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說《易》為「無字天書」?
謝邀。關於這個問題,我首先來回答下無字天書是什麼意思。無字天書,現比喻晦澀難懂,很深奧的書籍或知識。
那《易經》為什麼叫做「無字天書」呢?
因為伏羲氏當年壓根沒有文字,沒有文字的時代,叫它怎麼有文字呢?
當時的《易經》只有圖像沒有文字,叫做「無字天書」。沒有文字、沒有條條框框,不受任何局限。他可以通天下、通宇宙。伏羲他是把整個都相同了以後,才開始來畫卦的,所以我們對他那一畫,非常恭敬地稱為「一畫開天」。《易經》是從開天闢地說起的,一直說到人類最後的狀況會是怎麼樣,還沒有完全把它展開。這本無字天書是今後人類生生世世要走,二不一定走得完的一個寶典。在易經里我們看到世界中,陰、陽組成了宇宙系統。就彷彿在現代中,0和1組成了計算機系統。
實際上整部《易經》也不過4000多字,都是後來有了文字以後慢慢加上去的。
關於無字天書,還有兩種不同的傳說。
相傳一:《無字天書》相傳為歷代研究周易占卜之能人異士,窺破天機後,想要傳世於後世子孫,又擔心泄露天機遭天譴或被歹人惡用禍亂天下,故不用文字而用畫圖的方式讓後世能人蔘悟的奇書畫卷。
相傳二:鬼谷子的師傅升仙而去時,曾留下一卷竹簡,簡上書「天書」二字。打開看時,從頭至尾竟無一字,鬼谷子一時心中納悶。與師父相依為命九年時光,感情日篤,今天師父突然離去,一時覺得無著無落,心中空空蕩蕩的,無心茶飯,鑽進自己的洞室倒頭便睡。可又如何睡得著,輾轉反側,老是想著那捲無字天書竹簡,直折騰到黑,那竹簡仍在眼前鋪開捲起,捲起鋪開,百思不得其解。索性爬將起來,點著松明火把,借著燈光一看,嚇得他跳了起來,竹簡上竟閃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閃閃發光,鬼谷子嘆道:「莫非這就是世傳『金書」』。
以上內容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喜歡歷史文化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簡直是笑話!《周易》的書就擺在那兒,滿大街都是,怎麼是無字天書!
64卦是周易模型的地盤八卦和天盤八卦兩兩組合盪成的重卦,所以,重卦是周易與生俱來的。但是,早期古人還沒有演繹出重卦的卦名。甚至,在早期,古人連周易模型都沒有命名。這個原因導致早期典籍有許多佔卜史實,卻沒有提到周易和重卦之名。
沒有重卦的卦名並不影響古人占卜,因為古人用龜佔起得重卦之後,就可用周易模型來進行演繹,從而推斷出吉凶。
大約到了東周中後期至春秋前期,古人歸納出大衍起卦法(即筮占),估計在此前後,古人利用周易模型演繹完備重卦的卦名。重卦卦名完備,表述大大地方便起來,這就是春秋和戰國的史書中,出現很多帶有重卦卦名在內的筮占故事的原因所在。
重卦卦名的文字是不同時期演繹完備的。
不同時期的不同文字對六十四卦卦名文字的覆蓋情況如下:
甲骨文覆蓋包括師卦、比卦在內的共22個卦卦名;金文文字覆蓋包括訟卦、否卦在內的共8個卦的卦名。以上共30個卦名。
小篆文字覆蓋除了姤卦之外的其他63個重卦卦名。
雖然甲骨文、金文文字覆蓋了30個重卦卦名,但重卦卦名都不見於早期典籍,但早期又有很多佔卜事件,而占卜必依靠周易,這說明,早先古人並沒有想到給重卦命名。
到了東周中後期至春秋早期,古人才想到給重卦命名,於是,把原先的已有30個文字的對應概念,與卦象建立起對應關係,再另外演繹出其他34個卦名(小篆缺如姤字,乃辭書漏錄),至此,重卦卦名才完備。
需要指出的是,重卦卦名的完備帶來一個副產品,即小篆字體的產生。因為只有小篆字才能覆蓋全部64個卦名,這個觀點與主流的觀點大相徑庭(拙著《中國古代宇宙理論研究》有詳論)。
