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朋友,你能問這個問題,就是心中有結。

平凡的世界裡,路遙為什麼會寫這句話呢?這也是他的親身經歷。

當他寫完《人生》,獲得巨大成功之後,親戚給他帶來了巨大的麻煩,讓他不堪其擾。

而在小說中,少平到親戚家的遭遇也是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反射。

雖然不見得全對,但至少代表了一部分的現實。

如果我們拋開小說,回到你我的現實。

你就會發現,朋友招人喜歡,親戚也招人愛戴。

只是角度不一樣而已。

作為穩定性來說,親戚還是梗穩定。朋友如果是同學開始的也還好,工作以後的就少了一些感覺了。

總之,親戚朋友都會有不好的,那就遠離就好了。

沒必要非得區別對待。


謝謝,看來路遙肯定是飽受親戚的凄涼,這句話拿到現在更加貼切。現在的所謂親戚,也就只停留在禮尚往來,萬不能指望親戚能給你的生活帶來些許光明,歷史不能左右人性,但一定沉積了真理!「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話同樣戳穿了我們的虛偽,路遙的人生,也許悲愴於親戚,感懷於朋友。《平凡的世界》也只是作者理解中的人情事故,將自己的人生態度揉進小說,雖然不是所有的親戚都只是個樣子,但大多數都是如此。

「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可是放眼當下,這句話很是蒼白,除了陌生的親戚,我們更難相信朋友,在被金錢干翻的今天,朋友一詞憑添了更多的解釋。我十分確信自己是個真誠善良之人,也好交朋友,可現在總結起來看,百有一用或者說百有一真誠罷了,讓我相信和交心的也就一兩個,朋友當中不存心坑害你的就算不錯了。

酒肉的過程很戲劇,如果你為此撒盡錢包,這種場合你就是全世界最值得交往的朋友,酒醒人天涯,沒有誰記得你的洒脫及真誠,這是個吹牛逼的圈圈,將普通人改造成了演員,若有一天你有了難處,盡量選擇靠牆,別靠朋友。只要活得夠長久,心就越涼。這顯然是個連親兄弟都靠不住的世界,怎麼能指望朋友對你真心實意?

與虛偽假高的朋友相比,我們有可能更願意接受冷漠的親戚,你有可能將心交給所謂的朋友,不計後果的深交。至於勢力親戚!也許只是表面上的親近,你窮了人家少來,你富了又不缺親戚。無論怎樣,都不至於傷至膏肓而不得救!

所以!這世上人固然很多,朋友卻很少,一兩個足矣!至於親戚!也只能含笑半步顛,兩無長簿面。


這個社會很多東西是不能做比較的,比如:"親戚"和"朋友"。

親戚是基於血緣關係維繫的,朋友是由於相處建立起來的。在人與人的關係中,親戚和朋友的地位是一致的,應該平等的對待。親戚之間沒有"應該"、"不應該",和朋友如何相處,就應該和親戚如何相處。親戚如果拋開了血緣,其實什麼也都不是了。

因為是親人,人們往往會對親戚要求更多,期待更多,而對待朋友,彼此之間不會有過高的要求對方。當我們拿社會上的利益來衡量親情,有時自然會造成親戚不如朋友的感覺。朋友關係是相互友好經營得來的,那親戚感情也需要互相關照才能持久,當我們覺得親戚不如朋友的時候,就應該反思一下我們對親人到底做的如何。


謝悟空邀。本人覺得,題主單獨將少平年輕氣盛時一句負氣之話列出來作為「親戚不真誠」的依據,完全是「斷章取義」,有失偏頗的行為,沒有從根本上參透路遙老師《平凡的世界》精髓之所在。

縱觀《平凡的世界》全書,其實「親情,友情,愛情」貫穿始終。少安與潤葉的感情,少平與曉霞的感情,潤生與紅梅的感情等;潤葉與福堂的親情,曉霞與福軍的親情,李向前與李登之的親情;少平與金陵的友情,少平與師傅的友情以及潤葉與曉霞的友情。

