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不丟凡體就成不了佛,豬八戒不丟豬身為何依然當菩薩?
05-30
我對這個不怎麼了解,所以從網上找了找,各位看官就做個參考:《西遊記》的九十八回寫到:唐僧四人徐徐緩步,登了靈山。見了一道活水,滾浪飛流,無法渡過。邊上有一匾,上書「凌雲渡」有一根獨木橋。就在唐僧八戒猶豫難度之時,有一個接引佛祖撐著一隻無底破船,師徒四人登上無底船,那佛祖輕輕用力撐開,上頭流下一具死屍。長老見了大驚。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著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撐船的打著號子,也說:「那是你!可賀,可賀!」唐僧脫卻胎胞骨肉身,行滿成佛,那麼作為天蓬元帥下凡的豬八戒,理應在這裡脫去他恨之入骨的豬皮,方為合理,可是豬八戒並沒有能脫去豬皮,難道說當了神仙,還要披著那一身豬皮。其實,在早期的取經故事中,四人都取得正果,只是唐僧需要去東土傳經,暫時不能成正果,所以先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成了正果。在佛教中,取正果必須要圓寂,才能升天,所以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都圓寂了。其中豬八戒圓寂時砍下豬頭,連尾巴能賣五貫。從世俗的眼光來看三人死得太慘了,尤其是豬八戒被砍頭、售賣,讓人感到寒心。但是從佛的眼光來看,三人正是拋棄肉身凡胎,成仙成佛,如同《水滸》中的魯智深的圓寂,是一種圓滿,是可喜的現象。吳承恩寫《西遊記》淡化了許多宗教的勸說色彩,使取經故事更加世俗化了,豬八戒獲得了一個較好的結局,成為凈壇使者。豬八戒的喜劇形象和《西遊記》的詼諧風趣的風格保持了一致。其實真的要感謝吳承恩,沒有讓豬八戒圓寂脫掉豬皮,從而保留了這一喜劇形象,給後來無數的文學作品提供了魅力。
推薦閱讀:
※原創|憑弔金庸:小文人之死
※如何評價白毫銀針茶呢?
※畫過《達娜厄》的著名畫家都有哪些?
※上聯天山下雪天添冷,下聯怎麼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