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被窮養大的女孩,長大後,為什麼還是畏畏縮縮的。大家有同感么?


我自己的一個觀點:自卑、不敢花錢與其說與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方式有關,不如說與生長環境、父母的性格、生活和為人處世的方式相關。

孩子的成長,主要取決於:1.先天性格,這點主要源於生物性遺傳;2.後天環境,即生長和受教育環境。

身邊有一個真實的案例,我覺得可以配合問題中的個案來解讀。一個農村親戚,想要男孩,結果連生4個女孩,不得已把其中1個女孩送人。如今這4個女孩都已長大成人,因為送出去的女孩後來一直跟親戚有聯絡,所以得以一窺遺傳與後天環境對孩子差異性的影響。

送出去的那個女孩,是被送給了當地縣城裡的一個家庭撫養。從小孩子萬千寵愛集於一身,可以說錦衣玉食,屬於典型的富養。而留在親戚家3個女孩子則屬於典型的窮養和放養模式:姊妹們之間的衣服經常換著穿,姊妹們沒有玩具和零食,農忙時節還需要去地里幫父母勞動等。5歲以後送養女孩幾乎年年都要到親戚家拜年,跟親戚家的幾個窮養的女孩子站在一起對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區別。

那麼,成年後,一母同胞的幾個孩子不同的生長軌跡又給他們留下了什麼樣的人生印跡呢?

送出去的那個女孩,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小美女。雖然從小生活條件優裕,但長大後感覺性格稍顯內向,不夠合群,在待人接物花錢等方面,明顯感覺不夠大氣。而留在家裡窮養的女孩,卻幾乎無一例外地成了大大咧咧、大手大腳、極開朗極活潑和自信的女孩子,而且,這些女孩子的花錢和掙錢、與人分享的能力似乎成了正向對應關係,我們常說能花錢才能想著去掙錢,由於花錢大手大腳,所以她們想辦法掙錢的能力也超越了同齡人。

為何如此?我覺得源自生長環境,父母性格、生活和為人處世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送養出去的女孩,雖然萬千寵愛集於一身,典型富養,但這種富養只是單純物質意義上的滿足。而精神層面的「給養「,比如為人處世、生活方式和習慣、生活態度和生存哲學,更多是來自於父母耳濡目染式的熏陶教育。也正是在後一個層面,送養女孩和留養女孩長大後的人生出現了「分叉」。

其實我家的故事也是一個例證。出身農村,典型窮養,家裡4個兄弟姊妹。但長大後都屬於性格外向,大大咧咧,在花錢上大手大腳、絕不吝嗇的人。而這種性格,與其說來自富養,不如說來自父母的性格遺傳和後天熏陶更靠譜。

現在人們把「富養」、「窮養」過於「狹隘化」、「物質化」理解了,其實,孩子成長過程中,比起物質層面的「富養」,精神層面的富養才是具有真正決定意義的,而後者則來自父母身體力行的和「榜樣」和「示範」:比如豁達、陽光、自信、開朗、積極向上、享受當下等。一個眼界、做人格局太小的暴發戶很難培養出大格局的孩子,但與此相對的落魄貴族卻可以。

最後有感於現在的種種「育兒寶典」、「教育寶典」等說一句: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教育所以也應該千差萬別,適合別人家的不一定適合你的孩子。像這種「窮養男、富養女」等大都是以偏概全,惰性教育思維的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應該是觀察孩子的天性順勢而為,而不是拿著別人家的教科書來邯鄲學步、亦步亦趨地模仿。


我就是窮養的,最大的感受是,窮怕了,也窮習慣了。

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高二的時候,夏天,父母離異,不知道是出於補償還是什麼心理,母親帶我去買了很多新裙子,那是我在小學四年級之後,第一次穿裙子。

買裙子的時候,母親感慨,她年輕的時候生女兒,就是想能夠有個洋娃娃能夠打扮,天天給她穿好看的衣服。而我就像個男孩子,從來不愛穿裙子。

excuse me?

媽你知道小學四年級那條裙子我大夏天捨不得換連著穿了兩天被同學追問是不是有兩條一模一樣的裙子時候的心情嗎?

誰說我不喜歡穿裙子了?

我也得有裙子才能穿啊!

