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是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有的。
【孔子的思想,是不斷演化的,到了他68歲回到魯國時候,如果算是成熟的話,那麼他最成熟的思想是在編輯春秋和寫易傳上。(後來大家有專家覺得春秋不是孔子寫的),從最初的一個小官吏到72歲死去,其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們只能從「論語」中去參透------這是對儒家思想討論,很麻煩的地方】
個人覺得有三個地方的矛盾
1,為官,還是不為官似乎他本人一直是在找「明君」,能夠給他一個城市,可以讓他管理,他還保證3個如何,3年如何治理的符合周禮的「模範城市」。
他似乎也是鼓勵他的弟子去成為成功的地方官,對子路,冉有,還有子游(言偃)的治理成就也欣然表示支持。
但是他又對冉雍、顏回的拒絕為官,感到由衷的欣賞,甚至說,這才是我的理想生活。
在年輕時候為官,也是被陽虎倒逼的,你有才能為啥不為官?
陽虎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這個矛盾蠻奇怪。
他在周遊列國中的因為也是非常看不得那些「高人」不去為官。
2,孝悌孔子的儒家思想,由曾參發展以後成為一個系統,系統的基礎是孝悌。由孝悌而齊家,然後就可以治國平天下。
但是你發覺,他本人無關孝悌。
他3歲喪父,就被母親帶回姥姥家,過著單親家庭的生活;17歲喪母之後,儘管得到了生身父親家族的接納,也沒有與哥哥孟皮有啥交流和幫襯。
他自己也是,早早得了兒子,後面還有一個女兒。但是他的夫妻生活非常一般,夫子關係也是一般,孔鯉與他的溝通,也就那麼一會「詩禮傳家」的記載,在文字中看到的,也是一個怕老爸的成績不好的兒子的感覺。
延伸一下:曾參與他老爹曾點,父子關係也是非常一般。
3,窮和達君子固窮,孔子對財富的看法,很矛盾,在言語中,他支持顏回和子路的窮的有氣節,也故意貶低子貢,教訓他君子不器,因為他太會賺錢了。
但是他顯然是希望過「富裕生活」的,除了陳蔡之厄以外,他的十多年「周遊列國」,顯然是沒有受過什麼窮,否則不可想像的。
當然孔子思想中還有我覺得不太好理解的
比如,看不起種莊稼的,堅持3年守孝等等,其論語回答都欠缺一些邏輯。
孔子一生從沒有稱句自己是什麼…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等等神仙之類的 家字型大小。他只是一位代表俗夫凡人對於人間禮節的倡導者。信與不信由你自己決定,無人強迫照辦。並且孔子說同路三人就有一個是自己的老師,還說活一輩子都未學懂老子道法哲理的奧妙。從這些低調的言語里,可以看出孔子為人態度的謙虛精神是可貴的。孔子一直都實事求是的把自己作為人類的凡夫之一。多次向老子請教,四處流浪奔波求學取經,從這些行為可以證明孔子是人間的求知誠實典範,應該是受人尊敬,不要再三複四地去故意誹謗一個已去數千年的忠實故魂了。
易 得
工作生活,自決了義。
痛苦快樂,自己選擇。
今生得聞,好好覺知。
自在活著,輕鬆安養。
人生難得,感恩父母。
佛法難聞,感恩師長。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透徹人生,好好做人。
無善無惡,三心不得。
實相般若,真覺金剛。
聞思修正,徹明楞嚴。
廣度萬行,心生妙法。
究竟無礙,悟透心經。
若廣博聞,透徹華嚴。
如若安心,萬事大吉。
修正了義,清凈樂土。
安心念佛,忽念經咒。
皆是方便,安心第一。
父母妻兒,皆能安養。
各有因果,無有替代。
生活易養,早中晚息。
一日一餐,夜入安祥。
常在世界,觀照身心。
利樂有情,無私奉獻。
常悟經典,聖賢教義。
釋迦仁慈,我等學用。
做好本份,安心慈念。
衆親平等,無有高下。
面對世人,面對家人。
面對六親,能力大小。
廣結善緣,有事無事。
廣作善事,問心無愧。
一切認識,輕鬆安養。
只等歸去,有緣無緣。
如若透徹,何來痛苦。
何來磨練,何來佛魔。
皆是身外,無法帶走。
只有業力,隨身而去。
悟透人生,金錢美女。
父母六親,妻子兒女。
唯有懺悔,不要再造。
方得解脫,安慈大悲。
人生短暫,幾個春秋。
時間不等,好好把握。
無有絲毫,懺悔之力。
如若今天,安樂易養。
因為自作,殺盜淫妄。
所以自受,叫天怨地。
皆是如是。絲毫不爽。
一切自作。無有怨言。
輪迴六道,自作自受。
無人替代,返觀因果。
一切覺知,唯有自知。
累劫習氣,殺盜淫妄。
起心動念,非罪非惡。
起心動念,是罪是惡。
心無起念,清凈平等。
心若起急,慈悲喜舍。
心無畏懼,勇猛精進。
智行天下,對錯不二。
孔子思想,!遠離現在,但是孔子出生於中國,他的思想脫不開中國本土的國情和民風。民族要正興,國家要富強,就得從教育,政治,經濟,民生,科技,醫療,國防等領域齊力並進,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從難處著手,因地制宜,對症下藥。孔子的超前思想意識,無非就是安天下,富國家。
那一定是不會的,也一定是自己沒弄明白!因為世間事物看起來是矛盾的,其實又是不矛盾的,為什麼呢?比如說一個具體的人,你說他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要是絕對的真,那麼他一定不會變去!但,現實看來既使是一個人的相貌,誰又能保證一輩子不變呢!所以,既然人都是既真既假的統一體,我們為什麼還要苛求事物呢?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世間事物看起來是矛盾的,其實又是不矛盾的,它就是既真既假的統一體。
悟空先生中午!您提古代的聖賢有沒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在下實不知您指聖賢哪些方面有矛盾,您是高人有過古聖先賢之處在下佩服子有勇氣,下只知道古聖無過,知中國天不生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在這裡謝了。
推薦閱讀:
※《論語》詳解:給所有曲解孔子的人(37)
※《論語 ·學而第一》講要選錄-02
※一本《論語》抵得了十萬大軍!文明,才是一個民族真正的強大。
※論語中的成語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