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蒙古擴張的內在動力是什麼?


蒙古帝國擴張的內在動力一是獲取更多的財物和女子,二是統治者對征服世界的嚮往。

我們知道在成吉思汗沒有統一蒙古草原以前,草原上各部族互相爭鬥導致戰亂不斷,加上金國的奴役和定期的減丁政策。那些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不僅生活十分的困苦,而且性命常常受到威脅。因此許多人養成了極度貪戀財物,殘忍好殺,漠視生命的性格。

成吉思汗

後來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各部,結束了蒙古人的的苦難。同時在攻打金國和西夏時發現他們已經腐朽的不堪一擊,每次戰爭都可以搶奪到大量的財物,這些讓當時貧窮的蒙古人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也開闊了他們的大開眼界,讓他們知道原來外面的世界這麼富有,這大大刺激了他們尋求更多財富的慾望,因此進行大規模的擴張,在擴張過程中獲得的大量財物。

蒙古西征

同時由於蒙古人長期被金國奴役,金國更是經常在草原上大開殺戒,推行減丁政策。所以蒙古人擺脫被奴役命運強大起來後,也想要奴役別的民族。當發現對手都已經比較弱之後,又進一步刺激了他們擴張的野心,企圖把世界都納入蒙古人的統治之下,這種征服世界讓蒙古人翻身做主人的思想也是蒙古人不斷擴張的重要原因。

蒙古大軍


蒙古擴張之路

前言:

我堅決擁護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但對於特定歷史事件,唯有理性地看待才能窺伺出一些道理。文中可能會涉及到一些部分人不能接受的觀點,但我會通過一系列數據和史籍記載,儘可能向大夥還原蒙古汗國擴張的真實性。另外,我不希望看到有職業噴子玷污我的評論區。若你持有不一樣的觀點,大方說出來(最好帶有相對的數據和史實),我們一起探討,我說的不對的或者缺少的,我接受(只要是事實),但如果嘴不幹凈,我會直接舉報你。所以,文明討論哈!?

蒙古,這個生活在中國北方草原的獨特民族,在近百年的時間裡,依靠戰馬、彎刀、極其堅韌的性格,打造了人類歷史上最廣闊的帝國。自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蒙古寒風就始終令人們戰慄。然而所有人都存在這樣一種疑慮,蒙古人為什麼會如此熱衷於征戰?是什麼在促使他們不斷地侵略擴張?對此,我有著自己的見解。

一、追求財富

古語有云:「君子愛財,謀之有道」,連品行高德的君子都經不起財富的魅力,更何況是快馬彎刀的蒙古人了!可相比於君子的光明磊落,蒙古人追求財富的路上,多了些許冷酷和鮮血。正如《元史·太祖本記》中記載,「太祖十四年(1219),秋,木華黎克岢嵐、吉、隰等州,進攻絳州,拔其城,盡取城資,屠之」。又再如,「太祖十五六年(1220~1221),克撒馬爾干,上降罪於此,三日,屍體相枕,凌亂伏於郊野」。不難看出,蒙古人為了掠奪財富和擴張勢力,不惜血腥屠殺。

二、民族習性

說起游牧民族,一般人腦中的印象會浮現出遼闊的草原、潔白的蒙古包、成群的牛羊、悠遠的馬頭琴瑟和彎弓射鵰的蒙古漢子。但我說的這些,並不是在旅遊解說,而是想讓大家了解一點,蒙古民族之所以會有這麼獨特的文化,與他們的習性是密切相關的。游牧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生產力落後的緣故,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往往他們會定期逐水草而居,就是遷徙。如果說「追求財富」是蒙古人擴張的內在動力之一的話,那麼尋求更適合居住的草原則是他們不斷擴張的「原始本能」。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為了適應高寒乾旱的氣候條件,蒙古人不得不恪守嚴格的周期性流動放牧。因此結合蒙古歷史上那些有名的事件,幾乎都是發生在遷徙期。例如1219年開始的蒙古三次西征、1211年蒙金的野狐嶺戰役、1207年蒙古軍大規模入侵西夏等等,這些事件無一例外都在側面證明了蒙古民族習性的影響作用。

