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經濟那麼強,為什麼宋朝沒有盛世?
宋朝當然有盛世,並且其太平景象達到了封建時代兩千年的最巔峰。
所謂盛世一共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1、治世。像文景之治、貞觀之治。
治世是太平盛世的初級階段,老百姓免於戰火,能吃飽穿暖,就算是治世了。
宋朝開國之初,有建隆之治。宋太祖兵不血刃奪取政權,僅僅用了數月時間就將原後周疆域全部拿下。之後南征北戰,除了燕雲十六州,基本將其他中原王朝舊地拿下。
宋朝第三個皇帝叫做宋真宗,宋真宗繼位之後勵精圖治,在擊敗遼國入侵後國內太平,其經濟收入達到了封建王朝之最,年收入超過億兩白銀——明朝平均不過三百萬,康乾時期也不過五七千萬,一直到光緒後期年收入才達到億兩。
南宋第二個皇帝宋孝宗,在位期間北擊金軍,重定跳躍,國內安定,稱為乾淳之治。
2、盛世。像開元盛世,康乾盛世。
盛世是太平盛世的中級階段,老百姓吃好喝好,過上了小康生活。
宋朝確實沒有被冠名為「盛世」的事情。
3、盛治。
盛治是太平盛世的高級階段,這個時期國力強盛,外無強敵,內無憂患,老百姓幸福安康,其樂融融,百家萬業蓬勃發展,在吃飽喝足之餘還能享受豐富的精神生活。
有史記載以來,五千年古史中只有兩個時期被稱為盛治。
其一,是成周時期。
古人云:成周之盛治,豈復可幾於後世哉!
周武王姬發建國不久就駕崩了,由其幼子周成王繼位。因成王年紀太小,於是由周公旦輔佐。周公旦就是周公,此人孔子的偶像。正是他,指定了周禮,奠定了中國從奴隸時代到封建時代的法統。
周公旦攝政時代天下昌明,被稱為盛治。
孔子一生最渴望的就是恢復到周公旦治理時期。他曾十分激動得慨嘆:「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現在一些讀者總覺得軍事強盛最重要,其實,軍事強盛只是太平盛世的初級階段。百姓安樂才是高級階段。
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在《宋論》中說:「仁宗之稱盛治,至於今而聞者羨之。帝躬慈儉之德,而宰執台諫侍從之臣,皆所謂君子人也,宜其治之盛也。」
在封建時代兩千年中,唯一能被稱為盛治的,唯有宋仁宗時期。
宋仁宗初年太后劉娥垂簾聽政,政治昌明。宋仁宗親政之後更是謙恭低調,察納雅言。李世民納諫,是無可奈何,宋仁宗納諫,是真心接納。
為什麼宋仁宗會被許多人讚歎為千古第一仁君?可不是因為他第一個謚號為「仁」,而是他心懷蒼生,依靠一班大臣,真正將國家治理到了無數士大夫嚮往的「仁政」境界。
明代文學家瞿佑在《歸田詩話》中說: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民安俗阜,天下稱治。葬昭陵,有題詩道傍者曰:「農桑不擾歲常登,邊將無功吏不能。四十二年如夢過,春風吹淚灑昭陵。」
自古以來讚頌帝王的詩篇多如牛毛,可不是為名,就是為利。這首讚頌宋仁宗的詩歌題寫在路邊,並且沒有署名,可見真真發自內心。
一位皇帝能在去世之後讓普通百姓流淚懷念,千年以下,沒有幾人。
宋朝經濟強是謊言
隨便翻翻宋朝人的詩詞,你就大致能看到宋朝實際的生活狀況。
王安石《河北民》:「今年大旱千里赤,州縣仍催給河役。老小相依來就南,南人豐年自無食。悲愁天地白日昏,路傍過者無顏色。汝生不及貞觀中,斗粟數錢無兵戎!」
劉攽《江南田家》:「官家不愛農,農貧彌自忙。儘力泥水間,膚甲皆疥瘡。未知秋成期,尚足輸太倉。不如逐商賈,游閑事車航。」
徐照《促促詞》:「東家歡欲歌,西家悲欲哭。丈夫力耕長忍飢,老婦勤織長無衣。」
