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起源是對財產的保護,那為什麼中國男人一定要結婚嗎?
1?從眾心理
大家都結了,不管怎樣,我也得去結一個
2、輿論壓力
在中國到了三十大幾你不結婚試試?七大姑八大姨煩死你,更不要說那些生理+心理有病的異樣眼光了
3、傳宗接代
你不結婚怎麼生娃?不生娃,到老了怎麼辦?類似這樣的話,我們國人聽起來那是相當的耳熟能詳
4、生理需求
雖然無煙工業和網路約(yue)炮(pao)日漸發達,但唾手可得、安全衛生、合理合法的XXOO對象,還是需要來一個滴
5、心理需求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人滿足了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後,就會有愛與歸屬的需求,希望有個可以傾訴分享相互關懷的對象,算是人類跟其他哺乳類動物的一大區別吧
6、合作經營
婚姻是降低生活成本,實現效用最大化的一種經濟組合形式,畢竟合租比整租便宜,大鍋菜比小炒更物美價廉
你這個問題太有趣了。婚姻制度伴隨私有制產生,父系社會以法律來劃分遠近親疏,而非靠血緣。婚姻制度歸根結底還是法律關係,藉此明確自己的繼承人,財產和地位可以傳給子孫,而非其他人。現代社會中,沒有人強迫結婚,但是婚姻制度本質沒有變。當然,婚姻制度的功能不僅僅是財產繼承,還有男女間生活輔助,扶養後代,綿延人類的後代,等多方面作用。雖然現在上述作用弱化,但是對於人類這個物種的未來,還是有關鍵作用的。
婚姻的起源並非財產保護,而是而增加族群人口。以下是我在新浪寫的博客,解釋了婚姻制度為何產生以及東西方異同。看懂了,有關中國婚戀的大部分問題就都清楚了。
曾經帥呆過婚姻簡史——兼回答「為什麼多數中國男人拒絕孩子隨女姓」等問題2017-09-12 20:00104今天 在《 今日 頭條》上看到一個提問:「既然男人說男女平等,為什麼生小孩卻不讓跟女方姓?」在男女都為自己爭取權利而在網路空間激辯的 今天 ,類似問題司空見慣。更有人編出網路段子:「你家又沒有皇位等著繼承,為啥孩子不能隨女姓?」其實女人對平權的要求可以理解,但要有理有據,不能靠編段子啊。話說中國幾千年歷史,幾家有皇位繼承?又有幾家孩子因此隨女姓了?提這個問題的女人,需要了解一下婚姻的起源了。首先必須明確一個問題:人類為什麼要建立婚姻制度?以前我反問一位女粉的時候,對方回答:「為了保護婦女權益」,不禁讓我啞然失笑,女人思考問題竟能如此感性。在她們看來,中國幾千年封建歷史是「迫害婦女」的,但之前原始社會與奴隸社會交接的歷史上「統治階級」竟然要比之後的封建社會進步、文明。實際上任何制度、法律、道德教條的建立都是基於掌握話語權的統治階級的需要,「保護婦女權益」一說太雷人。原始時代,人類和野生動物的生活狀態一樣,生活基本意味著:1、覓食,2、繁衍,3、撫養孩子。原始社會的人都是自由人,就是說社會沒有法律,比現在標榜自由的美國還自由。自由可不全是優點,也意味著風險。老哥一個,辛苦覓食,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某天你辛辛苦苦打了一隻鹿,準備抗回家作為半個月的口糧。但路上出現了三位原始人,同樣手拿長矛,告訴你要麼留下戰利品,要麼連命一同留下,你怎麼辦?一些人的風險也是另一些人的機遇,率先聯合組團的人可以憑群體優勢不勞而獲。為了生存,人類不得不組成氏族部落,先行者就是部落首領,即「統治階級」。不同的部落間會發生戰爭以爭奪水草肥美、獵物眾多的領地,誰先佔有就獲得了生存優勢。在體質、智力和科技水平沒有代差的情況下,勝敗主要取決於人口數量,所謂「師眾者勝」。這時管理者就要操心了:怎樣增加人口呢?於是,婚姻的雛形在首領的頭腦中誕生了。這就涉及原始繁衍和撫養形式問題,彼時人類和大多哺乳動物一樣,男人在性成熟後送禮物向女人示好完成交配,但只管播種不負責培育,撫養孩子是女人的事,所以多數孩子只知母親卻不認識父親,孩子成年後在爭鬥中父子相殘也是正常的。這個前提下,母親既要撫養又要覓食,但試圖不勞而獲的人是沒有保護婦女兒童概念的,因此嬰兒死亡率高、出生率低。婚姻制度則強制男人為自己造出的孩子負責,承擔撫養義務。如此,女人在家專心帶娃,而重體力、高風險的任務交給男人,嬰兒出生率提高,死亡率降低。十幾年後,本族人丁興旺,在同其他族群的競爭中獲得優勢。任何制度的廢立都是領袖審時度勢的產物,也必然產生獲益者和受害者。設立婚姻制度的初衷是增加族群人口,而育齡婦女無疑是獲益者,原本只管播種的男人無疑成了受害者,要為一時發泄付出自由的代價。獲益者的支持和受害者的反對是改革的必然產物,領導者也必須懂得恩威並施的管理之道,除使用強制力外,給受害者以慰藉也是維護內部和諧的必要措施。反正拒絕撫養的男人今後會被女人排斥,那麼補償只需象徵性的:施行父系血緣制度,孩子要隨父姓。你可以理解為補償,但何嘗不是綁架?從此孩子的生死榮辱都和父親家族的名譽密切相關。至此,被世界上幾乎所有不同文明認同的婚姻制度誕生了。