三、領袖意志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領袖的意志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古代。若領袖英明神武,這個國家必定會強盛;若領袖荒淫無道,那麼離滅亡也就不遠了。蒙古民族能擰成一股力量,成吉思汗的貢獻是巨大的,沒有他,蒙古的統一估計還得晚來幾百年。由於成吉思汗傳奇的人生經歷,使他鍛鍊出了非凡的魄力與遠大的志向。

所以我們可以在眾多史料記載中看到,成吉思汗在稱汗建國不久,就立刻有條不紊地實行千戶制,建立護衛軍,隨後開始頻繁的大規模戰爭 : 1、成吉思汗元年(1206),發動對西夏為期二十餘年的戰爭,屢創西夏軍主力,逼迫西夏皇帝乞和,於二十二年攻破中興府;2、成吉思汗六年(1211),親率蒙古主力伐金,開啟蒙金二十四年的戰爭,首戰烏沙堡取勝,再戰野狐嶺、會河堡、懷來、縉山、東京(今遼陽)、西京(今大同)、居庸關等地,殲滅十餘萬金國主力。後封悍將木華黎為太師,令其兵分三路剿滅金國殘部;3、成吉思汗十三年(1217),遣先鋒哲別肅清西遼屈出律勢力;4、成吉思汗十四年(1218),因花剌子模坑殺蒙古汗國四百五十名無辜商人,親率二十萬大軍西征,次年大破花剌子軍,相繼拔除訛答勒、布哈拉與撒馬爾乾等地,逼迫花剌子模國王摩坷末逃到寬田吉思海(今裏海)中小島,不久病死……

一系列事件都說明了,成吉思汗通過領袖意志,不斷催促著蒙古軍連年發動戰爭,擴張勢力、掠奪財富和人口、打擊異己。

四、尚武精神

在沒有入主中原以前(特指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幾乎每一位蒙古男子都把射鵰殺敵視作人生的成功。早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以前,許多部落分散生活在草原的各個地方。雖然同屬一個語系的種族,但彼此之間經常相互殺伐,成吉思汗的父親、蒙古乞顏部首領也速該就是被其他部落毒死的。雖然很殘酷,但蒙古人這種彪悍的尚武精神,確實令人肅然起敬。到了蒙古統一之後,這種尚武精神得到了放射。最直接的例子,是成吉思汗為了幫死難的四百多名蒙古商人(名義上,實際是為了擴張勢力與掠奪財富),親領大軍西征,不顧路途遙遠,非得滅了花剌子模才罷休。

另外,正如波西米亞和波蘭的方濟會首領、普蘭迦爾賓的教友 - 約丹神甫(1195-1262)曾對拔都汗大軍入侵波蘭和匈牙利時這樣描述道:「他們以難以想像的速度渡過流速最快的河流,穿過樹木最茂密的森林……他們的女子也全副武裝、騎馬馳騁,不饒恕任何人……」。還有在1242年春,蒙古騎兵抵達亞得里亞海,包圍距離維也納僅幾公里的克洛斯騰堡,維也納主教也曾這樣說道:「基督教世界在其歷史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感到大禍臨頭」。若蒙古人沒有尚武精神,他們會令歐洲人如此恐懼嗎?當然不能。

五、偶發歷史事件

對待歷史事件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的時代和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之間的關係。

翻開蒙古歷史,雖然殺伐幾乎佔了這個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嚴格意義上而言,促使或者推動蒙古人開始邁出對外擴張步伐的,還是那件歷史突發事件- - -花剌子模挑釁。??我知道看到這裡,許多小夥伴會摔手機,上面說了這麼多次,為什麼到這裡還提那孫子?我也很想換其他勢力,但事實就是這樣,因為摩坷末的無知,使得成吉思汗大怒,隨之而來的,是持續近半個世紀的蒙古入侵。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個突發事件。