戴復古《庚子荐饑》:「餓走拋家舍,縱橫死路歧。有天不雨粟,無地可埋屍。劫數慘如此,吾曹忍見之。官司行賑恤,不過是文移!」
至於梅堯臣的《汝墳貧女》、蘇舜欽的《城南感懷呈永叔》、張舜民的《打麥》和范成大的前後《催租行》,更是描述宋代農民苦難生活的名篇。
張詠《愍農》詩:「春秋生成一百倍,天下三分二分貧。」
梅堯臣《田家語》:「誰道田家樂,春稅秋未足。里胥扣我門,日夕苦煎促。」
宋詩中這類抨擊官府壓榨、盤剝農民的篇章為數不少。北宋李覯浩嘆:「役頻農力耗,賦重女工寒」;「產業家家壞,誅求歲歲新」。朱熹指出:「古者刻剝之法,本朝皆備,所以有靖康之亂。」宋孝宗也承認:「稅賦太重。」
宋代的實情是「民間苦賦重」,宋朝人並沒有感受到生活在大宋王朝的幸運和幸福,而是一再嘆息:「開工作民良久艱,誰知不如牛馬福!」「人賤不如泥,三嘆而已矣。」
宋朝算哪門子盛世北宋雖然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割據,但連實現國家基本統一都沒有做到。不說東北到西域,就連燕雲十六州都收復不了,還談什麼盛世?
公元993年,宋太宗趙光義正式冊封安南首領黎桓為靜海軍節度使、交趾郡王,越南名正言順的從中國獨立。
公元1038年,就在被吹噓的最好的時代,宋仁宗時期,西夏獨立了,宋仁宗下了血本連年開戰,最後也只能承認了西夏的獨立現狀,這使得宋朝的盛世說變得滑稽可笑。
宋朝財政大部分用於維持百萬軍隊和龐大的官僚機構,從宋仁宗時期財政已經捉襟見肘,三冗問題日益突出,土地兼并已達到空前嚴重的地步,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日益激化。天章閣侍讀賈昌朝就說過:「江淮一年運糧六百餘萬石,只能夠財政用一個月,三分二在軍旅,一在冗食,財政收入已經幾年出現赤字。天下久無事,而財不藏於國,又不在民,如果有水旱戰爭急用,國家從哪裡出錢?」這是因為此,迫使宋仁宗開啟慶曆新政,才有了范仲淹的改革。所以說宋仁宗是盛世,讚美宋仁宗是超越唐太宗的明君,簡直是一派胡言。
到了宋英宗時期,財政已經入不敷出陷入了財政赤字。這些經濟上的困窘局面,才迫使宋神宗下決心開啟了王安石變法改革。這都是宋朝的歷史事實,我實在看不出宋朝哪一點像盛世的樣子。
在兩宋300年歷史中,農民起義爆發超過400次,宋朝的農民起義是歷代王朝中數量最多的朝代,號稱國富民安的宋朝,出現如此之多的農民起義,不知道又打了那些人的臉。
這麼多歷史事實擺在那裡,竟然還有人高唱宋朝是盛世,真的懷疑這些人居心何在。
這裡,我想說說宋代經濟的兩個特點:
一是宋朝經濟不僅總量比較大,而且人均水平比較高。
二是宋朝經濟高度發達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剛好處在人口、土地、環境的紅利期,因此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1
先說前者。之前一個回答,我提到北宋後期,人口1億左右的情況下,人均耕地有7近畝之多(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69014804978729230/)。
那麼,宋代平均畝產是多少呢?人均糧食又有多少呢?這估計起來比較困難,因為不同土地之間差異太大了。著名宋史學家漆俠先生曾經指出:「宋代畝產量一般是二石,最差的也有一石。」在他的基礎上,葛金芳、顧蓉又認為,宋代全境平均畝產1.875石,摺合今天的度量衡,就是每畝197.5斤(《宋代江南地區的糧食畝產及其估算方法辨析》)。
當然這些過於精確的數字未必可靠,但我們可以先來感覺一下。
既然人均擁有7畝地,平均畝產100公斤,那麼平均每人每年就有700公斤!
