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相比其他三個國家有什麼特別之處?


全球「四大文明古國」儘管認同的時間有極大的差距,無法排定先後順序和當今流傳與使用的文化已非原古文化。但一致公認的是:中國古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

古巴比倫的國家、文字已不是古文明的保留,連原著民族也不存在。古埃及除了保留了國名,留有古迹,其餘什麼都與古埃及無關聯。古印度的傳承僅有部分宗教色彩的保留,其餘蕩然無存了。目前只有中國現代文化、文明與中國古文明是在繼承中得到發揚光大,中華文明經歷過多次大的民族融合(56個民族先後經歷過:黃帝戰勝蚩尤,西周入主中原,秦始皇統一中國,南北朝及五代十國,蒙古大元,滿大清等),但是每一次融合都是將中華文明作一次大的推進,並且沒有中斷過,篡改過,或全部泊來過。

中國古代文明,應該是口口相傳、實物承載、文字記錄等形式的一代一代人的不斷豐富與發展。單就人文始祖伏羲創造的「卜術」來一孔窺視,中華古文明史可以說在一萬年以外。因為西方人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認定相對事物的「標準」自然也不一樣。普通認同:文字記載,人口群居,實物保存「三個基本標準」。

西方認為以古巴比倫為代表的「兩河流域古文明」,有公認的古希臘寺廟祭祀、宗教等支撐;以古埃及為代表的「尼羅河文明」,有古埃及「金字塔」和「木乃伊」作支撐;以古印度為代表占「恆河流域古文明」,有公認的古印度文以「廣為流傳的宗教」作支撐。而「黃河流域文明」的起啟期,缺發文字記載,大都是「口口相傳,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如中國的「掛」(習慣稱「八掛」),是一種口口相傳的文化,儘管從古代到現在仍然在沿用並逐步發展,並且已進入中國和西方的大學課程之中成為《易學》。西方對中國認同的古文明如:伏羲、女媧造人,山海經,甚至是對殷商(認為僅有「甲骨文」作支撐)等,認為是「傳說」、「推揣」、「臆想」等,都持否定觀點。但是,一致公認和史載的是《周易》(冒過夏、商時期了,是周朝產物),那才是有文字記載,有人文傳輸,有群眾公用或認同。所以,中華古文明也被認為時間較晚一些!


推薦閱讀:

嘉靖皇帝真的是昏君嗎?
上聯:梅蘭竹菊府卧賢,下聯怎麼對?
現在的成名的京劇藝術家們真的比過去的角兒們差嗎?

TAG: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