蒙古與花剌子模間的戰役,又名河中之戰。元太祖十年(1215),成吉思汗派遣使節四百五十人,令調撥五百頭駱駝,攜帶大量金銀珠寶和各類商品,前往花剌子模國,期望兩國締結通商條約。使團行至訛答勒,當地總督「亦難初」見財起意,誣告使團為他國間諜,一面上報國王,一面殺人滅口、侵吞商品和財物。因為蒙古正陷於金國戰事,一時無法應對,成吉思汗也不願與花剌子模撕破臉皮,所以派遣兩名使臣前往花剌子模,怒斥其背信棄義,要求交出兇手。國王摩坷末卻拒絕使臣,而且將兩人的鬍鬚全部剃除,並將其驅趕出鏡,大加侮辱。得知此事後,成吉思汗震怒,遂將攻金戰事交付給木華黎,自己開始謀劃討伐安排。元太祖十三年(1218),滅西遼掃清障礙,與西域接壤。元太祖十六年(1221),蒙古大軍殲滅西域聯軍二十餘萬,攻克花剌子模首都玉龍傑赤城,七天屠城一百二十多萬人,國王摩坷末與皇子扎蘭丁逃亡,花剌子模滅亡。

縱觀這次戰爭,蒙古人在給伊斯蘭世界帶去了東方先進的軍事戰術(迂迴進攻、屠殺心理戰)同時,最最重要的,是開啟了「潘多拉魔盒」,即蒙古西征的開始。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任何事情均有其因果。通過上述五點分析,你們應該可以對蒙古擴張的內在動力有所了解了吧!

╮(╯_╰)╭ 喜歡我可以關注我哦!我會不定期更新歷史知識,分享不一樣的歷史味道。


這應該是想問蒙古不斷發動戰爭的動力吧。或者說草原與農耕地區、游牧民與定居農民之間的敵對原因何在。

內亞史家塞諾(Denis Sinor)晚年寫過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of the Nomad Empires of Central Eurasia(中央歐亞游牧帝國的歷史與歷史學)一文,以總結自己的研究生涯,其中就提到了游牧民族的戰爭內因的問題。

簡而言之,塞諾強調中亞歐亞作為一個歷史實體(historical entity)所具有的特性,體現為當地佔據主導性地位的游牧(pastoral nomadism)生活方式,也就是騎馬的游牧民(horse-riding nomads)與草原社會的關係。基於此種關係,產生了游牧民與定居農民之間的戰爭。

游牧民們培育一定數量的馬匹,形成高速移動進而輕鬆擊潰行動緩慢對手的軍事力量,由此得以進攻在農業地區定居的富人,彌補惡劣環境帶來的貧窮。然而,草原社會的載畜量畢竟是有限的。如果想要保持自足的狀態,游牧民就必須保持分散的狀態。

伴隨著成吉思汗等強勢的游牧民領袖的出現,游牧民試圖建立一個強大的中亞集權國家。新興的草原國家將人口聚集在一起,導致原有的草原牧場不足以再支撐過度密集增長的畜群。面對這種情況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削減多餘的牲畜,將牧群減少到一個與其所佔有的牧場相稱的數量,要麼利用多餘的馬匹不斷對外發動戰爭。

不過,我認為塞諾所言的這種中古游牧民的戰爭模式,未必符合17-18世紀準噶爾汗國與清朝之間的互動模式。作為中央歐亞草原上最後一個游牧帝國,準噶爾汗國在進行軍事動員時呈現出與清朝相似的特性,包括:培植農業,發展區域和遠程貿易,向回部地區徵收農業和商業稅,發展發展工礦業,從中亞引入先進的火器技術,並在瑞典人雷納特(Johan G. Renat)的幫助下繪製輿圖等等。準噶爾汗國抵禦清軍在西北滲透的手段,與蒙古帝國時代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在整個13 -14世紀,大漠雄鷹成吉思汗及其子孫部族率蒙古鐵騎如風捲殘雲一般橫掃了歐亞大陸,建立了當時人已知歷史上疆域最遼闊的帝國,上帝之鞭再次揮舞,這是以暴力形式建構起來的初步「全球化」。

