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燒麥和北方的燒麥有何區別?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特想說一下去呼和浩特吃燒麥的事。那天是要到呼市開會,做了早班機,清晨8點多落地,當地接待的朋友拉上我們直接去吃早點,沒錯,吃的就是燒麥。
老實講,這頓燒麥吃得我至今難以忘懷,原因只有一個——太好吃了。薄皮、大餡兒,純羊肉餡卻一點沒有膻味,蒸、煎兩種做法,人家問吃多少,我們按自己的經驗想當然地說,先每樣來一斤,不夠再加。誰知道端上來差點沒把我們撐回去,人家這個是按面的重量論斤兩的。按經驗,譬如我們吃餃子,通常都是5個一兩,那是連面、帶餡兒都算上的。可按面重的話,可不得了了,別說一斤,就我這1米8幾的大個子,吃個2兩基本上就已經走不動路了,關鍵是他薄皮,餡給的足啊。
內蒙的燒麥應該是最正宗北方燒賣的代表,燙麵,也就是用開水和面,用一種中間粗、兩頭有把的類似棒槌的特殊擀麵杖擀皮,擀出的皮薄而不平,四邊如同花邊,中間放餡。裝好餡甚至不用包,一提就成型,上屜蒸熟。皮薄餡大,形若杯,底為圓,腰收細,上面如同花邊,特別地道。
關於燒麥的起源,我還特意查了一下資料,學術地說,燒麥明末清初起源於內蒙古西部地區,後流傳至京、津稱為燒麥,而後至江蘇、浙江、廣東、廣西一帶,人們把它叫做燒賣。
不管稱謂怎麼叫,總體上炒賣家族還是很和諧的,但在流傳和演變的過程中,我認為南北方的燒麥在製作材料做法等方面差異還是很大。
剛才說的呼市燒麥是典型的北方燒麥的代表,燙麵兒,餡料以牛羊肉為主,大蔥基本上是標配性的輔料;而往南一些,譬如江浙滬地區,雖說同樣是燙麵兒,但餡料上的變化就豐富起來,一般為豬肉、筍乾、豬油糯米為最常見,注意,這裡開始有糯米出現了,在很多人眼裡,燒麥是糯米餡的,和吃烙餅卷饅頭沒啥太大區別,其實,區別大得很呢;繼續往南,以廣東為代表的地區,燒麥的皮已經發生了變化,首先麵皮是用雞蛋液、水和面作皮,不僅薄而且小,這大概與廣東人不大愛吃麵食有關。
廣東的燒麥被稱為干蒸燒賣,最早豬肉乾蒸燒賣和牛肉燒賣這兩種最為常見,而牛肉燒賣的歷史更久一些。發展之中,干蒸燒賣中多配以馬蹄粒、筍粒等爽口配料,使其更加鮮香爽口,肥美不膻。隨著人們口味的不同需求,一些高檔茶樓在燒賣裡面用上等的鮮蝦肉和瘦肉組合,這種新式的燒賣做法,味道極其鮮美,口感也更爽滑。
無論是燒麥的包制方法還是餡料上的區別,南北方燒麥如此一個稱謂,做法千變萬化,餡料各有千秋,其實說白了,還是和各地區的物產豐富與否有著最直接的關聯。
總之,不管南方還是北方的燒賣,都是我的最愛,除了糯米餡是我個人的軟肋之外。
南方燒麥和北方燒麥最大的區別是內餡不同,北方燒麥內餡多為牛羊肉,蔥姜為輔料,味道鮮香多汁,口感厚重,有時候還會覺得有一點點油膩,所以吃北方的燒麥一定要配上一壺暖茶,一盤冷盤,一口燒麥一杯茶,味蕾的滿足,正好。南方燒麥內餡多以糯米為主,有時候還會放一些蝦仁內陷來提鮮,口感軟糯香鮮,味道清淡。
麥兜君吃過最好吃的北方燒麥是包頭和呼和浩特的,大家都知道,內蒙古有著廣袤的大草原,草原上孕育著肉質鮮美的牛羊,提起內蒙的羊肉,很多人先想起的是熱氣騰騰的涮羊肉,或者是焦香四溢的烤羊排和烤羊肉,殊不知,還有一道鮮味人知的美食,就是羊肉燒麥。
