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因「勞務費」鬧分歧,孩子做家務,該獎勵嗎?


在我家是沒有獎勵的,不想讓孩子培養成物質獎勵的習慣。孩子提過,但是我們沒有採納。因為原來想用物質促進練鋼琴,勞心勞力,反而孩子不想彈琴。現在沒有物質獎勵,一天一小時彈鋼琴。孩子只要能夠做的事,家長就不要包辦代替。不然有一天,他會怪你為他做的太多。害他不會思考,不會做事。物質獎勵終有一天會有失效的時候。朋友家孩子今天練了六個小時,這就是每周末的日常練慣用量。明天他要練八個小時。

對他的練琴並沒有物質獎勵,這是一個準備走鋼琴專業的孩子。

【一個最有耐心的親子共讀諮詢師,寫得好辛苦喔,點贊私信1可獲得微號,送你價值398的親子共讀手冊。】


圖片來自網路

對於孩子該不該做家務、做家務要不要給錢的問題,是很多家長糾結事情,我的意見就是: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員,他有義務為家裡做點他力所能及家務,不需要獎勵,但需要父母的認可和精神讚賞。我的理由如下:

(1)孩子是家庭的一個成員,從小父母有意識地讓孩子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更有利於他的成長,對其責任感和歸屬感是一種有意無意的培養。有責任感和歸屬感的人以後才更可能擁有承擔能力、家庭生活才更容易幸福。

(2),有意識地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孩子一方面可以體會到勞動的樂趣、另一方面也能逐漸體會到父母的付出,更容易加深親子之間的理解和相處,社會一直提倡所謂的感恩教育,殊不知這是最好的最有實際意義的感恩教育。

(3)孩子適當地做些家務,也是對其動手能力、勞動能力的鍛煉,在適當的體力勞動中也具有很好的學習內容,況且能為家裡做點事情,受到父母的讚賞,是很自豪的一種情感,也是一種非常純凈的家庭幸福感,這種自豪感和家庭幸福感一旦和物質金錢掛上任何關係,非常容易大打折扣或者發生變質。

(4)我們從小培養孩子的不應該是賺錢觀念,而應該是理財觀念,理財和賺錢是不同 概念,但最主要的還是孩子的品質精神為第一,理財只是一個小部分。在孩子兒時,賺錢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只需要好好成長、從品行、知識、能力上好好學習。

(5)一個孩子有很好的品行、有足夠的學識和能力、又有很好的責任感,在他成人後很自然地他能用自己的學識和能力賺到錢,賺到足以讓自己幸福生活、讓家人幸福生活的錢,如果他的天賦夠高,發達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6),如果你認為還是需要從小培養孩子賺錢的觀念,那麼最好先研究一下猶太家庭怎麼培養孩子這方面能力的,不要因為自以為是的賺錢觀念而導致孩子精神品行價值觀形成偏差,一旦形成後就很難改變,那時候後悔晚亦。看看現在那些做出極端事件的十幾歲的孩子,他們的行為哪一個不是因了父母自小不正確的引導所致。

如果你有什麼意見,歡迎發表評論共同討論!


孩子做家務,應該獎勵!

至於如何獎勵,這倒是需要父母多動腦筋,慎重考慮。因為獎勵是雙刃劍,做好了能鞏固良好的行為,做不好反倒抑制了好行為的出現。

可選擇的獎勵形式

一、「付金錢」是最容易也是最直接的。但是前提是要有一套比較規範的家務勞動付費標準。經過父母和孩子協商,把基本的家務勞動「按質按量計酬」,多勞多得、優勞優得。這種獎勵形式的好處是標準清晰、考核準確、結果透明。有助於養成孩子的「契約精神」。讓孩子學會用理性思維看待付出與回報的關係。對今後從事市場營銷、商業服務類的職業發展有幫助。

二、「送禮物」的難度高於直接給錢,因為要根據孩子的心愿準備恰當的禮物才能起到獎勵的效果。而且還不一定馬上兌現。所以用「送禮物」的方式獎勵孩子做家務,需要父母用心觀察和精心準備。好處是對孩子的觸動大、影響深刻。孩子會在多年之後「睹物思人」回憶起父母對自己的肯定和讚揚。而且孩子也會學習父母的獎勵方式,在別人給自己提供幫助之後,用禮物表達謝意。對今後妥善處理人際關係有幫助。

三、「給讚賞」是最難運用的獎勵方式。因為運用不好就成了「空頭支票」,難以產生激勵作用。但是運用得當將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給讚賞」要符合三個原則:關注細節、肯定態度、提升動機。做父母的要善於觀察,從孩子的良好行為入手進行讚賞,比如:我看到你今天擦地了,擦的很乾凈,地上一點灰塵都沒有,估計擦了至少三遍,幹得很好!還可以通過讚賞孩子的做事態度提高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信任和認同,這是每個孩子內心深處最夢寐以求的。