綜上,可知隨父姓對男人的意義,這可不是男人占的便宜,而是綁架男人的措施。如果女人要求隨母姓,你知道這對你自己還意味著什麼嗎?代價是你樂意接受的嗎?男人參與撫養,孩子隨父姓,是幾乎所有文明婚姻的基本形式。在此之外,不同民族的家庭婚姻文化有很大差異。以下分析一下中國特色和東西方差異。首先,中國在很長的封建時代,為什麼要用各種規矩,例如「三從四德」之類「迫害」婦女呢?難道統治者不生女兒不成?實際上要說迫害,男人受的「迫害」並不比女人少。中國幾千年的氏族戰爭和兼并造就了一個幅員遼闊的大一統帝國,遠非古埃及、印度、巴比倫可比。以西漢為例,最高政令要從長安傳達至各省,幾十名使者要穿越崇山峻岭、驚濤駭浪,即使能平安到達,全部傳達完畢也在數月之後了。為維護政體統一,只能讓人民安定些、順從些,十個人十個想法的討論、表決就免了。手段除了編神話,如皇帝是真龍天子、安份守己的放牛郎能娶上王母娘娘的女兒外,還有讓男人把女人、孩子和田地一併視為需要守衛的私產,「民有恆產,始有恆心」,一群被固定在出生土地並必須為家庭負責的男人肯定比自由奔放的流民更利於統治。「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把後面四個字去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養不教,父之過」……一系列男性公民守則將男人畫地為牢。不要羨慕歐洲男人的野性、奔放,那是因為他們的統治者沒有能力大一統,也就沒有嚴厲束縛他們的需要。那麼問題來了,男人樂意被束縛嗎?難道就中國男人不懂反抗?當然有反抗的,但零散的反抗很容易被鎮壓,因此有「槍打出頭鳥」一說。但男人的問題還是要有所答覆的,男人關心的是:你把老婆、孩子、土地說成家族使命交給我負責,可造一個孩子從進到出分分鐘的事,如何保證父系血統的純正呢?茲事體大,能否消除男人這個顧慮決定了政體穩定。你皇帝還知道招收太監呢,男屌絲的權益如何保障?於是,「三從四德」之類約束女人言行的規則產生了。這也解釋了幾個常見疑問,一是為什麼中國文化更重視女性貞操?——因為男女縱慾的後果不同。和男人的區別是,女人出軌可能造成男人家族辛苦養大別人的孩子,而男人出軌最多在外面有私生子,幾乎沒有可能讓女人相信是自己生的孩子而撫養。第二個問題是男家為什麼給女家彩禮,又是否合理?——彩禮的傳統意義是,女家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卻要給男家承擔傳宗接代的責任,難道不該給補償?如果你要強調男女平等,女人擁有獨立人格,生孩子是為自己的話,顯然就沒有索要彩禮的理由了。但人性總有按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選擇規則的偏好,這裡就是男人痛恨的「索要彩禮時不談平等」。當然男人也有這種傾向,只是表現形式是「做家務時才強調女主內,而不是在女人掙錢的時候」。其實女人之所以能夠理直氣壯地索要彩禮,根本原因是「子隨父姓」制度根深蒂固,將婚姻本意的「男人協助女人撫養孩子」變成「女人為男家傳宗接代」了。第三個問題是現在很多女人認為如果婚後生活質量不如婚前還不如不結婚,那麼婚姻對女人有什麼意義?——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基因傳承下去的話,即有自己的孩子,那麼婚姻的最重要意義就是找一個儘可能理想的男人和你分擔撫養成本。第四個問題是為什麼很多人說西方男人娶女人並不像中國男人那樣排斥她之前和其他男人生的孩子?——西方人生而自由,只為自己負責,愛或不愛某個女人都是自己的事,孩子養到十八便不必有太多聯繫了。不像中國男人,養老婆(主要為不讓她出門)和給兒子置辦房產娶媳婦都是對家族負責,他實在沒有多餘的精力和愛好養別人的孩子。第五個問題是為什麼據說很多西方女人羨慕中國男人重視家庭?——有多少人羨慕我不知道,但那是幾千年前強加給他的人生使命好嗎?第六個問題,據說有一位知華的德國人說「中國人並非沒有信仰,他們只是不信上帝之類的「神」,而是信仰他的祖宗」,是這樣嗎?——說到點子上了,父系血緣的傳承是中國集體主義和家國文化的紐帶,少數人隨母姓沒太大影響,如果多數人這麼做,假如能夠的話,中國大概就不是中國了。
現在是法治的國家,沒有任何一個法律要求男人一定要結婚,女人也同理。這只是中華千年的習俗,所謂男人就要成家立業。
在當今社會,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婚姻的自由,不過做為一個成年男人在做好決定前,把後面可能會發生的事情都想好,將來不要後悔。
推薦閱讀:
※為什麼處在不幸福婚姻中的女人大多數忍著不去離婚?
※老公是個本性善良的人,但性格偏激,已經多次家暴且不知錯,現在分居,心裡還放不下他,該不該離婚?
※醫學生應該為愛情放棄讀研的機會嗎?求大神指教?
※再婚,這三種心態是幸福的障礙
※挽回婚姻:請避開這些挽回的雷區!
TAG: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