其中內蒙的羊肉品質又以錫林郭勒盟的出名,錫盟的羊肉做出的燒麥,不僅沒有膻味,而且味道非常鮮美,清香的羊肉夾著蔥姜的香味,口齒留香,有機會來內蒙旅遊的朋友,一定要品嘗一下~
內蒙的羊肉燒麥分為蒸和煎兩種,各有特色,蒸出的燒麥,皮子軟軟的卻很筋道,煎過的燒麥,比蒸出的燒麥更多了一份焦香。
南方燒麥中廣式早茶里的鮮蝦燒麥,還是值得一贊的,也是每次去吃早茶時,必點的精品。每一個燒麥里都會有一顆飽滿的蝦仁,鮮甜的蝦仁,融入進糯米的香甜,吃進口中,鹹淡適宜,還有一絲絲q彈的口感~
所以,可以看出,南方的燒麥和北方的燒麥,內餡有區別是因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就地取材做出來的燒麥,味道肯定都是最正宗的~
地分南北,燒麥也分南北。
北派燒麥,明清的北京,可以說是中國燒麥的起源(也有說法是起源於內蒙呼和浩特)。最起先叫做稍麥,「以麥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與湯食之,方言謂之稍麥。」
北派燒麥,餡料以牛羊肉為主,特別是錫林郭勒草原的羊肉最佳,標配是大蔥,皮兒薄,晶瑩剔透,甚至在內蒙可以按面的重量來點燒麥,也是一朵奇葩了。不論說塞上草原,還說進入京津,抑或山東河北,有著北人的豪氣與大方。燒麥,個頭大,餡料足,紮實。
因為肉餡為主,所以要配茶來解膩。茶是磚茶,有點普洱的感覺,是俄羅斯人的最愛。
南派燒麥,說北派燒麥的延伸,叫做燒梅、燒賣。北派燒麥傳到南方各地後,結合當地風土人情後,做出因地制宜的新燒麥。
江南地區的燒麥,對北派燒麥最大的改變在於餡料,以糯米、豬油(豬肉)、筍丁為主的三鮮燒麥。特別是糯米的加入,成為南派燒麥之靈魂。而豬油的融入,讓整個燒麥晶瑩透亮,且多了一重鮮香。筍乾,則是在燒麥入口時增加了一點脆感。
在南國的廣州,則有干蒸燒賣、鮮蝦燒賣、蟹肉燒賣、豬肝燒賣、牛肉燒賣和排骨燒賣。尤其注意的是海鮮進入了燒麥之中,而皮子則替換為雞蛋液、水、面做成的。燒麥成為廣州的早茶餐品之一,喝茶自然是粵式早茶,配鐵觀音、普洱、大紅袍等等,隨意來。
安徽有鴨油燒賣,杭州有牛肉燒賣,江西有蛋肉燒賣,湖南則有菊花燒賣。
在成都,燒麥更像是南北之融合,傅崇矩《成都通覽·成都之食品類及菜譜》中開列了各樣燒麥,「大肉燒賣、地菜燒賣、凍菜燒賣、羊肉燒賣、雞皮燒賣、野雞燒賣、金鉤燒賣、素芡燒麥、芝麻燒麥、梅花燒麥、蓮蓬燒麥……」 真是要人驚嘆呀!
同樣要人覺得有趣的還有武漢的燒麥。在武漢,燒麥叫做燒梅。這自然與燒麥其外表像一朵朵漂亮的梅花,而梅花又是武漢的市花。可見,武漢人對燒麥的喜歡。
武漢的燒梅是重油燒梅,個頭大,皮薄,咬開後有濃濃的豬油與胡椒味道。吃燒麥的標配是一碗花紅茶,用來解膩之用。可見,武漢的燒麥實際上是南北融合的意思。重口味與花紅茶似北方,糯米的配料偏南方。真有意思呢!
by舒懷
沒有吃過南方燒麥,推斷一下,可能是甜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