交平台恰好彌補了微博信息過載、隱私問題的缺點,大量的用戶轉而開始玩微信,在朋友圈上發內容,微博的日活量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我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基本暫停了微博的更新,只是偶爾上去看看。
在2013、2014這兩年里,是微信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微博的低谷,很多人說,微博就此衰落了,我當時也是這麼認為。但在2015年,微博改變了發展的方向,重點走商業化的道路,和阿里合作,嫁接了網紅、淘寶店、廣告等業務,使得微博的商業價值大大提高。
同時,微博還不斷植入新功能,例如直播、話題榜、付費問答等模塊,提高了大眾參與的熱情。
不過,微博的基調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商業化的大大增強,微博上的營銷廣告信息出現了泛濫的情況,同時,由於微博越來越重視網紅和明星的權重,微博的用戶屬性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據我觀察,目前微博上最活躍的用戶往往是年齡偏小的追星族和熱愛網購的用戶,娛樂化的氛圍越來越重,關於時事、公共事件、社會話題以及各行各業的深度討論越來越少,每次點開微博,系統推送的不是廣告就是明星動態,讓我感到很不習慣。
最近,微博的市值突破了300億美元,比當年微博鼎盛的時候還高,我想,這就是商業化的力量吧,每個平台、每個企業都要考慮商業和市值的問題,對於微博來說,削弱社會影響力,換來商業化的增長,這也是利益權衡下的必然選擇吧,畢竟,有些用戶流失了,很難召回來,只能改變風格,吸引新一批的用戶,而現在新的活躍用戶,就像當年的我一樣,每天沉浸於刷微博的歡樂中。
可能我年紀大了吧,真懷念微博百花齊放那個年代。
事實證明新浪微博已經成功的鹹魚翻身。要知道在2015年初的時候微博的股價已經到了8美元的低點。到27號的今天已經漲到了136美元三年時間內股票漲了17倍。
在看看微博的數據,根據2017年9月份微博的數據報告來看。微博的月活躍人數大約3.76億,同比增長27%;日活躍用戶達到了1.67億,同比增長25%
很多人的印象里微博都已經不是社交平台的主流應用。為什麼用戶還在增長,股價還在增長。從8美元到136美元,微博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呢?
我們今天就為大家好好分析一下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的轉型之路新浪微博創始於2008年,發展到2011年的時候。新浪微博已經是智能手機上的一個相當熱門的APP了。聚集了像徐靜蕾,韓寒,姚晨這樣的公共人物,也報道了很多全民性的話題和事件。如果不是微信的出現,新浪微博很可能會成為我們現在主流的社交軟體。
然而微信的出現改變了一切,所有的公告話題,用戶眼球和用戶剛剛形成的使用習慣。都被微信搶走。新浪微博被漸漸淡出了公眾的視野,被用戶冷落。
在互聯網業界這大概就能宣判了微博的死刑了。因為之前從來沒有一款軟體,在被用戶拋棄了以後還能東山再起的。 但是新浪微博做到了。
在2013年4月份,微博成功引入了阿里巴巴的入股。阿里的入股不但給微博帶來了資金支持。更給微博帶來了一個全國最大的C2C平台——淘寶。
其後微博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與淘寶的後台打通。在2015年成功轉型成了一個社交商用平台。有很多90後的網紅小姑娘在上邊賣了成百上千件衣服,化妝品,鞋子等等產品。同時微博還與優酷以及阿里聯合,形成一個全新的社交和電商生態圈。
微博還引入了時下最流行風口的短視頻,直播,秒拍,付費問答等多項功能。大大增加了微博的功能性和用戶粘性。也進一步促進了用戶回歸。
未來微博的天花板在哪裡?新浪微博目前是阿里最成功的社交圈入口,在阿里的整體布局中啟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微博就目前的流量增長勢態來講。目前微博的天花板還遠遠未到。
新浪微博可以算是中國微媒體的鼻祖,有人甚至將新浪微博比作是中國版的Twitter,開創了140字的碎片傳播的先河,讓早期的一批【意見領袖】們大放光彩,成為了中國最成功的SNS媒體。
新浪微博,提供微型博客服務類的社交網站。用戶可以通過網頁、WAP頁面、手機客戶端、手機簡訊、彩信發布消息或上傳圖片。用戶可以將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事情寫成一句話,或發一張圖片,通過電腦或者手機隨時隨地分享給朋友,一起分享、討論;還可以關注朋友,即時看到朋友們發布的信息。
