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喜歡上歷史的?


喜歡歷史還是我上學時候,記得那時上五年級吧,我有個好朋友,他的老爸喜歡看三國演義的書,各種版本的都有,更神奇的是,他老爸還買了整套連環畫小人書。上學時都是我去他家找他一起去,有時我去的早,他就給我他老爸買的連環畫的小人書看,慢慢的被情節吸引住了,不知不覺看完了小人書。然後就看他老爸的正版三國演義,有不懂的地方,就問他老爸。

後來上初中,那時不像現在,課程那麼多,我抽時間看了新版,老版三國演義,新版老版西遊記,那時的聊齋志異都不好買,我也是看了同學老爸的書。我不太喜歡看封神演義,覺得太玄了,不太靠譜。紅樓夢一直想看,但那時有句話說,少不看紅樓,所以作罷。這是我最初愛上歷史的原因。

等上高中時,學古文多了起來,眼界更加寬闊了,接觸的歷史人物多了起來。我始終認為「讀史可以明智,可以知興替。」我認為歷史有時驚人的相似。歷史並不是冷冰冰的文字,就連偉大的領袖毛澤東都熟讀歷史,從歷史中汲取營養。把歷史當做一面鏡子,看透歷史重重迷霧,撥雲見日。

走向了社會後,時間多了起來,對歷史從最初的膚淺,到深刻理解有了大的進步。對歷史的理解也不停留在人云亦云上,而是有了自己獨特的解讀。時間充足,有種表達的慾望,所以,加入了悟空問答的行列了。

(撰文:秉燭讀春秋,歡迎點評加關注)


以前還真沒想過,是怎麼喜歡上歷史的,現在來想想,覺得原因太多太多了,「借古鑒今」、「以史明智」這些就不說了吧,沒幾個愛聽。說說比較有趣的吧!


已記不清是哪一天,我突然發現,原來通過解讀歷史,就完全可以看出:那些真以為自己能夠君臨天下的狂妄之徒,如何讓歷史給了重重一記耳光,而成為歷史笑談!呵呵,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因為我實在是不喜歡那些狂妄自大的人。


如:1961年赫魯曉夫狂妄的提出,到1980年,蘇聯的工業要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歷史和他狠狠地開了個玩笑,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就解體了,恰恰相反,蘇聯在尖端技術方面,不但沒有成為領導者,反而僅僅只是一個追隨者。它們的工業產量不僅沒有超過美國,而是遠遠地被甩了幾條街, 甚至落到了日本的後面。


呵呵,歷史中,這種事例多了去了!每每讀來,總禁不住會心一笑!笑過之後,也會想到些什麼!先到此為止啦!


我喜歡上歷史,最初的原因就是可以裝逼,因為當你開口閉口說一些古人,背一些古詩,說一些古代的歷史的時候,別人就會以崇拜的目光看著你,很神奇啊,學識好淵博啊。就喜歡這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當你走進歷史的時候,撕開歷史背後的真相的時候,你會學到很多東西,那個時候裝逼對我來說沒有用了,也不在意了,我更多的是在於他們的背後的故事。在我眼裡,文字已經並不能構成影響我的思維,更多的是文字背後的內容,才是我思考的問題。

歷史有魔力的,當你熟悉走進,自己看,然後再去研究,就會越來越喜歡。你就會發現,我們生活中的事情都能找到原型,生活中的困難最終都能找到解決方案,在歷史中。歷史為鑒,可以知古今這句話不是吹的,是真的。

當你讀名臣良將。先賢達人,你會發現你的心態也會變得很平和,看慣了功名潮起潮落,看慣了辛酸榮辱,所以歷史也是一種修行。能靜下心來讀史研史,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修行。

當你研究歷史的時候,你才知道你的根在哪裡,你才知道我們的文化來源於哪裡,你才知道什麼叫中國人,為什麼中國能屹立在世界幾千年而不動?


自己剛剛回答了「為什麼有人不喜歡歷史」,就看到了與前者相關的提問「你是怎麼喜歡上歷史的」。作為長期的「歷史關注者」一枚,這個提問很自然勾起了我的一串串美好回憶。

說不清自己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對歷史感興趣的。那是很小的時候了。

是什麼、是誰,讓我萌動了「歷史之戀」?是某一本歷史書,還是某一塊古老的城磚?還是某一位好老師的一席話?抑或是一段歷史故事?或者,是一部歷史題材影片?