瀋陽一對夫妻因「勞務費」的問題產生分歧,爸爸認為這是自家的家務勞動,不應該給錢,而媽媽認為,勞動創造價值,這是培養賺錢觀念。

那麼,究竟該不該給孩子幹家務活的勞務費呢? 對於這個帶有共性的問題,當家長的見仁見智,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很難給出一個通用的標準答案。我就說說我的看法和做法。

我認為孩子做了家務,家長應該進行表揚和獎勵,但是不要給「勞務費」。道理非常簡單,如果孩子靠做家務就能得到「勞務費」,那麼,他和僱用的鐘點工有什麼區別呢?孩子會覺得他是在為父母打工掙錢,不會認為自己是這個家庭的小主人。 當然,有的父母會認為讓孩子靠做家務來換取零用錢是個好辦法,可以激發孩子的勞動熱情。可是,實行起來才發現,給錢的方法只會起到短期效果,孩子會把做家務和掙錢這兩件事掛鉤,一旦沒有了「勞務費」,他也就沒有了做家務的熱情,干起活來沒有勁頭。

另外,孩子為家裡做的事情如果可以用金錢來計算,那麼父母為孩子為家庭做的一切該用什麼「價格」來衡量呢?在我看來,一個家庭所有的成員為家裡所做的貢獻都源於濃濃的親情,所以說我不認同給孩子「勞務費」這個辦法。

(大雪過後,女兒在家門前鏟雪。)

在我家裡,孩子做的家務並不是很多,不過她們所做的,如刷碗、倒垃圾、秋天掃樹葉、冬天鏟雪等等,都是無償的義務勞動。

家庭關係是用親情來維繫的,不是金錢的交易。讓孩子做家務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生活能力,體諒父母的辛苦,明白每個成員都要為家庭做貢獻。

(頭條號「遠方老師在美國」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我完全同意用「勞務費」獎勵孩子做家務。

先聽聽我對「勞務費」的理解。

說到「勞務費」,大部分人第一反應就是「人民幣」。我個人認為「勞務費」的種類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除了人民幣、還可以是一本書,可以是一次郊遊,可以是一次親子角色互換,可以是一次自主選擇的權利等等。

你總是要給孩子買書的,作為獎勵得來的書,他一定會更珍惜的。

孩子做不做家務,你都會帶他去郊遊的,何不把郊遊作為獎勵呢?

一次親子角色互換,可以讓彼此學會換位思考,親情自然升溫,難道你會不願意嗎?

給孩子一次自主選擇的權利,讓他體驗一番當家做主的感受,同時也慢慢體會到面對選擇,就要面對選擇的後果。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過因為選擇而糾結的經歷,何不從小有意識的讓孩子勇於面對選擇呢?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淡化金錢的概念,可以提高幸福的指數。

直接給錢也是很不錯的哦。

有了錢,遇到需要錢的事情,孩子不需要徵得你的同意,完全可以自己做決定,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規劃」能力和對金錢的把控能力。你想像一下,在你生日的時候,孩子用自己掙得的勞務費,悄悄地給你買一份禮物,你會不會很感動?別家孩子的學具都要家長買,你家孩子根據自己的需要早都提前做好準備了,你會不會很自豪呢?

勞務費的種類多種多樣,適合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貌似現在很流行給孩子安排家務活,說是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性、自主性,培養艱苦耐勞的精神。我認為做家務是個可有可無的非必要性事情,同樣有很多其他的辦法可以鍛煉孩子這些能力,我並不認為做家務是個多麼有價值的事情!

吐槽歸吐槽,問題還是要回答,獎勵孩子的方式一直是個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不單單做家務,還有考試排名等等,接下來我來系統分析下什麼樣的情況給予什麼樣的獎勵。

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驅動力》作者丹尼平克在書里介紹了兩種不同的驅動力,第一種是在外部激勵刺激下的「外驅動力」,諸如獎金、掌聲、讚美都屬於這一類;第二種是由內心的價值觀、夢想和熱情所刺激的「內驅力」,諸如他人的感恩和快樂。

作者發現在企業現有的績效制度下,給的獎金越多反而工作效率越差,原因就在於外在的物質誘惑讓他們很難靜下心來思考;相反,那些物質獎勵不夠多,但卻能讓員工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的工作反而更能產出好的結果。