資本積累流淌著血與火,征服過程更是如此。鐵木真建立的帝國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掠奪性的分配體系。隨著草原和平在蒙古族派系內戰後的重現,軍事實力的強大和相對統一的完成,他們掠奪的範圍就天然超出了蒙古的邊界,也就加快了對外擴張的速度。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關於蒙古帝國形成的動力來源,已有大量研究。概括地講,比較有解釋力的觀點主要有:軍事優勝說、被征服者分裂說、中世紀暖期說、生存—復仇說。而蒙古帝國形成條件及擴張的動力基礎,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全球環境之變動

從全球史角度來看,13 世紀的亞歐大陸上,曾經強大的幾個古老帝國都已走向衰落或滅亡,其他小國家大都處於分裂割據狀態,內部矛盾重重,並未有極盛的政權出現,這為蒙古帝國的崛起提供了客觀條件。

從總體來說,亞歐大陸遊牧世界和農耕世界的矛盾,主要表現為暴力的形式。 游牧世界具有一個農耕世界無法與之比擬的特點,這就是它的流動性,它有相對於農耕世界的較高的機動能力。在軍事上,這個特點非常重要。有了這個特點,機動性強的少數就能制勝安土重遷的農耕世界的多數。

馬背上的游牧世界在生產發展水平上,在人口數量上,都不如農耕世界。它在這兩方面不具備優勢。但是在主要的、關鍵性的生產技術方面,許多游牧部族與農耕世界的差距不大,如金屬冶、煉和製造就是這樣。15-16世紀,在亞歐大陸農耕世界的西端,農業以其古老的養活人口的功能,依然構成社會生產的基礎。從16世紀開始,隨著海道大通,源出西歐的一大歷史衝擊,逐步擴及世界,包括亞歐大陸和附陸諸島。

蒙古帝國崛起之前,在中國先後或同時存在著五代十國,遼、宋、夏、金的割據局面,這種割據形式阻礙了歷史的發展,為蒙元在該地區的建立創造了條件。蒙古人對亞歐各地區的征服,是通過戰爭實現的。依賴於貿易、經濟和文化交通的全球化時代尚未到來。第二:自然條件之演進

氣候變動推進了蒙古擴張,也就是暖期說。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官網3月10日報道:一定歷史時期內,異常溫和濕潤氣候為 13 世紀蒙古帝國的興起提供了有利條件。12 世紀晚期,蒙古族各部落備受內部戰爭和動蕩困擾。13 世紀早期,鐵木真統一了各部落,於 1206 年建立蒙古帝國,並在其後若干年迅速建設起強大的軍隊,向四面八方拓展疆域。

美國的研究人員從今蒙古人民共和國中部地區的古老樹木中提取了年輪樣本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鐵木真統一各部落之前,蒙古高原在 1180—1190 年間遭遇了嚴重乾旱;隨後,在 1211—1225 年間,這一歷來寒冷乾燥的地區經歷了其歷史上降雨最多、氣候最溫和的歷史時期。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蒙古帝國迅速崛起。而且,根據結果顯示,蒙古地區在之後就進去了「嚴寒期」。

哥倫比亞大學拉蒙-多哈堤地球觀測站的學者尼爾·佩德森認為,從極度乾旱到極度濕潤的轉變清楚地表明氣候在人類活動中所起的作用。他分析稱,有利的氣候條件為鐵木真從當時的混亂局面中脫穎而出提供了助力——在乾旱地帶,罕見濕潤天氣使植被生長異常繁茂,為馬匹和其他牲畜提供了充足食料供應,進而轉化為戰鬥力和經濟實力。蒙元帝國經由歷代蒙古諸汗的經營及三次西征後,疆域東起日本海、東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區,北跨西伯利亞,南臨波斯灣,建立起橫跨亞歐大陸的超級大國。