這是非常富足的了。如果一人一天吃1公斤米,一年也只需要365公斤,還有大量富餘的糧食。
換句話說,宋代經濟發展水平高,不僅僅是因為人口基礎大,而總量顯得大。而是平均到每個人,生產水平仍然比較高。
2
先不說這是否算盛世,我們來說說造成這一經濟水準的原因。一方面,很多學者講了,就是農業技術的提高,育種、水利、土地開墾、肥力維持等等。但我個人傾向於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其實不在這裡。主要是北宋後期,處於人口與耕地的紅利期。
簡單說,如果人口太少,那麼就不能集中人力物力,清空森林,改造濕地,開發高產田。因為這些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短時期見效還不明顯,所以只要人口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大家一起處理,才能實現。
人口太多,高產田都開完了,可是還有富餘勞動力,那隻能去開墾較差的土地,或者在原本已經飽和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勞動力。這樣,雖然總產量會上升,但人均產量在下降。過去黃宗智等學者稱為農業的內卷化,有增長,無發展,就是這種現象。
3
具體到不同的大區,我們還可以發現一些規律。
北宋時,江南、江西、四川甚至兩湖等地區的人口不斷增加,在這些南方地區開墾良田的能力大大增強。到了北宋後期,人多地少的問題才逐漸凸現出來了。到了南宋,必須在丘陵等地開墾新田,成本更大,單位收益更小。
同時,北宋初期,河北大部分地區,土地仍然比較富饒,供水比較豐富,因此河北大部仍然是高產區。然後1048年黃河改道以後,河北水系受到比較大的破壞,許多地區肥沃的水土流失嚴重。
總之,因為人口、土地、環境等因素,北宋高水平的經濟模式不具有可持續行。這不僅是南宋中後期面臨的主要問題,也貫穿著元明清三朝,對我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宋朝經濟強盛,為什麼宋朝沒有盛世?盛世,漢朝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清朝康乾盛世(乾隆時期還有水分)!遍觀盛世時期有兩個重要的依據,那就是文治武功!那麼,文治如何?武功又如何呢?
首先,我們來說宋朝的文治,宋朝的經濟發展的好是因為發行了一種叫做餃子的貨幣!新的貨幣發行導致新的經濟制度的出現,而且宋朝的制度創新做的也很好。除了餃子之外還有王安石變法,王安石變法比如青苗法、保甲法就是放在現在社會也是比較先進的制度!可是最後王安石的悲劇人盡皆知,變法也成了罪惡!
南宋和蒙古之間開始大額交易,絲綢茶葉等!也充實了南宋的國庫!整個宋朝繁榮時期的人口大約為1.2億,生產總值咸平三年的時候為265.5億美元!這種繁榮事實上超過了盛唐時期!第二、宋朝的武功。宋朝始終承受著西夏蒙古金國的邊疆威脅!疆域不但沒有擴大反而變小,這都來自於武功上的缺失!趙匡胤晚期為了避免所謂的藩鎮割據和宦官弄權,採取的是重文抑武加強中央集權剝奪武將權利!這就給宋朝武功的失敗奠定了基礎!疆域縮小澶淵之盟很大程度上都來自於這些原因!外患加上內
憂使得整個宋朝根本無力保護疆土更無力擴展疆土。再加上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安逸沒有人願意為國而死。就出現了文官愛財,武官惜命的現象,國家軍隊更加難以加強!所以兩宋加起來共存在319年也算很不錯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經濟貿易的關係!所以宋朝沒有出現盛世!盛世要文治武功兩強,缺一不是盛世,沒有豐功偉業文治武功兩強也不是盛世!
各位看官如果有其它看法,歡迎留言探討!
確實,歷史上的很多朝代都有「盛世」「中興」這樣一些時期。宋朝在歷史上則沒有這樣的時候。
是宋朝比較貧困嗎?恰恰相反,宋朝算得上是歷史上最富有的朝代。那麼,既然是最富有的朝代,為什麼卻沒有「盛世」「中興」呢?
