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顧炎武提出的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你怎麼認為?
關於這個問題,老顧提出來後,很多人都比較認同,特別具有民族情懷和責任感的人,特別是國家危難之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振聾發聵的宣言至今敲擊著中華兒女的心弦!那麼究竟亡國和亡天下有沒有區別?
明末清初,顧炎武在其著作《日知錄·第十三·正始》中講到:「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按他的意思,就是改朝換代的族內權力更替,是亡國!所謂國者乃是一姓一家之天下也。如果是外族入侵以致國家敗亡,道德淪喪者為亡天下,所謂天下者乃民族之天下,並非一姓一族之天下。
那麼這樣界定,就大概清楚了。亡國有很多種意思,但我們長江的興亡應該是亡失的意思。亡國出自於《禮記·檀弓下》:"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恆於斯,得國恆於斯。"」這裡就是這個意思。
根據孔穎達註疏指出:"言寡人聞前古以來,失亡其國,恆於此喪禍交代之時;得其國家,亦恆在於此交代之時。"同樣,在《史記·周本紀》中記載:"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以及《後漢書·李固傳》中記載:"昔秦皇亡於沙丘,胡亥、趙高隱而不發,卒害扶蘇,以至亡國。"都是這樣的意思,這個是和顧炎武講的意思一致的。
中國古稱華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自古以來就不是一個國家的專稱,古代之中國原指中央之城邦,外稱四夷。自漢代以來,本將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後來凡各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稱為「索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古代王朝都沒有將中國作為自己的國名,但是一般來講,後世王朝對內稱各朝本名,對外則稱中國。
至中華民國以來,國家始稱中國。那麼這個和亡國亡天下有什麼關係呢?有的,這就是說他說的亡國就是正常的朝代更替,不涉及到民族爭端或者外族入侵,比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就是這個意思,亡一姓一家之國而已,該悲痛的不是天下之人,而是他們自家人和當官的。但如果亡天下就不一樣了,比如五胡亂華,北方漢族慘遭蹂躪,燒殺搶掠,此乃民族災難,又如元清兩朝前期的屠城做法,又如小日本入侵的三光政策,都是亡天下之舉,所幸我中華民族尚存,如今又興旺起來!
所以,一朝一姓之亡那是亡國,民族之亡才是亡天下。不過,自古以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時期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我們聽到的關於他最多的一句名言。少年時代的顧炎武,就攻讀史書,軍事典籍,立志要保家衛國,明朝末年他參加復社活動,參加抨擊明朝弊政,清軍入關後,他在崑山一帶,組織抗清。
清兵攻破崑山,他的母親絕食自殺,臨死前之處,囑咐顧炎武,不要為清朝當官。明朝滅亡以後,顧炎武開始了他遊歷山川,體會民俗風情生活。後來他隱居陝西專心著書,拒絕清朝清朝的徵兆,保持自身的節操。
顧炎武最著名的書就是《天下郡國利病書》和《日知錄》,而且他還有其他的很多著作,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他在政治方面反對君主專制,反對獨治的主張,並且提出了「亡國」和「亡天下」的區別。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魏晉人之清談,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謂楊、墨之言,至於使天下無父無君,而入於禽獸者也。」
我們可以看出亡國就是改朝換代,是君臣之間。亡天下的關係到仁義道德。後人有增加了民族存亡的解釋。
文/紅雨說歷史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馬上刪除。
顧炎武這話有著典型的文人式的書獃子味。亡國與亡天下在理論上可區分,但在現實區分上幾乎沒有可操作性。就像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寫過一篇《告十八省豪傑書》,裡面寫到中日兩國同屬華夏文明正統,man族乃是邊夷,是篡奪的大明江山,號召漢人起來響應日本人一起推翻清朝統治。如果依著顧炎武的觀點,這屬於亡國範疇,不屬於亡天下。所以漢人可以幫助日本人。但是,如果真的響應了日本人,一旦日本人站穩了腳跟,它作為更先進的文明,就算是為了穩固統治,日本也一定會廢除漢字,推行日文教育,把整個漢族日本化,這可就是貨真價實的亡天下了。但這時候整個中國已經在漢人的幫助下被日本牢牢控制住了,你還能反抗的了嗎?五千年中華文明就會到此斷裂!
