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黃豆與非轉基因有什麼區別?


我看了大家的回答,基本上都不正確。我因為做了一些權威調查和求證。我的答案比較可靠。首先,用肉眼是無法區別轉基因和非轉基因黃豆的。轉基因大豆是以非轉基因大豆做母本,培育出來的,怎麼可能在形狀上跟母本不一樣呢?轉基因大豆,轉進去的基因一般是一個抗除草劑基因,或者一個抗除草劑基因外加一個抗蟲基因。統共也不多,根本不可能出現肉眼可以分辨的性狀。唯一可靠的分辨,就是用測轉基因的試紙或者用PCR,也叫酶的鏈式反應。就是把大豆裡面的基因跟我們已知的基因配對反應,並擴大信號,從而測出大豆里是否含有轉進去的基因,這樣可以知道被測的大豆是否是轉基因大豆。還有一種方法叫ELISA,是用抗體測的,主要是測轉進去的基因表達出來的蛋白質。這幾種方法都是可靠的。用試紙是一種簡便的方法,這種方法比較粗糙,需要樣品有足夠多的蛋白質,並溶解在水裡,如果含有轉基因蛋白,會在試紙上呈現陽性反應,就像驗孕試紙的原理一樣。單用肉眼看大豆非常不靠譜。此外,轉基因大豆是可以發芽的。那些說不能發芽的都是以訛傳訛,自己並沒有真正做過發芽實驗。咱們國家規定轉基因大豆不準在市面上流通,從港口直接進榨油廠。市面上的散裝大豆都是非轉基因大豆。我這些信息來源可靠,並非道聽途說。歡迎大家去有關部門驗證。那些沒有根據的謠言,請大家就不要傳了。


黑龍江地產大豆和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區別(有圖片)成熟的黑龍江地產大豆,呈圓形、顆粒飽滿、色澤明黃,除黑龍江北部部分地區種植的抗腺品種外豆臍呈淺黃色; 中國食用原產大豆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早在《詩經》都有記載。進口轉基因大豆:採集的進口轉基因大豆,呈扁圓或橢圓、色澤暗黃,與國產大豆明顯區別是豆臍呈黃褐色,俗稱「黑臍豆」。 轉基因食品,就是指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把動植物的基因加以改變,再製造出具備新特徵的食品種類。許多人已經知道,所有生物的 DNA上都寫有遺傳基因,它們是建構和維持生命的化學信息。通過修改基因,科學家們就能夠改變一個有機體的部分或全部特徵。 不過,到目前為止,這種技術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並且沒有一種含有從其它動植物上種植基因的食物,實現了大規模的經濟培植。同時許多人堅持認為,這種技術培育出來的食物是「不自然的」。 世界上第一種基因移植作物是一種含有抗生素葯類抗體的煙草,1983年得以培植出來。又過了十年,第一種市場化的基因食物才在美國出現,它就是可以延遲成熟的番茄作物。一直到1996年,由這種番茄食品製造的番茄餅,才得以允許在超市出售。 為什麼一些人認為轉基因技術或許對人類健康有害呢?批評者認為,目前我們對基因的活動方式了解還不夠透徹。我們沒有十足的把握控制基因調整後的結果。批評者擔心突然的改變會導致有毒物體的產生,或激發過敏現象。 另外還有人批評科學家所使用的 DNA會取自一些攜帶病毒和細菌的動植物,這可能引發許多不知名的疾病。我們應該相信我們所吃的食物嗎?

非轉基因黃豆與轉基因黃豆對比圖

老家親戚帶了一小包黃豆說給孩子吃,本來不要,因為知道市面上的黃豆基本上都是轉基因的,所以不給孩子吃豆類食品,但親戚說是自己種著吃的,不是轉基因的。一看,果然不一樣。親戚給的黃豆不是很圓,而是橢圓,顏色也沒市面上買的黃;而我買來的黃豆,個個一樣大,顆顆滾圓滾圓。

如何分辨轉基因大豆(圖片)

黑龍江地產大豆:成熟的黑龍江地產大豆,呈圓形、顆粒飽滿、色澤明黃,除黑龍江北部部分地區種植的抗腺品種外豆臍呈淺黃色; 進口轉基因大豆:採集的進口轉基因大豆,呈扁圓或橢圓、色澤暗黃,與國產大豆明顯區別是豆臍呈黃褐色,俗稱「黑臍豆」。