(繁榮的宋朝)我覺得,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宋朝整整三百年,都算是「盛世」,都算是「中興」。沒有哪一個時期在整個朝代中特別突出,因此反而就沒有被歷史學家特別提出來,命名為「盛世」或者「中興」。
那麼,為什麼說整個宋朝都是「盛世」「中興」,這種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
第一,宋朝的政治最開明最穩定,沒有出現其他朝代那樣的亂政。
宋朝的政治在中國古代是最開明最穩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開國皇帝趙匡胤劇照)一是宋朝的皇帝權力都不大。宋朝的皇帝並非都是英明神武的,甚至還出現過神經不正常的瘋皇帝,生命不健康的病皇帝。但是因為他們的權力都不大,因此,他們的精神狀況和身體狀況,並不影響朝政大局。
二是宋朝的大臣們都有獨立健全的人格。宋朝和其他朝代一樣,大臣們也有朋黨之爭,也有相互傾軋。但是,因為皇帝的權力不大,皇帝也不殺大臣,因此大臣們不需要看皇帝的臉色行事,不需要以皇帝的意志為風向標。這和唐朝、明朝是截然不同的,唐朝、明朝的朋黨之爭,都以「爭寵」為目標,宋朝則不會。正因為宋朝大臣們的人格都比較健全獨立,因此,亂政的時候不多。
以上兩點,讓宋朝的政治處在一種開明穩定的狀態。而在中國古代的農業社會,穩定對國家再說是至關重要的。只有穩定,政策不朝令夕改,因此老百姓可以有大量的時間,專專心心從事農業生產,因此國家才會很富裕。
(澶淵之盟)第二,宋朝在外交上以和為貴,發動戰爭少因而對百姓的勞役也很少。
我說宋朝發動戰爭少,很多人可能覺得我是亂說。
其實不是。北宋在「澶淵之盟」簽訂以後,一百多年來,就再也沒有和遼國發動過戰爭。和西夏偶爾打一下,並不多。和金國的戰爭也是在北宋末年。當時宋軍之所以不堪一擊,根本原因就是「百年不知兵」。
南宋時候,除了初年和金國的戰爭外,後來和金國又打了三次,一次宋孝宗北伐,一次韓侂胄北伐,還有一次是金國被蒙古狠揍後,主動打南宋,最後就是和蒙古的戰爭。
相對來說,南宋的戰爭多一點。但是與漢朝、唐朝比較,其實算是少的。
因為戰爭少,老百姓勞役就少,也可以留大把的時間來搞生產。因此大部分時間,老百姓的生活都比較富裕。
(宋朝區點陣圖)第三,宋朝的國土面積不大,相對比較好管理,國內動蕩不多。
宋朝的國土面積雖然少,但是都主要集中在富裕的地區。北宋時候有中原、巴蜀和江南,都是肥沃之地。南宋有巴蜀和江南,也是肥沃之地。因為土地肥沃,出產豐富,因此,宋朝國內很少有大規模的農民暴動。不是沒有,而是規模都比較小,很容易就打下去了,沒能形成全國性的災難。
由於有以上三個原因,因此整個宋朝一直都是「盛世」,我們只需要看看《東京夢華錄》,看看《清明上河圖》,再看看南宋臨安的盛世美景,就很清楚了。
(參考資料:《宋史》)
何謂「盛世」?盛世不光是百姓富足,國庫充盈,更要具備強大的國勢,要有賓服四海之氣象。而兩宋自始至終,都不曾擁有這等氣象。這也就註定宋朝再富也不會出現盛世!
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盛世,指的都是大一統王朝的全盛時期。比如:漢武盛世、開元盛世、永樂盛世、康乾盛世等。這些盛世,不僅開創了燦爛的物質和精神文明,更締造了一個強大的中央帝國。
漢武期間,對內形成了大一統思想,強化中央集權,使得國庫充盈;對外接連擊敗匈奴,同時西通西域,南滅閩越,使得疆域進一步得到開拓,讓大漢之威望得以遠播。
又如永樂期間,不僅百廢俱興,國庫殷實,而且五征蒙古,七下西洋,南滅安南。當時的大明帝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這些我們公認的盛世,不僅在於文治,還在於武功。既要恩加萬民,更要宣揚國威。
很悲劇的是,兩宋在軍事上一直不佔優勢,而且外交上對遼夏都沒能形成宗主關係,或是建立朝貢關係,反而還要給他們歲幣,花錢買和平。南宋就更加悲劇了,甚至一度向金國稱臣。因此,兩宋是不具備盛世的條件的!
