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麻醉後就真的感覺不到疼痛了嗎?


在臨床上的手術中,常常需要藉助麻醉這一輔助治療方式,一般而言,麻醉在臨床上主要分為全身麻醉,椎管內麻醉和神經阻滯三種類型。很多人比較好奇的是,在麻醉後,機體就不會感覺到有疼痛的存在嗎?

全身麻醉是指將麻醉藥物通過靜脈注射或吸入到患者體內,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面罩往往是用於吸氧。一般而言,等到人的呼吸中樞被藥物所抑制後,此時就可以進行氣管插管,利用麻醉機幫助正常呼吸的進行。經過全身麻醉後,人一般沒有任何意識存在,不會感覺到疼痛。

椎管內麻醉指的是半身麻醉,此時麻醉針打在人的背面兩個棘突之間,一般其打針位置的高低要根據手術的具體要求來定,主要是麻醉患者的脊髓和脊髓表面,對於絕大多數患者而言,其在麻醉後是清醒的,如果麻醉平面不夠的話,此時機體可能會有明顯感覺發生,甚至在醫生牽拉內臟時,會出現有牽涉痛的情況。

神經阻滯則是單純去麻醉機體的某條或者幾條神經,進而產生一塊區域的麻醉效果,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有單純麻一側手臂,一側下肢。此時經過麻醉後,人往往處於一個清醒的狀態,但是麻醉效果可以的話,也不會有疼痛感的發生。

指導專家:王家雙,國家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廣州十大名醫。中華醫學會疼痛學會原副主任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疼痛科首席專家,暨南大學醫學院廣州紅十字會醫院疼痛科終身榮譽教授。

專長:擅長神經疼痛的治療,特別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和頸腰椎間盤突出症疼痛診療。

覺得本文有用,歡迎點贊或推薦給朋友,並關注【醫聯媒體】。


我做過兩次宮腹腔鏡,全麻。麻醉師很重要。如果以前用過少量局部麻醉,一定要和麻醉師溝通藥物反應。我第一個宮腹腔鏡,用麻醉的時候,很快沒有知覺了。覺得自己做了一個很長的美夢,可是麻醉復甦的時候,麻醉師藥物用多了。我恢復不了自己呼吸。那種窒息感,深刻覺得自己距離死亡一步之遙。後來估計醫生看到我非常痛苦了,給我下了喉鉗,打開氣道。我才喘上氣。這次手術給我巨大心理創傷。對我人生都很多悲觀的影響。或許是清醒接近了死亡。我一直以為自己是麻醉藥過敏或者啥。所以我很怕再次全麻。為了這個我間隔4年不肯再次手術。可是痛經,各種息肉太痛了。我實在沒辦法。選擇再次宮腹腔鏡。我手術前反覆和麻醉師訴說那種痛苦。那次是一個麻醉科主任幫我做的麻醉,她下夜班,沒有走,陪我這台手術。她就一句話,不用怕,你感受下我這台麻醉,讓你很舒服。我睡醒之後,是的自然醒,沒有任何感覺,就是覺得痛,她給我一隻鎮疼葯在點滴,我馬上不疼了。然後我意識非常清晰的被推出手術室。我老公說我完全和上次手術不一樣。當天晚上就放屁可以進流食了。我通過兩次手術,才明白原來不止是醫術有高低,麻醉師一樣也有。希望能給大家借鑒。


本人麻醉醫生,來說說吧,麻醉主要分為全身麻醉,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

全身麻醉,麻醉藥物通過靜脈注射到體內,很多人印象中的面罩是吸氧用的。等到人呼吸被藥物抑制後,就可以氣管插管,麻醉機幫助呼吸。此時人沒有任何意識,不感覺疼痛。手術後麻醉醫生喚醒病人。

椎管內麻醉:通俗點就是半身麻醉,麻醉針打在人背面兩個棘突之間,位置高低根據手術要求來定,主要麻醉脊髓和脊髓表面,麻醉後人是清醒的,麻醉平面不夠的話,會有明顯感覺,甚至醫生牽拉內髒的時候會有牽涉痛。

神經阻滯:就是單純去麻醉某條或者幾條神經來產生一塊區域的麻醉效果,比如單純麻一側手臂,一側下肢。人是清醒的,麻醉效果可以的話也不會感覺疼痛。

想了解更多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杏林雜談",有專門關於麻醉的文章


不痛,是麻醉的基本要求和目的,最早的麻醉就是消除病人的疼痛感,叫做「鎮痛」。鎮痛的意義,不僅是讓病人無痛、舒服,更重要的在於減輕機體在面對疼痛等傷害性刺激時產生的各種不利的應激反應。

那麼,麻醉以後患者真的感覺不到疼痛嗎?

