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男孩進「校」戒網癮死亡,「網癮」真的是種病?
阜陽市臨泉縣一名18歲男孩因為「網癮」被送到一家封閉式特訓學校戒網癮。可是男孩來到學校不到48小時死亡。
學校是否有打罵等暴力行為,我們等警方的調查結果再下結論,那麼, 「網癮」真的是種病?真的需要「治療」嗎?
網癮是一種病,叫「病理性網癮」,是一種心理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對上網有一種「難以抑制的強烈衝動和需要」,在網上非常興奮,能量過度釋放,網下就會出現一系列癥狀,包括:失眠,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厭食,長時間上網有可能引發猝死,筆者曾經親眼見過一網吧,有一青年連續三天兩夜上網,最後猝死在網吧。
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網癮形成機理如同煙癮、酒癮、毒癮一樣,同樣是操作條件反射形成、鞏固、習慣化的過程。
比如酒癮,長期反覆、大量飲酒,使身體組織液長時間處於一定濃度的酒精環境下,人體細胞包括神經細胞也長期處於這種酒精環境下,時間一長,神經系統就會對這種「酒精環境」產生依賴,而人體就對酒精產生了耐受,最終導致酒精依賴,即俗稱酒癮;又如,毒癮,阿片類藥物(比如嗎啡)反覆使用可產生耐受性,需要逐漸增加劑量才可產生原來的效應,連續的使用阿片類藥物之後,體內內源性阿片樣肽的釋放減少,為了補償這種減少的內源性阿片樣肽,就需要越來越多的外來阿片類藥物維持原來的效應,這就是阿片類藥物依賴性的藥學原理(也是吸毒上癮)。
網癮,即上網操作過程中,網上嘗到的"甜頭"是強化物,上網操作和"甜頭"強化物的結合稱為強化,多次強化後,便形成了"網癮"操作性條件反射,即,操作條件反射形成、鞏固、習慣化的過程。
治療毒癮除了心理學的治療以外,更重要的是外來藥物的干預,比如戒毒所就是這樣的場所,而治療網癮主要是在社會和心理學方面的治療,具體辦法就是認知行為療法,包括,認知、脫敏、替代、厭惡等等方法。體罰是不可取的,而暴力行為更是非法的,更容易讓青少年產生逆反心理。
青少年一旦上網成癮,應該儘快實施有針對性的治療,儘快讓孩子戒除網癮,讓孩子得以身心健康的發展。
近日,一18歲男孩被父母認為有網癮送到戒網癮學校,結果來到學校不到48小時就被通知男孩死亡,身上遍布傷痕,慘不忍睹。據悉,該特訓學校為非法辦學。
又是一出悲劇,在互聯網極度發達的今天,仍有家長迷信「網癮」一說,甚至將自己的小孩送到所謂的戒網癮中心,結果卻只是害了自己的小孩。
「網癮」一說緣何而起
1995年,美國紐約的精神病醫生戈登伯格編造了「手指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作出敲打鍵盤的動作」等7條診斷標準,聲稱自己發現了「網癮」這種精神疾病。戈登伯格本人認為玩牌、賭博或上網本身是沒有什麼可以成癮的,人們之所以對此成癮是因為他們藉此來克服自身的壓抑、焦慮或社交障礙。「如果你把成癮概念擴大到人的每一種行為,你會發現人們讀書會成癮,跑步會成癮,與人交往也會成癮。」戈登伯格從未承認網癮是一種精神疾病,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也從未將網路成癮正式收錄為心理疾病的一種。
網路成癮甚至不應稱之為癮,只能稱為一種「行為依賴」。對網路成癮的擔憂和半個世紀前人們對電視成癮的擔憂一樣,很大程度上只是出於人們對新技術的一種恐懼心理,不久就將為多數人所淡忘。
家長為何執迷不悟
在一般家庭,只要孩子學習成績一下滑,去網吧玩玩遊戲,家長常常就會懷疑孩子是因為上網才導致成績下滑,找「戒網癮中心」的專家一問,果然是網癮。孩子行為上稍微有偏差,老師就會說,這孩子有網癮,給孩子帶上網癮和精神病的帽子。家長和學校終於為兒童的教育問題找到了最新最好的借口:都是互聯網害的。
而看看柴靜在2008年報道的《網癮之戒》(如果不願意看全集可以直接拉到39分處):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399858166477095426, "media_id": 1560109461737473, "neardup_id": 2258090703551862934, "vname": "u6768u6c38u4fe1u300au7f51u763eu4e4bu6212u300b.MP4", "video_size":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2, "w": 