只能說題主孤陋寡聞,宋朝怎麼沒有盛世?宋朝被稱為盛世的時期至少有三個。
第一個時期是宋真宗初期,叫做咸平之治。
宋真宗繼位之處,年號咸平,他勵精圖治,屢有革新。朝政上重用「大事不糊塗的呂端,精通軍事的寇準,使得國家內外一片鼎盛。後來,遼國入侵(遼國當時國力極盛,正是遼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蕭太后,遼聖宗掌權時期),可是,在宋真宗的主持下,遼國最終兵敗將亡,不得不簽訂澶淵之盟。
之後,遼國百年不敢入侵宋朝,一直到北宋滅亡。
第二個時期是整個宋仁宗在位時期,叫做仁宗盛治。
在歷史上,盛世一共有三個標準。第一個標準,稱為「治」,即文景之治,貞觀之治,「治」只是國家太平的第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稱為盛世,比如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
第三個階段,稱為盛治,國家全面達到巔峰,方才能或如此讚譽。
整個封建王朝兩千多年,被稱為盛治的時期只有一個,那就是宋仁宗在位時期。
史書記載,宋仁宗在位時期「四海雍熙,八荒平靜, 士農樂業,文武忠良。」
史家讚譽:「聖明有道唐虞世,日月無私天地春。」「振古無及」、「遠過漢唐」、「自《詩》、《書》之載,未有如茲之盛者也」。
類似的讚譽,在宋朝以至元明的史家陛下,多有記載。在許多人眼中,仁宗盛治遠遠超過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是士大夫最為嚮往的時期。
第三個時期是宋孝宗在位時期,叫乾淳之治。
宋孝宗在位時期,經過宋高宗時期的發展,國家安定,百姓康樂,對外戰爭告於段落,宋朝再次進入一個興盛時期。
在今人的眼中,北宋國土狹小,南宋更是偏安一隅,由此對宋朝多有鄙視。
其實北宋的領土是稍稍小些,但也僅僅是略小一些而已。漢唐在絕大多數時期,真正掌控的郡縣,比北宋多不了多少。(大家請看上圖)
至於未能擊敗遼國,滅掉西夏,也有種種歷史原因。一個游牧部落匈奴,一個游牧部落突厥,就把漢朝、唐朝折騰得夠嗆。可是宋朝面對的呢?是當時亞洲最大帝國的遼國,西夏國力也僅次於宋朝而已。
在這兩個帝國聯手壓制之下,就算是漢武帝,李世民,也無可奈何。
謝小蜜垂青及好友抬愛
曾在九月三十日答過類似問題「宋朝到底算不算得上是一個盛世」,再答一次作為補充
宋朝經濟並不強,GDP由占當時全世界80/100飆升到90/100以上還是今年上半年的事。
「為錢三百,折輸綢絹皆一匹;若為錢十,則折輸綿一兩;為錢二,則折輸草一圍」~《宋史.食貨志》太宗至道三年,宋朝財政收入合計為7057萬貫石匹兩束圍,其中每圍僅值兩文鐵錢的草就佔3000萬圍。
再擠擠水分
宋石只有明石的三分之二,穀物收入折換成明石為2000萬石左右;窮死的明朝在永樂12年的稅糧收入為32574248石。
宋朝至道年間一貫錢775文,後來少到4、5百文,朝廷收入的465萬貫錢中也包括不值錢的鐵錢。
作為三百多年的王朝,宋朝也有治世,例如
太祖「建隆之治」,真宗「咸平之治」,仁宗「慶曆、嘉祐」盛治,南宋孝宗「乾淳之治」
一般認為滿足以下標準方可稱為盛世
1.沒有邊患,至少沒有丟失領土
2.吏治清明,至少沒有明目張胆的大面積貪腐
3.民眾富足,至少沒有大量底層民眾流離失所
4.府庫充盈,至少能基本維持收支平衡
按以上標準,簡單分析一下
太祖建隆年間(960~962年),趙匡胤剛「受禪」,繼而平定李筠、李重進,還沒來得及開始北宋260萬平方公里廣闊疆域的統一事業,當然不能算盛世,說「治世」都已經很給(無)力(恥)了。
咸平二年(999年),遼聖宗率軍攻保州、威虜軍,不克,轉兵進襲寧邊軍、祁州、趙州等地,游騎遠襲至邢州、焰州。
咸平三年正月,敗宋軍於瀛州西南,遂自德州、棣州渡河,掠淄州、齊州而歸。
咸平四年,遼軍攻長城口,被擊敗,喪師二萬。
咸平五年,遼軍攻靜戎軍及保州,獲勝而返。
咸平六年,遼軍攻望都,俘宋將王繼忠,殲其所部
緊跟著就是景德元年的澶淵之盟,宋朝用每年十萬兩銀和二十萬匹絹獲得燕雲十六州中涿、瀛、莫三州治權
真宗朝財政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節餘。
鬧出些動靜的有四川益州王均、廣西宜州盧成均,皆旋起旋滅
綜合來看,咸平年間稱治世勉強合格,離盛世還遠
「仁宗盛治」之名完全是史家看在仁宗朝一眾名臣的面子硬塞給的。
文學家雲集的時期不給個「盛世」就算了,如果連一個「盛治」的名分都不給,這不是打天下讀書人的臉么?
