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晚年有沒有後悔過?
朕很後悔,如果當初沒有發動玄武門之變,朕和李建成、李元吉還是兄友弟恭的好兄弟,朕的十個侄子也還好好的活著,朕的父親也不會十年不搭理朕。最最關鍵的是,朕的長子李承乾也不會圖謀造反,朕最喜愛的兒子青雀也不會謀嫡,他們兩人不會年紀輕輕就去了。
如果李承乾不謀反,朕就不會把江山留給仁弱的稚奴,那麼唐三代後也不會出現一個女主武王。朕能不後悔嗎?
朕如果不發動玄武門之變,後來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效仿者。神龍政變,武則天被逼退位,李顯複位;景龍政變,太子李重俊兵敗被殺;唐龍政變,韋後集團被除,李旦繼位;先天政變,李隆基殺死了太平公主,從而親政。九年內四次政變,這頻率也是沒誰了,還有之後的馬嵬坡之變,太子李亨繼位,李隆基被逼成了太上皇。等等。朕若知道以後還有這麼多政變發生,朕如何不後悔?
但是,如果能重來,朕還是要發動玄武門之變。
實際上,在624年楊文幹事件之後,李建成和李世民就已經處於你死我活的境地了,兩個人不可能共存,李建成容不下李世民,原因無他,功高震主;而李世民也容不下李建成,原因自然是為了那個位置,當然還有生命。如果他不發動玄武門之變,一定會死在李建成手中,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在指責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心狠手辣,又篡改歷史。是,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抹不掉的污點,無論他如何勤政愛民,如何虛心納諫,如何讓大唐帝國強盛起來,一旦想到他的皇位怎麼來的,總會首先想到玄武門之變,他誅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終究得位不正。李世民自己也意識到了,所以他比大多數皇帝更加關心自己留給後世的是什麼,也出現了很多作秀。
但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一點,玄武門之變的發生,更應該被指責的是唐高祖李淵。李世民稱帝的野心難道不是李淵一手培養起來的嗎?為什麼在621年李世民打敗竇建德和王世充的時候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准其開天策府?置署官意味著什麼,在李淵的大朝廷之外還有李世民的小朝廷存在。
李世民設十八學士,真正在天策府聚集了文臣武將。所以,李淵不僅給了李世民稱帝的野心,也給了這些文臣武將博好前程的野心。
既然選擇了讓李建成做太子,就不該讓李世民的風頭太過強盛,至少不該給他太多的權力。624年的楊文幹事件,李淵還沒有理智的對待這兩個兒子,居然只是把太子府的王珪和天策府的杜淹以及韋挺外放,就這麼大事化小,絲毫沒有動李世民的意思,倒是想著廢了李建成,只是被封德彝等人勸阻。李淵一直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尋找一個平衡,就是不肯果斷的解決事情,完全沒有從前在太原起兵的果斷和謀略。當然不排除李淵是要拿李世民來牽制李建成,好穩固自己的皇位。
所以說,玄武門之變的發生,與李淵有很大的干係,做了近十年的太上皇,李淵應該是後悔了吧。
在之前有一個回答中,我談到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關於「不敢殺」父親李淵時,重點強調了失去合法性會導致政局崩盤和政治影響這一方面。看到一位朋友的回答說到了李世民殺李淵會為後世「開一個政治惡例」,覺得深以為然,這雖然未必是李世民的重點考慮,但卻是一個很容易忽視的點,所以我也想就此多說幾句。
事實上,雖然李世民沒殺李淵,沒給自己的兒孫留下一個「弒父」的傳統,但他卻留下了一個「宮廷政變」傳統,對日後的大唐政局產生了深刻影響,這可能是李世民始料未及的。
唐太宗的這次政變對兒孫們是堂非常有寓意的政治課,他們從中或許可以得到三點啟示:第一,不用去管什麼嫡長子繼承製,只要有能力就可以當太子當皇帝;第二,如果已經立了太子也沒關係,搞一次玄武門這樣的軍事政變奪位就是;第三,不要怕武力奪位被世人詬病,只要日後的政績好,你照樣是位偉大的帝王。
這堂課的精髓首先被唐太宗的兒子們悉心領會了。唐太宗遭遇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奪嫡之爭。李泰顯然是將父親的奪嫡之路視作「最好的榜樣」,處處仿效父親的各種手段;而太子李承乾顯然也將李建成被奪嫡視作身邊的歷史教訓,處處防範李泰。
最終,這場奪嫡之爭兩敗俱傷,李承乾和李泰雙雙被廢。當李世民看到兒子走父親的路鬧成這樣,真的一點點都沒有後悔么?