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麻醉的種類。

麻醉藥作用不同的神經部位,採用簡單的分類標準,可將麻醉方法分為全身麻醉和區域阻滯麻醉兩類。 全身麻醉分類:可根據給藥方式分為吸入麻醉、靜脈麻醉、肌肉注射麻醉以及靜吸複合麻醉等;區域阻滯麻醉分類:可分為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麻醉、局部浸潤麻醉及表面麻醉。全身麻醉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意識消失,對術中情況不知曉;區域阻滯麻醉患者手術部位無疼痛感覺,但其他部位的痛覺不會消失,對手術過程和周圍環境知曉。區域阻滯麻醉就是在不同的部位阻止神經將各類信息傳遞給大腦;而全身麻醉就是不讓大腦感知外周神經傳來的各類信息,將大腦「屏蔽」了。

從以上可以看出,全身麻醉患者意識已經處於可逆性喪失、痛覺消失的狀態,因此,患者是感覺不到疼痛的。

區域阻滯麻醉,只是對麻醉藥阻滯的部位有鎮痛作用,對其他部位沒有作用,比如臂叢麻醉只是對手臂部位有麻醉鎮痛作用,而對身體其他部位沒有作用。患者除了對區域阻滯了的神經叢範圍內有作用以外,對手術和周圍環境都有認知感。

但是也有例外。

在實施區域阻滯麻醉的時候,患者是清醒的,有的病人會因緊張而不能區分「痛覺」與「知覺」的區別,手術過程中就會感覺到「疼痛」。比如椎管內麻醉下實施剖宮產的產婦,如果產婦特別緊張,混淆了「疼痛」與「感知」的區別,有時候即使醫生的觸碰她也會感到「疼痛」。

另一種情況,手術操作過程中對內臟(如胃十二指腸、膽囊、子宮、闌尾等)進行牽拉時,病人會感覺到疼痛、噁心、嘔吐,有時是不可描述的難受。這種感覺是沒有辦法完全阻滯掉的。區域阻滯麻醉只是阻滯了相應脊髓段向大腦神經信號的傳遞,但是阻滯不了不通過脊髓的迷走神經的信號傳遞,如此,一旦由於各種原因術者對臟器牽拉,就有可能引起患者不適甚至疼痛。

全身麻醉的患者也不一定不會「疼痛」。

當麻醉深度過淺的時候,患者是有可能感覺到疼痛的。

在我國,大多數的醫院是沒有麻醉深度監測儀的,麻醉醫生對麻醉深度的判斷,只能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比如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等,以及自己的臨床經驗來判斷,這些數據都不是直觀的依據,有時候就會存在判斷上的偏差,造成麻醉過深或過淺,比如鎮痛葯的不足,就有可能使患者感到「疼痛」;個體差異性也是造成可能的患者疼痛,每一個患者的麻藥耐受性都不一樣,同樣的劑量,用在不同的患者身上,一個效果很好,另一個就可能劑量過多或過少,造成麻醉過深或過淺;對於危重患者,麻醉醫生在使用麻醉藥的時候,也是「寧願用量少一些」,這也有可能造成麻醉深度不足。

現代麻醉正朝「安全、無痛、舒適」的方向發展,保證手術患者的安全,最大程度的減輕患者的痛苦,讓患者舒適的度過圍手術期,是麻醉醫生畢生的追求!


麻醉一般分為全麻,靜脈複合,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局部麻醉,麻醉醫生一般會根據手術部位,患者本人的體質來選擇麻醉,配合醫生完成手術並且保證患者生命安全,全麻感覺到疼痛幾率基本沒有,患者處於深層次睡眠狀態,阻斷了痛覺,運動等神經感覺,靜脈複合麻醉量小或者代謝時間過早了會感覺到疼痛,一般像胃鏡,腸鏡都在用,主要是減少痛苦,椎管內麻醉如果是硬膜外麻醉需要一定的時間生效,基本感覺不到疼痛,腰麻固定好平面的話,基本沒有生命體征波動,而且麻醉效果特別好,一般用於下肢手術,神經阻滯麻醉,頸叢,臂叢,一般用於上肢,肩關節手術,麻醉效果出來以後也不會有痛感,局部麻醉是用於小的體表手術,打入是有痛感,手術時感覺到手術刀或者器械撥動,阻滯範圍小的話有痛感。


做過兩次全麻 說的不專業 見諒

第一次做腹腔修補 脫的光光的被蓋被子送進去 當時因為肚子外面刀刺傷 進手術室後被子就被拿掉了 醫生在跟我說話 我記得最後一句話問我要不要止疼棒 我點了好多下頭 醫生拿了面罩過來 直接罩上來 我兩眼一翻直接過去了 等手術結束也是醫生把我叫醒 不讓睡覺 眼皮一直打架 後半夜才可以睡 可是術後住院期間 我總是有痰 會想咳出來 醫生說是吸入式麻醉 對氣管有影響 後來做了霧化有好轉。

緊接著上次腹腔修補結束後有併發症 胰腺假性囊腫 胃後方 鑒於我年紀並不大 再次打開腹腔不好 等專家來做的內引流手術 從嘴裡伸管子做 還是全麻 靜脈注射 注射差不多的時候繼續翻了白眼就又睡過去了 結束後回病房也是自己慢慢挪過去 直接就睡了。