480, "file_size": 76369888}},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19240002d2cf848b9d8f", "vid": "56d8e1a159084958b98daf4a7f44ea48", "thumb_width": 480, "item_id": 6399858166477095426, "vu": "56d8e1a159084958b98daf4a7f44ea48", "md5": "8e45fe2f16fe6678a8db8441d4aaf3a1", "duration": 2578, "user_id": 3122074711, "thumb_url": "19240002d2cf848b9d8f", "thumb_uri": "19240002d2cf848b9d8f", "hash_id": 11418458228003052978} --}
柴靜問家長的問題
1.對孩子使用過暴力的請舉手
2.對孩子有過過度溺愛的請舉手3.因為以前過於忙自己的事情而不顧及孩子的請舉手4.因為夫妻之間的關係不好而發泄到孩子身上的請舉手
5.在以往有過不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在言語中刺傷孩子的請舉手。6.作為父母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溝通的請舉手7.在曾經的觀念中,認為孩子是屬於自己的,所以是可以隨意支配的,請舉手8.最後一個問題,你們認為家庭裡面出現的問題和孩子出現的問題是有關係的請舉手。
柴靜問孩子的問題
1.在你們以往的想法當中,認為父母不愛自己的請舉手
2.認為自己的家庭關係當中,存在著嚴重問題的,請舉手3.認為父母不顧自己的事,只管自己的,請舉手4.認為自己曾經因為父母的關係而受到傷害,並且比較嚴重的,請舉手。5.曾經在家庭中遇到暴力的請舉手
6.認為自己在家庭中非常孤獨的請舉手7.有過自殺念頭的請舉手8.認為自己非常想和父母溝通,非常需要愛的請舉手9.最後一個問題,你們認為出現在你們身上的「網癮」和家庭問題有關的請舉手。
如何與孩子溝通
柴靜問的每個問題都直擊要害,從舉手情況上看我們會發現很多問題其實都是出在原生家庭的身上。
在詢問如何讓孩子「聽話」時,家長首先要改正的是自己的心態問題。
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私有物的想法萬萬不能有,雖然孩子是你們生的,但他有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想,要學會尊重自己的孩子。
和孩子溝通要講究技巧,要接受孩子進入青春期的現實,要明確青春期是一個風暴期,孩子的某些過激行為不是病態的,而是正常的表現。
1.在與孩子溝通時,講道理應該只佔5%,而情感要佔95%,要曉之以情。
2.溝通需要真正平等的「太空時間」,即創造沒有任何干擾的溝通氛圍和條件。3.要學會穿別人鞋之前脫下自己的鞋,即放棄固有的成見,讓孩子充分表達想法,做到多聽少說。4.要注意角色的轉換,在溝通時不要把工作的情緒強加給孩子。
更多育兒寶典、孕媽手冊、女性健康歡迎關注知葯媽媽微信公眾號
網癮又叫網路成癮,主要是指人長時間的沉迷於網路,強迫性的使用網路,沉溺於網路遊戲,娛樂聊天,進而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一旦離開網路,人會感到焦慮,抑鬱,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等癥狀,直到重新接觸網路之後癥狀才能有所緩解。網癮已經越來越成為當下一個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尤其是青少年中染上網癮者眾多,給他們自身的成長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就像是事件中的男生,不幸染上網癮,整天上網不學習,家長痛心疾首,想要挽救自己的孩子。於是把他送到了戒除網癮的學校,本以為藉助學校的管教能讓孩子擺脫網癮,結果沒想到把孩子送進了狼窩,孩子疑似在網癮學校受到了暴力虐待,導致失去了生命,造成了悲劇的發生,相信這對父母現在肯定會後悔他們當初草率的決定,好心辦了壞事,結果把孩子逼上了絕路。