我跟母親說起的時候,母親輕描淡的說:「你也沒說過你要啊……」

你也沒說你要啊……

因為我不知道原來還可以要啊。

我從來就不知道,原來我是可以提出要求的。

所以我從來不跟母親說我想買衣服,一條闊腿的黑色褲子春夏秋冬穿了幾年,每年最盼望過年的時候,因為會有親戚送我新的衣服。

我舊衣服,難看的衣服穿習慣了,甚至不敢穿好看的衣服。我怕別人用不一樣的眼光注視我,我習慣了縮在自己像烏龜殼一樣的衣服裡面,掩飾自己。

我對美的衣服沒有了嚮往,甚至一度不知道如何搭配才會好看,對衣服的追求只有蔽體,溫暖兩個要求。

直到高三畢業,女伴拖著我去逛街,把我推進了衣服的試衣間。

「管你覺得好不好看,試了才知道。」

我才知道,啊,原來我也能夠穿好看的衣服,而且穿起來還不賴。

因為被窮養,所以活的小心翼翼,從來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價值,也無法定位自己的位置,做所有的事情,都不在乎回報,因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能夠得到什麼,自己值得得到什麼,不會與人討價還價,不知道在確定自己價值的時候,所以乾脆什麼都不提出,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價值,其實就是在一次兩次的討價還價之中出來的,越退步,越退讓,就越讓人看不到價值。

我去景點,從來是啪啪啪拍照,不拍就好像門票錢白出了,昂貴的紀念品永遠是回頭上網買,但是上網就忘了,看著同行的夥伴買了很漂亮的東西,心裡羨慕,又覺得太浪費錢。

看見新奇有趣的東西,我很少再感興趣了,只要提到要花錢,我就什麼都不想去做了。

室友覺得我花錢很大方,想要什麼就買,從來不會像他們一樣糾結。

很簡單,因為我窮習慣了,買的東西都是能夠讓我利益最大化的,囤一箱紙,分開買可能需要更多的錢,看似一時花的多,但是平攤下來反而省了錢。

我窮習慣了,所以再浪費也浪費不到哪裡去。不過可能因為窮養成的唯一優點是,我習慣了沒有錢的日子,雖然永遠都在努力攢錢,願意做辛苦的工作掙錢,但是不容易被財帛之物打動。

我體驗過沒錢的壞處,所以我渴望金錢,但我沒有感受過有錢的好處,所以對金錢沒有慾望。

我意識到錢是個好東西的時候,我三觀已經成型,知道自己掙的錢才是自己的,所以不會為了錢而出賣自己。

在此,希望每一個女孩,不管窮養還是富養長大,都能夠被溫柔以待。


窮養和富養正好是我和鄰居姐姐的寫照。我就是那個窮養的,人家是富養的,前提條件是我們兩家的父母是收入差不多的。

先說說我這窮養長大的,父母就是那種明明有錢,卻從小給你製造出來一種,咱家窮的感覺。讓我從小就養成了不舍的花錢的習慣,想幹個什麼也總是想著,父母那麼不舍的花錢,我快算了吧,比如考駕照,同齡人都考了只有我想著,報名那麼貴,考下來也不一定自己敢開,再說了,首先父母就認為沒必要花那個錢,所以就到現在歲數越大,越不想考了,只能出門擠公交。特別羨慕敢自己開車的女的。

再說說鄰居姐姐,人家的父母就完全不一樣了從小都是想要什麼就買什麼,能花錢乾的事絕不動手,剛流行手機的時候,人家已經用三千多的了,我就最多買個一千的,而且用到大學畢業,自己掙錢才換了一部兩千的摩托羅拉。

就因為他們家的花錢是大手大腳的,雖然從小跟他家兒子一起長大,人家也看中我能吃苦耐勞,想讓我嫁到他們家,可我卻最大的擔憂就是,在一起後,消費觀完全不一樣,肯定合不來就沒同意。

結果現在都成家了鄰居姐姐嫁了一個窮老公,結婚的時候,沒房,就給了十萬塊錢,人家就憑著從小大手大腳花錢養成的氣魄,自己開了一所幼兒園,現在已經年薪二三十萬了,什麼都有了。

而我,同樣嫁了一個窮老公,月薪只有三千養活自己都不夠,我卻沒有創業的氣魄只能給人打工,一個月剛夠養活自己和孩子。

所以我一直覺得,我跟人家的差距,就是來源於,窮養和富養的差距。


看了很多次這個命題了,感觸很深,確不知該如何描述。

很小的時候(90年左右),父母是鄉鎮國企,那時候天天公主裙,公主鞋,零食一堆,大魚大肉的。可到了小學,父母都下崗,經濟危機,那時一個胡蘿蔔永遠只切絲,不能切成片,偶爾買了骨頭,永遠是今天只能喝湯,明晚才能吃肉!鞋子一個學期只買一雙,兩塊錢左右吧,穿爛了,回來自己用煤氣爐燒紅鐵絲來補,再爛再繼續補,貌似那時班上鞋子補丁最多就是我吧!快過年了媽媽就給了二十塊去買衣服鞋子,,呵呵,也算蠻窮的拉吧!六年級,還經常撿我媽年輕時候的衣服穿去學校呢,現在想起來,居然沒有同學笑話我真是個奇蹟!