再往後,李隆基也走了玄武門模式。李隆基連續發動政變並逼宮父親睿宗李旦,不僅鞏固了太子之位,還將父親變成了太上皇;而後,李隆基也成了玄武門模式的受害者,太子李亨趁著安史之亂,在李隆基不知情的情況下自立為帝(唐肅宗)。他們都在不斷重演著各自版本的玄武門之變。
正如李樹桐先生在《唐史研究》一書中說:「唐太宗既成為全國大多數官吏和人民所崇拜的對象,太宗家庭里的諸皇子,當然也不例外。他們沒有指摘太宗得天下的手段毒辣,全都景仰太宗是對內對外的成功者。他們認為奪嫡不只是可通之路,而且是成功的必要手段。他們認為太宗是奪嫡成功最好的榜樣,他們都想模仿效法,希望做太宗第二。」
唐太宗與玄武門之變,在大唐時代,既是一個成功學的榜樣,也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政治陰影。
玄武門之變,所帶給以後正統皇位更迭方式的衝擊,是巨大而深遠的。實際上,李世民之舉,給皇位更迭的國制,開了一個極壞的先例。至於以唐太宗之英明睿智、雄才大略,玄武門政變之事,讓其到暮年之際會不會後悔?這個純屬無據猜測,不好回答。
「劍雄品評」認為:如果問唐太宗今日泉下有知,會不會後悔當初之舉,這個雖仍屬猜想,但畢競有一定的依據了。本人估計有二種可能,一是會追悔莫及,二是會樂觀其成。
看客怒曰,小編無理,這好賴話都讓你說了。太宗晚年,意下倒底如何?唉,小編倒還想說看客無恥呢。小編又不是唐太宗,怎知他老人家意下會如何?即便寫完此文,還揣摩不出他老人家那顆早已逝去的心,意下到底會如何呢?反正,只能依勢給出上述二個選擇。要不由看客老兄給定一個,好不?行,容我先行向各位稟述下大唐當時的情境。
經李世民行使非合法承繼皇位的方式進行戮弟逼宮後,唐高祖李淵,不久便退位禪讓,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李世民為帝之後,以文治天下、以武拓疆域、以仁睦鄰邦。實行了厲行節約、勸課農桑、與民休息、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不歧視商業、弘揚絲綢之路,給大唐帝國帶來了一個世界矚目的「貞觀之治」的繁榮局面,從國家民族的層面來說,這個結局還算不錯,甚至還應說,民尚有聖君臨朝之幸、國可有明主御極之運。
但世道輪迴,因果循環。到了太宗冶世數載,竟發現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也是有樣學樣、如此這般的結交朝臣、培殖黨羽,各欲行不軌之事。當然太子本可按正統程序接位御極,完全不需羅織勢力,而擾亂朝制。但鑒於規矩已壞,出於保位、甚至是保命的底線需求。太子不得不悖行逆施;而魏王結歡同盟、積蓄實力,則完全是奔著正統承繼皇位綱紀已崩壞而來了。
眼看王朝皇位合法更迭的國制將行崩潰,太宗不得不強力干預,陸續廢黜太子和魏王,轉立無能孱弱的晉王李冶為太子。而後來的事實證明,英明神武的太宗這一補救措施,恰恰給了自己的王朝狠狠地自宮一刀,送了「巾幗不讓鬚眉」的武媚娘,一個上位的機會。
但機會還不是成功。好隊友高宗李冶體弱多病,患頭風之疾,長期提供皇位實習崗給前父妃、今皇后的武則天,實習處理朝政事宜的登堂入室的機會。薨前,又好人做到底、敗家敗個凈地立了一道遺詔,「凡軍國之事勿能決者,由武皇后裁定」。
這玄武門之變,令皇位更迭的國制破壞,猶若太宗踢出的一記昏然回傳,而後等太宗醒悟過來,臨了,又一記並不太好的二次糾射,再加上好隊友高宗按二連三,往自家門戶回傳的神助攻,直接令李唐王朝的皇位傳承國制,中宮門戶大開,不,是開門揖盜。
高宗李冶駕崩,四天後,中宗李顯即位,媚娘擢升皇太后。越七年,武曌日月當空、臨朝稱制,自立為武周皇帝。心狠手辣、頗有城府心機的武則天終於宣告女權主義巔峰的提前到來,活生生在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的全盛時期,狠狠地打進了一根「頂級層面的巾幗不讓鬚眉」的楔子。讓華夏男兒都垂頭喪氣(即不為皇位喪氣,至少還為男權旁落而沮喪)、不得不服。
武后僭位後,遷都洛陽、任用酷吏、改革科舉、首創殿試、延攬人才、知人善任、打擊門閥、發展經濟,一番對帝國偉業的上下其手和血雨腥風之後,武周皇帝冶國才能顯露無疑。又算是國家民族之幸哈,一個不輸李唐帝國的中興的武周帝國,矗立在世人面前。唐朝,真的是一個迷一樣的王朝啊!