簡單的檢驗方法:轉基因大豆不發芽!可以用水檢測!本土大豆用水浸泡三天會發芽! 轉基因大豆不會發芽,只不過是個體膨脹而已。從這個發芽試驗過程,人們可以發現,這些轉基因大豆是一次性產生的果實,它們的胚芽是不具有生命本質活性的,因此,就沒有延續後代的能力。相當於一個人可以正常懷孕,但是每一次都是死胎,這就意味著生命的延續到此為止了。那麼人類如果大規模的長期食用各種轉基因食品,其中危害人類的轉基因片斷,必然會潛移默化的影響直至改變人類本身的正常基因,抵抗力下降,怪病叢生,或者喪失生育能力都是情理之中的了。

大家要用自已的消費權去抵制轉基因,支持非轉基因。

(1)超市購買食品時一定要上心,先查是否有轉基因標註。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轉基因食品應有標註。但這些標註怕見人,小到只有1.8毫米高,而且躲在最不顯眼處,仔細查總是可以查到的。

(2)超市西紅柿、木瓜大部份是轉基因,堅決不買。從安全和質量上說,個體農販水果類食品要比超市好得多。特別不要迷信外資超市,那裡的東西好看而不好吃,壞的、假的太多。

(3)玉米使用轉基因最早、最廣、最多,購買任何玉米食品均要慎之又慎,哪怕超市賣的玉米窩窩頭。

(4)小麥是美國、西歐主糧,全世界小麥不搞轉基因商品化,麵粉無轉基因,就怕中國特色的漂白劑、滑石粉混在裡面,進口麵粉安全係數大。

(5)水稻轉基因中國偷偷搞了好幾年,少數流入市場,特別要警惕又長又瘦又亮的大米。東北大米目前無轉基因,暫可放心,一定要看外包裝袋,如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的米業,東北米是粳米,短圓粒型、這與湖北、湖南一帶種植的轉基因水稻(如BT汕優63)中長粒型有本質的區別、容易識別。另外,泰國禁止轉基因,其米無問題。

(6)小米、燕麥、蕎麥、高梁均屬小宗糧食作物,還來不及去轉基因。花生是我國獨特產品,暫無轉基因,紅薯也未轉基因。

轉基因大豆 轉基因大豆 轉基因大豆轉基因大豆可以抵抗殺草劑——草甘膦(毒滴混劑)。草甘膦會把普通大豆植株與雜草一起殺死。 這種大豆被稱為轉基因大豆。而這種轉基因技術終於走出實驗室和試驗田,進入像玉米、大豆和棉花作物的日常耕作。


 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區別見圖:

  轉基因大豆的鑒別方法

  1.看形狀。非轉基因大豆的形狀是橢圓形的,有點扁;而轉基因大豆的形狀是圓形的,滾圓。

  2.看顏色。非轉基因大豆的「肚臍」是淺褐色的;而轉基因大豆的「肚臍」是黃色或者黃褐色的。

  3.看大小。非轉基因大豆的大小都不太一樣;而轉基因大豆的大小都差不多。

  4.看豆漿。非轉基因大豆打出來的豆漿是乳白色的;而轉基因大豆打出來的豆漿有點黃,用此豆製作的豆腐什麼的都有點黃色。

  5.看發芽。用水浸泡大豆三天,轉基因大豆是不會發芽的,只會變得個體膨脹;而非轉基因大豆基本就能看到芽苗生長出來。

  6.看蟲蛀。由於轉基因大豆轉入了抗蟲、抗藥的基因,所以轉基因的大豆通常形態整潔,幾乎看不到任何蟲蛀痕迹。而非轉基因若是保存不當便容易生蟲。

  轉基因大豆的危害

  轉基因大豆油從營養成分含量和組成與非轉基因大豆油幾乎沒有差別,也就致使油脂加工企業在這方面常常不做說明或避而不談轉基因大豆油的隱患。但是,自英國《獨立報》披露了轉基因食品巨頭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秘密報告。報告顯示,給老鼠餵食轉基因玉米後,導致其血液變化和腎臟異常。消息傳出後,隨即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由於我國最常見的轉基因食品主要是轉基因大豆油,由此也引發消費者對轉基因大豆油安全性的擔憂。

  轉基因大豆其實有一定的危險性,因為在基因轉入過程中,由於不可預見的基因突變,可能會轉化為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的有毒蛋白質等諸多因素。所以涉及到轉基因的安全問題。轉基因大豆的危害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毒性問題。一些研究學者認為,對於基因的人工提煉和添加,可能在達到某些人們想達到的效果的同時,也增加和積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對抗生素的抵抗作用。當科學家把一個外來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細菌中去,這個基因會與別的基因連接在一起。人們在服用了這種改良食物後,食物會在人體內將抗藥性基因傳給致病的細菌,使人體產生抗藥性。