總結了一下:1.本人努力學習,成績一直處於上游,2.樂觀向上,不卑不亢,媽媽總說,比我們富有的大把多,比我們窮的也大把,沒有必要人前低頭,3.性格開朗,班上的各類同學總能打成一片,

但是到了現在,慢慢能體會到窮養和富養的差距!

首先說外形氣質吧,人家生來就不用煮飯拖地洗碗洗衣,怎的不是纖纖玉手呢?得空就去練練瑜伽舞蹈什麼的,怎的不是舉止端莊呢?平常活動就是喝茶,逛街,旅遊,怎的不氣質優雅呢?這是生來環境賦予她們的,怎的不叫人羨慕呢?

而窮養的女生,哪怕你一樣自信美麗,可是那份從容,那份淡然,你是學習不來的!例如買衣服,這件和那件,到底選哪件好呢?當你還在心裡計較著時,富養的女生是,老闆,兩件都要了!

當我難過自己沒有鞋時,卻發現了有人沒有腳?人生,開心充實的活好當下才是最重要!管它富養窮養呢!


??女孩富養窮養都是偽命題,因為都有個度,超過了那個度,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有個朋友的女兒就是富養出來的,爸爸在醫院工作,母親在政府部門工作,孩子從小就養尊處優,五穀不分四體不勤,吃的好,穿的是名牌,上學有保姆接送,上高中本來都在學校吃飯,父母天天送飯到學校。結果出了問題,上大學和同學搞不好關係,對宿舍室友吆三喝四,不掃地,不值日,在宿舍練歌,從不關注室友看法,室友忍無可忍,把她的東西扔到門外,弄壞她的電子琴,她自己也天天心情不好,最後抑鬱症休學。富養的是物質,性格不能富養,要注意公益心,勤勞,集體協作,忍讓,不是飛揚跋扈唯我獨尊,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是單靠物質,要是單靠物質,豬應該是最好的結果,過度富養的女孩好比溫室的花朵,走到陽光下,會不堪風雨,無法生存。當然物質過度窮養也是不對的,還有一對同事,家裡經商,其實很有錢,母親是一個對孩子嚴格要求的人,女兒每一分錢都有詢問花到哪兒了,女兒上中學一分錢不給,說是在家吃飯,衣服都是家裡買的,結果女兒經常問親戚騙錢,親戚都不好意思說。後來偷同學的錢被發現,學校通知父母去學校面談,才發現她們是經濟條件非常富裕的家庭,但母親說一分錢都不給女兒時候,老師也驚訝了,女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特殊的需求,不可能完全按照父母買的商品照單全收。有自己的特別需求,對金錢有渴望支配權。所以,富養窮養都不能過度,要給滿足女孩子必要的物質要求,還要給女孩一定的零花錢,滿足個性化要求,但不是攀比,一身名牌,窮奢極欲,性格上要自強自立,學會集體協作,寬容忍讓,尊重別人,這樣才是富養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先說為什麼會自卑。這似乎是貧窮人家的通病,因為在生長過程中,見識了太多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潛意識裡會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在面對一件事情時,第一反應就是自己做不好,這種不自信導致了自卑。

我小的時候長得不漂亮,家裡也不是特別有錢,最讓我鬱悶的是,和我一起長大的表妹和表姐,要麼比我漂亮,要麼比我有錢。當她們穿漂亮衣服,買好吃的零食時,我只能看著。印象很深的一次,我小姨家表妹過12歲生日,小姨宴請了很多親戚,給她買了一個非常漂亮的蛋糕,親戚朋友也送了很多禮物,甚至還請了攝像師傅,在她生日那天全程錄像。我從小和表妹一起長大,但同樣是12歲,我只有一個小小的蛋糕,以及一盤我愛吃的辣椒炒肉絲。我感覺非常委屈,跟媽媽說這件事,說著說著就哭了。媽媽安慰我時,我感覺她也很無奈,很傷心,我想在她心裡也會有小小的自卑吧。她怎麼安慰我的,大概忘了,只記得當時委屈的心情和媽媽的一句話,她說,咱們沒錢,不和別人比。

