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大多帝王的功績來源於臣子建議,最後受讚揚的卻是帝王?
一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就是國家的董事長。國家管理的好,自然是皇帝的功勞,至少說明皇帝識人用人的能力還是比較過關的。
還是先講兩個故事說明一下吧。
話說三國時期,曹操遠征北方少數民族之前,有軍師認為不是進攻的最佳時機。但曹操卻毅然出征,最終雖然冒險獲勝,但經過復盤,才發現其實勝出的概率只有50%,只能說是僥倖得勝。然而戰爭這樣的大事卻是不能輕易冒險的,因此孫子才說:兵者國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回到許昌,曹操獎勵了那個提出中肯建議的大臣。
再回頭來看第二個故事,說袁紹手上戰將如雲,謀士如雨,在三國前期也是當世英雄無雙。田豐在官渡戰前,曾向袁紹建議,目前不是消滅曹操的好時候,還是加強自己的內部建設,鼓勵生產,整頓戰備,等待時機。結果袁紹不聽,最後大敗。田豐知道袁紹不能容人,回來必殺他,就自殺了。
格局、胸襟、擔當是考察一個領導人很重要的指標。曹操知錯改錯也認錯,然後成就大業,袁紹知錯不改錯也不認錯,最後大敗並被消滅。
好的領導人一定不會總想搶奪手下的功勞,因為手下的功勞本身就是領導的正確領導支持的結果,也是領導的功勞。真正強大的領導一定是有功歸於臣下,有過必纜於已身。
二
再回過頭,從另一個側面來看一下,領導接受讚揚也沒什麼不妥的。
歷史上的國家是皇帝一個人的獨資企業,皇帝就是董事長。作為國家唯一的主人,擔的是全天下的責任。
范冰冰說:經得起多少詆毀就擔得起多少讚美!...當決策失誤時,被罵的是皇帝;相應的在決策正確時,被稱讚也應該是皇帝。
任何一件事做的好,背後都的皇帝支持的結果。把功勞歸於皇帝,說明臣子是比較聰明的,也是人之常情。
三
最後,我們來看下,那些把功勞歸功於自己的人的下場。
官渡之戰中,許攸獻計幫曹操打敗了袁紹。許攸自己認為功高過人,經常在公眾場所稱曹操小名:阿滿,I沒有我,你能打下這片江山嗎?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馬上被曹操愛將許褚給殺掉了。耐人尋味的是事後曹操也只是象徵性的懲罰了一下許褚。
這件事說明什麼?說明曹操也想殺死許攸,只是礙於面子,不好下手。
筆者以前在一家大型台企工作時,曾有一位上司,工作能力突出,每年業績很好,成為老闆身邊的紅人。老闆經常稱他是比親兄弟還親的人,但他表示,永遠是公司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自己的一切功勞都是老闆支持和領導的結果。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他告訴我,人生中總有一些人容易得虛名而處實禍。老闆看得起,不一定是好事,容易被其它人攻擊。低調實幹就可以了,能多賺錢才是硬道理,那些虛假的名聲還是不要了。
這個道理永遠正確,學會它一生受益。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今社會,工作都是有它的分工,如果把國家比做企業,帝王就是企業的最高領導,臣子們就是各個部門的領導,一個企業的前途命運掌握在最高領導手裡,一個國家的國運掌握在帝王的手裡。這就是提到華為我們一般會想到任正非,那是因為華為有今天靠的是任正非這個掌舵人,但是具體工作和建議還是要任正非定,這就是帝王的作用。
在看《史記》項羽本紀的時候,談到西楚霸王項羽在楚漢戰爭中失敗原因,我就分析過項羽輸在了一個「斷」字上,有勇無謀、有謀無斷,斷是帝王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通俗點說就是要有拿主意的能力。論智謀項羽有范增,論勇將項羽手下也是人才濟濟,但是項羽在關鍵問題上的優柔寡斷婦人之仁害了他自己。