據此,作者給出的結論是「內驅力可以讓一個人更持久高效的完成一件事」,而內驅力來自於熱情和價值觀。因此,家長們有必要培養孩子的內驅動來讓他們取的一個更好的未來。

如何培養內驅力

內驅力的基礎是激情,它來那些孩子們自己感興趣的事。因此如果孩子是主動要求做家務,自然沒必要給予任何物質獎勵,給錢反而讓孩子從主動做家務變成功利性地做家務。此時最好的獎勵方式就是給TA個大大的擁抱;

如果孩子是被逼的,那麼顯然就不該讓孩子做這件事情,而且也應該給孩子金錢作為補償。

當然,肯定有家長會說,孩子自己的房間、自己吃的飯碗就必須讓孩子自己去處理,這是TA應盡的責任。其實這裡需要明白參與感的重要性,如果房間里所有的裝飾品、擺件都是家長幫忙張羅的,孩子沒有參與進來,那麼他們自然對這個房間沒有主人翁意識,也很難有情感,那麼他們自然沒有打掃衛生的義務。因此,這時候你要求孩子做家務也應該給孩子金錢。

總結

對於孩子感興趣主動要求去做的事情,千萬不要給予金錢這類外部獎勵;反之,對於你命令或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就必須給他們額外的物質獎勵。


你好,針對這個問題,其實很多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凡事都有兩面,不能以偏概全,以下是我針對這件事,結合自身娃育兒經驗,給予幾點自我建議。

第一、正確的認識物質鼓勵

物質鼓勵只是起輔助工具,激發孩子做家務的興趣,但是如果只依賴獎勵來做家務,會變成孩子沒有獎勵就不願意做家務,家務與獎勵是掛鉤的。而不會意識到他也要做自己分內家族,這是他的責任。

分享一個有名的實驗就能很明確反應出獎勵的局限性,美國一名老人家天天被在外面的孩子吵鬧聲困擾,因此他相處一個辦法。

他對這些小孩子說「小朋友們,你們明天繼續來玩吧,只要你們來,我就給你們一人1美元!」幾天之後,老人說 「孩子們,我不能再給你們1美元了。我只能給你們每人0.5美元了。」孩子們有些不悅,但是也接受了。又過了幾天,老人說「從明天開始,我只能給你們每人 5美分了。」孩子們說「5美分太少了,以後我們再也不來了!」

同理而言,如果依賴獎勵,孩子一旦沒有獎勵,孩子將不願做家務。

第二、在日常相處中,不要為孩子做太多,而是告訴,家務活人人有責,隨著孩子年齡變大,他有義務也有能力讓他自己承擔家務。例如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鼓勵事情本身,例如我家娃第一次幫我拿臟衣簍,我肯定他,我寶貝長大了,會做家務了,以後每天你來拿,孩子喜歡長大的感覺,習慣想成人一樣做事,有時候可以給予點獎勵,但是要在事情做完,稱為意外驚喜。這樣子獎勵更有效果。

當家庭每個人分派家務活,孩子不願意沒有做家務,不念叨不強迫,而是隔一段時間,公布每個人完成情況,這辦法適合二胎的家庭,當孩子看到別人很好,他自己在影響下,也會不好意思去完成。


謝邀,這個一時還真說不好是對是錯。

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人教的一篇課文《媽媽的賬單》。裡面的內容或許對我們探討這個問題有些啟發。

課文說的是商人的兒子小彼得,耳濡目染覺得自己有了賺錢之道,試著給自己的爸爸媽媽也發賬單,要自己的勞動報酬,他的賬單是這樣的:

相信這樣的賬單,好多家長都會會心一笑吧,有的家長或許還收到過孩子的口頭賬單,「媽媽,我這個星期的工資怎麼還不給呢?」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通過現金激勵的方式來鼓勵孩子實施某種行為,不得不說,這種方式,在短期內是非常有效的,而且不是個例。

我們家孩子回家就說,他的同學在家掙了多少錢,誰掙得最多,還「指責」我們,為什麼我做家務沒有獎勵呢?

我想,這就是金錢激勵的弊端所在吧?