我記住了這句話,所以很多時候覺得別人有一樣東西,而我沒有的時候,就告訴自己,咱們沒錢,不跟別人比,潛意識裡還有一句話,我比不上別人。這只是生活里的一件小事,卻足以說明窮人為什麼會自卑。因為很多時候你想要的都得不到,慢慢的就會給自己心理暗示,我不如別人,所以我得不到。

從小很羨慕那些長得漂亮又有錢的人,她們似乎是上帝的寵兒,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她們的解決方式都比我容易。她們也更活潑,因為沒有遭受生活太多的磨難,她們似乎看起來更聰明,因為更敢於表達自己。所以她們越來越自信。

自信是需要底氣的,否則就是自負。金錢,聰明和美貌都是一個人的底氣,窮人就沒有這種底氣,所以要麼自卑,要麼自負。

再來說說為什麼不捨得花錢。很多人總結說是因為小時候的生活習慣一直延續知今。我想這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是潛意識裡覺得自己窮,自己也確實很窮。

除去像劉強東這樣從底層走出去的人,大部分父母沒錢的,自己也不會多有錢。

現在這個社會,年薪百萬的都在苟延殘喘的活著,被房貸車貸以及養孩子這些問題壓的喘不過氣。又有幾個人能真正說自己有錢?而且窮人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危機意識非常強,越是有錢人越是有危機意識,因為窮怕了,總覺得自己應該存更多錢,看著銀行卡里的錢與日俱增比買什麼都滿足。

我媽就是一個例子,我家現在應該算中產了,我媽還是覺得賺錢是她最開心的事,現在才50歲左右,買衣服時要買60歲還能穿的材質和花樣,吃個牛肉都會心疼,蝦更是過年才能吃到的東西。

有一句話說,像瑪莎拉蒂那樣的車,如果出生的時候買不起,這輩子就買不起了。

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有些人就住在羅馬。

富人比窮人擁有更多更好的社會資源,明星孩子的一件衣服夠我們買一年,有錢人家的孩子7歲就能熟練說英語,她們一出生接觸的人和事是需要我們以及我們的孩子共同努力都未必能達到的高度。跟她們相比,我們能不自卑嗎?

所以我們更要努力,自己當不了富二代,至少能給孩子們積累一定的財富,讓她們不輸在起跑線上。不要總拿她們和別人比,讓她們幼小的心裡埋下自卑的種子。


朋友的自述,一段不堪回首的陳年往事,絕對真事,我指天發誓。我把它寫出來,想聽聽大家的看法,看看網友們精彩的評論,有木有和她同病相憐的?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是天涯淪落人。

看了這麼多回答 ,我想起我的童年,潸然淚下,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母親。母親這一輩子太不容易了。

在我一歲那年,我的親身父親拋棄了我們母女,全然不顧牙牙學語、扶著床頭學走路的我、還有尚未出生的五個月的妹妹。父親的心早已被另一個妖艷的女同事迷惑了,他打算和她結婚。母親只是個農村婦女,沒有文化、沒有收入,有的只是勤勞、對丈夫唯命是從的愚忠,更不會撒嬌賣萌、風情萬種。父親為了達到離婚多目的,不惜欺騙母親說這是假離婚,不久就復婚。他的父親(我爺爺)逼他離婚,這是緩兵之計。老實的母親信以為真。直到有一天,我的舅舅看見了父親寫給情人的信後恍然大悟。

法院把我判給了父親。母親舍不下幼小的我、加之父親打算再婚,我顯然成了他的累贅,我就跟母親在一起了。

我們母女被父親趕出了家門。母親身無分文,父親拒絕給母親我的撫養費。母親挺著大肚子,站在黃河邊,一手拉著我的小手,一手擦著眼頰是的淚水,思緒萬千:回娘家去吧,可是怎麼面對弟媳婦的冷言冷語、摔盆子打碗?還有我這個小累贅,未出世的妹妹呢?生在娘家嗎?按照我們這裡的風俗出嫁的姑娘不可以把孩子生在娘家,否則不吉利。嫁人 ,可現在誰又會娶她呢?母親慢慢走進黃河的懸崖邊,打算了此殘生,被跟蹤的舅舅一把拉住。