看不少人贊同一個觀點就是二戰日本勝利,就會像元清一樣成為中國的另一個朝代。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日本對中國的征服和蒙元滿清對中國的征服有一個關鍵點很不同:蒙元滿清對中國的征服是落後文明對先進文明的征服,最終逃不掉被漢化的命運。而日本對中國的征服正好反過來,它是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的征服,最終漢族會被日化!日本最終不會成為中國的又一個朝代,而是華夏文明就此滅亡,融入日本文明。天皇也不會成為中國的英雄,他依然是你用日文表達崇拜之情的日本英雄。
顧炎武提出「亡國」是「易姓改號」,也即更換朝代,如唐宋元明清之國號改換。要注意,這裡與民國時期日本入侵所激發的「亡國」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在西學東漸之後,中國人關於「國」的概念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顧炎武時候的「國」,還是一以貫之保持了從先秦儒家以來既有觀念,國之上還有一個天下。儒家傳統里,「國」其實對應的現代意義上的政府概念;而天下才對應的是現代意義上的國家觀念。在中國傳統里,說的是「天下分裂」而不是現代的說法「國家分裂」。
中國古時的「天下」概念在對外交往的文書中也常自稱「華夏」、「中國」、「中華」等名稱,至於朝代更替的亡國其實說的一般是一姓的統治權力的消滅,有如先秦時期諸侯國的滅亡而已。
民國之後疑古之風興盛,誣衊我們國家的歷史的人很多。他們治學的根基,老實說其實大都非常差(民國的許多所謂大師其實也是混圈子出來的,崇拜民國學問的人大都沒多少學問)。不大承認夏商周三代歷史的竟然成為一種潮流。魯迅曾經非常心痛的嘲諷過此風,但無力扭轉,迄今謬種流傳。
在民國之前,秦與先秦的差別主要是統治制度上的差別;但禮仍是沿襲周禮的,文化還是承襲三代而基本不變的,這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定論。這種定論根本不是所謂統治者的一家之言,而是歷史事實,但民國時期不懂得中國文化傳統里「國」與「天下」實質差別的一些歷史學家忽視了。
在中國舊的歷史傳統里,夏商周三代的天下大部分時間被認為是統一的,當然其中領土有變化,但文化上是相繼的。周朝的滅亡是被認為在春秋末年,名義上的天子之國周國再分裂為西周國與東周國時,此時的史書就稱這兩國的君主為「西周君」與「東周君」,這時候其他諸侯國都開始紛紛自稱為「王」(本來只有周天子才能稱王,楚王稱王在春秋時甚至成了一個被征討的理由)。到這時候,整個華夏中國才算是群龍無主,周國亡國了,周朝滅亡了,天下分裂了。
(注意:當時就有「中國」的觀念,指周國與各諸侯國;「萁子朝鮮」雖然受周武王所封,但非臣屬,不是周的諸侯國,也不屬於中國;這是朝鮮民族獨立建國的開始,韓國人、朝鮮人與先秦的宋國人其實i都是殷商之後)
這時候戰國群雄,就紛紛開始起來爭奪「天子」之位,這與後世中國天下分裂時諸侯爭雄的局面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所以,將秦朝評價為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國家,顯然是胡說八道,根本就不符合歷史事實。
秦制的特點是開始只封爵不封地了,而「國」是指封地,這時候中國的天下就沒那麼多國了,成了完全中央集權制的國家。西漢初期還試圖恢復封國的做法,但在經歷」七國之亂「後就結束先秦時的分封制。
講述上述歷史,是為了讓我們明白,在中國古代傳統里,「亡國」其實就是亡一姓之治而已,並非其他,這個「國」得來也是配套「爵位」而來的。就連皇帝或天子也只是最高爵位而已。國與國之間還可以有爵位的上下差別。這種特點,也並非全然中國獨有,西歐的封建時期也有類似之處,像德、法內部就曾經有大大小小的公國。但這些公國也不是完全亂而無序的,最後德國的統一還是日耳曼民族內部的公國的統一。
正是通達這歷史傳統,顧炎武才要出來振臂高呼,告訴人們真正的儒家傳統,並不是盲目效忠一姓的。這種儒學觀念,在唐以前都是很清楚的,但程朱理學在明成為統治哲學之後,明人的儒學教育其實已經大為變味而成了針對效忠一姓的教育,許多人都開始犯糊塗了;明代死諫之儒可謂歷朝之最,這不證明其勇敢,而只證明其忠於一姓之愚。明末儒生多狂士是何因呢?有獨立思想的人讀讀儒家經典不自覺就讀出不一樣的味道了,真正懂得什麼叫「天命」後,就日益心生對一姓專制的不滿。試想想,孔子與孟子其實都是周遊於列國,擇君而棲的,不合則去;講究的是君臣道合,道不合則隱。
清朝入關之後,漢人為什麼最後會接受滿人的統治,跟滿人接受華夏正朔,祭社稷祭孔復禮等種種文化投誠與效忠有關係。如果沒有這些動作,大清根本不可能在中國統治下去。這樣,漢人便只是自動將滿人視為夷狄歸入華夏的案例而已。這是與後來的日本入侵中國完全不同的情況。