地質學家的前沿研究也可以提供別樣借鑒,類似於地質催動說。東亞大地構造區內有蒙古和青藏兩個雄偉的高原屹立,二者之間分布著天山—陰山和崑崙—秦嶺等橫亘東西的現代山系,它們由一系列剪切-推覆構造系統組成,有力地說明東亞大陸存在強烈的緯向匯聚。東亞大陸現今構造面貌是新生代以來喜山運動產物,這一過程迄今還在進行。它不僅對東亞地質構造和地震分布規律以及資源環境問題有重要影響,而且與大氣環流形成及氣候環境變化有密切關係。這種地質條件促進了帝國的整合,乃是自然法則規訓社會秩序。

第三,蒙古地區之特性

在傳統草原游牧地區,一個具有普適性的生存法規是:當競爭異常激烈時,與強者關係最遠而距離最近的弱者,總是最先成為被犧牲的對象,接下來如果沒有遠鄰可供劫掠,則會出現同室操戈、對外擴張的現象。

游牧民族軍事上機動靈活,流動性強,相對於定居居民來說,具有明顯優勢;草原游牧經濟相對於閉塞的農本經濟來說,也具有天然的開放性。這決定了游牧民族在二者的交往活動中更為主動。吳於廑先生提出了游牧民族三次大衝擊的理論,具有強大的解釋力。

到了十三世紀,爆發了第三次游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衝擊。衝擊的範圍包括東亞、中亞、南亞、西亞、東歐和中歐。發動這次衝擊的蒙古人,各部族估計在內,總人口大概不出一百萬人,其兵源最大限額不出十二、三萬人。如果沒有眾多的突厥部落與它聯合,沒有機動性極高的騎兵,就很難設想它能把兵力作如此大範圍、大幅度的有效分布。

勇猛的蒙古騎兵戰馬日馳約一百四、五十公里,大弓射程可達一百八十公尺,作戰時善於分兵突襲,圍殲人數遠遠超過己方的敵軍。其攻擊力的旺盛,使分散的俄羅斯人、德意志人,衰落中的南宋和哈里發。都對之難以形成有力的防禦。鬆散的、不穩固的蒙古帝國形成之後,到十三世紀後期,第三次衝擊高潮漸漸平息。蒙古帝國崛起之後,經成吉思汗及其子孫三代人半個多世紀的擴張,蒙古鐵騎馳騁亞歐大陸,征服了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疆域空前的蒙古大帝國。十四世紀,自稱是成吉思汗後裔的突厥首領帖木兒對中亞、西亞、印度的入侵,只能算是這次大衝擊的餘波,帖木兒帝國在他本人死後也就隨即瓦解了。

宏觀來說,蒙元帝國給13-14世紀中國社會秩序帶來了一系列重要而深刻的變化。首次實施行省制和突破唐宋羈縻政策改而直接治理邊疆,使中央統治深入到吐蕃等邊疆地區;完成南北統一,不自覺地保護江南富民經濟實體和農商繁榮的風水寶地;破天荒地從漕糧運輸、軍事和海外貿易三領域向海洋擴展;蒙、漢、色目等多元文化的並存融匯,順應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潮流。這些方面,都是蒙元帝國的巨大貢獻。

蒙古人的征服及其統治,結束了亞歐大陸的分裂和混亂,為社會與文明的發展營造了穩定、統一、有序的內部環境,促進了全球化時代的到來。

參考文獻:

李治安:《蒙元帝國與13-14世紀的中國社會秩序》,《文史哲》,2013年第6期。

吳於廑:《世界歷史上的游牧世界與農耕世界》,《中國社會科學》,1983年第3期。

王勇:《牧民習性的擴張:蒙古帝國形成的一個解釋框架》,《行政科學論壇》,2015年第3期。

賈寶維、張龍海:《蒙古帝國的崛起對亞歐政治格局的影響》,《前沿》,2012年第3期。

王悠然:《異常暖濕氣候助力蒙古帝國崛起》,《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 年3 月14 日,第 A01版。

