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是民間科學家的簡稱嗎?
民科就是民科,民科從「民間科學家」變成民科,名聲這麼臭不還是他們自己作出來的?
沒有人說你非得在中科院才能夠搞科學,但是科學是科學,你至少要有點兒科學的底子吧?你好歹高中物理、大學物理學過一點兒再去搞量子力學、相對論吧?你可以有熱情,但是熱情不能代表知識,更加不能代表能力,沒有能力和知識就沒辦法搞科學,也絕對不可能搞好科學,更加絕對不可能推翻科學。當然,這個世界不強求所有人都有搞科學的知識和能力,你可以只是一個「科學愛好者」,意思就是,你不是特別懂,也不是專業干這個的,但是你喜歡,你願意從最基礎的東西去學起。這樣的科學愛好者在任何一個科研人員看來,都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他們也很願意跟這些科學愛好者分享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但是民科呢?他們有對科學的熱情,但是沒有對學習的熱情,只想著有科學家的榮譽,絕對沒有想過有科學家的付出。沒有水平、沒有能力、沒有努力怎麼有榮譽呢?這些人想的辦法無非就是碰瓷各種教授,無非就是舉著牌子在學校門口宣稱自己要跟某某教授大戰一百個回合,無非就說自己是熱情四溢的中國科學家,不頂不是中國人——這些人怎麼可能算得上科學家?他們搞的東西怎麼可能算得上科學?
有人說什麼愛因斯坦寫相對論的時候還是個專利局小職員,所以民科也可以創造歷史,可是拜託這些人瞪大眼睛看好了,愛因斯坦是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讀完大學之後再去專利局工作的,而且轉眼就去蘇黎世大學讀博士了。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現在世界排名第八,跟這個大學差不多排名的有加州理工、帝國理工,哪個不是頂尖的世界學府?民科要是能夠從這些大學畢業,也就不用舉著牌子在大學門口跟幾個小教授碰瓷了吧?
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民科,很簡單,你說你有什麼成果,然後給我一篇你自己寫的這個領域的文獻綜述。什麼叫文獻綜述?意思就是,你研究量子力學也好,研究相對論也好,你得先自己寫一篇文章,梳理一下這個領域科學的發展過程、介紹世界上目前研究這些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有哪些、目前研究的缺陷在哪兒,簡單說,你可以反對,可以推翻整個領域,但是你至少得知道你推翻的是什麼東西吧?但凡是把這篇文獻綜述能夠寫的文辭暢達的,至少還有點兒靠譜,起碼他們還能看得懂別人寫的東西,對這個領域有點兒了解。
你看現在所謂的民科,你問他,你研究的東西最近兩年有人研究嗎?他們研究了什麼?人家論文怎麼寫的?試驗怎麼做的?他們有幾個能回答的上來的?所以一個人連他反對的東西是什麼、現在變成什麼樣子了都不知道,他就想在這個領域能獲得諾貝爾獎,你覺得合理么?
真正的「民間科學家」是什麼樣的?可以看看鄭曉廷這個人,他是初中肄業,也是自己愛好科研、在民間搞科研,但是人家就真的做出了成果,得到了主流科學家的認可和支持,甚至於可以在《Science》和《Nature》上發表論文,那他是怎麼做的?堵著Science雜誌社門口說要跟主編論戰么?舉著牌子到處遊盪么?
都不是,根據對他的採訪,他成功的秘訣就是學習、研究、合作、交流。比那些什麼事情不做,只知道嘩眾取寵的人,不知道好了多少。
果殼網:你並非一個科班出身的古生物學家,從事現在的研究有很多必須跨越的門檻,你是怎麼解決的?