說實話現在的網癮學校很多都不正規,表面上打著用心理疏導,體能訓練的方式糾正孩子的網癮,實際上都是用一些暴力體罰的方式對待有網癮的孩子,通過極端的懲罰去讓孩子不再接觸網路,雖然這樣的手段會有一點效果,但對孩子的身心無疑傷害巨大,為何正規的學校要嚴禁老師體罰孩子,一旦有老師體罰孩子,輕則丟飯碗,重則進大牢,原因在於成年人對孩子採用暴力手段對孩子將會造成致命的負面影響,甚至會導致孩子一生陷入陰影之中,無法幸福的生活。
而這些所謂的戒斷學校卻明目張胆的採用暴力手段去對待未成年人,這首先就違法了,但很多父母卻覺得這樣的手段很好,很多父母甚至還默認這種手段,覺得孩子不打不成器,所以這起事件中,涉事學校和老師固然可惡,但作為監護人的父母也難辭其咎,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網癮都是孩子不好,是孩子學壞了,實際上很多父母都沒意識到孩子沉溺於網路也有家長的責任。
很多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讓孩子承擔很多的壓力,並且嚴禁孩子接觸任何娛樂活動,同時自己忙於工作,從不陪伴孩子遊玩,最終的結果導致孩子厭學,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內心充滿苦悶,無處訴說和發泄,最終只能選擇逃避在網路的的世界中,不再聽從父母的管教,而家長看到孩子沉迷網路,更加生氣,覺得自己望子成龍的希望落空了,所以就更加指責孩子不爭氣,而孩子越指責越逆反,最終沉底封閉自己,躲進網路的世界裡。
所以網癮說到底,不全是孩子自己的問題,更是家長的教育問題,家長沒有盡到自己做父母的義務和責任才是導致孩子沉溺網路的根本,而一旦孩子有了網癮,家長不分青紅皂白的就想讓孩子徹底遠離網路,這怎麼可能呢?解鈴還需系鈴人,不從根源上找原因,任何的措施都是本末倒置,隔靴搔癢,尤其是還病急亂投醫的相信網路戒斷學校,指望別人來管好孩子,這真得是有點異想天開了。作為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寬容,理解和陪伴,才能讓孩子遠離網癮的侵襲。
這條消息看了令人痛心,18歲男孩,花一樣的年華,就這樣沒有了。這樣的特訓學校辦學無德無能,真是缺乏良知,被查出是大快人心。但是話說回來,我相信,男孩的網癮可能真的讓家長撓頭不已了,才想出來送孩子去特訓學校這一招,導致自己痛失愛子。男孩的網癮讓家人如此心急亂投醫,可以想見,網癮對他自己的影響有多大。
網癮是一種心理疾病。網癮又稱互聯網成癮綜合征,是指由於網際網路所引起的心理、精神、軀體等一系列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對網路有心理和行為依賴,以上網為生活重心,上網時間不能自控;停止上網馬上出現不安、煩躁、複雜,有軀體依賴性,出現戒斷癥狀、情緒低落、頭暈眼花、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等不良反應。
導致網路成癮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網癮患者性格內向的佔到64.8%,自卑、畏難、獨立性差、不能面對和接納現實也是他們共有的性格特徵;二是,網癮患者的家庭環境氛圍也對他們有較大影響,83%的青少年網路成癮都是家庭問題(家庭不合、父母離異、父母放任自流或期待過高,以及過分指責、打罵、溺愛等)造成的;三是,網癮的高發人群多為 12-18歲的青少年,男性居多。這個時期的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意識薄弱,理解判斷力、自控力都比較差,反叛心重,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喜歡尋求刺激、驚險和浪漫。
網癮給患者自身、家庭、社會帶來越來越大的危害:
1.影響學業工作
網癮者終日沉迷網路,無心學習,不思進取,造成學業、工作停滯或退步,給個人發展帶來巨大阻礙。
2.傷害家庭情感關係
網癮者與家庭缺乏溝通,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差、出爾發爾,其他家庭成員心急如焚又無可奈何,干預行為往往導致雙方隔閡加深、心力交瘁。
3.損傷智力水平
有研究報告顯示,網癮者沉迷於網遊6個月以上,智商明顯下降;網癮3年則智商下降12%。
4.損害身體健康
網癮會導致視力下降、生物鐘紊亂、神經衰弱,還會誘發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症、緊張性偏頭痛等病症。
5.扭曲性情
網癮者多發情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減退,對網路以外的活動缺乏興緻,冷漠、暴躁,攻擊辱罵他人,人際交往能力、處理問題能力同步減退。