以商鞅變法為例,沒有秦孝公的鼎力支持,商鞅的變法就根本執行不下去,這就是帝王的斷的能力,斷者殺伐決斷之能,帝王的功績就是讓大臣們這些好的建議能夠實行,然後再由大臣們執行到位,國家大治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縱觀歷史長河,明君和能臣總是一起出現的,沒有個人的英雄,只有集體的優秀,有做為的帝王總是和出色的大臣們一起流芳百世。就像漢高祖劉邦出身的沛縣,據說當時高祖劉邦還沒有舉事,有一位算命先生來到這裡給人算命,看了幾個人之後很震驚,因為沛縣這裡很多人都有將相之相,直到他看到了劉邦之後,他才知道為什麼,因為劉邦有帝王之相,真龍天子之名。當然這只是個故事,大家聽聽就好了。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首先要明白一件事,自古以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國家的強盛是由聰明睿智的臣子和英明果決的君王而同時作用下來決定的,但是作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皇權是不容質疑的,好的建議也要被帝王所採納,否則就也體現不出其價值。
一般來說,只要不是王朝末年各種紛亂複雜的問題出現,太平盛世之下,帝王只要不是昏庸無能,幾乎都不會將帝國帶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儒家思想作為統治工具,一切都是服務於帝王的,須知道皇權的神聖和威嚴,帝王是沒有錯的,就算是有那也是臣子的錯,本身能夠去採納臣子的建議,這也需要有政治智慧,衡量利弊,所以不少抉擇也是要經過深思熟慮的。
封建高度中央集權制度下,帝王的英明與否對於帝國是有著極大的影響的,親賢臣,遠小人,那麼帝國就算不能俯瞰四鄰,也絕對不會弱小,任人欺凌。
如秦始皇的偉大,是李斯、蒙恬、王翦等齊心協力的結果,更是其雄才偉略,膽氣魄力的彰顯;漢武帝能夠使得漢王朝強盛非常,那是衛青、霍去病徵戰的結果,更是武帝的鐵腕雄心的表現;再好的建議,也要有帝王的點頭應諾,否則就只是空談罷了,賢臣能臣多,從側面也說明這個帝王的賢明和偉大。
說歷史,話風雲,明自身,茶餘飯後舒心自我,歡迎關注頭條號:歷史風雲天下
帝王和臣子就是上下級關係,就像現在的公司,你要想升值加薪,你必須為董事長提出一些建設性方案,一旦做起來,當然你有了好名聲,升職加薪理所當然。國家也不會養一幫閑人,所以做臣子的想破腦袋,為帝王出謀劃策。假如你的建議很好,他如果不採納你也實現不了,俗話說,英雄還需用武之地,沒有給你舞台,你做什麼都做不了。
比如秦始皇統一六國,他沒有帶兵打仗,都是他手底下的將軍謀士做的,為什麼都去歌頌他呢?原因很簡單,國家是他的,他是總指揮,他是老闆,他想用誰就用誰。
六國君主也有舞台,為什麼人才都聚集到了秦國。曾經商鞅在魏國的時候,魏惠王不給他機會,後來去了秦國,說明國君給了他一個成名的機會,秦國需要這樣的人,而臣子需要一個舞台實現自己的抱負,一旦成功,升職加薪,對君主感恩戴德。不過這也是利益關係,給有所需。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得到人們讚美首先得誇那當家人,要是先誇別人那叫本末倒置。一個朝代的中興,必須先有一個賢明的君主,這個賢明君主的共同特質是:首先,要有開創精神,大刀闊斧革除時弊或前朝積弊,制定一套富國強民國策,監督強化執行,從而把國家帶入正軌。第二,善於用人,什麼都大權獨攬累死你個昏君。同時要有國家機制的選拔人才,保證能人賢人得到重用。第三,勤政為民,不僅是坐在龍椅上批閱奏章,還不時下去體察民情,探訪官員執守情況。第四,有一雙慧眼,能夠準確判斷是非曲直,能夠預知對社稷的危協,從而提前作出應對。查看中國古代歷經的盛世,如武帝盛世、光武中興、貞觀之治、康乾盛世的帝王莫不如此。
當然這些君主是朝代興替的代表,說他們功績時,後世並沒有忘了那些披肝瀝膽的有功之臣,他們都記載在歷史薄上。即便是當朝,很多皇帝都記錄表彰功臣,各位記得李賀那兩句詩吧: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詩中的凌煙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建的記載開國功臣的高閣,開始為開國功臣24位,閻立本畫像。後又有君王添加,據說現在能看到的100位左右。總結一句你這的提問,問題本身提的就偏頗,在歷史長河中,明君也好昏君也好,賢臣也好庸臣也好,各有各的位次名份,都被歷史記錄在案。
謝邀答。
謝謝邀請。為什麼古代大都數帝王的功績都是靠臣子建議做的?
