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為什麼不喜歡在家裡做飯?


筆者現在正在孟買暑期實習兩個月了

參考我對另一個類似問題的回答

不知道印度其他城市是什麼樣,不過就孟買而言,人並不是喜歡在外面做飯。

看到在外面做飯的無非是小攤販,不過這種路邊攤國內也多的是

之前有機會坐車路過貧民窟,不敢進去,那裡倒是能看到人在路邊做飯,不過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廚房只能這樣。有廚房,有條件的人都會在室內做的,畢竟印度的路邊真的不幹凈,垃圾很多而且汽車尾氣真的是一言難盡

在路邊做飯應該真的只是條件有限吧

所以這個問題算是對印度的偏見吧。


印度人是搞習慣了,不習慣在家做飯,他本身就沒有家,才想出此辦法的,特別是在印度農村更是如此,煮個飯天天都是當天當地的煮,這是印度人的特點和特別之處。好在印度是只分旱季和雨季,到旱季家家都拿出來煮,煮的飯也沒有什麼特點,不外是洋蔥、咖喱、香葉大等佐料,那怕是雞肉、豬肉,或者是其他的什麼東西都是先煮成稀飯似的,好的東西都被攪成糊狀,一看就沒有食慾。印度是不講究烹飪技術的,只要能夠煮熟就行,不管你是煮炒燜都是這些調料。他們有個不好的習慣,不管是多少雞蛋,多大的魚,多少內雜都習慣於一鍋煮,有好多都吃得完。印度人就是這樣的,有吃的搞一鍋,沒吃的望光光。你還以為印度人捨得,他們不懂得節約,不知道算細賬。


有一個好笑的段子,是說印度人有一種神奇的能力,不論是什麼樣的食材,經過印度人的妙手烹飪,都能變成一坨黃乎乎的糊糊(具體像什麼就請自行想像了)。

我沒去過印度,但是有段時間看了一些流行的印度做飯視頻,基本上做飯場地都是千篇一律的荒郊野外,隨便用幾塊磚就搭出一個灶台,食物找個小水塘洗一洗(就不評論那小水塘里的水是什麼顏色的了),然後附近找個植物摘點葉子就是香料了。

不管是什麼樣的食材,視頻中印餐的烹飪特點就是添加大量的洋蔥碎和必不可少的各種咖喱,最終呈現的方式就是一坨糊糊,印度流行手抓飯,所以也不需要什麼餐具,一片巨大的芭蕉葉就是碟子,手就是筷子,食物做好,用葉子一托,手一抓就可以吃了(關於印度人左右手的使用,大家應該都耳聞過,就不具體說了)。

特別讓人感慨,難道印度普通人家就沒有廚房嗎,下雨怎麼辦?打雷怎麼辦?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看天吃飯」嗎?

當然,這只是我們看到的一部分,印度貧富差距很大,印度的有錢階層生活在人口密度很大的大城市,住著帶後花園的豪華別墅或者精緻舒適的高檔住宅,家中有傭人負責家居衛生和餐飲,自然是在很現代化的廚房裡進行烹飪。

我們看到的一些在外面做飯的視頻,大多是一些普通人家甚至是貧窮人家的做飯場景。

露天做飯,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吧。

一是因陋就簡,印度多半都是窮人,住房更簡陋,房小人多,沒有多餘的地方當廚房,只好在外面做飯;

二是燃料很貴,印度絕大部分家庭用罐裝液化氣,每罐近四十元人民幣,有的家庭確實消費不起,所以就只能燒木材,材的問題就是煙太大,不適合在室內做;

三是天氣很熱,印度夏季白天平均溫度在40度左右,有3-4個小時會達到50度以上。印度一年中絕大多數都很熱,你再在房間點火做飯就會更熱,廚房還比外面高出幾度,每年夏天印度都要熱死個把人。所以做飯吃在室外,既能在公眾取水的自來水點取水方便,又可通風,避免做飯時的熱氣煙氣排放不暢。


推薦閱讀:

張大千惟妙惟肖的畫作是不是通過臨摹敦煌壁畫練就的?
南唐後主李煜的詞在宋詞的歷史地位能排第幾?
漢代皇后的聘禮有多少?
豬八戒做過哪些連孫悟空都不敢做的事?

TAG:文化 | 歷史 | 家居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