寫到這裡,春秋覺得有必要給網友們聊聊何為親情,何為友情,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理解《平凡的世界》中少平的那句「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

親情是什麼?所謂親情特指親屬之間的那種以血緣為紐帶的特殊感情。不管對方怎樣也會愛對方,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健康或疾病,甚至無論善惡。

它有兩個特點:一是相互的,不是單一的;二是立體的,不是單方面的。親情重在一個「情」字,無血緣關係也可以有親情;有血緣關係的不一定有親情。它是人間最美的一種情感,親情無任何限制,若感情好可以情同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情侶通過締造姻緣也會產生親情,只是它比普通的親情擁有使雙方心動的愛情一體化聯繫。

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情無論單方或雙方可能會產生愛戀,若成功則會結婚,若由於某種內外因素而又變回親情,則會對應成為「不一樣」的親情。

所謂「友情」一般指人與人在長期的交往中建立起來的一種奇特的情誼。

友誼是需要付出的,一個人的付出是不夠的,友誼需要兩個人共同的付出才會有回報,收穫友誼。

好了,啰嗦了這許多,咱們言歸正傳。少平當時的那句負氣話是針對一個多年不走動的老親戚,而且那親戚過的也並不是有多好,有吃有喝的招待了他,算是盡到了「親戚」的責任。這也符合人之常情,就是放在時下,你能夠指望一個多年不走動的親戚在你困難時,竭盡全力的幫你?顯然不現實,雖說有血緣關係,但維繫親情的不能全靠它呀,最重要的應該還是相處。所以我們就不必去糾結什麼「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山中有遠親」等類似的說辭,其實親戚也有親戚的難處,凡事貴在一個理解。反之,如果以此為契機,日子過得欣欣向榮,親友間經常往來互動不是更好嗎?

再來說朋友,其實朋友也是分三六九等的。現實生活中真正能做到同舟共濟,患難與共,兩肋插刀的又能有幾人?如果有,那我們則應該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友誼,共同維繫友誼之舟常帆遠航。我想這才是路遙老師要教給我們的,而不是讓我們一味的去抱怨親戚的麻木不仁。

我是笑看春秋14,歡迎和我志趣相近的網友關注,共話漫漫人生中的所思所想。(網圖,侵刪)


民間有句俗話:「生活之所以累,一半源自生存,一半來自攀比」。從這句話大概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攀比,是橫在親友中間真誠相待的一個梗。

人的內在,總會有一些永遠無法被充分滿足的願望,這些願望受主觀和客觀影響,它有強烈的原始性和強迫性,這種願望越強烈,就越見不得身邊的人比自己過得好,對那些攀比心比較重的親戚,他們寧願給你一點施捨,也不願意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真誠助你。畢竟,你們有共同的親戚圈,在圈裡有話語權的往往是有錢有能力有出息那一個,而他呢?對你的不真誠,實際就是擔心有一天你會搶了他的風頭而已。


在村口,如果你是一棵高大茂盛的榕樹,人們會紛紛地不自覺地躲進來納涼,這裡邊就會有你附近的朋友、同學、包括親戚。而在它的旁邊不遠處,同樣有一棵不起眼的影蔭斑爛的弱樹,樹下晃悠著寥寥幾隻人影!「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人知「。人生就同這兩棵樹一樣!不論親戚還是朋友,首先你得有,有財富,有能耐,有威性,你得強旺!不然,沒有人捧你。尤其是如今的社會很現實。再則說,各人都各人的圈子,你有你的我有我的,圈子裡的人來往就親熱一些,圈子外的人即便是親戚,也只是在面子上應付而已。如今,貧富差距拉大了,這種圈子現象更是凸顯!說到底,你窮得什麼都沒有,甚至連信譽都沒有,你將被淘汰出局,朋友會遠離你,親戚會躲著你!通常而言,不論窮或富,首先你待人真誠,應該得到相應的回報。不過,相比較而言,社會上的確是朋友往往要比親戚真誠,因為親戚是固有的血緣關係,是撇不掉的; 而朋友是人們在一段時間的交往後才產生的共同的情誼,彼此較為默契,具有一定的開張度。有的朋友關係鐵得會延續幾代人,比親戚關係還要維繫得久遠!