6.危害心理健康
網癮者在網路虛擬世界中產生的自在、任性與現實世界形成強烈的內心衝突;長期上網導致對網路的過分依賴,嚴重的會導致心理變態,危害程度與酗酒和吸毒不分仲伯。
7.導致違法犯罪
網癮者常有通過偷錢或盜號來持續滿足自己的上網行為,更有甚者利用網路進行欺詐、賭博、色情等活動,最終邁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
綜上所述,網癮這種心理疾病需要及時通過專業的心理諮詢來專業治療。這對網癮者來說,是安全的治療,也是解決根本的治療。
在某些機構認為,你喜歡打遊戲,那你就是網癮,你整天泡電腦手機,那你就是網癮,你頂撞父母老師,那你就是網癮。
換位思考一下,有的父母整天打麻將徹夜不歸,那是不是就是有「麻癮」啊,有的父母天天打牌,卻連孩子的生日都記不清,你看,「牌癮」。有的父母心情不好就打罵孩子,你看「打癮」「罵癮」
著名記者柴靜在去採訪臨沂某網戒中心的時候做過一個調查,她把孩子和家長分開分別問了幾個問題,問家長「在過去,有過溺愛孩子的行為的請舉手(大多家長舉手)。不知道怎麼和孩子交流的請舉手(大多家長舉手)」
然後問孩子「你們覺得在來這裡以前家長不愛自己的請舉手(大多孩子舉手),有過自殺念頭的請舉手(大多孩子舉手)」
這個結果很令人深思啊。
網癮,到底是一種病,還是一種家長不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的一種借口。
私以為,網癮不過是一種家長不懂得與孩子溝通的一種很低劣的借口。說孩子有網癮的家庭一般溝通的時候說不到三句就翻臉,說不到重點,難顧及孩子的自尊心,畢竟青少年時期是孩子內心最敏感的時期,被戳痛很容易炸毛,這個時候網戒中心的人就有話說了你看,得了網癮孩子就是容易暴躁。
家裡有個叔叔是當老師的,一天一家人一起吃飯他就講了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他有個朋友,家裡有個孩子也是整天打遊戲,他爸說什麼都不聽,說兩句就吵架,他就叫我叔叔去他家裡吃飯,順便開導開導他孩子。我叔叔就去了,吃飯的時候我叔叔就在開導那孩子,然後那孩子對他爸說「你看人叔叔說的問題全在點子上,你學著點」
孩子和家長不可能存在跨不過去的溝通障礙的,雙方都耐心一點,多溝通一些,孩子暴躁了家長往後退一步,家長暴躁了孩子往後退一步,到時候就會發現什麼網癮,根本不存在的好嘛
不要再拿網癮當做不肯耐心與孩子溝通和某些機構用來殘害孩子的借口
網癮為網路成癮症的簡稱,是指上網者由於長時間地和習慣性地沉浸在網路當中,對互聯網產生強烈的依賴,以至於達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難以自我解脫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社會對於網癮的概念和認識以及對網癮的干預和處理方面存在很多的誤區,且概念並不統一。"網癮"的醫學定義一直未有公認,大部分學者認為應該把網癮稱之為網路的過度使用,或者網路的濫用,也有人把它稱為網路的病理性使用或過度的使用。
2008年11月,由北京軍區總醫院陶然主持制訂的《網路成癮臨床診斷標準》通過專家論證。首次將網路成癮納入精神病範疇,確定了網路成癮的"6小時"標準,隨後,網路成癮標準便在部隊醫療系統開始推行。並準備在向國務院衛生部申請成為全國通用標準,2009年,衛生部在對《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指導》徵求意見時,否定了將"網癮"作為臨床診斷的精神病,認為目前"網路成癮"定義不確切,不應以此界定不當使用網路對人身體健康和社會功能的損害。
同時,衛生部提出了新的概念,認為"網路成癮"只是網路使用不當。2013年5月,中國國內中文媒體報道了北京陶然團隊制定的《網路成癮臨床診斷標準》,被美國精神病協會納入當周正式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是中國第一個獲得國際醫學界認可的疾病診斷標準,在網路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那麼網癮是種病嗎,這就像「同性戀」一樣,美國人承認,中國人在道德上不允許,網癮是不是一種病,到現在還是沒有定論,但是任何一件事過度了都會有一些問題,我個人認為迷戀網路,如果不上網就坐立不安、心慌、難以平靜的話,的確算是一種病了,至少是網路依賴造成的,就是有酒精依賴的人一樣,不喝酒就難受,只不過酒精是一種精神活性物質,而網路相對來說算是一種非物質,所以有些專家將此定義為「非物質依賴」!