基本就是這兩次大手術 。


得分情況而論。

一.全麻下不應該感覺到疼痛,除非麻醉醫生給葯不足導致麻醉過淺或者患者本身對鎮痛葯不敏感。

二.「半麻」下手術區不能感覺疼痛,其他地方仍能正常感覺。

需要特殊提出的是無痛分娩。跟其他手術的「半麻」相比,無痛分娩的「半麻」雖然麻醉方式相同,但給葯的種類和計量有更高的要求,需要達到「感覺和運動」分離的鎮痛效果——也就是說分娩時鎮痛但不影響子宮收縮和產婦的活動。而其他手術的「半麻」,包括剖腹產的手術,都是下半身的痛覺和運動都均被阻滯,以達到完善的麻醉鎮痛效果、不影響手術操作。

回過頭來說,正因為無痛分娩的特殊性,所以鎮痛效果有時達不到完美。此外,跟麻醉醫生的水平也有關,包括對患者身體狀況的判斷、對麻醉藥計量的掌握程度等等。因此,確切來說,無痛分娩應該叫做「分娩鎮痛」。

三.局麻下鎮痛效果因「人」而異。這裡的人,一是指患者,二是指麻醉醫生。每個患者對疼痛的忍耐程度都不相同,而局部麻醉只是用單一的葯阻滯手術操作的那片區域的末梢神經或神經干,並不像全麻那樣所用藥物種類全、阻滯徹底中樞神經,因此,個人對鎮痛效果的判斷不一。另外,局麻通常是外科醫生自己打麻醉,效果跟醫生的阻滯水平也有關係。

此外,通常在手術後患者的疼痛感會逐漸恢復,術後一兩天是最強烈的時候。患者可通過麻醉醫生配製的術後鎮痛泵以緩衝疼痛感,或選擇在病房裡扎止疼針。但不管以那種方式,可能達不到術後完全鎮痛,因為術後使用鎮痛葯要嚴格控制計量和濃度,過量會對患者帶來呼吸、循環等帶來副作用。


我有一次小傷口縫合,做過一次局部麻醉

首先是傷口消毒,底下接著個垃圾桶,醫生特別大一瓶碘伏,不要錢一樣往我手上倒......其實我直到現在也在好奇為什麼這樣的傷口消毒不能像輸液那樣棉簽大面積擦拭,總感覺這樣倒有點浪費......我也求個解

麻醉的範圍很小,大概相當於蘋果home鍵那麼大的一塊地方,醫生是直接皮下注射的,注射兩針麻醉劑。

我那次的麻醉來得很快,幾秒鐘之後吧,醫生就開始疼痛測試了,傷口那邊的感覺是你能感覺到有個東西在碰你的皮膚,但不會覺得疼

然後開始縫合,確實你不會覺得疼,但是你能感覺到縫合針扎穿皮膚,說真的,挺嚇人的......兩針,四個針眼,做的也挺快的

最後給我裹了層紗布,給了一卷紗布膠帶和一包醫用紗布,告訴我回去定期換,然後就完事了......麻醉效果幾分鐘之後就消失了

總之我的感覺是:至少局部麻醉只是消除麻醉區域的痛覺,其他感覺照常還在......


不一定,全麻有時候會有麻醉不到位,人體對麻醉藥不敏感的情況,就是有知覺有疼痛但是不能睜眼不能說話,這種情況下醫生會認為麻醉到位了開始下刀子,但是病人全程都有感覺,會造成巨大的心理創傷……不過這種情況下一般下刀之後心跳和血壓瘋狂飆升,醫生有可能會停止並再次確認麻醉情況,也有的就認為是術中的意外用藥物抑制心跳和血壓。當然也有清醒開顱手術,就是人醒著但是沒有疼痛感,手術過程中醫生會一邊刺激大腦,一邊和病人進行交流來對大腦進行部位劃分確定切除的部位對病人沒有太大影響,這個是大型手術中的,其他的小手術局麻就沒啥好說的了。


做過局部麻醉手術,在手腕處。麻醉後局部表皮和肌肉確實完全沒有痛感,但是有感覺,手術刀切開你能感覺的到,碘伏滴落也能感覺涼涼的。不過可能是因為血管聯通,也可能是那個血管位置比較深,拉扯血管的時候還是很疼,有種被扯到筋的那種又酸又痛的感覺。

難以想像有人能不打麻藥做手術,反正我手術過後都會有一段時間特別怕疼,平時不怕打針的,在那段時間也會特別怕,很有心理陰影。


推薦閱讀:

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最新進展全面解讀
NASM價值8000元的課程 2 | 如何設定訓練計劃之「重複次數」、「組數」
每天堅持鍛煉的人都長壽了嗎?
一雙襪子也可以讓你變得更體面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