第一迷,皇位傳承國制渙散無序,綱紀淪喪,後至者頻頻幻想突破合法的底線,但得手後對國制的破壞,並沒有讓國家實力受到大的影響,相反,王朝還屢屢中興不止。面對其情其境,太宗是悔是幸焉?
第二迷,玄武門之變是唐朝武官集團和文官集團,爭奪王朝控制權的政變。政變的成功,讓李世民榮登大寶、控制了帝國的最高權力。其麾下的武官集團隨後便掌控了王朝的進退走向。
關於玄武門之變這一段,正史或語焉不祥、或閃爍言詞、聽說太宗還以自觀國史的名義、派宰相房玄齡監史。這不駭人聽聞么,歷朝歷代,史官秉不隱惡、不溢美之陳規書史就是,哪需要這麼高端的配置去監史呢。知道宰相那一攤國事有多複雜、多啰嗦么,那有什麼功夫管監史呢。
莫非太宗對玄武門之史如骨鯁在喉,欲干預書史走向?還想收繳過往私史、起居注。幾個意思?從欲收繳起居注、開國既往史、干預書正史的手段上看。除了粉飾自己過往歷史的心思、就沒有一點點追悔之心嗎?那麼,廢黜太子、皇子之舉,應該算是唐太宗的追悔莫及嗎?
到底唐太宗李世民行玄武門之變後,晚年是不是追悔莫及還是於我甚幸,各位看客大佬們又是怎麼認為的呢?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本人的「劍雄品評文史經濟」的頭條號文章和歷史問答達人的問答,可以閱讀本人撰寫的系列古典詩詞、現代詩歌、對聯、美文、歷史等品評文章和悟空問答。原創不易【已與「維權騎?」簽約,未經授權使?本?作品的,本?授權「維權騎?」代為維護著作權權益,請自重】,期待關注,謝絕盜載。
李世民當年做為秦王時,李淵一般讓太子李建成"監國",而智勇雙全的李世民則東征西戰,並立下赫赫戰功,為大唐的一統天下功不可沒。後李世民被封為秦王,在他手下功臣的鼓惑和自己功績的膨脹下,他和太子李建成展開了激烈太子之爭。
在最初不利的局面下,李世民憑著超級智慧和膽識逢凶化吉,並最終憑藉著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並逼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遙身一變成了唐太宗。
也許正是這種不光彩的方式奪取的皇位,繼任後的李世民為國為民,勵精圖治,開拓進取,開啟了盛唐的序幕。同時,他還鍾情於長孫皇后,對她極為痴情。然而,長孫皇后病逝後,晚年的李世民開始放蕩不羈,過起了醉生夢死的生活,顯然,在他晚年對當年的玄武門變是耿耿於懷的,但在當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封建時代,李世民有過內疚有過傷感有過悲憫,但不在後悔,畢竟他如果當年不發動政變,慘死的就是他。
總之,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有過孤獨有過寂寞,最後在無限感慨和悲憫中度過餘生的。
個人認為李世民不會後悔。自古以來皇位爭奪都是腥風血雨,你死我活的鬥爭。君臣,父子,兄弟毫不例外。
李世民為大唐南征北戰,滅王世充,平定十八路反王,為大唐建立立下不世之功,手下人才濟濟,戰將如雲,謀士眾多。按功績李世民當仁不讓,理應繼承太子之位,但唐高祖李淵卻將太子之位傳給了長子李建成。只封了一個「秦王」的名號給李世民,待遇甚至不如齊王李元吉。為了兄弟和睦,天下安定,李世民選擇了隱忍。
為了讓李建成順利登基,唐高祖不斷地卸下李世民的兵權,將追隨他的瓦崗戰爭不斷從他身邊調離從而架空他。這件事不僅沒有幫助李建成,反而將他、將自己推向了無底深淵。自古中國有句老話「一朝天子一朝臣」,秦王府那些謀士大將門,紛紛諫言,在不有所行動,恐怕秦王府將蕩然無存。