  營養問題。科學家們認為外來基因會以一種人們目前還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過敏反應問題。對於一種食物過敏的人有時還會對一種以前他們不過敏的食物產生過敏,比如:科學家將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麥和貝類動物的基因中,蛋白質也隨基因加了進去,那麼,以前吃玉米過敏的人就可能對這些核桃、小麥和貝類食品過敏。

  對環境的威脅。在許多基因改良品種中包含有從桿菌中提取出來的細菌基因,這種基因會產生一種對昆蟲和害蟲有毒的蛋白質。在一次實驗室研究中,一種蝴蝶的幼蟲在吃了含桿菌基因的馬利筋屬植物的花粉之後,產生了死亡或不正常發育的現象,這引起了生態學家們的另一種擔心,那些不在改良範圍之內的其它物種有可能成為改良物種的受害者。

  最後,生物學家們擔心為了培養一些更具優良特性,比如說具有更強的抗病蟲害能力和抗旱能力等,而對農作物進行的改良,其特性很可能會通過花粉等媒介傳播給野生物種。


聽到很多關於轉基因的說法,說實在這個問題我原來確實不懂。但我相信專業人士的話,也就是科學家和農學專業人士的話,不懂的事我決不亂插言,這事讓崔永元替我們做吧。

我看到反對轉基因的基本上都是環保方面的熱心人士,而科學界的很少。我知道環保人士反對轉基因也是為了食品安全、民眾健康,在沒有弄清轉基因是否對人的身體是否有害的情況下,暫緩推廣,對廣大民眾是絕對有益的。

比如,好幾個朋友問我,如果轉基因大豆沒害,為什麼轉基因大豆不能發芽,不能當種子用,而要每年再去買新種子?這些年不孕不育症這麼多,就是因為吃了轉基因豆油,人也不「發芽」了。

帶著這個問題,我諮詢了這幾年一直在做轉基因科普工作的《大河健康報》原總編輯、高級記者楊青平,他是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農學系的,算是科班出身。他給我做了很多科普工作,在此我轉述給大家:

在美國、歐盟以及大多數發達國家,轉基因農作物新品種可以申請專利,獲得專利以後,農民年年種植這個品種就要年年向專利所有者交使用費。而我國以及許多發展中國家,專利法不保護農作物新品種的專利。

我國的專利法明確規定「植物新品種不能授予專利」,但是另有《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來保護植物新品種。怎樣保護呢?通俗地說,是這樣的:農民買了新品種的種子,只可以自己使用,不可以繁殖了當種子賣,這就是對新品種的保護;農民自己使用,第一年付了錢,以後就可以年年留種自用,不需要年年付費,這在國際上叫做「農民特權」。

  實際上,農民一次付錢,留種自用的種子僅限於常規品種,像雜交玉米、雜交水稻,只有第一代種子具有雜交優勢,第二代就退化了,產量驟減,種子經營者必須年年制種,農民也願意年年買種子。雜交玉米在美國誕生100年來、雜交水稻在中國誕生40年來,全世界的農民種雜交玉米、雜交水稻都是年年購買種子。

  轉基因農作物新品種在美國、歐盟以及大多數發達國家也是經過了多年的法律論戰,美國就直至把官司打到聯邦最高法院,從1980年才通過法案,允許動物、植物、微生物的新品種以及新的基因組合、修飾,得到專利保護。

這個劃時代的判例極大地推動了轉基因技術的發展,許多公司投入巨資研究轉基因,孟山都就是在這個時候從化工領域進入轉基因領域的。

  為了讓農民每年都得買種子,種子公司發明了「終結者」技術,使種子不能發芽,可這是不道德的,受到輿論猛烈譴責,「終結者」技術終於沒有採用;兼顧雙方利益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種子公司與農民簽協議,要麼農民年年買種子,要麼農民留種自用,每年按種子價格的一定比例交專利使用費。

  轉基因雜交玉米無法自留種子,種子公司與農民之間不需要簽協議。轉基因大豆可以自留種子,種子公司與農民之間就需要簽協議。轉基因大豆可以增加效益,農民也願意簽協議。十幾年來,在美國,只有一個農民因違約而被罰款。但在阿根廷,種轉基因大豆的農民只有20%簽了協議,年年交專利使用費,80%不交,法不責眾,孟山都公司毫無辦法。

  轉基因專利被稱為「生命專利」,在專利界、經濟界、科學界以及社會各界都有反對的聲音,尤其在發展中國家,視之為「生命海盜」、「生命圈地運動」,反對的口號是「保護生命,不保護專利」。

  