鄭曉廷:我學習。這些年,我關注的方向,無論是鳥類、爬行類、哺乳類,有關研究者的文獻能找到的我都找來看。英語我不懂,我需要看的文章,我就找人翻譯過來看。這樣除了了解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我更多的是學習最專業的人是怎麼研究的。除了看文獻,我還大量通過解剖來學習現生物種的骨骼學。就鳥類來說,每種鳥的不同發育時期,骨骼也是不一樣的。我通過購買人工飼養的鴕鳥、鴯鶓、鴿子這些鳥類,也有雞、鴨子這些家禽,解剖了上百隻。通過這種方法觀察鳥類不同時期的骨骼特徵。然後就是合作。無論是北古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南古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還有國外的研究機構,跟我們合作的都是國內外最頂級的學者。我在和這些頂級學者的交流中,他們不斷修正我的觀點。更讓我覺得了不起的是,這些專家並沒有因為我只有初中學歷而歧視我,而是一直是很平等的和我們進行交流,這樣也能激發我嘗試衝擊這些高水平雜誌的勇氣。
↑刻苦鑽研的鄭曉廷↑
↑某些民科↑
所以,民科就是民科,民科根本就不是什麼「民間科學家」,他們確實是在民間,但是他們絕對的、完全的、徹徹底底的不是科學家,他們愧對科學家三個字。民科一開始指我國體制外、非官方的民間科學家,後延伸為泛指所研究課題不屬於自己所學專業領域或在所研究領域沒有取得博士學位的科學家。「民科」概念的實質不是一種對科學家群體的分類,而是把「民科」和「偽科學」劃等號的學術評價。因此「民科」是貶義詞。由於人類歷史上大量的第一流的科學成果都是民間科學家取得,當今量子時代真正的第一流科學成果往往是跨學科、邊緣學科、綜合學科、交叉學科研究的成果,任何科學成果都是科學家或科學愛好者無身份約束條件下認真觀察深入調查苦苦思索大膽設想反覆驗證的結果,把「民科」和「偽科學」劃等號既不符合歷史,也不符合邏輯,沒有科學學根據。
科學史學者田松為曾為民科專門制定了一個定義,即:「指在科學共同體之外進行所謂科學研究的一個特殊人群,他們或者希望一舉解決某個重大的科學問題,或者試圖推翻某個著名的科學理論,或者致力於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系。但是他們卻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學共同體的基礎範式,與科學共同體不能達成基本的交流。總的來說,他們的工作不具備科學意義上的價值。」其中,「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學共同體的基礎範式,與科學共同體不能達成基本的交流」,是「民科」與另一個群體「業餘科學愛好者」之間的根本區別。
去年的郭英森事件,今年的凡偉事件再次把民科帶到了公眾的視野中,而且據有關資料顯示,民科的數量還真不少,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
魏恩慶(「創立」了「光力學說」及其「數學模型」 F=mvc/l,修改質能公式為E=mvc)、劉武青(「發現」了「劉武青光旋效應」)、李三清(「創立」「統一理論」,曰「大道至簡,總攬全局」)、宋立強(「發現」「磁力線本質」,磁力線「是客觀存在的」)、三江方士(「發現」了中華級數,「證明∑1/n=61.351783352…」)、何加林(研究「雷電規律」)、吳水清(相對論「研究家」)、崔立 (「研究」永動機,第二代永動機「獲獎」)、黃遠傑(百度民科吧前吧主,「研究」磁質論)、欒才旭(「研究」「欒氏運動」)、宋衛芳(「解決」「證明」古希臘三大幾何難題,百度ID「秋色真美妙」」反偽科學戰士「,業內稱為「三小無猜」)、廖凱原(研究軒轅紀年,由KQID引擎提供動力的軒轅反熵運行體系2.0)、雷紹武(研究「運動力」,試圖推翻牛頓力學等體系)、郭英森(提出「加速系+引力波+物質波」的「新物理學」概念。並宣稱可以使其民用,自稱研究出飛碟飛行原理,被一些網路大V熱捧)、王令雋 ( 反對相對論,反對量子力學,反對場論 )、凡偉(發現「電荷是不存在的」)等等。