顧炎武所指亡國與亡天下之差別,正是要指出中國的本質是天下,是華夏古始以來的文明;若文化滅絕了,仁義道德不修了,那才是亡天下,也就是民國之後的「亡國滅種」的概念。
我們今人不能將現代意義上的「亡國」等同於顧炎武說的「亡國」,此「亡國」非彼」亡國「也!民國後所說的「亡國」,不是指少數民族所謂夷狄的入侵,而是指外來民族試圖霸佔我國領土,滅絕我國人民與文化,是顧炎武意義上的「亡天下」。
若是不分清楚這種差別,口若懸河狂言,便很容易詭辯滔滔而不自知。
顧炎武的亡國是指亡政府,晉亡魏,宋亡周,亡天下是指滅亡中國文化,日本亡中華。如果中國文化要被滅絕,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挺身而出。
中國能五干年歷史而不滅不敗,滅能再崛起敗而學其優再勝之是靠中國的思想精神文化傳承,外族亡國就有亡天下亡中華思想精神文明的可能,國人內鬥亡中華精神文明的可能性很小,元想把農田變草原,清用留髮不留頭從小改起但都失敗了,而日本入侵在東北用文字改起最危險,如果日本成功了學日文中國人可能不會讀中國歷史中國思想文化,滅敗再也不能再起
顧炎武的區分還是很有遠見的:亡國是一個王朝的滅亡;亡天下就是民不聊生,社會體系崩塌,「率獸食人「。這種區分就是放在現在也很有時代意義,顧炎武不愧大學問家。
對於愛新覺羅家族和相關既得利益者來說是亡國了,大清亡了。對於老百姓來說誰來當皇帝都一樣!日本鬼子侵華是對於所有中國人來說是要亡天下了,不是簡單的誰當皇帝老百姓還可以正常過日子的話了,而是要歸納為賤民奴隸,就像元和清一樣,所有原住民族要淪為任人宰割的境地!
不考慮顧炎武提出這個概念的社會背景,單從字面理解,好像說的很有道理,亡國只是朝代的更替,只是政治家與野心家之間的權力交換與老百姓沒有關係,可是,歷朝歷代,從商周到戰國,從秦漢到晉唐,再從宋到元再到明到清,哪一次不是社會動蕩,血流成河民不聊生?有幾次的朝代更替是風平浪靜的 ?又有幾場戰爭是政治家自己去衝鋒陷陣的,總是要為自己私慾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所謂師出有名,讓更多的人為之流血流淚。
國與天下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古代的國只單指封地,在國之上有天下,統治者稱王或天子,天下之下分若干封國,國君稱公。到戰國時期,有覬覦天下者自稱為王。這就是當時國與天下在說法上在疆域的劃分上有區別的時期,秦統一天下以後,天下即是國,國即是天下,二為一體,只是強調國與家的概念,國家的稱謂方才出現。有人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是錯誤的,國家的興與亡與老百姓是沒有關係的,就是指在國家之上還有天下的概念,也是一種偷換概念的手法,意圖是昭然若揭。
如今的國家的含義比天下的含義更廣,包括了古代疆域劃分,還有海域空域,再加上若干個民族的人民,傳承完整有序的風俗習慣和文明,以及根深蒂固地認同感。國與家息息相關,國是大家,家是小國,國家的政黨和領袖是芸芸眾生的小家的主心骨和大家長,國家的興亡匹夫有責,保持這個社會安定團結和富裕文明是整個國家的要求,也是所有小家的期望所在。
有篇寓言叫「鄰人亡斧」,還有個成語是「亡羊補牢」,這裡的「亡」字並不是「死亡」的「亡」,這裡的「亡」乃是「丟失」的意思,此外還有「跑掉」的意思。古人所說的「亡國」並不是「國之死」,而是君王手中的江山社稷的易手成為它人的江山社稷罷了。
國家的概念包括那些內容?有學者認為包括四個方面,即地域、民族、文化、制度。那麼,蒙古族統治時的狀況是亡國了嗎?按照上述的四點,地域還是那個地域,而且還有擴張;民族還是主要由漢族組成,只不過初期的人數有所減少;文化依然是漢民族的文化,蒙古族也學四書五經、三墳五典,也有詩歌,也有曲賦,還有書畫,也沒毀滅,因為毀滅不了,反而同化著蒙古族。至於制度,自然有奴隸制度的一部分,但政權組成也依然是漢族歷朝歷代的官員配備,也沒「亡」。到了清朝更是如此,就不贅述了。需要說的是,即使日本軍國主義想要我們成為一個「死亡了的」中國,他們也同樣沒有辦到。
但在中華民國之前,所有的朝代都是「家」天下的朝代,全體的民間的家都屬於皇族的「家」。所以,數年前,本人看到的一篇文章里有這樣一句話;顧炎武首提「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但要看匹夫們有沒有權力,如匹夫沒有權力,憑什麼皇家捅了漏子,卻讓匹夫們和你們一起擔責?本人讀後倒是覺得似乎是有幾分道理。
推薦閱讀:
※2018年10月中華讀書報月度好書榜(20種)
※讀書筆記|曹雪芹是曹寅的孫子嗎?
※【活動預告】:《搶街》港深廣上京五城讀書會
※叔本華:比讀書更重要的是什麼
※清 黃自元 楷書《讀書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