李述靖:《亞洲大陸的緯向匯聚與蒙古青藏高原的崛起及東亞大陸之擴張》,《地質力學學報》,2007年第1期。


謝邀。擴張是事後總結,真實歷史其實是和平交流目標失敗後,有組織的劫掠和無組織的劫掠。

最近邀請的問題質量越來越高了。我就來從游牧地帶經濟的一般規律及其行為來分析一下吧。

1、游牧地帶經濟的一般規律

游牧民族一般逐水草而居,牧馬放羊,喝著馬奶酒唱著歌。這是一種多麼浪漫的生活方式。但有幾個缺點就是:

第一:缺乏生活必須品,鐵、布匹等。

第二:經濟基礎脆弱,經不起災害。一次大的寒潮,就可以摧毀他們的經濟基礎。

半游牧區,抗風險能力會略強一點。但也就那樣。

在這種經濟環境下,一個字形容:窮,沒有積累。如果遇上災年,要麼和平和南方的朝廷兌換,要麼搶劫。規模大的可以改朝換代,規模小的就是騷擾。

(藍天白雲就是窮)

我們來分別分析一下

2、向南方的和平兌換

草原物資的匱乏,其實對貿易的需求更強。貴族或許有絲綢就好,維持朝貢貿易就行;但部落民(窮夷)需要基本的生活物資,糧食、鐵鍋、普通布匹。朝貢是滿足不了草原部落需求的,需要互市。

《明世宗實錄》記載有:

虜欲以牛羊易谷豆者,候命不得,遂分散為盜 無虛日。十一月間人入邊三次,搶擄人畜甚眾。邊臣遣人責問,俺答則謾應曰,諸貧虜 無從得食,禁不能止

俺答這句話很實在,就是朝貢後下層沒法活。所以下層問題也需要解決,1570年隆慶議和雙方就把封王、朝貢、互市(最重要)給解決了。

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歲幣,其實宋朝給的就是一種變相扶貧資金。康熙也是如此。

(大清皇帝真正穩住漠南蒙古就是第一互市,第二積極救災。)

《清聖祖實錄》記載:

此等蒙古,因遇災荒,先經賑濟糧米、 牲畜,今聞其尚無生計,爾等前往詳察,果系窮困之人,作何再賑,俾得資生,即行議奏,間遇有牲畜者,爾等勿以為有此,即可度日,不行察出,其畜牧之物,今若食盡,明年必致又飢,其稍有牲畜,而米榖缺乏,生業艱難者,亦以實聞,務加詳慎,毋忽

康熙承擔了漠南蒙古的災害救助。直接救災與邊疆互市是可以解決蒙古人劫掠的動力。

3、武力南下

如果互市、賑災沒有的話,就是難民南下。難民是天然的部隊。游牧族的難民自然是最好的勇士。

(七大恨的內在淵源是經濟動因)

如果組織規模大,就像成吉思汗南下那樣,是顛覆政權。

如果組織規模不大,就是明代那樣,無休止的作戰,只是為了議和。

總結:

草原經濟的薄弱性,更加加強了對中原王朝的經濟依賴。但互市的成本、秩序;儒家觀念的作祟等都影響中原王朝的政策。在如此情況下,戰爭才會產生。其實努爾哈赤的叛明也有深刻的經濟原因。他們本身並沒有什麼擴張的原動力,只是因為窮,在有組織的情況下努力過上更好的生活。歷史並沒有那麼複雜,只是寫史書的人蔘雜了很多私貨。