1.「三冗」問題凸顯,財政壓力大,朝廷入不敷出
2.革新乏力,「慶曆新政」無果而終
3.對西夏作戰「鎮戎三敗」,對契丹人訛詐「慶曆增幣」
4.廣西有儂智高的「大南國」,兩淮有王倫、貝州有王則、商州張海、光化軍有邵興……仁宗朝見於史書的「盜賊事件」有四十八起
5.「三冗」及「歲幣」最終是要由百姓承擔,於是田賦翻番,加強「鹽鐵酒茶」專營,雜稅繁複,詐騙性質的「折變」、強買性質的「和糴」登場,發行最後導致兩宋財政崩潰的紙幣交子
6.配合重稅而來的必然是重刑,隋文帝廢除的凌遲酷刑在仁宗朝被以震懾巫蠱之名恢復,並在南宋《慶元條法事例》中重新納入條目。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仁宗朝與「盛」都不搭
至於南宋
我不認為一個偏安割據王朝有探討「盛」的必要
孝宗是兩宋少有的進取之君
然而,此時的南宋人才凋敝,人心渙散,國家實力與孝宗的志向不匹配。
隆興和議vs乾淳之治,自然「盛」不起來
上一個答案已經挖根,作為普遍現象,這篇就不談宋朝吏治了。
宋朝有四大盛世,其中第一盛世,很多人不太清楚,重點介紹。
宋朝最重要的是建隆之治,開啟了宋朝文治盛世的開始。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統治期間北宋王朝繁榮昌盛的一個階段。
宋太祖非常重視帝王和百姓之間的關係,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他繼位以後,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百姓在這一時間段經濟比較富足,北宋的國庫也收入比較穩定。
但是,在這同一期間,國家連年征戰,使剛剛發展起來的經濟又緩慢增長,不過,因此北宋的兵馬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很快統一了中原廣大地區。
到了963年,百姓生活富足、兵馬強壯、國庫充裕、社會治安良好,達到了自唐朝開元盛世以後的又一強盛階段,趙匡胤統治期間的北宋王朝經濟富足、軍隊強大,是北宋王朝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歷史上稱"建隆之治"。
下面三個稍有歷史知識的很多人都知道,就簡單介紹。
真宗朝真宗的咸平盛世。真宗減免賦稅,大力發展農業,興辦商業,稅賦充足,真宗朝百姓富足,經濟繁榮,風調雨順。史稱咸平盛世。
仁宗盛世是仁宗性情寬厚,不事奢華,嚴以律己,以仁治天下,開創了史無前例的盛世。
仁宗朝人口眾多,文化繁榮,唐宋八大家有六位在仁宗朝,科技發達,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藥印刷在仁宗朝得到空前發展,思想活躍,宋為現代中華國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商業發達,百姓富足。百姓真正作為人被尊重,遠離戰爭之苦,思想不被禁錮,生活的像個現代人。
當然還有孝宗的乾淳之治。孝宗即位後大力發展經濟及文化,興修水利,減輕農民負擔,發展商業,同時發起北伐。百姓富裕,五穀豐登,史稱盛世。
推薦閱讀:
※乾隆真如《延禧攻略》中英明嗎?NO,這是一個很深的誤會
※努爾哈赤的十三副鎧甲在當時值多少錢,換算到現在又算是什麼樣的起步水平?
※歷史上真實的葉問是什麼樣的?
※假如太平天國推翻了清朝,按洪秀全的統治水平,會是個短命王朝嗎?
TAG:唐朝 | 宋朝 | 清朝 | 2017中國經濟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