中國有句成語"集思廣益",指集中群眾智慧,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還有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成語,也是講要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明辨是非,聽信單方面的話就愚昧不明。這個成語典故是,唐太宗問宰相魏徵:"我作為一國之君,怎樣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徵回答說:"作為國君,只聽一面之詞就會糊裡糊塗,常常作出錯誤的判斷,只有廣泛聽取意見,採納正確主張,你才不能受欺騙,下邊的情況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從此,唐太宗李世民鼓勵大臣直言進諫,聽取正確意見,所以在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使唐朝出現了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局面。在魏徵死後,李世明非常悲傷,時刻想念魏徵,對大臣們說:"用銅做鏡子,可以看出衣帽穿著是否整齊,用歷史做鏡子,可以明白各個朝代為什麼興起和沒落,用人做鏡子,可以清楚自已與別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徵不不在了,我失去了一面鏡子。」
剛講了主題的上半部,除當權者能集思廣益外,還要不拘一格的用人。一個國家,一個部門,一個單位都牽涉到對人才的使用,他能否獨具慧眼,能看到了自己當奴者的個人力量不足,對大眾的各項建議之言能夠豁達的予以採用。用人方面再來講《孫子兵法》的孫子,春秋末期齊國人,因為他的才華主要在吳國施展的,因此也稱吳孫子,大致與孔丘是同時代的人。公元前512年,他從齊國出走到吳國,經吳國重臣伍子胥推薦給吳王闔閭。該吳王廣絡人才,孫武用驚世駭俗的議論,才思橫溢的見解,還有那隨身攜帶的《孫子兵法》折服吳王而被重用。從此,孫武與伍子婿一起輔佐吳王,經國理邦治軍,使吳國崛起。
過去很多帝王是不可能完全信任別人,如世人把曹操說為"曹操多疑″,他只相信自已,不相信別人,被稱為神醫的華佗為曹操治病,而被他無辜殺害。還有朱元璋害死了很多大臣,疑神疑鬼。
為何讚揚的都是帝王?
若是明君,就能兼聽則明,國家就會興旺,若是偏聽則暗,自已無能,又一意孤形,只是聽奸臣之言,這樣的君主視為昏主,所掌管的國家就會衰退。大臣的上奏你能夠採納,證明你領導有方,有才有德,所以稱為一國之君的讚揚之聲也是帝王的功勞,就要的帝王就要歌頌。反之,如是昏君肯定也會遭到世人的痛罵指責,負有不可推御的責任。
歷代帝王有功績的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武則天,宋太祖、成吉思汗等等也就不一列舉。總之,各朝各代都有聖君、明君、昏君且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歷史背景。
做為一個英明偉大的帝王,分析,解決,組織能的大小是他取得功績的關健。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關鍵在於他們有一個治同道和的團隊。比如漢高祖劉邦手不有蕭何,韓信,張良,陳平等人。劉邦最大特點是用人不疑,讓手下人能發揮自己最大材智,最終成就大漢四百年基業。三國時軍事家曹操從諫如流,聽取謀士諫議實行屯田制,使黃河流域經濟遂漸恢複發展起來,實行"唯才是舉"政策,打破門閥觀念不拘一格選撥人材。在三國實期魏國實力最強大,為晉統一創造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因比,好的諫議必須被帶頭人採納實施才能發揮成效。好的領導正確決策決定事業的成敗。隋煬帝剛愎自用,過度濫用了民力,亡了天下。所以,宏圖大業的取得受讚揚的是皇帝,如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這個問題可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歷史只會留下統治者的功德,一般的大臣是無名的。就像談到西天取經,人們只會認為是唐僧的功德,而闖禍的會被認為是孫悟空,當然,現在歷史還在繼續。另一方面,即使有一些賢良的大臣輔佐,也需要一個明君來執行。如果是一個昏君,再好的建議得不到統治者的支持也是不行的。所以,賢臣和明君,可遇而不可求,得知是非常不容易的。
哈哈,你的問題我總覺得有些想樂。幾千年的皇權制度,不都是這樣嗎?俗話說得好,伯樂相馬。古代的皇帝就是伯樂,他看上你了,你才能成為他的臣子。你才能為朕排憂解難。說句通俗的,端誰的碗,服誰管,掙誰的錢,為誰長臉。這才是硬道理。相信對於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的人,誰都不待見。用電視劇里的一段台詞說吧。朕養你們是為了吃飯嗎?成天就知道說臣該死,臣有罪。除了這幾句,還會點別的嗎?說出點真知灼見來,跟朕分憂。你們沒聽見嗎?說話呀?大臣,萬歲英明。是不是很搞笑很無奈呀?
古代帝王有決策權,而臣子,其實連自己都屬於自己的——比如說古代官員到晚年辭職,要向皇帝表示「乞骸骨」——意思就是,要回自己的「骸骨」。
說白了,主子和家奴之間,家奴提出建議,主子接受了,當然功勞得是主子的。
其實當代職場也類似,老闆的功勞最大——題主估計沒進入社會太久。
推薦閱讀:
※蘇聯三部曲中篇——蘇維埃建立
※中美匯率戰:歷史、現狀與前景
※黃金,非治世之能臣,卻是亂世之梟雄
※「看不懂5大細節,翻倍股來了也輪不到你」【歷史妖股系列一】