答主在一篇評論中曾討論過是什麼把民科帶到了聚光燈下的問題。先引述部分內容如下:
「民科」之所以存在和繁盛不衰,自然也體現出了科學教育的欠缺。有專家總結說,「民科」的一個特徵,就是大多沒有受到過良好的基礎科學教育。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雖然我們掌握了不少書本上的科學知識,但是在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方面還有很多不足,真正的知識應該在書外,而獲取這些知識更需要科學精神的指引,否則就可能誤入歧途。
「民科」被刷屏,還離不開每個旁觀公眾的推波助瀾。因為,相關消息正是經由我們各種屏幕的「支持」而傳播開來的。當然,也有人把這種「支持」看作是同情。雖然科學精神崇尚理性思考和批判性質疑,但是公眾往往又是理性和感性的綜合體,甚至很多時候會漠視理性,讓感性佔了上峰。感性戰勝理性,成為此番推動「民科」被刷屏的一股強勁力量,不得不說,暴露出的正是我們在媒介素養方面的不足。
媒體是公眾完成正規教育後獲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這一點已經被國內外一系列調查所證實。然而,如果我們欠缺必要的科學素養和媒介素養,那麼未經證實的信息就有可能經過我們的轉發而被放大,傳播和擴散。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媒體應該承擔起傳播科學、弘揚正能量的責任,畢竟,公眾幾乎都是通過媒介才獲得相關信息的。正因為此,科學傳播和科普工作者們才多次呼籲,媒體應該與科學界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打破科學與媒體之間的障礙,建立起順暢的科學傳播鏈條。
針對此次因「民科」而引發的反思和追問,筆者以為,我們不應該糾結於媒體是否欠一個道歉,而應該更多地將目光聚焦於如何改變這種狀況,進而避免以後繼續出現類似的事情上。
在此次「民科」刷屏事件中,筆者覺得,科學家、媒體和公眾都應該進行反思。譬如,科學共同體的科學傳播是否充分並且及時?媒體是否堅守了科學報道的準則、是否過多地帶有某些感情色彩?公眾是否應該對信息有所甄別、更加理性地看待科學?唯有如此,科學傳播才能更順暢。
這就是一個「數學民科」的研究成果,你知道這是什麼玩意兒嗎?
一個很普遍的觀點就是:凡說自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都是民科,我當然就成了這樣的民科。
下面就是「民科成果」——
這是一個公式,一個數學等式,首先說明,等式是世界通用語言, 不分民科官科的。這是一個數論函數表達式,它要表示的都是「個數」,是不大於任意自然數N的滿足某條件的自然數的個數,例如——
不大於N的素數個數記作Pi(N);
不大於N的孿生素數個數記作Pi_2(N);
任意偶數N可表為兩個素數之和的個數即N的哥德巴赫猜想解數D(N);
...
在數論中,類似於這樣的命題有無數多個,很多題目的難度遠超哥德巴赫猜想多少倍。我們的這個公式就是專門解決這樣的難題的。
這是一個萬用公式,代入相關變數,即可秒殺任意一個類似這樣的命題,當然包括哥德巴赫猜想孿生素數猜想黎曼猜想,這都是小菜,根本就不在話下。
公式的正確性不容置疑,道理很簡單,這都是等式表示的,等式都是可以用有限個實際數據驗證成立的,而驗證工作極其簡單。
這是一個極其重大的數學基礎理論創新。
這就是一個「民科」的成果,有信誓旦旦自以為是很了不起的「官科」者如有任何「不服氣」請儘管放馬過來。
這是一個傳奇,有很多的故事等待著有人來挖掘。
設獎金一百萬求敗,歡迎吐槽拍磚。
民科是什麼?是來自民間的科學家嗎?是業餘科學愛好者嗎?當然不是了!讓我們看看對民科的準確描述:
民科是自稱民間科學愛好者的一類群體的簡稱,但又區別於廣義上的科學愛好者和非官方科學家,本質是夢想著不需要學習,只憑藉胡思亂想就推翻科學大廈的「妄人科學家」。自我標榜「民間」是他們認為「官方」都是錯的,只有他們才是真正熱愛科學的。民科並非指「來自民間的」,大學教授也可能是民科,鑒別民科的關鍵在於有無科學精神,也就是「拿證據來證明』的精神,而不是說空話的精神,站隊的精神,煽情的精神。」
「民科」和「業餘科學愛好者」是完全不同的,後者可以愛看星星愛收集蝴蝶標本,但絕不會去推翻顛覆天文學的重大理論。更關鍵的是後者會用科學共同體認可的方式與主流科學界交流。可以把「不能交流」可以看作鑒別「民科」的核心判據。「民科」們大多偏執地認為自己懷揣著天下最了不起的科學理論,任何人的不同意見都聽不進去,認為別人不懂,或者認為權威在打壓他,或者認為別人要剽竊他的理論。由於偏執,「民科」往往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世俗社會也難有正常交流,甚至為了心中的「科學理想」妻離子散。
我可以肯定大告訴大家:寰宇中外,古往今來,還沒有一個民科真正成功過。那些所謂的牛頓、法拉第、愛因斯坦是民科,都是民科現在想像出來的。
談談我的看法,大家批評指正。
一,任何領域,都有污泥濁水,都會大浪淘沙。有一個問題:不成熟的東西,有無發表權?如何確定界限?這件事比較棘手。
二,必須把「民科」與「偽科」,嚴格區別開來,否則傷及一大片無辜者。
三,民科的本質是愛科學。民科的表現有:與人為善、虛心好學、基礎較好、探索精神、徵求意見、提出建議、敢於質疑。
四,偽科的本質是反科學。偽科的表現有:違背科學、主觀臆斷、捏造事實、自說自話、自以為是、旁若無人、無理取鬧、沽名釣譽。
五,關於民科的議論紛紛,動靜有點大了。有關部門,應該出來表明態度,制定規則,以利媒體平台管控,把偽科學之類拒之門外。
最近因為出了幾個有關「民科」的事件,讓「民科」這個詞迅速成為一個時髦的貶義詞,不過現在這個民科的概念已經脫離了民間科學家或者民間科學愛好者縮寫的概念,成為了負面辭彙。
民間科學家,是相對論職業科學家而言的,實際上中國的確曾經在某個歷史時期出現過一些民間科學家,如陸家曦(數學家),這是時代的特徵。今天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因為今天中國的高等教育基本上可以覆蓋絕大多數有才能的人,當然也有一些特殊天才比較偏科可能考不上他所擅長的名校專業,這個應該是極少數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出眾者,一定會脫穎而出。如劉路,中南大學數學科學與計算技術學院2008級本科生,在大學三年級時獨立解決了英國數理邏輯學者西塔潘提出的一個猜想,在國內引起關注。2011年10月,中國科學院李邦河等3名院士分別向教育部寫信推薦,請予破格錄取劉嘉憶為研究生,並建議教育部有關部門立即採取特殊措施,加強對其學術方面的培養。他好像後來又破格受聘為中南大學教授級研究員,可以說他也成為了職業數學家。
因為中國大部分人的確沒有科學探討的傳統,要麼是打著巫術宗教的旗號進行宣傳的偽科學,要麼就是為了名利故弄玄虛的假大師。因為這類人太多了,所以大眾對這類人深惡痛絕。
但是,卻不能忽視另外一個因素,因為出現了這種「人人喊打」的狀態,或許也是扼殺創新的無形的巨大力量。如果都沉浸在原有觀念中,假如出現新的觀念,大家接受程度如何?會不會冒出一大批「嘴上殺手」。
中國人不是缺乏創新,而是環境抑制了創新。試想,假如有第一個人說出了平行宇宙的思想,其他的人會怎樣對待他的說法?當然今天可能認為沒什麼,但假如這個人就在中國而且是全世界第一個提出來的人,那會得到怎樣的對待?會不會認為是「唯心主義者」?會不會被大眾認為是瘋子?被無數人嗤之以鼻的指責。
當你聽到「超光速」,假如沒有外來的傳播,會不會認為又是「民科」?但是在美國的華人科學家王力軍與同事實實在在的在實驗中使激光脈衝群速度達到真空光速的310倍之多。當你聽到文小剛演講的內容,如果他不掛著美國教授的名義,會不會認為又是一枚「民科」。中國有很多人帶著這些愚昧的觀念看待外界,你讓他提出有價值的內容他不會但打嘴炮的功夫是一流的,非常多的這種人也成為壓制創新的軟生態,實際上是上千年的一種可怕的流毒。