這話題是片面,人心同等,如佛法中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如果以親戚不如朋友來的真誠的話題講,那這個問題就無法說下去,只是人的心性不同而已,但親戚也有比朋友真誠,而不能肯定的去說,這樣就有很明顯的對立分別了。要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是否做得哪裡不夠好的,別人才對我不真誠?人性就如一面鏡子,你對他笑,鏡子的另一個人就會對你笑,同樣的道理。。。


誠邀信答,敬請指正。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窮在市井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是兩句古話。

首先我們先解讀一下「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這句話的由來。

民間傳奇故事「六尺巷」。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張英。一天收到家信說,老家為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 要他趕緊返鄉整治鄰居,解決問題。張英閱信後,迅速回了一封急信。信中寫了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信後深有感觸,迅速與鄰家修好,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為張家仁義感動,也讓出三尺宅基地。結果成了六尺巷,街坊路人皆為稱讚。

其次,我們來看一下路遙老師的鄰里親情觀。在《平凡的世界》里有這樣一段話。「是的,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看得多麼美好和重要。一旦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生活,我們便很快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這句話出自孫少平之口,但畢竟是路遙老師在現實生活中感受最深刻的,並出於無奈、悲憤、喟嘆而默認了這種思想。孫少平由於年輕、好強、勤奮、刻苦,在頑強與自然拼搏的同時,逐漸感受到社會世俗的不公和壓力。在飢餓疲憊,碰了滿頭圪塔的境遇下說出的過激言辭。社會本就是物競天擇、自力更生的原生態。親戚相幫相助出於血脈親情的責任外,還有業務不容推辭。但家家都有自己難念的經。何況孫少平的那些老親戚多年不走動。不走動就說明維繫親情的只剩下血脈,那麼在親戚也困難的情況下留宿管飯已經是仁至義盡。作者再用血濺窯石這件事來論證親情的薄情寡義就顯得不太合適了。放在孫少平身上,畢竟還有年輕莽撞的借口可以原諒。

總之,親情的忠誠牢靠不容置疑,鄰里的互助友誼更要珍重,這才是人安身立命之原則。對比現代社會,獨門獨戶住宅樓,防火防盜防鄰居的社情,值得我們在處理親情鄰里關係中多加思考。

謝謝!

2018年1月25日


我覺得這是一個概率問題。

首先,摘掉各自的標籤,社會上各種人對某人真誠的概率是一個定值,比如有60%的對你是真誠的,這個值可能在不同的時期會變化,但某個時間點是固定的。那麼我們再看親戚和朋友的比例,絕大部分人在這個社會上朋友比親戚多,比如你朋友有M個人,親戚有N個人,此時M>N,而後朋友中對你真誠的人數是M*60%,親戚中對你真誠的人數是N*60%,因為M>N,所以朋友中對你真誠的人就比親戚多。

其次,再貼上標籤,朋友和親戚相比,朋友具有選擇性,親戚無法選擇,基本是血緣等因素決定的,具有不可抗力。朋友中你覺得這人不能真誠相待的你就會不和這個相處,而我們都具有社會性,會再認識新的朋友,如此循環,你積累的朋友都是你認可的,認為對你真誠的,對你不真誠的你也不認為他是你朋友。而親戚不能,他對你真誠不真誠依然是你親戚,你沒得選擇。

最後,親戚因具有「自己人」的特性,口無遮攔,不講究,對你無形的傷害更多,而朋友作為一個「外人」,對你彬彬有禮,更客氣,語言行為更注意,所以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以上可能就造成很多人覺得朋友比親戚更真誠。


推薦閱讀:

有哪些讓你覺得很高大上的句子或圖片嗎?
你以前吃的小零食,還記得嗎?
李子柒的現在的生活大家嚮往嗎?
請問什麼東西比金錢值錢呢?
人活著究竟為什麼?

TAG:平凡的世界 | 文化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