  目前,中國每年從美國、巴西、阿根廷進口幾千萬噸轉基因大豆,這些轉基因大豆都經過輻射而不能發芽;如果不輻射,這些轉基因大豆完全可以當種子用。

所以,反對轉基因的環保人士把這列為是導致不孕不育、「斷子絕孫」的證據,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1.看形狀。非轉基因大豆的形狀是橢圓形的,有點扁;而轉基因大豆的形狀是圓形的,滾圓。

  2.看顏色。非轉基因大豆的「肚臍」是淺褐色的;而轉基因大豆的「肚臍」是黃色或者黃褐色的。

  3.看大小。非轉基因大豆的大小都不太一樣;而轉基因大豆的大小都差不多。

  4.看豆漿。非轉基因大豆打出來的豆漿是乳白色的;而轉基因大豆打出來的豆漿有點黃,用此豆製作的豆腐什麼的都有點黃色。

  5.看發芽。用水浸泡大豆三天,轉基因大豆是不會發芽的,只會變得個體膨脹;而非轉基因大豆基本就能看到芽苗生長出來。

  6.看蟲蛀。由於轉基因大豆轉入了抗蟲、抗藥的基因,所以轉基因的大豆通常形態整潔,幾乎看不到任何蟲蛀痕迹。而非轉基因若是保存不當便容易生蟲。


其實無論是轉基因大豆還是非轉基因大豆都有非常多的品種,不同品種之間的性狀差異也很大。所以單從外表區分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是非常困難的。首先要知道我們為什麼種植轉基因大豆。我們種植轉基因大豆首先是為了榨油,普通大豆的含油量大概在20%左右,這在油料作物里算是比較低的(花生的含油量在50%以上)。所以為了提高大豆的含油量人們培育出了轉基因大豆,轉基因大豆的含油量在30%~40%,再加上大豆本身的高產量,轉基因大豆是目前最經濟的油料作物。那麼該怎麼分辨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呢?剛才提到了一個區別是轉基因大豆的含油量更高,但大豆除了是一種高含油量的作物還是一中高蛋白的作物。轉基因大豆含油量更高,那麼相應的蛋白質含量則更低。所以想要分辨哪是轉基因大豆那你得先嘗嘗,轉基因大豆應該沒那麼好吃。除非又有什麼新品種出現。


現在提倡推廣轉基因食品的人,只有一個理由,沒有發現因食用轉基因食品而出現不良反應。所以轉基因食品應該得到推廣。

我要問一下,你們對轉基因原理全部掌握了嗎?基因改變不是十年,百年的事,只看眼前,不要子孫後代了嗎?食品不夠,地球人如果能夠拿出真誠,富裕地區的人幫助貧窮的人們,適當合理控制人口,食品問題並不是不能解決,問題是怕某人為了賺錢,草率推廣轉基因,一旦以後發現轉基因食品有問題,那是天大的問題。

現階段人類認識宇宙的不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宇宙萬物遵循一定規律運行,自然界的各種生命通過自然演化,適應環境,這是重要規律,如果通過外力改變某一環節,必須相應改變環境和自身的運行規律,否則,就是打破宇宙規律,也許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不會影響整個人類的歷史進程,但是改變多人的命運,肯定會影響。轉基因就是這個道理,如果要推廣轉基因,你就必須掌握它的所有技術,並且能夠控制它,否則就是自討苦吃!


看了一下各種回答以及各種評論,真是啼笑皆非啊!本想笑一笑就算了,但受到少量專業人士回復的鼓勵,我就再相對專業的回答一下轉基因的問題。首先申明一下,我的碩博以及博士後研究的方向均是植物基因工程方向的,我就是做轉基因研究工作的。

對於頭條提的問題,簡單的回答是轉基因黃豆和非轉基因大豆在自然光下用肉眼一般是分別不出來的。這裡我用了兩個限定詞「自然光"和「一般」,因為在科學研究中轉的一些熒光蛋白報告基因在紫外線下是可以分別出來的,另外若轉入的是關於有顏色相關的基因(比如花青素系列的基因)則可以直接在自然光下用肉眼分辨出來。但是目前商業化的轉基因大豆是轉的抗蟲或者抗除草劑的或者這兩者都有的轉基因大豆(玉米,水稻棉花等也大多是如此),這兩個基因在植物體里表達翻譯成相應的蛋白既不發光也沒顏色沒氣味,也不會改變植物的外觀特徵,那麼那些說可以分別的人士是怎麼做到的呢?那些舉例的什麼圓與橢圓,是否黒臍的都是只是不同的品種的特徵而已!想要分別只能靠分子生物學的方法去檢查樣品中是否含有外源基因(用PCR技術)及其表達產物-蛋白質(各種蛋白檢測技術)。