這些,如同眾多的歷史謎團一樣,已經茫然不可考。但是,濃厚的歷史興趣確實是形成於自己的孩提時代,這一點,是確信無疑的。我慶幸自己很早就與歷史這一知識寶庫、思想寶庫結緣。

借回答這個有趣問題的契機,我努力捕捉早年催生自己「歷史之戀」的那些一鱗半爪,漸漸還是給自己找到了一些若隱若現的答案:

——每個人從小總是會有某方面、或者某些方面的天然的興趣傾向,我也是這樣,而我從小的最大興趣點是投向了社會類、真實類的人或事,諸如新聞、各國國名、各國首都名、各國領導人姓名之類、我國朝代名稱,這當中,也就包括了對歷史奧秘的強烈好奇心。也許,這就是緣分吧,冥冥之中的、與歷史之間的無以言狀的某種緣分。

——家父很可能不經意之間成了我的「啟蒙歷史老師」。他雖然文化程度並不怎麼高,但是,喜愛收藏一些有年頭的廉價小物件,喜歡留意一些歷史故事。這些小愛好,無形中令我心中種下了歷史之苗。

——我家鄉在荊州一帶,小時候,悠悠古城牆、巍巍萬壽古塔是自己日常視線中的極其尋常之物,無需門票,可以任意攀爬。它們的斑駁、它們的滄桑很自然地融入了幼小的心靈深處,油然而生親切。或許,歷史之戀就在每天、每月的古城古塔一瞥之中孕育著、成長中。

(本人家鄉荊州市的萬壽寶塔,堪稱一位無聲訴說著數百年滄桑的「歷史老師」。)

——中學時代,歷史課有幸遇上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好老師——石老師。年邁的他,滿口的外地方言,嗓音嘶啞,可是,風度翩翩,講起課來聲如洪鐘,聲情並茂,繪聲繪色。石老師這樣一位頗有個性的中學優秀歷史老師,是自己最終下決心步入史學之門的一位示範者和無形中的引路人。石老師已經故去多年,我至今深深懷念著老人家。

——自己少年時代是「小人書」盛行的時代。我如饑似渴瀏覽過許許多多小人書,包括大量歷史題材的精美畫面的小人書。它們堪稱自己「愛上歷史」的最佳推手之一。

——自己少年時代,也是歷史解釋從政治工具漸漸走向一定獨立性的時代,是歷史學領域從淪為極左工具走向求真求實方向的重大轉折,因此,對同一個歷史現象的解釋翻雲覆雨,那時是常見的情形(例如對孔子、劉少奇、林彪的前後迥異的評價)。幼小的我,在那個泛政治化的年月里,被時代推著「政治意識早熟」、「歷史意識早熟」,有意無意開始思索歷史知識、歷史認識背後的是是非非。

——改革開放初期大量的平反冤假錯案,很多都與歷史有關。少年時代的我,躬逢這一特定的轉折點,一樁樁一件件案例的瀏覽之中,自己的歷史關注也在一天天增長。

歷史之愛,有幸從小鑄就,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我願與「歷史」這位好友終生相守。

謝謝各位網友抽空熱情參與這個話題,瀏覽拙文。


1 . 讀史使人 明智,明理

歷史是可以增長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的。歷史擁有極為豐

富的內涵,能讓人的一生受用不盡,品味不盡。趙亞夫教授曾說

「 源自歷史文化的信念,理應成為國家或民族發展不可或缺的巨大

的內驅力,……源自歷史文化的財富,理應成為國民志氣與智慧不

可或缺的豐富給養」。然而,多年來的教材編寫,應試教育和傳統

的教學模式,已經扼殺了歷史的這一功能。當前中學生對歷史教育

的淡漠和麻木,就是對傳統歷史教育的真實回應。因此,讓學生更

多地去感悟歷史,正是對前歷史教學進行痛定思痛所得出的一個反

思。惟有打破歷史對學生的隔膜,讓學生親近歷史,融入歷史,他

們才能悟出真善美,悟出人生的真諦,悟出對人類的認同感,悟出

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2 . 從現代教育觀念來說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