深感不公平的李世民在謀臣們的攛掇下,心中的復仇之火冉冉燃起。而李建成為感受到來自秦王李世民的威脅,李元吉曾幾次建議除掉李世民,謀士魏徵,也幾次勸諫他,找機會殺掉李世民,不然必成後患,但均遭李建成拒絕。但李世民卻先下手為強,在公元627年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凌晨四點,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皇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其結果李元吉與李建成兩人均被殺害。兩個月後,李淵下達聖旨,昭告天下,將帝位傳於李世民。
踏著兄弟鮮血走上帝位的唐太宗李世民深知其皇位得之不正。所以立志好好治理天下,造福天下萬民,做一個千古一帝,好洗刷自己這一污點。在其在位的二十三年里,唐太宗將其治國之才發揮到了極致。唐太宗以史為鑒,吸取了隋朝消亡的經驗,愛民如子;而且唯才是用,科舉選拔人才,完善了人才的選拔準則;樹立諫官,虛懷納諫,魏徵便是其時諫臣的代表人物。在經濟上,減輕大眾的賦稅,勞役,兵役,重視經濟的開展以及農業的出產,從根本上提高了大眾的日子水平,藏富於民,使得盛唐呈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社會現象。對外打敗了西突厥頡利可汗,與各國交好通商。大唐包羅萬象,富麗繁榮,後世稱之為「貞觀之治」。
也許在晚年時,唐太宗想起自已兄弟時也許會有此愧疚,但他絕不會後悔。因為他無愧於千古一帝的稱號!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後悔,我覺得李世民是不會後悔的,因為政治鬥爭這種事兒,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當時他要不是先下手為強,李建成在即位後肯定會找他麻煩,好點的話是自己能離開長安再起兵馬和李建成爭奪天下,要不然就是被李建成軟禁終生,最壞的結果自然是被李建成借故搞死,這都是很正常的事兒。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這種事兒是沒得選擇了之後做出的決定,李世民這種人物後悔是不會有的。
但是對建成元吉兩兄弟的愧疚之情肯定還是有的。其實這也不需要等到晚年,即便在即位之初,李世民的所作所為也證明了他對這兩位兄弟其實沒有什麼很深的刻骨仇恨,他們矛盾的來源是因為帝位只有一個,大家都想上去,所以只能爭鋒相對,這不代表他們以前感情多麼不好。
李世民即位後,還是承認了李建成的太子帝位,也讓兩人以親王的禮儀下載就足以證明了。當然,很多人會說李世民這是在故作大度,作秀收買人心,這就看從哪方面來想了。
下面我來說一件事兒證明李世民晚年確實對當年弒兄屠帝有愧疚之感。
在李承乾被廢后,李世民想立魏王李泰,長孫無忌則建議立晉王李治。李世民明顯更喜歡李泰一點,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李治,為什麼?因為李泰太強勢,太有心機,能把李承乾逼到造反的程度,如果以後即位的是他,李承乾和李治這些兄弟都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長孫無忌的話打動了李世民,他想起了當年的宮廷喋血,於是最終選擇了李治。
這就足以證明李世民對建成元吉兄弟還是有愧疚之心的,他自己承受弒兄屠帝的心理壓力大半輩子,他不喜歡自己的兒輩還走自己的老路。
所以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已經是沒得選擇了,這種政治人物下了決心就不會後悔的,再說了,後悔這種事兒,有什麼意義么。但是對建成元吉兄弟的愧疚之情還是有的,特別是對建成。畢竟李建成大李世民十歲,小時候應該還是很照顧他的,而且兩人在起兵之初配合默契,一直都是聯手作戰。而且建成為人仁厚,李元吉就徹頭徹尾是個垃圾了,李世民對他有沒有愧疚之情還真不好說。
感謝閱讀,敬請關注!