參考文獻

《宋史》、《明史》、《明世宗實錄》、《明穆宗實錄》、《清太祖實錄》、《清聖祖實錄》、《滿文老檔》

拉鐵摩爾《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巴菲爾德《危險的邊疆:游牧帝國與中國》

包慶德《清代內蒙古地區災荒研究》


從現實角度來說,根本原因就一條,蒙古人相對於周邊的軍事優勢太大,於是不停擴張,直到隨之距離增加軍事能力變弱,弱到和周邊軍事力量平衡為止。這就好像兩種濃度不一樣的溶液隔著滲透膜存在,必然會濃度高的往低的滲透。

從玄學角度來說,或者說非要解釋為什麼蒙古人會有這麼大的軍事優勢,只能解釋為文明地區族群德性的墮落。

有說官府腐敗墮落的,那麼何以官府能墮落如斯,何以民眾都如同羊群一樣任官員胡作非為損害自己利益?

有說沒有適合養馬地的,歐洲天生就適合養馬嗎?

有說蒙古人出了不世出的大英雄,漢尼拔算不算不世出英雄,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比漢尼拔戰略戰術上還強?金人、花剌子模的資源相對剛從草原出來的蒙古人比羅馬人相對迦太基人少嗎?

事實上,德性沒有墮落的族群,就是很難被擊敗被征服。滿清資源夠豐富吧,準噶爾才有多少人多少資源?滿清打了三個皇帝七十年才算搞定。而滿洲入關旗丁才幾十萬人,滿打滿算能湊近十萬?漢地才十多年就連西南也平定了。

有德性的群體不會自甘墮落允許官府或其他什麼人為所欲為,只有德性墮落的群體才會如同綿羊一樣被馴的服服帖帖。


事實上不只蒙古,歷史上的匈奴、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擴張的內在動力基本上大同小異:

首先是因為游牧經濟天生的脆弱性——儘管中原地區的農業生產也被形容為靠天吃飯,但如果不是特別嚴重的數十年數百年不遇的大災,基本上每年的糧食產量不會有大幅的變動,也就是說農業生產能滿足中原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然而相比之下游牧經濟就脆弱得多了——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牲畜大量減產,進而影響到游牧民族的生活。這就迫使游牧民族必須不斷尋找新的水草豐美之地或者從定居農耕民族獲得維持其生存的物資,所以掠奪物資就是游牧民族擴張的首要內在動力。

面對游牧民族的擴張,農耕民族的應對是形成一個大一統的帝國——這樣可以更有效地調配各種資源用於經濟和軍事建設: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高內部的糧食產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抵禦游牧民族的進攻。這時游牧民族的對策往往是:既然農耕民族已聯合起來,那麼自己也可以效仿,於是草原上原本分散的部落會聚集起來組建一個草原帝國,這也是為什麼就在中原地區形成大一統的秦漢帝國的同時草原上原本分散的戎狄部落迅速統一到匈奴旗下的原因。這就給游牧民族的擴張提供了第二個內在動力——既然草原帝國的統一是構建在應對農耕民族的基礎之上,那麼如果不對外擴張的話各部落有什麼必要服從於一個統一的王權,所以對突厥阿史那氏、契丹耶律氏以及蒙古黃金家族而言:如果要令各部族臣服於自己的王權就必須對外擴張。

除了以上這兩大所有游牧民族擴張的共同的內在動力之外,蒙古的擴張還有一部分偶然因素的誘導:成吉思汗十三年蒙古人在追擊乃蠻王子屈出律的過程中趁勢西征滅掉西遼,打開了通往西方的道路。由於此時蒙古的主要精力還用在對付東方的金國,一時無力對西方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儘管如此成吉思汗還是派出商隊前往西方貿易以擴大蒙古的對西方的影響力。成吉思汗十四年花剌子模訛答剌城的海兒汗殺死了蒙古汗國的499名和平商人,其國王摩訶末又武斷地殺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花剌子模的魯莽行為終於引發兩國之間的戰爭,最終蒙古成功滅掉花剌子模,一直向南推進到印度河流域,順利佔領今中亞到歐洲東部以及伊朗北部的廣大區域。就這樣因為花剌子模一次魯莽的行為使蒙古掃清了西征的道路,此後蒙古勢力擴張到西亞和東歐。


俄羅斯擴張的內外動力又是什麼?