用。這一主體作用在歷史教學中究竟怎樣才能算是充分發揮?常見

的是課堂提問、討論 ( 或辯論 ),甚至歷史劇的表演。乍一看 ,學

生成了 「 主角」,老師成了 「 配角」,似乎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

充分體現。然而內行人都清楚,這些往往是師生提前預設的結果。

在表面 「 活躍、熱鬧」的課堂背後,學生對歷史的感知和認識又有

多少呢?當有一天,學生對這種帶表演性的教學形式厭倦膩煩了的

時候,歷史教育的危機和蕭條又該如何來挽救呢?要讓學生真正成

為歷史的主人,最根本的,要讓學生更多、更廣泛、更深刻地感悟

歷史。歷史的厚重、歷史的博大、歷史的公正,所有的一切都要靠

學生去體驗、去思考、去感悟。做不到這一點,學生仍然會對歷史

「 敬而遠之」。

3 . 從 中學生的心理特徵來說

學生的心靈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不乏好奇、求知和質疑;

他們追求自我實現,具有追求完善的理想主義傾向,會欣賞、會思

考,他們也渴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希望成長為具

有近代國民意識的現代公民。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特立獨行、活生

生的人 ,不同的認知主體有著不同的知識結構、不同的視角。如果

不是給學生活生生的歷史感悟,而是用統一、單調的歷史結論給他

們套上框框架架,又怎麼能適應學生的心理需要。這不僅扼殺了學

生原本充滿激情的感情世界,也使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 「 以學生為

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成為空頭口號。


我是高中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好老師,上課非常的生動有趣,所以對也歷史產生了興趣,開始看一些與歷史有關的影視作品和書籍雜誌。而現在在學校越發感到自己對很多事情不了解,比如:社會的形成,國家體制、道德倫理的的產生和形成等。在某方面是可能覺得自己對自我認識不夠,因而可是想到這些方面(社會、國家、體制等產生和形成問題),覺得自己特別無知,然後在看《安德的遊戲》和「反烏托邦」題材的動漫和書籍時越來越想要了解以前的人物、社會和事件。所以現在手頭上囤了一堆歷史讀物準備慢慢啃。


我是喜歡詩詞從而喜歡歷史人物再而喜歡歷史的!

那一年的冬天,書聖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已病入膏肓,臨終前,前來做法事的道士問他:感覺一生有什麼過錯,需要向上天表文禱告。

王獻之說:記不得有別的事,唯憶與郗家離婚。

王獻之,一個難逃包辦婚姻的悲運者。

他本與表姐郗道茂琴瑟和鳴,互相愛慕,有人人羨慕的一段好姻緣。誰知,英俊瀟洒,才氣橫溢的他被皇族新安公主愛慕上,因郗道茂無子嗣,公主以此為借口,請求皇上命獻之休掉妻子,迎娶自己,獻之為了妻子,將自己的雙腿故意弄殘,變成瘸子,以避公主,沒想到,公主對他的佔有慾已到了骨子裡,毫不嫌棄,皇命不可違,獻之只好忍痛休了道茂,最後一夜,二人抱頭痛哭,道茂誓言自己永不再嫁,最終孤獨到老,鬱鬱而終,獻之,也是日日思念道茂而不復見,這一念,就是一輩子。

在臨終前,這種思念與內疚,依然縈繞心頭,令人唏噓不已。


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鑒以往可以知未來


在我五年級的時候,小升初實行改革對我們那一屆的學生進行考試,考試項目有語數英和常識。成績合格的升初中,沒合格的就留下來讀六年級。

那次考試常識裡面的題目歷史知識佔據著很大的比重。滿分60我考了55常識全鄉第一。從那時起對歷史也就激起了更大的興趣。讀歷史如同品茶般有趣,可以通過歷史事件的脈絡來了解人物的性格。歷史可以增長間接經驗,豐富閱歷,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在思想上經曆數百年的滄桑.增長智慧,提高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有一句話說得好: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相比於去了解歷史,我更喜歡創造歷史,屬於我自己生命的歷史??


推薦閱讀:

在起點寫小說,一章要寫多少字?
如果讓你重新選擇一種方言當做通用國語,你會選哪裡?
畢加索的畫作《世界大戰》解讀?
食材卷二· 第五編 上
道教知識 | 道家秘術,金光咒的修鍊方法!

TAG:文化 | 歷史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