我之前曾經說過:非職業思想家所佔比重其實是可以用來衡量一個文明是否是世界文明中心的一個指標。如果一個文明中的思想全部來自國家機構,那麼這個文明必然是世界文明的邊緣。如果有人說今天的科學,個人是難以勝任的,但是別忘了,任何領域都有非常細的分支,另外除了實驗科學,還有就是理論科學。不能排除真的有人會做出成就。
非職業思想家所佔比重其實是可以用來衡量一個文明是否是世界文明中心的一個指標。如果一個文明中的思想全部來自國家機構,那麼這個文明必然是世界文明的邊緣。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境問題,尤其是生命力的東西,環境土壤非常關鍵。歷史上極偉大科學家,都是成長在適合的環境中。牛頓,可以說是世界上至今為止,在科學領域最偉大的科學家。但是牛頓的幾項偉大發明,都是他在23歲大學四年剛結束回家鄉躲避瘟疫時期做出的。有人說牛頓是很遠很遠以前的事,那時科學還比較初級。但是和牛頓同樣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做出最偉大兩項成就「狹義相對論」和「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時期,也是26歲年輕時期,並且他只是專利局一個小職員,並不是職業的科學人士。
往往最顛覆性的理論,不是由職業科學家做出的,不是中老年人做出的。
1954年,普林斯頓大學的年輕的學生休·埃弗雷特提出了一個假設,他認為觀測量子世界會導致我們的宇宙出現「分裂」,一次觀測導致了宇宙衍生出不同的次級宇宙,每個次級宇宙中都對應著一種可能性的結果。1957年他發表了他的第一篇論文,但是這篇論文當時被沒有受到重要,然後他便從學術界消失了。直到他1982 年去世(終年51歲)為止,他一直是美國國防工業的一名工程師和分析師。但是一些物理學家卻認為,休·埃弗雷特(Hugh Everett)對科學的深遠貢獻意義深遠。
平行宇宙理論,現在看都是最具顛覆性的思想,西方科學界已經逐漸將多世界詮釋作為主流思想,而傳統的哥本哈根詮釋在認知方法論上有缺陷。我想這個多世界詮釋思想在今天的中國科學界,恐怕還是無法作為主流思想的。這就是差距。
說了這麼多,再看看中國。拉馬努金是印度偉大數學家,這個很多人都知道。國際上今天還有職業研究他的人。最近《 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中有文章專門介紹了中國的一位數學奇人—劉治國,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63年生於河南焦作,1979年16歲考入河南師範大學數學系,1983年畢業。先後任教於中學和新鄉教育學院。在工作之外,劉治國刻苦鑽研數學,因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印度天才數學家拉馬努金(Ramanujan)的工作,劉治國從中得到靈感,在θ-函數、q-級數、數論等領域得到了豐碩成果,震驚了國際上研究拉馬努金工作的專家。1998年,在英國數學家劉易斯(Lewis)博士的努力下,英國皇家學會破格授予只有學士學位的劉治國「王寬誠皇家學會研究獎學金」,促成他出國訪學一年。2001-2003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數學系曾衡發教授邀請劉治國訪問合作。2003年,劉治國被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直接聘為教授。
劉教授取得成就最主要時期也是非職業數學家時期。另外中國還有很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科學家認可的成就,但實際上他們是非職業科學家,本身並不是靠科學研究獲得報酬,研究條件也很艱苦,如陸家羲,中國現代數學家,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