有一個故事,說一群調皮的孩子,經常往一位老人的院子里丟石塊,老人怎麼大聲呵斥都不起作用,有一天,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說,我很喜歡你們往我的院子里丟石塊,這樣吧,以後你們每天都來,我不讓你們白丟,丟20次我給2塊錢。

孩子們都很高興,連著丟了幾天,老人也兌現了承諾,給了他們相應的報酬。

沒過幾天,老人「哭窮」說,我最近經濟壓力大,你們看這樣行不行,以後每天的工資改成1塊錢吧?孩子們聽了各個義憤填膺,說,你騙傻子呢,就一塊錢就想讓我們天天給你丟石塊,我們才不幹呢,於是都走了,以後再也沒有往老人的院子丟過石塊。

研究表明,金錢激勵對孩子的鼓勵常常會起反作用。當孩子的動力不再是內在的興趣,而變成了外在的刺激時,他們內心就只想獲得獎勵。一旦獎金停止或者減少,他們就失去了興趣。

所以呢,金錢激勵見效快,留下的後遺症卻也不小。

我們還是回到開頭說的那篇課文,看看小彼得的媽媽是怎麼處理這件事的。這是媽媽開的賬單:

媽媽讓彼得明白,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須用金錢來衡量,用報酬來計價的。就像我們的生活中,當上學也要拿工資,刷牙也要拿報酬,甚至給爺爺奶奶端茶倒水,捏肩捶背都要收錢的時候,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就變味了呢?

所以,我不太支持家長事事都通過付錢來鼓勵孩子,有些事情是有底限的,不給錢也得做,那是他的責任與義務。

獎勵可以作為意外驚喜,但不能看成固定支出。你們說呢?


讓孩子做家務,然後父母給錢的方式,對於教育孩子來說,是一種不可取的方法。

讓孩子做家務,重點要教育兩個方面內容:

第一:孩子的自理和自立能力。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自我獨立的能力,從小到大,逐步獨立生活,這是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所以,適當的家務也是屬於自立能力的,比如洗襪子,洗碗,掃地等等。

第二: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和感恩心。

家庭是一個整體,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為家庭做事,這也是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的時候。而且,孩子通過做一些家務,就會體會到媽媽每天做家務的不容易,才會生出感恩心。

這兩點是讓孩子跟隨大人一起做家務的主要教育目的。有一些家長想通過「利益」的刺激,讓孩子幫忙幹活,就把上述兩種目的的意義削弱了,還會形成一種「不給錢我就不做事」的心理,把孩子該承擔和培養的責任感,都統統利益化了,從長遠來看,也是非常不利的。

當然,把給孩子「零花錢」的方式,跟家庭的綜合考核結合起來,這種方式我覺得是很好的。

家長可以把對孩子的綜合表現做成一個考核表,可以包括:寫作業的積極性,做家務的情況,說話是否禮貌等幾個家長重點關注的地方,給孩子定一個標準(要認真對待就能實現,不要太高),然後孩子達到什麼程度,就給予零花錢的獎勵。


歡迎關注【兩位媽媽】,交流更多育兒話題。


關於做家務這事,我是這麼看的。試著將孩子當作一個真正的家庭成員看待,問題就很簡單了。作為一名家庭成員,是否應該適當地分擔一些力所能盡的範圍內的家務活呢?比如是不是可以疊疊自己的小襪子,收拾自己的玩具等等。這種力所能盡的家務活也要給錢,對孩子真的好嗎?

下面來一起看看斯坦福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分享她關於正確獎勵孩子的經驗。作為曾與鄧麗君齊名的香港當紅歌手,陳美齡不僅將3個孩子相繼培養進入斯坦福大學,自己也在39歲那年拿到了斯坦福教育學博士。 在育兒和自我成長方面,她實在太值得家長們學習了。

陳美齡女士總結了了10條父母不應該對孩子做的事,同時介紹了一些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和例子。其中有一條是和獎勵孩子有關的:

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

「不可以用物質來獎勵小朋友,玩具只玩了2-3個禮拜,他們就不喜歡了、丟在一邊了,不是永久的朋友。我記得有一個家長問我,她說:小朋友不喜歡洗澡,然後我想拿物質獎勵他。然後我說,女孩子,你就可以跟她說:你洗乾淨,就可以給媽媽化妝。男孩子,你就可以說:你做好,你就可以給爸爸化妝,他一定喜歡的。獎勵他要好像是一件有趣的事,是家庭可以交流的事。」

用家庭交流和有趣的事做為獎勵,可以避免孩子在物質上攀比心重和拜金主義,而是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交流和感情是比物質更重要的。還可以建立孩子對玩具長久的愛,進一步幫助孩子發展為能夠建立長久穩定的親密關係。

聰明的家長從不用金錢獎勵孩子,而是用一起做件「有趣的事」來獎勵孩子。比如說,可以獎勵孩子一次遠足露營、一家三口一起看電影、周末外出扎帳篷等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推薦閱讀:

你認為最好吃的餃子應該什麼餡兒?
有一座橋,橋上面寫著"不準行人通過"但還是很多人在上面行走,為什麼呢?
蚊子究竟依據什麼來叮人?
從什麼時候開始,你開始意識到現實有多殘酷,而這個世界你只能靠自己?

TAG:教育 | 社會 | 育兒 | 生活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