我覺得,到了癮的程度肯定就算你心理疾病的一種,一般孩子產生網癮肯定與平時父母的忽略或縱容有很大的關係,孩子的一切特性都有家庭的影子。治療網癮應該找合格的心理醫生,不光孩子需要治療,父母應該一起接受輔導,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幫到孩子。父母不要把孩子的問題交給別人解決。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家長,孩子非常懶惰,不做作業,不讀書,二年級了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好,識字量只有幼兒園水平。我發現他一回家就看電視,玩手機,父母完全不管理。家長天天求老師給孩子補課,交多少錢都願意。遇到這種學生,老師也很頭疼,不管在學校怎麼教,回家不強化鞏固,加上本人也不用心,怎麼教也沒有用啊!
除了心痛還是心痛。說說我自己吧,初中過得不好,父母只關心我的成績不關心我的生活,還經常被罵。每次不開心就會去網吧包夜,那時候自己的網癮也很大。不過後來喜歡上了打球,慢慢的上網就少了。雖然現在電競慢慢的被人們接受了,可是我還是很不想看到網吧里滿是打遊戲的孩子,孩子還是應該多出去走走,打打球,爬爬山,跑跑步......不要讓街上,球場上滿是老年人啊!最後說一句,網癮不是病!作為父母多給孩子一些關心比什麼都好!還有就是這種機構真的合法嗎?真的希望「有關部門」能調查一下,不然這種事有可能還會發生啊!
網癮也可以說是一種病,一種心理依賴性疾病。上癮徵狀表現為焦慮,暴躁,除遊戲外對任何事漠不關心等等,上癮人群主要為青少年。為什麼會出現網癮,說白了就是心理的壓抑焦慮無處發泄所造成,現實的青少年由於家庭原因從末吃苦擔責,因而遇事就不知怎麼面對處理,或因高不成低不就而無所適從,剛好網路及網遊的虛擬世界出現了,在虛擬世界裡他們可以盡情發泄不滿,盡情拼殺滿足虛榮心,在不承擔任何道德及法律的世界裡渲泄自己滿足自己,久而久之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心理依賴。要戒出網癮更多需要家庭的教育,父母的交流,性格的養成。更要自身人生觀,學習觀,工作觀的養成。
多謝邀請!簡單來講,雖然心理學中並沒有「網癮」這個詞,但是和「煙癮」、「酒癮」等一樣,都是對某種事物或行為上癮,進而影響正常生活,確實屬於心理疾病範疇。不過對於成癮行為的治療,國內很多所謂專門治療「網癮」的機構都是非法的,比如使用違法的電擊療法,通過體罰、打罵甚至虐待的方式改變求助者的行為,根本不是像宣傳中說的那樣會採取心理疏導的模式。
所以,「網癮」是病,不過需要的是科學的治療方法。所有成癮行為的形成,背後一定跟家人對求助者的疏於關心有關係,那麼如果所有的治療,都離不開家人支持,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脫離家庭,脫離社會,脫離現實的治療,都是無稽之談!
成癮行為,真的不是簡單的幾句話就能說的很清楚的,所以這裡只能說這麼多了,只能奉勸各位家長,除了關心孩子是否吃飽穿暖,還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這不是老師、學校或者社會的責任,不要推給別人!最後希望我的回答多少能給大家一點幫助!
推薦閱讀:
※狗毒完了,下一個毒誰?
※被質疑的「陰柔美」|別向粗暴與蒼白認輸
※什麼叫強共識?比如:數學特別有趣 | 科技袁人
※大話果敢(精彩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