首先要說的是,最是無情帝王家。面對最高權利的爭奪,又有多少人能夠抵住誘惑呢?不要那我們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去揣摩上層人物的思想,在政治鬥爭里理性比感性更重要。
其次,李世民爭奪位置後開創了大唐的貞觀之治,國力大幅度提升,赫赫有名的天可汗。無論是威望還是實力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樣的光環下,李世民有必要後悔嗎?如果他不殺那兄弟倆,兄弟倆會殺死他,與其死自己還不如讓別人無路可走得好。
最後,李世民晚年會後悔殺死哥哥和弟弟嗎?他最多感嘆一下,並不會後悔,即便再給他一次機會,依舊會下手!他不能讓自己背後的團隊寒心,否則不僅僅是丟自己的姓名,還會連累他身後所有支持他的人。
作為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李世民殺盡兄弟倆的子孫,無可厚非。
李世民肯定後悔過,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並非出於本心,是下面一群為了升官發財之人脅迫和慫恿,對家人下手,是個人都有惻隱之心,李世民晚年是非常孤獨和後悔的。表現如下:
1.李世民多年後追封李建成為太子,表達對哥哥李建成的愧疚之情。
2.剷除了昔日慫恿他發動政變的大多數同黨,侯君集、尉遲敬德等在凌煙閣榜上有名的人大多不得善終。以報當年他們發動玄武門之變,殘害他家人之仇。
3.晚年迷戀丹藥,六神無主,患有心理疾病,玄武門之變給他留下深深陰影,五十多歲就暴病身亡。
李世民是一位悲劇的君王,雖然在亂臣賊子的慫恿下奪得皇位,但是一生內心不得安寧,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下,愧對家人,早早離開人世。
唐朝的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同胞長兄和弟弟,登上了皇位,這確實是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給世人留下了紛紛的議論,有的贊稱,有的非議。那麼,唐太宗李世民是否有後悔之心呢?我想,作為一個驚天動地的人物,其必定有著深算遠謀的胸懷,有著與普通人不同的智能,不會有兒女常情之心,他是不會有後悔的心情,而只能是感嘆人生。玄武門之變有著一定的原因,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和其弟李元吉心胸狹小,嫉妒心強,陰謀殺害李世民所造成的後果,李世民是被迫而為之。李世民文武兼備,跟隨其父李淵爭戰南北,聰明才智,在他執政後,國強民富,建立了盛唐王朝,是可歌可泣的。從古到今,權力的鬥爭是無情的,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作為一個帝王必然懂的這個道理,只有感嘆人生,沒有後悔之情。
李世民的晚年應當是後悔過,那時候的他經歷了自己的太子李承乾和大將侯君集的叛變,想來他應該知道了自己父親李淵當時的感受,當自己的兒子揮刀砍向自己,殺死自己的其他兒子的時那種無奈與絕望。
晚年的李世民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他大興土木,不聽諫言,修改史書,早年的豐功偉績與晚年的昏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系列的舉動正是說明了他晚年時內心的脆弱。
不過即使後悔,李世民如果回到當年還是會發動玄武門之變,如果他不這樣做,也許死的人就是他自己了,如果他不這樣做,他也就不是殺伐果斷、戰功赫赫的天策上將秦王,未來的天可汗李世民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李世民的女兒晉陽公主,小名要叫「兕子」?
※一代明君唐太宗壯年死於丹藥,背後原因令人唏噓
※歷史上的李建成是怎樣一個人,他的形象是否被李世民抹黑了?
※李世民是如何一步步失去李淵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