64卦卦名完備之後,師氏、保氏等為了教育「國子」(重要貴族子弟)的需要(《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日至德,以道為本」),才編纂出《周易》。所以,《周易》應當是早期的教材(估計《易經》是低年級教材,《彖辭》是高年級教材)。
所以,說《易》是無字天書是不夠嚴謹的。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而不動,感而遂通。這段話當為加冕「無字天書」的思想言論根源。
虔誠習《易》達《易》道的那部分人心中只有敬畏。即使不明白,也堅信有人知曉,敬意肅然。
只有大部分功利慾過強的人試探一下《易》的至大至難之後,無法達到自己急功近利的目的,於是索然無味中諷刺起《易》道來,說天書實有貶意,暗中潛台詞是他們或她們那麼有地位,優秀而學識被社會肯定的人也不懂這「東西」。
知《易》敬《易》者默然,愛虛榮受慣阿臾奉承吹捧的喧嘩客,因為不理解《易》道為何而受挫,就調侃之為天書。有不明真相群眾把這反話當褒獎,兩部分人天書論瀰漫開來,於是覺得都說《易》為無字天書了。
圖片來自網路
說是無字天書並不準確,不管是伏羲還是文王,對周易八卦的解說都是為了解決問題,大多用於國事,戰事,天文,指導生產的,如果羞澀難懂,怎麼可能去普及呢?你可以看看詩經等先秦的著作,婦孺皆知的事會是難懂的嗎?當然對於現在的人來說確實並非人人能懂,畢竟要讀懂不僅需要對古文有深厚的積澱,還要歷史的充分了解,當然很多輔助佐證的文獻遺失消亡,也會增加現代人的識讀壓力。
關於要讀懂易,我覺得首先你要確定是做什麼用途的,純屬是愛好?挑戰?還是想打著幌子搞算命占卜?又或者是其他目的。不管處於哪種目的,這門學科都不會普及的,因為需要用的人能用得上的人不多了,大多數人更傾向於用別人研究出來的成果去解決問題,原書原著就讓搞研究的人去讀,沒必要那麼辛苦,久而久之,對大眾來說成為天書也就不可避免了。用進廢退,這個道理都一樣的。
史前文明研究者依據考古成果研究結果表明,八卦很可能起源於遠古人類的非常原始的刻劃符號。這些符號的產生與遠古人類的生活有關,可能更貼近對曰月星辰的觀察,就是說與天文曆法的原始觀察有關。
因此,我們可以猜想那些刻劃符號在遠古人類那裡也是有表義功能的。或者乾脆說那就是遠古人類的表義符號。眾多的符號甚至形成了他們能懂得運用的系統。
這樣的話,那些符號,全部或部分就具有了文字的功能。
可以想像,當八卦符號初成,又沒有文字為它們作注時,八卦符號其實被用作表達人們的思想。為了表達比較複雜的思想,八卦符號就被用不同的規則組合起來。這就像"書了。
六十四卦符號被文王重排,不賦辭的情況下,文王知其意。賦辭後,讀者可知其辭意。當然多半是知其部分。有辭也很簡略,大量的信息被藏在卦的符號背後。
有辭無辭都難懂。一般人看來就是無字天書了。
其實,卦的符號已有一定的文字表義功能。因為這種符號太少,而要表達的意義實在太多,每一個符號都要表達十分寵雜的語義系統,而且互相交叉,它們一組合起來,到底要表達什麼就十分費解了。
從民間預測來講,如果不賦予卦爻規則,就用卦圖,那是很難說個所以然的。而這些規則一般人是不懂的。就自然認為是無字天書了。
多邀請:故代平民百姓說《易》是無字天書!是正確的!解放前全國百份之八十以上的勞苦大眾絕不識字!能讀上一兩個月的私熟,識得寫日所用具的名稱也算是鄉間能人了!因為大多不識字,或識幾個字的百姓,被能閱讀《易經》的秀才的吹水把《八卦》中的符號說成無字天書或有字天書十分平常!舊時窮苦鄉村百姓,因為窮,看不起病,家中大人小孩,鬧個身冷身熱很正常!若村中有個識幾字,又能拈卦的,第一時間便找他們去!在大山中能懂拈卦的人,大多腦子靈活,多多向人請教,學識數種中草藥,為鄉民排難解憂!便成了半仙!!!所以說這無字天書的《易經》在舊時代在百姓心中是成立的!!!……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澄清一個認識誤區。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易經》並非是易經的全部。《易經》分為三部,夏代的易書叫《連山》、商代的易書叫《歸藏》、周代的易書叫《周易》,因為前兩部已經失傳,現在說的《易經》都是指《周易》。