說了這麼多,一句話,中國目前對新思想的容忍度較低,具有潛在大師的土壤環境不具備。上面的例子也說明了,這些真正的原本的民間科學家必須先在國外引起高度重視以後,才能在國內受到重視,這就是很可怕的一個問題。
民科這個詞被用濫了,成了偽科,偏執病人的代名詞。民間科學家也基本成了貶義詞。非官方背景的科研愛好者也受民科牽連,淪為被歧視的群體,很多人眼裡沒有官方資金支持,沒有師承背景的即民科。官科也在不失時機的強化這種標籤,在這樣的背景下,科研被強化成一種體制內的特權。這其實是科學界的悲哀。重名利勝於邏輯的民科固然可恨。可被誤傷的科研愛好者確實可惜。這些人有可能會成為人類科學知識的重要貢獻者。試想今日的科研環境,一個專利局的小職員通過什麼途徑才能發表一篇與主流科學界不同的科研成果呢?看身份和學歷直接就被當成民科拒稿了。
對「科學」富有狂熱而近乎執拗的熱情,卻不曾接受過基本的專業訓練,也無意接受科學訓練;並以「獨特之夢想」為由,拒絕進入科學共同體、拒絕接受同行評議、拒絕承認既有的專業規範,拒絕從專業領域出發的任何批評。
「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學共同體的基礎範式,與科學共同體不能達成基本的交流」,是「民科」與另一個群體「業餘科學愛好者」之間的根本區別。
民科們往往希望一舉解決某個重大的科學問題,試圖推翻某個著名的科學理論,或者致力於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系,但卻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學共同體的基本範式,因此不能與其進行基本的學術交流。
專業的科學工作者多對民科持否定態度。科學理論並非空中樓閣,需要經得起嚴密的論證,必須得有數學框架和大量反覆的實驗。民科的真正對立面是科學而不是官科,科學需要系統而不是妄想。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類容易忽視的精神疾患,民科往往看不出有行騙的主觀故意,他們是真的堅信自己的妄想信念。
民科說的是那些不懂裝懂的人!
這些人主要集中在政界,佔40%,科普界佔20%,民間佔15%,學術界佔25%!
比如科普界某人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驗能證明這一理論。」事實上五十年前就有實驗驗證過了,他沒有查閱相關資料,就說沒人做過!
學術界某人說「他們採用了隨機碼。」雖然他是學物理的,還是副研究員,信息學開創者也說過隨機碼,可是深入學習過信息偏碼的人都知道,世上沒有隨機碼!
編程語言中的隨機函數產生的是偽隨機碼!它是由固定規則產生的,是可逆的!
沒有人和機器可以產生隨機碼!這一點我要給全中國學術界科普一下!
還有一些非前沿領域的人,自認天下第一人,領先全球,國際上同行都認為量子計算有個雜訊極限問題,而他卻不知道!
量子同步計算問題體系溫度是由粒子自身運動產生的,粒子運動頻率升高以及粒子數增加都會產生升溫而打破同步!
這不是環境溫度可以解決的!
這一點我要向全中國科普一下!尤其要向中科大科普!
民科就是民科,貶義,辱稱。這種人性格偏執,難以溝通,文化水平底下,好高騖遠,動不動就宣稱推翻某個定理,但是又不給任何證明,或者胡亂證明一番。你要是質疑他,他便說你打壓他,如不理他,他便宣稱你被駁倒了。民科是科學的反面,是偽科學。對付這群狗屁民科的最好辦法就是完全不理他,讓他自生自己滅。
民間科學家和科學愛好者,褒義,不能簡稱民科。這些人和職業科學家,工程師一起為現代社會做出了很多貢獻。
推薦閱讀:
※貳·一季又一季:誰問年華滄桑何答
※一根羽毛
※朋友結婚明明是好事,為啥現在的人會被禮金給嚇怕了?
※放好民主生活會「三把火」
※如何用電飯鍋做出30天都不重複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