經過別人介紹,母親無奈嫁給了大她二十歲的後父。後父是個有文化的人,在公社裡當幹部。我們娘倆的生活穩定下來。後來妹妹出生了,後父視如己出,關懷備至。對我就顯得冷淡一些。無論如何,我感謝我的繼父,他把我養大了,養活了我們一家人。他已經過世二十年了,我心中無休無止的哀傷無法淡去。春節我會去看看他 ,給他掃墓,給他寫一封長長的信,談談心裡話。

母親心中始終有個願望,我們要好好活下去,要給自己掙一口氣。所以我們從小艱苦樸素,吃苦耐勞,沒有什麼不好的嗜好。

一次一件小事,我和母親吵了起來,母親說了一句話我傷感了好幾天。母親說「早知道你這樣,還不如把你扔在劉家(親生父親家)。我們母女相依為命的這樣過你還不滿意」。相依為命!是啊,這個意味深長的四個字,讓我想起母親站在黃河邊的傷心欲絕的身影,想起了母親因為日夜操勞疲憊的臉,想起了皴裂的像樹皮的雙手,我泣不成聲。

現在我的生父老了。他曾經讓他的哥哥(我的大大)來我家認我們姐妹,傳話說他還有我們兩個姑娘,想我們。我想是他老了,很多事情看開了,是想如果那天卧床不起了讓我們去看看他,伺候他吧。

我怎麼能認他?當年他將我們掃地出門時何等絕情!何曾盡過父親的職責,養育過我們!哪怕是一天!從來不曾抱抱幼年的我!哪怕是一次!就算今天他站在我面前,我都不會認出他。

網友們告訴我,我這樣做對嗎?我該如何是好?


我覺得我應該是窮養一類的吧!但是現在想來吃苦並不算什麼了。

從小到大不太敢亂花錢,上高中的一個月生活費200(06-09年)我不太清楚我這個生活費是多還是少,總之,每年我還能將生活費攢下來,年底再還給父母,因為我知道每一張鈔票對他們來說都是無比的重要。

09年之後上大學生活費有所增加,我記得很清楚,第一年每個月生活費是三百,後來不夠花了,我要了四百,父母為此很是生氣,說怎麼生活費增加了,是不是談戀愛之類的…實際上對於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來說,美麗的衣服,漂亮的外表,比吃飯更重要。

再後來大二之後就想著掙錢了,出去做兼職,打工掙學費,暑假二個月掙了幾千塊,雖然沒掙夠學費,但是也為父母減輕了不少負擔。

大學那幾年老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家裡窮,哥哥結婚花了很多錢,欠人家很多錢,所以即便我是學生,年底的時候我還是會將身上的所有錢都交給老媽。讓她還債。

畢業這幾年,雖然家裡早已還清債務,但還是秉承了老媽說的節約理念,花錢也盡量剋制。雖然工資只有八千多,但是一年也能存下六七萬,平均一個月給老媽一千零花錢。

老媽很滿意現狀,但還是會教導我要存錢、不要亂花錢。

我想將來我有女兒了,我也會教導她什麼該花,什麼不該花,但是一定不要為了錢出賣了自己。


很典型,我就是。

小時候一整個大家族裡都對家中的長子(也就是我哥哥)寵愛有加,而對我,因為覺得是個女孩子,就視而不見。尤其是我的爸媽,重男輕女特別嚴重,他們知道哥哥喜歡吃橘子,就天天都買橘子,哥哥愛吃雞蛋就每餐都有雞蛋,無論哥哥喜歡什麼,都會被大大地滿足。

而我一直生活在哥哥的巨大光環後面,沒有人看得到我,也沒有人問過我需要什麼,喜歡什麼。他們把哥哥不要的舊書包給我用,把哥哥不喜歡的菜給我吃,哥哥欺負我的時候,他們也要我一直忍讓著他。

同樣是一個家庭,哥哥就像是光芒萬丈的王子,而我還不如一隻小土狗。

也算是被迫從小就認為自己不值得吧,不值得被尊重,不值得被看到,不值得擁有任何但凡有一點價值的東西。

長大後,心裡一直有個信念,要獨立,經濟獨立,生活獨立,思想獨立,那些小時候想要又得不到的,憑本事自己給自己!

所以在剛獨立的時期,會很容易因為「補償心理」而買很多東西給自己,不管是合適還不合適的,只要喜歡,就毫不猶豫地買下,就像是證明給某些人看,你看,你們不給我的,我照樣有能力得到!