和蒙古擴張的內在動力一樣。

一個字。

冷。

兩個字。

貧瘠。

寒帶並不適合人類生存。而寒帶民族一旦因為貧瘠的自然條件無法滿足生存的時候。就必然向南方的溫帶擴張。東亞如此,西亞如此,歐洲亦如此。


蒙古成吉思汗時代的擴張的內在動力表面上看跟後金努爾哈赤時期似乎一樣,都是因為對前朝的新仇舊恨,實際則不然,它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必然結果,尤其是對於沒有經過先進文化熏陶、仍然嗜血黷武的原始野蠻游牧民族而言,最終必然會走上的終極道路,只是礙於不同民族的所處地理環境,時代政治環境、發展程度的不同而已,由此導致其對外擴張侵略的能力不同,蒙古那時所處的時代簡直堪稱絕佳機遇,金朝已經漢化百年銳氣盡失,西夏也在走下坡路,吐蕃四分五裂,中亞雖然有個超然的存在~花拉子模,但也只是虛有其表,面對新生蒙古,缺乏足夠的勇氣與智慧,最終只淪為蒙古踏向世界的墊腳石,完全打開了深藏於蒙古內心的貪婪慾望與暴力天性,從此亞洲無處安寧,文明遭受浩劫,野蠻成為主宰,才最終奠定了如今世界發展的起源,近現代歐美世界是在蒙古蹂躪亞洲最先進文明後被開始喚醒的,蒙古成功壓制了亞洲的發展勢頭與政治格局,卻並未創傷西歐文明,相反反而帶去了東亞與中東等先進的文明發展成果,在蒙古滅亡南宋的那一刻起,中國後來的命運基本已經不可避免,只是愚昧的滿清自我封閉落後加快了中國衰落程度,導致了無法避免的羞辱。


無非就是獲取財富,蒙古的游牧民族需要豐碩的草原,草原上的草是季節性的,不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故而游牧民族必須大面積的遷徙才能尋找到肥美的草原。蒙古族就是這樣,不像漢族中原地區定居後加強管理,他們都是居無定所,哪裡有草原就向哪裡去,所以別看他們活動區域很大,實際上就像陣風一樣席捲而過,除了留下荒地和牲畜的糞便,再也看不到人煙,來年就像大雁南歸,周而復始。蒙古部落開始還是比較鬆散,人口牲畜一多造成擁擠,不得不向外擴張,並且從開始由個別部落單打獨鬥變成有組織有紀律地掠過他人財富進行分贓,財富越多慾望越大,最後形成了「上帝之鞭」,隨著征服地域越廣,他們開始懂得了對被征服者的統治,於是游牧民族的思想進了一步。那麼為什麼蒙古人勇敢梟悍,其他民族無力抵抗?道理很簡單,蒙古人征戰不需要糧草,馬背上吃喝,蒙古包簡易,能夠瞬間拆除,所以行軍速度快,往往一個勇士遠征要帶三匹馬備用,由於動作迅速就在運動戰中快速合圍。西方羅馬帝國和中原宋帝國都看陣法,如果變陣則需要時間,蒙古人就可以迅速切入趁亂取勝,用騎兵靈活的優勢擊垮敵人,久經沙場經驗豐富,勝利多了掠奪財富就多,以滿足蒙古貴族的慾望,征服的疆域也隨之擴大。


推薦閱讀:

窩闊台汗國的封地相對其他兄弟為什麼這麼小?
蒙古族統治元朝近百年為何沒有被漢化?
蒙古國現在的經濟條件怎麼樣?
鐵木真到底算不算是中國人,為什麼很多人都說他是蒙古國人?
清朝對蒙古各部作戰史上的最大敗仗:內部不穩的準噶爾為何能打敗清軍?

TAG:蒙古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