新浪微博於2009年8月14日開始內測,經過8年的長足發展,競爭掉了騰訊微博,與微信成為中國社交媒體的【兩微一端】之一。2017年9月份微博數據報告顯示,新浪微博的月活躍人數大約3.76億,日活躍用戶達到了1.67億。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月活躍用戶同比增長27%;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長25%。新浪微博的影響力可謂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而在面對今日頭條的咄咄逼人,新浪微博並沒有就此敗下陣來,活躍用戶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其股價節節攀升,成為優質股。2015年年初,新浪微博的股價已經跌倒到了歷史最低點——8美元。但到了2018年1月27號的已經漲到了136美元,三年時間股票漲了17倍,創歷史新高。
不過這並值得慶幸,新浪微博股價上漲幅度並不是「妖股」系列,屬於微波式的上漲,而是在大多數股價不景氣的情況下,矮子裡面的將軍冒了頭而已。原因在於,新浪微博並無真正的驅動創新力。
而【市值突破300億美元】是相對新浪微博自己而言。再說這也許是新浪微博股價的天花板,因為新浪微博的故事不再新鮮,不再有吸引力,可能在一定時期內,波動不大。這對於資本市場來講,並不是什麼好事。
而這真正的原因在於,新浪微博的天花板在社交屬性與經營屬性是矛盾的,其社交功能並沒有更多的場景化應用,也沒有強聯繫屬性,屬於業餘級別的選手,而其經營屬性沒有得到更大的發揮空間,想像力還不夠豐富。
另外,碎片化的傳播與雜亂過度的營銷,使得新浪微博生態非常脆弱。因為,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深度、系統、有序的傳播場景將是主導線路,這是傳播規律,新浪微博可能難以轉變過來。
這可能是新浪微博該轉變思路的關鍵時刻,比如基於社交屬性基礎上的深度融合傳播,集微博客、深度內容與直播同步的[內容+IP+生態]打造,是其未來必經之路,走整合傳播的路徑,可能能為新浪微博帶來紅利。
當然,基於AR與VR的社交傳播,也是重點。換句話說,新浪微博不能再【微】了,需要有自己的新的故事、新的態度、新的主張,才能在新一輪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微博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icro-blogging」,即微型博客。它是一個基於Web3.0新興起的供用戶信息分享、傳播與獲取的平台。隨著網民數量增長,越來越多的網民希望實現自己在互聯網平台上的發聲,微博基於社交媒體屬性,公開性、互動性滿足了網民社交需求,加之最近兩年來,新浪微博在直播和短視頻等領域的助力下,持續發力,更是收穫了客觀的流量,隨之而來,微博營收能力也不斷提高。
從2010年微博誕生元年,經過了8年的發展,其間由於騰訊微信等移動社交媒體所帶來的衝擊,微博曾一度走下坡路,但是2013年4月阿里巴巴以5.48億美元收購了微博18%的股份,承諾三年內為微博帶來2.997億美元的收入,並有權增持到30%。阿里幫助微博走上商業化道路,並成為微博發展的重要轉折點。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觀照,微博的商業化道路是正確的,抓住了直播和短視頻風口,為平台帶來流量,凸顯了平台商業價值。
那麼微博存不存在天花板的問題?面對微信和今日頭條等社交媒體的虎視眈眈,還有社會價值取向與商業價值如何平衡,如何吸引用戶、增強用戶使用黏性、提高用戶活躍度,這些都是微博今後必須直面的問題,解決好了天花板或許就不存在,解決不好天花板隨時觸頂。
另外,本周末北京網信辦發布公告通報微博平台存在內容管理問題,也凸顯出微博發展過程的陣痛,有分析認為,僅一周的整改期限,新浪微博或將要損失好幾億的收入。更別說,潛在的損失以及未來的隱患等等。
推薦閱讀:
※董明珠做筆芯賠做手機賠做電動汽車賠,除了接手早已做大做強的格力,她真的有戰略眼光嗎?
※國行最穩 iPhone XS Max/XR雙卡雙待詳解
※怎樣發圖片與文章?
※重磅譯制 | 更新:MIT 6.S094自動駕駛課程第3講(3)DeepTesla項目
※如何做一份精美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