那麼在此也順便科普一下抗除草劑和抗蟲轉基因作物的工作原理。除草劑有兩類一類是草甘膦,它是抑制植物體內的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從而使植物體蛋白質的合成受阻而枯死,而草銨膦則是抑制植物體內的谷氨醯胺的合成而致死植物。兩者都是廣譜除草劑(見綠殺,只要是綠色植物都殺死),而抗除草劑的轉基因就是轉入抗除草劑基因,植這些基因表達的蛋白質要麼本身對除草劑具有抗性繼續合成芳香族氨基酸,要麼可修飾或者降解除草劑,從而使除草劑劑失去毒性,植物正常生長,而不含有這些基因的非轉基因作物或者雜草在同樣噴洒除草劑的條件就會死去,這樣就省出人工除草的過程。所以作物產量有保證而且成本低(人工除草等管理成本),最終結果是轉基因作物的衍生品價格低。

抗蟲的轉基因作物是轉入抗蟲的基因,常見的BT基因-來自「有機農業」常用的生物殺蟲劑中的有效成分蘇雲金芽孢桿菌的一個基因。轉BT基因的作物可以特異性防治一定種類的昆蟲(比如鱗翅目昆蟲)它發揮作用需要兩個基本條件:鹼性PH環境和受體。而這些昆蟲正好具備這兩個條件,所以取食抗蟲的轉基因作物的一些昆蟲會因BT蛋白在昆蟲直腸內和腸壁的受體結合使腸穿孔而使昆蟲致死(昆蟲沒有胃,消化系統在直腸)。而人畜等動物都是在胃消化(胃裡是酸性環境),且目前沒有發現人畜胃裡有相應的BT受體,所以人畜吃了含BT蛋白的轉基因作物的衍生食品是安全的。

已經說了不少,歡迎大家理性探討。就是論事,擺事實講道理,不要人身攻擊,不要陰謀論。我只是普通的科研工作者,不賣轉基因或非轉基因食品。


簡單來說,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大豆在外觀上根本就沒有區別。

首先,我們先說轉基因究竟改變了什麼特徵,目前,主要使用的目標基因是抗除草劑基因和BT蛋白基因。

首先說抗除草劑基因,就是賦予大豆抵抗除草劑的能力,轉基因大豆「農達」(Roundup)是孟山都公司的第一個轉基因商品。被轉入的基因是抗除草劑基因。有了這個基因的大豆就可以忽視草甘膦的存在,而農民伯伯只要撒點這種除草劑,就省去了鋤草犁地的諸多麻煩事。不過,有這個基因的大豆一樣是可以發芽的。有人肯定會想,那不就相當於種子公司免費提供了種子,大家不斷留種不就好了。那種子公司不就成了冤大頭。

實際上,孟山都公司是通過簽訂協議來限制農民自己留種種植的。在推廣的初期,確實有農民試圖私自留種。但是高額的罰款和嚴密的調查,很快就理清了種植的規矩。在1999年,孟山都公司對500個關於留種的報告進行了調查,並對65名農民提起訴訟,這些種植者最終都同意支付了每公頃2000美元的罰金。

美國轉基因大豆的種植面積從1997年的7%,迅速攀升到2010年的93%,時至今日,美國出口的大豆幾乎都是轉基因品種,而這些大豆佔世界大豆總產量的36%。

再者說的是BT蛋白基因,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基因。這種基因的用處在於產生針對於昆蟲但對人無害的毒素。這種蛋白質也不會影響黃豆的外觀。

至於說大豆外觀只能代表品種的區別,並不能代表有沒有發生過轉基因事件。野生黃豆的多樣性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再者,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因為食用轉基因食品導致不良反應的案例出現。那麼為什麼要區分轉和非轉呢?

最後附帶說一下,兩張照片的用光存在明顯的區別,恰似當年樣板戲中反面人物出場和正面人物出場時的燈光設置,反面人物就是黑臉,正面人物就是紅臉,從感觀上加深了公眾對傳謠者的理念認同感。這也是傳謠者的心機所在。


實事求是的說,最大的區別是價格:轉基因大豆更便宜,以中國市場上的大豆來說特別是其衍生的二次加工產品:辣條、豆腐,你真的以為商人會用貴的大豆?雖說轉基因大都在豆漿品質上不如非轉,但是綜合考慮成本,估計你買不到非轉基因的大豆!

在中國,最泛濫的就是大豆!


推薦閱讀:

發展生態農業 確保農業安全
榆林以「三農」改革促進現代農業紮根黃土地

TAG:大豆 | 豆芽 | 科學 | 轉基因 | 三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