其次《周易》是怎麼來的。相傳,周文王姬昌被囚在羑里(yǒu lǐ,即今天的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北4.5公里處)。在被囚禁7年的這段時間裡,就推演伏羲氏所畫出的八個「三畫卦」,他將伏羲的「先天八卦」通過推演,把「三畫卦」兩兩相疊,改造成了64卦的「後天八卦」,並寫了卦辭和爻辭,再後來是孔子給此寫了《十翼》,合在一起稱為《周易》。
最後說一說為什麼《易經》叫無字天書。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有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氏依據「河圖、洛書」,並觀察天、地、人、物以後,歸納所得,製作為八卦的思想符號。
所以說《易經》起源於「河圖、洛書」,至伏羲氏演八卦都是沒有文字的。但是《易經》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
所以《易經》也可以叫做無字天書。喜歡我關注我,我是沒事圖一樂。
這是因為易是抽象而成,運用符號或圖反映宇宙規律或世界對應的縮影。易經從兩儀、四象、八卦、二十四山、六十四卦等等,對應了世界上大千世界的一切象,只有能根據現實切入易之理的推演才能看到易之廣博精深,有不同的人把易理運用不同領域,得到了不同成果。楊公把易理用於風水寫下了《天玉經》奇文,朱程二大學者運用易理,使其程朱理學為帝王所用,孔子因用周易而作易辭,老子之道合於易理,而寫大名著《道德經》……,這易道為先天大道之形神,用形而上的符號代替了易之變化規律,可以說是與心一體的外放學說,不能識其變化,根本切入不了這易之境,難入上青天,才有易是無字天書之論一點也不為過!!!!!!
易為什麼稱為「無字天書」,這應該不是說的《易經》,而是說的易經的卦,從伏羲畫卦到孔子做《易傳》這是易的一個發生髮展的過程。
在遠古時代是沒有文字的,所謂易也只是幾個符號,直到文王將八卦演變成六十四卦並注了卦辭,易才有了文字解釋。
八卦的符號,還有河圖洛書才是真正的「無字天書」
易者,日月生化;經者,有形無形的生化行徑;易經者,日月生化行徑之規律方法總結;萬物類象日月,豈能用文字可以描述全貌,落下文字已入下乘。但古人並非沒有留下易經的真經文字,秦漢之前古人已經用易經教人耕種,教人統兵,教人生息繁衍,教人行商坐賈。秦坑方士,漢造偽易,後歷代統治者操弄文人墨客造偽愚弄百姓,以達愚民統治的目的。君不見歷朝歷代宵禁,禁止觀天象嗎?隨著時空的變遷,秦漢之前的真易漸漸迷失真面目,已面目全非,代代以訛傳訛,應用不靈驗,唉嘆易經乃無字天書也。然而易經真經並沒有滅絕失傳,它一直在隱秘山野之中秘密傳承。世人無緣不識不能信口說它滅絕了。今逢中華盛世昌明,易經真經將會從山野江湖重出人世間,登大雅之堂,絕非街頭擺攤之小術。望有緣者結緣真經。
推薦閱讀:
※堅持寫作,應該不難。
※林語堂:她滿足了我對女人的所有幻想
※無緣相見,有緣相知——海蓮·漢芙《查令十字街84號》
※在夏日結束,吹著風的黃昏,好想再相見
※黃金三章很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