但是,跟同齡姑娘細嫩白皙的雙手相比、和很多大家閨秀和富家小公舉同時在正式場合中、在富麗堂皇的大廳和商場、在面對售貨員小姐從頭大量到腳的目光中、在和男同事爭取獎勵時......很多很多時候,都會覺得自卑、覺得很惶恐、渾身不自在,不敢對比、不敢公平競爭,不敢反駁別人,有不公平的待遇也不敢據理力爭。

同時,也不太喜歡回家,因為無論我掙多少錢,無論我工作上有多大的成就,在家人眼裡都不如哥哥單位發了一點節日小禮品強,因為他們根本不在乎我。

但現在,因為種種原因,靠不住哥哥了,他們又開始頻繁跟我說要我給他們養老,氣勢強硬、咄咄逼人。

我時常想到初中時候的一個同學,她跟我恰恰相反,她的每一個要求都能被很好地滿足,有很多興趣愛好,待人處事落落大方,人緣特別好,說話很有分寸,也很有禮貌,一舉一動都顯示出特別好的修養,還經常帶很多小禮物跟大家分享,也常常邀請同學到自己家裡玩,她的家人每次都會很大方很熱情地招待我們。

那時候我很羨慕她,覺得她就是最美好的公主。

她很喜歡找我玩,去哪裡都喜歡帶上我一起,但是大多數時候,我不敢主動去找她玩,我怕她拒絕,畢竟像我這樣自卑的醜小鴨,怎麼配擁有她這麼好的朋友呢?她人緣那麼好,怎麼可能我邀請她她就有空接受呢?

後來,我們漸行漸遠,但她在我心裡還是那顆閃亮的太陽一樣的女孩,希望她一直光芒萬丈。

被窮養的女孩,在被男生追求的時候,會不敢收貴重的禮物,哪怕只是一隻幾百塊的口紅,我都會想著要買個什麼禮物還回去,因為沒有收過像樣的禮物,所以內心很不安。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被窮養的緣故,省錢也成了習慣,不會大手大腳地花錢,所以,追自己的男生都比較窮!他們就是看中我「經濟實惠會過日子」才追我的。一旦某天我想要買個化妝品打扮一下,這些追求者就會認為我敗家!不實在!愛花錢!一旦跟別的女生對比,他們就會罵你虛榮!庸俗!

但是從來沒有哪個男生會認為公主虛榮、敗家,因為公主就是公主,就應該一直過著優渥的生活,就應該從小富足到老,到老了也應該華麗優雅。

所以,被窮養的女孩子,如果不從內心慢慢改變,如果長大了獨立了還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更好的,並且努力增長自己的能力、持續讓自己生活地更好,那麼,基本上一生就這樣了:小時候得不到想要的,長大了也無法擁有更好的,找了個跟自己一樣窮的人結婚,甚至婚禮都是簡陋的,婚後迅速變成了黃臉婆,家庭依然沒有多少改善。

如果有子女,你願意富養他們嗎?但是如果家庭條件不好,拿什麼富養他們?

最關鍵的是,經濟上窮了一輩子,精神生活呢?也甘心一直受委屈嗎?


肯定是會這樣的,當一個人什麼都沒有,父母又連基本的物質條件都給不了,她的內心一定會很無助的。假如一個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最慘的是連錢都沒有,周圍又都是陌生人,她真的是無辦法生活的。而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外出來到陌生的地方,除非你從來不出門。就例如我高中去寄宿,一個人來到陌生的環境,假如不是有認識的同學,我都不知道怎麼辦?記得有一次,放學自己把錢花完了,一個人從中午12點鐘,一直走到回家,當時已經是下午5點半,當時,自己中間連水都沒得喝,你說,窮養對於未成年的孩子,內心壓力有多大。之前看了TED演講,裡面的教授說了,家庭條件對於孩子將來是窮人還是富人有著深遠影響,但是,並不是所有窮人的孩子長大都是窮人,但是,家庭條件至少佔了一半,所以,我覺得,不能窮養孩子。


推薦閱讀:

香蜜女孩楊紫都躲不過爛臉命運?關鍵是沒做對這一步!
這些美到心醉的葡萄酒名,是哪種性格的女孩兒?(上)
有一個喜歡的女孩子,向她表白過了,沒拒絕也沒同意,但她說過也喜歡我,可是她現在還有男朋友,我該咋辦?
什麼樣的家庭女孩子會什麼都會?
那些又野又浪的女孩,為什麼活得比你好。

TAG:女孩 | 文化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